1. 老年大學喬遷之喜對聯
政策好老年大學換新貌
感謝黨夕陽課堂更寬敞
喬遷新喜
2. 寫對聯 送福字」活動
寫春聯、貼福字是春節的傳統習俗。2月4日上午,民生街社區聯合濰坊市老年大學在民生街社區活動中心開展「迎新春、寫春聯、送福字」活動,來自濰坊市老年大學的多位書法名家現場為居民書寫春聯、福字。
活動現場,飄滿墨香。書法家們飽含創作熱情,揮毫潑墨,為社區居民送上狗年新春的第一份最美好的祝福。
「東風迎新歲 瑞雪兆豐年」、「金雞操勝券玉犬報佳音」、「五湖四海皆春色 萬水千山盡得輝」、「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一行行俊逸的書法,一句句真誠的祝福,寄託了居民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美好願望。
3. 老年大學老有所樂發揮余熱徵文
(一)有關發展社區老年教育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老年教育的規定散見於一些法律規章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這些法律法規在對老年教育的屬性、地位、作用、層次、管理體制、投入機制、辦學規模、政府職責、法律責任等方面,有的涉及到了,但大多是一些原則性的規定,沒有細化;有的還沒有涉及到。國家還沒有一部完整的老年教育法律。老年教育的法律保障不完善,影響了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區老年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社會對發展社區老年教育重視不夠。一是社會對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區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在認識上有偏差,認為老年教育特別是社區老年教育可有可無的人不在少數。二是部分社區老年人尤其是「農轉居」老年人對自身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參加社區老年教育的積極性不高。三是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對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區老年教育重視不夠。其根本原因是如前所述的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在此情況下,一些領導幹部嘴上說重視,行動上不重視;一些領導幹部是有經費就重視,沒經費就不重視。領導的重視與否成為社區老年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
(三)社區老年教育管理體制未理順。多年來,我國老年教育體制沒有理順,各地區、各部門老年教育管理主體各不相同。就縣級以上的老年大學而言,有老乾局主管的,也有民政、教育、高校、企業主管的。就社區老年教育而言,老年教育中的普通教育,沒有專門的老年教育機構。有的社區由分管老齡工作的人分管,有的社區由負責老年協會的人分管,有的社區沒有人管。而設在社區進行專業教育的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有的是縣(區)級老年大學或街道老年大學在社區設立的分校、輔導站,有的是條件比較好的社區自己舉辦的,它們分屬於不同的管理主體。這種多頭或分頭管理體制不能實現各種教育資源共享,未能充分發揮老年專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整體功能和作用。
(四)社區老年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尚未建立。一是有關法律法規對老年教育包括社區老年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沒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二是社區老年教育經費沒有列入教育專項資金並納入財政預算。三是社區自身投入到老年教育的經費多少是由社區經費狀況和領導的重視程度決定的。經費狀況好、領導重視的社區,雖然沒有專項經費,可用其它經費如宣傳文化活動經費來解決;而經費狀況差、領導不重視的社區,老年教育經費就匱乏,嚴重影響社區老年教育的發展。四是國家缺乏對社會投入和資助社區老年教育的激勵機制,社會投入和資助的力度不大。
