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佳木斯康樂園老年公寓

佳木斯康樂園老年公寓

發布時間:2022-05-23 18:44:24

Ⅰ 如何運用行為治療的技術設計一個治療方案

神經症、學習障礙兩大國際難題治療技術重大突破,遼寧師范大學金洪源教授及其課題組用20多年時間開發的元認知干預技術,被國內專家喻為適合解決中國問題的,中國化的,臨床應用高效的心理學臨床方法及其理論。此項技術得到美國邁阿密大學王愛民教授及華南師范大學莫雷教授和西南師范大學黃希庭教授的認可,同時也得到北京國際心理治療會錢銘怡主席對此項技術的認可。元認知干預技術澄清了以傳統心理治療中對潛意識心理現象的種種誤解,同時尋找到有效干預治療潛意識心理障礙的途徑--促進求助者元認知能力發展,使得神經症患者、學習行為障礙者等心理活動中被動地為潛意識所左右成份的比重越來越小,直至達到想學能學好,想做能做到,想放能放下的自覺、自主、自由境界。
元認知干預技術是一套高效、廣譜的臨床心理技術體系。至少有三層含義:
其一,在治療強迫症、抑鬱症、精神病等疑難心理障礙的意義上說,元認知干預技術是通過提升當事人的自覺能力而使頑固心理障礙徹底治癒和不再復發的技術。而徹底治癒和不復發的關鍵原因在於整個治療過程,使患者形成了元認知智慧能力--患者對自身的心理障礙形成的原理和干預技巧有自己的理解和控制技能,形成有效適應自身的生活環境的理解能力和技能,最終使自己的心理症狀完全消滅在有效的積極適應生活和高效的自我調適當中。
其二,在如何使患者迅速臨床治癒的意義上說,元認知干預技術是對自身心理活動尋找高效層面理解和高效臨床干預的技術。人們往往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意義去解釋和干預一種心理障礙,而且都會有自己的理論解釋和效果的自圓其說。其中有高效層面的解釋和干預;也有低效、微效和無效層面的解釋和干預。元認知干預技術自覺地認識和解決了心理治療方法中的這一局限,重新解釋催眠、重新解釋思維,重新解釋元認知,重新解釋潛意識、意識和知識的關系……最終它只把握高效層面的理論解釋實施技術干預,以獲得最佳的臨床診斷與干預效果。
其三,元認知干預技術是一種標准化了的臨床咨詢、診斷與治療智慧,它可以傳授給其他人,即培訓許多普通人共同從事同樣的標准化臨床技術操作,並且達到同樣的臨床效果。我們之所以要稱該種臨床方法為技術,是因為它首先不是一套被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某些優秀咨詢工作者稱為藝術的東西。因為它的每一個主要操作步驟都有足夠的理論依據、邏輯思維和操作程序的支持;每一個臨床成功和失敗的人,都有明確清晰的技術路線為依據。
其四,元認知干預技術是一種廣譜的心理干預技術。它不但可以高效地診斷治療強迫症、抑鬱症、焦慮症等很難治癒的神經症類心理障礙,還適合高效地解決大學生和中學生學習心理障礙和修正人格等方面,具有明顯的臨床干預效果。目前,也有人將其應用於優秀人才培養,婚姻戀愛問題解決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功。
自2005年10月在京舉辦題為「學校心理咨詢員新技術培訓班」的首期元認知干預技術培訓以來,先後在北京、深圳、吉林、河北、遼寧等地舉多期培訓班。所講授的心理學新技術的簡捷、高效、用實,引起學員和國內知情人士的強烈反響。特別是一些優秀學員運用此項技術成功治癒強迫症和各類學習障礙的事實,更是讓我們對新技術體系的美好前景充滿信心。2006年4月,在張伯源教授親臨《中國心理網》北京基地元認知干預技術培訓班課堂,與學員座談合影留念,並親自倡議成立以《中國心理網》為平台,以遼寧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為心理技術牽頭機構的「神經症治療新技術全國協作組」,形成了全國心理學新技術合作網路。
為了更有效地促進神經症等心理障礙的診斷治療技術登上一個歷史性的新台階,促進中國心理治療事業向技術化、高效化方向健康發展。
現將本次培訓班有關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訓班主講教師:元認知干預技術的開發者,遼寧師范大學金洪源教授。
二、培訓時間:2008年7月21日-26日。
三、培訓對象及待遇:專業心理咨詢工作者;大、中、小學教師;有志從事心理學技術服務事業的大學生、大學生家教等。患有頑固性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睡眠障礙的大學生、研究生患者,參加培訓後進行自我治療(即元認知行為療法)效果顯著。
四、學員在接受培訓後半年內臨床操作遇到技術問題,可以接受跟蹤技術答疑輔導。優秀學員可以參加《中國心理網》為平台的「強迫症、抑鬱症治療新技術全國協作組」;成果根據協作性質及水平在不同級別期刊或《中國心理網》發表。
五、學費標准:1680元(含書費)
六、教材:金洪源著:《學習行為障礙診斷與輔導》、《學科學習困難障礙診斷與輔導》
七、培訓地點:佳木斯眾博心理輔導學校

