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預防和打擊針對老年人實施的詐騙犯罪
(一)狠抓打擊違法犯罪。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市場主體經營活動監管力度,對虛假注冊公司、違法虛假宣傳等行為及時發現、嚴肅查處。司法機關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犯罪行為,要堅決依法懲治犯罪分子,維護金融秩序和群眾財產安全。
(二)嚴格社區防範工作。 1、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對重點人口加強管控,及時預防和打擊犯罪行為。2、對老年人較多的社區、詐騙案高發地區進行重點監控,積極發動社會人士共同參與預防和打擊針對老年人的集資行為。
(三)加大防範宣傳力度。1、進入老年社區、活動中心等地進行有針對性的防詐騙的宣傳,通報相關警情,提高老年人的防範意識。2、以案說法,通過案例的方式,讓老年人識別犯罪嫌疑人常用的手段,通過現場演示、宣傳畫、提示語等形式對老年人宣傳,提高老年人辨別能力和自我防範意識。3、通過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範宣傳,披露各類針對老年人詐騙的作案手法,提高老年人的識騙、防騙能力。
B. 最近我家社區里有一夥自稱是送關愛名字組織老頭,老太太每天早上5點去聽課,開始送雞蛋,介紹他們的產品
傳銷,是不是先免費聽課,還不時的送你東西,然後就開始介紹他產品怎麼怎麼好,讓你買,說優惠你多少錢。
這明顯就是傳銷,希望你速度報警,。
C. 揭秘老年會銷騙局,老年人該如防範此類騙局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老年人口的數量也在逐年增長。在生活中針對老人的詐騙行為野火越來越多,由於老年人的防範辨別意識較差,騙子非常容易得手。
D.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防詐騙意識
老年人這個真的很奇怪,人一旦老了以後好像跟個小孩似的容易被騙,但是你說他可能會被騙,他就會笑話你,他覺得他是不可能被騙的,但是他可能是心甘情願去買那些老年人的產品吧。也許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所以作為小輩來講,我們只能做好提醒,不要強行干涉。
E. 針對老年人詐騙你怎麼看
1、加大預防和查處力度。一是加強巡邏防範,在巡邏執勤時,有老年人聚齊的地方,加強對可疑人員的盤查;二是認真對待老年人被騙的案件。
2、嚴格做好社區防範工作。一是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對重點人口加強管控,及時預防和打擊犯罪行為。二是對老年人較多的社區、詐騙案高發地區進行重點監控,積極發動社會人士共同參與預防和打擊針對老年人的詐騙行為。
3、加大防範宣傳力度。一是進入老年社區、活動中心等地進行有針對性的防詐騙的宣傳,通報相關警情,提高老年人的防範意識。二是以案說法,通過案例的方式,讓老年人識別犯罪嫌疑人常用的詐騙工具,提高老年人辨別能力和自我防範意識。三是通過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範宣傳,披露各類針對老年人詐騙的作案手法,提高老年人的識騙、防騙能力。
4、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愛及教育。一是社區要時刻關注留守老人,投入更多的精力,把老人的思想、心態往健康的、積極的方向引導,多關心留守老人生活,讓犯罪分子沒有時間、沒有機會下手。二是告誡老年人克服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吃小虧佔大便宜」或「不勞而獲」的念頭。
F. 社區開展老年人防騙講座怎麼組織
1、揀拭社區內路邊的白色垃圾2、清理自行車棚3、環保知識講座4、有獎知識競賽5、組織大家在社區內唱歌,吸引路人注意,宣傳環保。
G. 大家說我應該如何對付那些在社區里向老年人賣假葯的騙子
你要對付可以有多種方法 比較簡單明了的就是直接抓住把柄報告給公安機關 來抓現版行 其次就是尋找當地報權紙媒體報道一下 擴大宣傳效應 讓更多人不被受騙這才是真正的你所說的應對之道 難道你應對了他們一次他們就永遠再不出來了么 難道就不再換地方行騙了么 這個是社會的根源問題了 利用老年人喜歡賺取小便宜 防騙意識差 缺乏判斷能力 分析能力 進行行騙 根本問題還是要告訴自己身邊的親人家屬 這些真的是坑人拐騙的 賺取暴利的 曉之以理 大之以情 希望身邊的親人都能遠離這些江湖術士 行騙團伙 才是真正的應對方案 你說是不是呢
H. 有哪些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手段該怎麼讓老年人有警惕心理
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手段越來越多。保健品是騙子們的首選,因為老年人身體比較弱,保健品很容易讓他們上當亂買。老年人很容易被利益誘惑,然後買理財產品,結果虧損,我們要多陪老年人多給他們交流,這樣就能夠減少上當。
I. 老年人被金融詐騙,的套路有哪些如何防範
老年人攢了一輩子積蓄,加之易輕信、少設防,於是老年人群成了各類金融詐騙活動的重點目標。諸多騙局,層出不窮的手段,簡直防不勝防。
我們來看看這些針對老年人的金融詐騙套路有哪些?
套路一:看不懂的業務
有的理財產品聽上去非常的「高大上」,專業名詞一個接著一個,投資的企業一個比一個多,流程復雜,根本理解不了。老人在不明所以中,只能聽所謂的「專家講師」解讀產品,然後被牽著鼻子走。
這里提醒,不懂的理財方式,不要去碰。
套路二:資金流向不明
我們理財往往最關注的是收益、理財期限等這些實際的問題,有些所謂投資公司與客戶簽訂的協議上也往往只標明了這些問題。至於錢的去向到底是哪裡,在宣傳和合同中往往一筆帶過。
記住,一定要弄清楚我們的錢去哪兒了,如果對方講不清楚,那麼很有可能資金就流入了他們自己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