(五)社區老年教育的覆蓋面不廣。一是各級老年大學向社區延伸發展嚴重不足,設在社區的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數量很少。主要原因在於對老年大學在社區老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到位,政府對老年大學向社區延伸發展缺乏資金投入保障。二是對社區老年教育的宣傳不夠,老年教育的氛圍不濃厚。不同文化層次的老年人對老年精神生活質量的追求是不同的,文化層次高的老年人對精神生活質量要求高,他們融入社會、與人交往、參加學習、注重精神養老的願望強烈。而文化層次較低的老年人對精神生活質量的要求低,他們更重視對物質享受的追求,滿足於家庭的「天倫之樂」和棋牌喝茶,對參加老年教育及其活動不感興趣。加之對老年教育的宣傳不夠,這部分老年人很少參加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的學習。三是社區老年教育的激勵機制尚未建立。只有極少數的街道社區對參加老年大學學習的農轉居老年人進行補助,客觀上影響了收入水平較低的老年人受教育的主動性。
(六)社區老年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較單一,教學的針對性、適用性不強。一是當前許多社區老年教育中的普通教育的形式主要是開大會、聽講座、搞活動,內容主要是老年法律和健康保健知識。在社區設立的老年大學(分校或輔導站),其開設的課程與上級老年大學區別不大,適合本社區老年人特點和需求的特色專業和課程較少。二是社區老年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老有所學」和「老有所樂」的內容,忽視「老有所為」的內容,不能滿足社區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三是老年教育的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缺乏「空中課堂」、網路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式。四是社區老年教育面對的群體在文化層次、自身素質方面差異較大,部分教師教學上忽視「因人施教」,對基礎較差、進步較慢的學員沒有採取個性化、差異化的教學方法,致使部分學員跟不上「節拍」,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七)從事社區老年教育的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滯後。一是社區老年教育的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教師的老齡化現象嚴重,缺乏中青年教師。絕大多數的老年大學包括社區老年大學(輔導站)、老年學校缺乏自身的專職教師隊伍。二是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有的教師專業水平高、道德素質好,深受學員的喜愛;而有的教師專業水平一般,責任心不強。三是缺乏老年教育師資培訓渠道,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不能得到提升,教學的方式、方法不能得到改進。四是教師的激勵機制不健全。教師的課時費普遍偏低,有的教師上課地點遠,交通不便,微薄的課時費與他們的勞動不成正比。同時,對教師的考核重數量不重質量,普遍存在干好乾壞一個樣的現象。
4. 求老年大學校慶二十周年對聯
上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下聯: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橫批:大器晚成
5. 老幹部書寫對聯迎新春
這是一則報道,有關的新聞如下:
2月9日,縣委常委、組織內部部長楊建庭及組織部常務副容部長、老幹部局局長陳天慈來到老年大學,觀看了由縣老年大學、老年書法研究會組織20多名老幹部和會員在此進行的「迎新春、寫楹聯、贊芮城」書寫春聯活動,並鼓勵老幹部再書芮城新篇章。
1月5日,縣委組織部、老幹部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在全縣離退休幹部中開展「建設新芮城、樹立新風氣、增添正能量」春聯徵集活動啟事。全縣老幹部積極參與,共收集春聯500餘副,評選出200餘副春聯佳作,於2月7日、10日在《芮城信息》上發表。老幹部局購買了筆墨紅紙,老幹部們根據發表的春聯進行了書寫,當天中午就書寫了200餘副。此活動安排3天,將滿足縣直老幹部及部分鄉鎮老幹部家中用春聯的要求。
縣政協原主席、縣老年書畫研究會會長呂振林對縣委、縣政府長期關心老年書畫事業表示感謝。楊建庭對老年大學、老年書畫研究會的老幹部關心芮城發展給予高度稱贊,並鼓勵他們適應芮城新常態,再書芮城新篇章。