八、報名地點:佳木斯市長安路889號長安派出所東30米老年公寓二樓

九、聯系電話:8656677 8668866

附:培訓班授課目錄

Ⅰ 學生學習心理障礙的高效臨床技術干預

第一講 條件性情緒學習機制的發現及其臨床應用
--促使元認知干預技術形成的第一要素
一、理解心理障礙現象的結構性和簡單性
二、心理障礙形成的條件性情緒心理機制 --從情緒學習論角度理解潛意識的實質
三、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射 --重新解釋心理學經典實驗
第二講 厭學和愛學習行為形成及其臨床技術干預
一、 學生學習是在不同情緒狀態條件下進行的 (舉例練習)
二、所有引起消極情緒都可能導致厭學行為形成(舉例)
三、導致厭學和愛學習的主要因素及其系統性 --知識學習、情緒、個性、元認知策略
四、心理障礙形成過程中的增強循環效應 --臨床技術干預過程中的表面解與杠桿解
五、過敏性厭學行為的臨床技術處理
六、自我學習信念的潛意識技術培養 -- 一名高中女生的曲折成長歷程

第三講 臨床暗示訓練技術及其應用
--過敏性厭學、學習低效人格與強迫症的干預
一、催眠療法的本質是暗示學習過程
二、暗示學習療法應用的注意事項
三、臨床暗示技術的臨床技術設計與實施
四、傳統心理療法的臨床技術局限與反思

第四講 元認知干預技術的臨床操作
一、臨床技術操作要點、程序與方法
--以厭學行為的臨床診斷與技術操作(晚課)
二、臨床技術操作過程中的診斷思想與技術路線設計
三、臨床技術操作示範--以過敏性考試焦慮的診斷與治療為例(晚課)

第五講 上課、自習強迫分心的診斷與技術控制
--潛意識行為調控與程序性知識運行
一、潛意識即無意識的真正含義
二、潛意識行為的自動化知識運行原理
--所謂「接通潛意識」就是程序性知識在運行
三、學習「走神」行為的診斷與臨床矯正
四、自習啟動困難學生的自我行為訓練
五、學習過程的程序性知識運行原理的臨床普遍應用
--以暗示性記憶學習障礙的診斷與治療為例

第六講 厭學、棄學思想的形成與教育方法
--思維過程的程序性知識運行原理
一、潛意識性厭學行為的發展趨向
二、深刻、系統的厭學、棄學思想是如何產生的?
三、教師、家長的教育方法的反思與建議

Ⅱ 神經症等心理障礙的高效臨床技術干預

第七講 神經症與人格障礙形成的情緒機制與診斷
一、情緒過敏性心理壓力及其本質
二、情緒過敏性人格的診斷與技術矯正
三、神經症形成的心理機制探索
四、各情緒指標及其臨床診斷中的應用