6. 文化下鄉「迎新春」揮毫潑墨「送對聯」
1月19日,在春節即將來臨抄之際,為營造歡樂、喜慶、祥和、文明的節日氛圍,文山州金秋藝術團共30餘位老年朋友為新街鄉群眾送來春節前的文化大餐。
活動以舞蹈、歌曲、小品等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謳歌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為群眾送來更多、更好、更美的精神糧食,同時也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活動現場,老年大學書法協會的三位書法家揮毫潑墨、筆走龍蛇,行書、楷書、隸書等字體各顯神韻,一副副紅紅火火的對聯,一個個飽滿的「福」字,寄託著新街鄉廣大群眾對新年的祈盼和祝福。
本次活動不僅為新街鄉的父老鄉親們送來14個文藝節目,還書寫了近300餘幅春聯,既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又為群眾送上一份節日祝福,得到了群眾熱烈支持,為即將到來的雞年新春佳節營造出歡樂祥和的氛圍。
7. 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一百字以內
在這次走進養老院的活動過程,對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有著很大的影響,讓我們知道了孤寡老人在沒有兒女的陪伴是多麼孤獨,他們多麼希望有人和他們聊天,在養老院里雖然有很多同樣孤獨的老人,但他們大部分都不會交流。我們小組的到來把養老院的安靜打破,小組成員幫助他們做家務,和他們聊天。老人們為了不在孤獨,在養老院里種上了花和一些盆景,我幫忙著打掃衛生,一邊打掃衛生一邊和老人們聊天,從聊天的過程可以聽出,他們有的是自己的兒女在外面工作,常年不回家,有的是兒女都不在了!所以養老院才接他們來的。雖然身體上很累,但心裡有一種幫助他人的成就感。在和他們聊天時,我們知道他們的心中是多麼希望自己有一個像我們一樣的孫子,這是他們心中唯一的夢,而這唯一的夢是離他們多遙遠,雖然在這里他們的吃喝都有人做,但他們不開心,因為常年的孤獨,使他們不希望和人說話,也因為年齡的問題,他們也很希有人來聊天,而有些老人為了不孤獨,在養老院里種上了一些果樹,來打發無聊的時光。在這次活動結束後,我心裡感慨萬千,我想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俗話說:「百字孝為先」。什麼事都沒有孝敬父母重要。雖然在這次活動中,有點累,但是收獲也很大,至 少我從這次活動中了解了孤寡老人在養老院里是怎麼樣生活的,也讓我知道了老人是多麼需要自己的兒女陪一下自己,哪怕只是一個電話,就能安慰一下老人。
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以自身去體會老人的孤獨,幫助他們做家務,不怕苦,不怕臟,對老人有很強的愛心,真正的感悟到了「孝」這個字的意思。
在這個活動中,語言交流能力較好,能很好的完成一些家務,有用心去幫助老人走出孤獨。
8. 關於配老年大學的對聯
上聯:樂亦不知老,琴棋書畫伴
下聯:趣從閑時來,花鳥魚蟲頑
9. 上聯:春華秋實香滿園,求下聯,謝謝!老年大學成立25年的對聯
出句:春華秋實香滿園;
對句:輕歌曼舞樂百年(載)。
出句尾字是平聲適宜做下聯。
10. 老年大學對聯集錦
老年大學對聯集錦
褚遠安、甘永椿合撰:
學武學文,學無止境休言老;
有為有樂,有志竟成自著鞭。
褚遠安撰:
(一)
千樹老梅煥異彩;
八方摯愛顯真情。
(二)
拳操歌舞、戲劇球棋,樣樣健身養性;
書畫詩文、微機醫保,門門增智陶情。
(三)
世聚三才,人至金秋真爽氣;
歲逢雙慶,黨開盛會恰重陽。
(四)
一園白發學童,十載青春老校;
九域終身教育,百年大木高風。
(五)
江山滿目開新卷;
桑榆縈懷涵夕暉。
(六)
人見人歡,都言老校好;
自娛自樂,共享太平春。
(七)
養身經世,處處循三省;
抱德終年,時時守八榮。
(八)
小苑常棲報喜鳥;
淺池可養化龍魚。
甘永椿撰:
(一)
十年甘雨煥童顏,夕陽耀彩;
二度春風梳鶴發,老樹生花。
(二)
十年風雨情,老校殊榮揚荊楚;
二度青雲志,晚霞煥彩耀蒲陽。
(三)
班級紛呈特色;
學科慰藉晚晴。
(四)
題攝影班
定格瞬間成歷史;
浮光掠影紀輝煌。
(五)
重陽節為耄耋學員集體祝嘏聯兩幅
壽本乎仁,齡臻耄耋松風勁;
樂生於智,學富桑榆杏雨滋。
辰逢瑞世,詩頌南山崇敬老;
齡屆杖朝,禮隆東序尚尊賢。
劉純斌撰:
(一)
滿園春色,沐浴桑榆生嫩綠;
老校學堂,激揚翁媼覓新知。
(二)
十載風雲,老校黌堂光異彩;
滿園春色,文壇體苑展新姿。
(三)
心眷宏圖,華夏同圓強國夢;
情鍾老校,桑榆共賞夕陽紅。
(四)
老校奏凱歌,奪冠創優標示範;
新華開盛典,揮毫潑墨寫春秋。
(五)
老有激情抒壯志;常懷逸興唱歡歌!