第八講 焦慮症的根治與元認知技術干預
一、焦慮症形成的心理機制與臨床診斷
二、心理學新技術的調適理念與傳統宣洩說
三、焦慮症的元認知療法
一意識、知識與潛意識
二焦慮症患者自我干預的元認知策略

第九講 強迫症的重新診斷與非葯物臨床技術治療
一、強迫症的含義
二、強迫症的治療取向
三、心理治療
四、強迫症形成心理機制的重新解釋與臨床診斷
五、強迫症的治療方案
六、臨床實例與分析

第十講 失眠的「人格訓練」治療
--讓積極程序性知識潛意識化的臨床訓練
一、學生失眠的類型及其形成原因
二、各種類型失眠形成的心理成份分析
三、對失眠者的臨床心理輔導

第十一講 抑鬱症的診斷實例與分析
一、抑鬱症的治療取向
二、臨床表現與心理機制分析
三、具體臨床操作過程
四、治療效果與反思

Ⅲ 學科學習障礙診斷與輔導
第十二講 知識表徵思維觀及其臨床干預的高效性
一、形式訓練知識觀與知識表徵智力觀
二、知識表徵與思維
三、學科能力的知識表徵機制與診斷
第十三講 知識的同化表徵及其智能效應
一、同化學習原理
二、上位同化學習原理
三、智力類型的臨床診斷與干預
第十四講 頓悟思維的表徵機制與學科解題能力診斷
一、經典頓悟思維研究
二、知識表徵頓悟思維原理及其應用
三、臨床應用與舉例練習
第十五講 思維能力與知識分類--臨床診斷與輔導
一、陳述性知識及其在頓悟中的意義
二、程序性知識及其在頓悟中的意義
三、元認知策略知識與智慧
四、靈感思維及其實踐中的有效調控

Ⅱ 七台河城市建設如何

七台河市基本情況

七台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處於佳木斯、牡丹江、雞西、雙鴨山等五大城市群中心位置,總面積6221平方公里。七台河1958年開發建設,1983年晉升為省轄市,現轄3區一縣,人口86萬。
七台河市地理位置優越。南與雞西市、牡丹江市相鄰,北接佳木斯市、鶴崗市,東連雙鴨山市,西通哈爾濱市,周邊有13個縣、7個國營農場,城市總人口1100多萬人。鐵路交通便捷。
七台河市物產豐富。現已探明金屬、非金屬礦藏30多種,其中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三大保護性開採煤田之一,已探明儲量52.6億噸,保有儲量17億噸,並且煤種齊全、品質優良。目前,七台河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主焦煤生產基地和東北地區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同時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培育了電力、化工、傢具、機械、食品等一批立市產業。
七台河市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境內擁有倭肯河、撓力河兩大水系、34條河流和21座大中小型水庫。市區內自然環境優美,人文與自然融為一體。桃山、仙洞山、萬寶山成「品」字相拱在市區周邊,萬寶湖、桃山水庫如兩顆明珠鑲嵌在市區的兩端,在這「三山兩湖」的映襯下,形成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獨特山水園林風光,被授予省級園林城市稱號。奧運冠軍楊揚成為全中國人的驕傲,「雙葉」傢具馳名中外,中國草筆堪稱中國書畫史上一大創舉。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山水園林城市,一個美化、綠化、凈化、亮化、現代化的城市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七台河市基礎設施完備。金融、商業、娛樂、旅遊、醫院、學校、通訊等應有盡有。境內總庫容8億立方米、總投資5億元的桃山水庫二期工程即將上馬,竣工後,列全省第三大水庫。全市現有3個發電廠,總裝機容量244.8萬千瓦,七台河第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是我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之一。