(六)
歲月如歌,歌十年老校錦程燦爛;
城鄉共慶,慶六秩新華偉業輝煌。
(七)
滿城勁舞歡歌,喜慶新華盛典;
全國爭先奪冠,同鋪老校錦程。
(八)
十載風雲,老校黌堂光異彩;
滿園春色,文壇體苑展新姿。
(九)
一朝崛起,文壇體苑歌燦爛;
十載騰飛,老校黌堂贊輝煌。
(十)
十載風雲,錘煉體壇利劍光霽月;
滿園時雨,潤滋老校榴花映晚霞;
(十一)
十載激情歲月,拓開文苑體壇新氣象;
千名老校師生,演繹終身教育大文章。
(十二)
老校求知,秋色恰如春色;
體壇練劍,夕陽不遜朝陽。
(十三)
習文健體,彌堅晚景桑榆勁;
興校求知,順暢和風榴卉香。
(十四)
老校堂中,欣吟適韻雄文歌盛世;
榴花池畔,喜看逢春老木柱長天。
(十五)
應運而興,看一旬老校達標奪冠;
與時俱進,欣群運體壇逐鹿爭魁。
(十六)
夕陽雖晚,晚霞尚燦老年園地;
歲月常新,新澍更榮秋圃桑榆。
(十七)
桑榆未晚,晚年晚景燦夕霞晚照;
歲月更新,新雨新風潤老樹新枝。
(十八)
滿城勁舞歡歌,喜慶新華盛會;
全國爭先奪冠,同鋪老校錦程。
(十九)
心眷宏圖,華夏同圓強國夢;
情鍾老校,桑榆共賞夕陽紅。
(二十)
詩書藝畫,喜描夕照新美景;
歌舞琴弦,歡唱桑榆樂晚情。
(二十一)
新式學堂,翁媼再圓求學夢;
老年黌苑,夕陽重暖嫩榆情。
(二十二)
黌園興盛,媼翁揮筆書詩畫;
黨政關懷,老驥奮蹄躍錦程。
(二十三)
把校舍敞開,領引白發黃雞重頭唱;
將夕陽托遠,迎來晚霞榆景再生輝。
(二十四)
入此黌門,且看我,揮毫潑墨,吟詩作賦,描龍畫鳳,
了平生夙願;
來其樂苑,管教他,弄劍操拳,習舞練歌,對弈撫琴,
尋怡性遐齡。
張樹亞撰:
(一)
旗揚特色盛時盛會興邦盛事;
黨倡廉風中土中樞砥柱中流。
(二)
翰墨林中銀發秀;
詩詞苑裡夕陽紅。
(三)
蒼顏探勝欣聞道;
時雨滋榮喜晚情。
(四)
敲開網路聯寰宇;
施展歌喉唱大風。
(五)
教學相資成合力;
師生互動具同心。
(六)
攝盡人間美景景無限;
笑看萬里青山山有情。
(七)
老年藝術節首開盛會攬四方賓客;
科學發展觀再唱諧曲伴萬里河山。
(八)
十年揮翰墨丹青千幅描盛世;
四季沐春風詩賦萬篇頌蒲陽。
甘鴻鳴撰:
老校十年創偉業,名揚荊楚;
人生二度跨征鞍,境樂桑榆。
黎發寬撰:
蒲陽放歌,唱響和諧盛世;
鶴發起舞,高揚時代新風。
黎承英撰:
(一)
九秋開卷,楚風蒲雨成清韻;
十載會刊,聯語詩行寫八方。
(二)
揮毫潑墨見高手;
作對吟詩發浩歌。
(三)
電腦神奇敲動漫;
發黃悠雅唱和諧。
(四)
老校樂園開新宇;