「十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以來,我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戰略機遇,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深化改革創造體制優勢,擴大開放發揮資源優勢,實現了主題任務由「爭生存、保發展、渡難關」向「加快發展」的轉變,「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完成,全市經濟社會協調快速健康發展。
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市本地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48.86億元增長到100.2億元,年均增長11.6%,高於全省1個百分點。人均GDP由5708元上升到11378元(按現行匯率折算,合1420美元),提高了5670元,位於全省前列,是全省人均GDP超萬元地市之一。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5億元,年均增長16.1%,是「九五」時期的1.9倍,是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時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達到37.0億元,總量躍居全省第5位,年均增長18.1%。全部稅收收入由3.46億元增長到14.23億元,年均增長32.6%;全口徑財政收入由3.32億元增長到15.06億元,年均增長35.3%;一般預算收入由1.74億元增長到5.88億元,年均增長27.6%,增幅均居全省第一。GDP稅收貢獻率達到14.2%,比2000年提高7.1個百分點。在全省實行地市黨政領導班子經濟社會實績考核以來,均被評為優秀地市。
經濟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3.1:49.1:37.8。培育形成了煤、焦、電三大主導產業和木製品、食品、機械、化工、新型建材等接續產業。原煤生產和入洗能力、焦炭生產能力、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200萬噸、2000萬噸、360萬噸和76萬千瓦,三大產業佔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的70%,佔全部稅收比重的77%;非煤接續產業與煤炭工業之比由2000年的47:53調整到54:46。在全省率先實施了農業主輔換位工程,畜牧業增加值達到4.2億元,占第一產業比重達到31.7%,比2000年提高了8.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實現增加值37.9億元,年均增長9.9%。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重大跨越,佔全市經濟總量達到65.5%,佔地方經濟比重達到87.0%,佔全部稅收的48.0%,占從業人口的70%,形成了一批年納稅超億元、超5千萬元和超1千萬元的民營大戶企業,成為主體經濟和立市經濟。
各項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完成國有企業改革,198戶地方國有企業退出國有實現民營,改制面達到了100%,盤活閑置資產16億元,安置職工4.5萬人。農村稅費改革順利推進,「一免三補」政策得到全面落實,鄉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審批項目減少82%,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階段性成果,電子政務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地方煤礦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成功,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杜絕了重特大事故發生。實施了市區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人事、文化、衛生、城市建設管理權等陸續下放到區,區級政府職能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招商引資上項目成果顯著。按照「政策全省最優、服務周邊最好」的目標,堅持不懈地抓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五年取消收費項目114項,為企業減輕負擔7200多萬元,為民營企業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和減免地方所得稅費3億多元,受到了國務院減負辦的通報表揚。五年引進域外資金12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000萬美元,新上項目5000多個,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56個,億元以上項目16個,外資企業、境外投資和外派勞務實現新的突破,是改革開放以來引進資金和項目數量最多、質量最高、效果最好的時期。
城市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累計投入城市建設資金44億元,重點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老城區改造等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改造新建城市主要街路25條、近3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狀況明顯改善,硬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大通道建設取得新的進展,與省城和周邊市縣基本實現高等級公路連接。沉陷區綜合治理走在全省前列,欣源小區70萬平方米住宅樓、三所學校及相關配套設施已交付使用,成為我市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完善的住宅小區。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288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新增5萬噸,城市居民自來水入戶率由65%提高到73%。新增供熱面積284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由53%提高到70%。城市排水系統進一步完善,中心區排水管網普及率達到80%。市綜合垃圾處理場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城市綠化、凈化、美化水平全面提高,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2%,生態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得到進一步強化,城市環境臟亂差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步入省級園林城市行列。
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56元提高到7346.7元,年均增長12.6%,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到37.4%。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由6056元增長到11200元,年均增長13.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508提高到3354.5元,年均增長6.0%。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由45.3億元增長到89.5億元,年均增長14.6%,人均儲蓄超過10000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2.8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3.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磚木結構住房面積達到15.4平方米,增加4.4平方米。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實現「兩基」目標,新建、擴建了市二中、六中、七中、五小教學樓和高級中學科技館等一批高標準的校舍,中心區通過「雙高普九」驗收;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七台河職業學院實現當年籌建、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入使用、當年招生辦學,結束了我市沒有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歷史。新建、改造了市醫院門診綜合樓、傳染病區、緊急救援中心、市縣兩級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等一批醫療衛生項目,初步建立了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科技進步加快,完成技改和新產品開發項目24個,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文博圖館、歌舞團劇場、體育館、電視台演播廳等一批設施投入使用,廣播電視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以短道速滑為代表的競技體育連創佳績,體育工作獲全國冬季項目貢獻獎。計劃生育完成省控指標。就業再就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應險能力逐步增強,城市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開工建設了7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
社會更加和諧安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果顯著,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反腐倡廉力度加大,依法治市順利推進,先進性教育取得明顯成果,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全市各級班子思想統一,步調一致,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形成和發展了心齊、氣順、勁足的大好局面。全市政治安定,社會穩定。

「十一五」時期的形勢和發展目標

(一)內外部環境
「十一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總體上是機遇大於挑戰。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步伐加快,沿海發達地區傳統產業加快向內地轉移,為我市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引資上項目提供了有利契機。全球能源緊張使能源安全成為國家高度重視的戰略問題,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將繼續拉動煤炭市場需求,從長遠看,煤炭、焦炭、電力仍然面臨較好的市場環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到位,國家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等政策陸續出台,對我市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接續產業十分有利。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支持力度加大,為我市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城鄉生產生活條件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十一五」將是黑龍江一個加快發展的時期,建設六大基地和東部煤電化產業帶有利於我們這個以能源工業為主的城市發展。我市一批民營企業大戶正在迅速做大做強,正在建設和謀劃的一大批煤化工、電力、新型建材、木製品和農畜產品加工等大項目,都將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十一五」時期我市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國家將更加註重科學發展,更加註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轉變增長方式和安全生產,行業准入條件將不斷提高,勢必給我市一些規模較小、素質較低的煤礦、焦化等企業帶來較大壓力;我市工業結構比較單一,經濟增長與資源接續的矛盾日益顯現,傳統產業比重大,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第三產業層次較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專業技術和企業管理人才短缺;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實現建設龍江強市的目標,到2010年人均GDP達到全省平均水平,還要補齊「十五」期末存在的差距。
(二)指導方針和戰略目標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抓好發展第一要務,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龍江強市」為戰略目標,求真、求實、求發展,創業、創新、創一流,繼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創造優良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轉變增長方式,統籌城鄉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基本原則
——堅持循環發展的原則。必須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煤炭產業鏈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堅持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接續產業,推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創新發展的原則。必須加快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堅持和諧發展的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城鄉和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發展目標
到2010年,城市經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人均GDP、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接續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結構趨於合理,經濟轉型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環境質量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就業比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寬裕,社會安定文明,城市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經濟發展。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2010年達到200億元以上,力爭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GDP力爭達到3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3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累計達到3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