花朝麗日迎春風。
(五)
聚會老校,黃昏耕耘千般景;
譜寫桑榆,夕陽風景十年春。
(六)
翰墨凝香寫春秋;
霞光照晚舞清風。
(七)
窗映紅梅,萬縷霞光和詩韻;
門迎紫氣,一杯美酒樂晚年。
(八)
妙筆濃情書盛世;
詩壇雅韻寫春秋。
華振東撰:
(一)
詩聯銳意,十年琢玉敲金揚國粹;
學友激情,百位揮毫織錦綻奇葩。
(二)
磨礪十年劍;
輯成盛世葩。
(三)
滿堂師友聚;
勵志長才華。
(四)
嚴冬冽冽迎風雪;
酷暑炎炎進課堂。
(五)
操拳練劍酬榆景;
習字學詩趁晚曛。
(六)
春深古樹虯枝翠;
日暮蒼山瑞靄妍。
(七)
皓首同窗勵晚節;
求知圓夢樂堯天。
(八)
晚歲倍珍白首吟;
晴窗朗朗讀書聲。
(九)
詩壇創作欣豐稔;
校友高歌贊國興。
蕭介平撰:
(一)
筆聘乾坤生紫氣;
手開書卷溢蘭香。
(二)
書畫詩聯歌大治;
弦琴戲舞慶昇平。
(三)
幟樹十年,詩聯交互凝錦秀;
情傳三閭,意趣縱橫織輝煌。
(四)
四壁瓊樓,巧星天姿來凈氣;
一方玉宇,奇發地韻作清音。
(五)
明媚春天,養花育果心常樂;
昌隆時代,寫字習聯壽自高。
(六)
荊楚綴玉聯珠,重振騷壇旗鼓;
應城播蘭種蕙,再增藝苑色香。
(七)
應城學府織錦綢,超百畫師繪案塗彩;
老校梅林吐清秀,三千桃李潑墨噴香。
(八)
校風純,教風順,社會風情好,好山好水好風景;
學事振,人事和,國家事業新,新曲新歌新事情。
謝桂德撰:
(一)
精心巧繪千秋景;
妙筆常吟八景圖。
(二)
書畫詩詞酬壯志;
琴棋簫笛長精神。
(三)
舞劍游園能健身;
習文作賦可怡情。
(四)
老年巧書如意景;
大學妙寫弄潮兒。
(五)
老驥尚驅馳,一生為眾無私愛;
余輝猶燦爛,萬木回春有共溫。
(六)
應城妙筆生花,處處輝煌事業;
老校春風撲面;斑斑燦爛霞光。
(七)
學對聯,講究平平仄仄,闖過難關知樂趣;
練書法,揣摩豎豎橫橫,賦諸活力見豐碑。
周光霽撰:
(一)
甘露灑詩壇,獨厚蒲騷學子;
永椿蔭昆仲,可稱荊楚先生。
(二)
遠翔新宇,時代天驕魁首;
安執書壇,蒲陽神筆一支。
(三)
鍾老校、氣軒昂、良師益友、史畫書文、切磋琢磨、增才長志;
進課堂、精神爽、漢晉秦唐、詩詞曲賦、推敲潤色、益壽延年。
(四)
一堂白首金童面,揮毫潑墨;
滿座春風玉女心,錦綉文章。
(五)
銀須白發,長吟盛世;
金鯀老睛,暢想堯天。
(六)
博覽群書,見多識廣;
兼采眾慧,目亮耳聰。
陳仁忠撰:
載歌載舞晚景樂;
有學有為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