社會進步。全市人口控制在90萬人以內,城鎮人口比重達到60%,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每萬人口中受大學教育人數達到580人以上,每千人口醫生數達到2人,城鎮從業人員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綜合覆蓋率和農村養老覆蓋率達到9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人民生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50元,年均分別增長9%和8%以上;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到35%。
科技創新。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運用高新技術推動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
資源環境。萬元GDP能耗下降20%;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空氣污染指數下降到80以下。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按照新型工業化要求,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經濟結構調整,引導組織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區域之間搞好資源協作,減少資源投入和廢棄物排放,圍繞可持續發展,做強四大工業基地,做大五個接續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工業主體地位,以做強做大工業保證「建設龍江強市」宏偉目標的實現,到2010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實現105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3%以上。
(一)做強四大工業基地
1、優質焦煤基地
一是搞好資源勘探,保證資源接續。按照省政府規定原則,統籌市礦發展,合理配置區域煤炭資源。加快推進嵐峰、七峰、鐵南、種畜場、北興北、鹿南六個重點區域資源勘探,實施老礦區深部及外圍資源精查勘探項目,預獲儲量8.0億噸。二是搞好新礦井建設和老礦井改造,保證煤炭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建成投產七煤公司90萬噸/年向陽煤礦、市地方45萬噸/年雙興煤礦兩處較大型礦井,及鐵南、庚鑫、宏興、鹿峰等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中小型礦井,新增產能200萬噸以上;改造提升七煤公司新興礦、新建礦、龍湖礦、市地方鹿山礦等礦井,新增產能100萬噸以上;推進地方小煤礦聯合改造,組建一批年設計生產能力在20萬噸以上礦業公司,逐步淘汰6萬噸以下小煤礦;加快種畜場、鐵南等資源勘探區的後續開發,力爭開工建設一批新井。2010年,全市年產100萬噸、50萬噸、20萬噸以上煤礦分別達到6個、5個、30個,原煤年產量達到2500萬噸以上。三是改造提升洗選工藝,擴大優質精煤品牌效應。鼓勵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含量高、入洗能力在120萬噸以上的洗煤項目,改造提升現有規模和工藝達不到國家產業政策新標準的洗煤企業。新上七煤公司向陽洗煤廠、富源煤礦無煙洗煤廠等洗煤項目,改造七煤公司富強洗煤廠和一批地方洗煤企業,淘汰落後洗選工藝,提高精煤回收率和質量,實現可洗原煤全部入洗,打造七台河優質精煤品牌。抓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給清潔能源帶來的市場機遇,發揮我市無煙煤資源和洗煤副產品充足優勢,大力發展工業和民用型煤,力爭2010年全市型煤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
2、優質焦炭基地
繼續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開發特種鑄造焦產品,打造優質焦炭品牌,鞏固提升「東北亞煤焦之都」地位。一是鞏固壯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焦化企業。推進龍洋焦化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爭取2006年投產。支持億達信、寶泰隆公司進行干熄焦等工藝技術改造,提高焦油、煤氣、熱能等副產品回收率,不斷提高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二是改造提升一批焦化企業。引導現有達不到國家最新產業標準的焦化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改進技術工藝,提高環保標准,逐步淘汰落後生產能力。三是引進新建一批高標准焦化項目。根據市場發展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繼續引進建設生產工藝先進、科技含量高、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型焦化項目,保證焦化產業良性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市焦炭產能保持在500萬噸以上。
3、電力工業基地
積極發展劣質煤、洗中煤、煤泥、煤矸石、煤氣發電項目,推進煤電轉化,實現能源空中運輸。加快大唐七台河發電廠二期2×60萬千瓦機組擴建工程建設,力爭2006年開工建設,2008年並網發電,並及早籌劃三期擴建工程,力爭2010年開工建設。新建寶泰隆15萬千瓦、億達信5萬千瓦洗中煤、煤泥和煤矸石電站,北旺化工5萬千瓦自備電站。改造擴建市、礦現有兩個矸石電廠,分別新增裝機容量2.5和2.4萬千瓦。建設龍洋公司3.1萬千瓦、魯龍公司1.2萬千瓦等一批環保燃氣電站項目。到2010年,全市發電裝機容量提高到228萬千瓦,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電力基地。
4、煤化工基地
充分利用我市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優質資源,大力發展煤氣制甲醇、煤焦油和粗苯精深加工項目,力爭建成龍江東部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一是建設一批煤氣制甲醇項目。加快寶泰隆公司20萬噸、億達信公司12萬噸甲醇項目建設,並隨著焦炭產量和煤氣發生量的增加,繼續提高煤氣制甲醇及綜合運用的能力,消滅煤氣對空排放,實現完全回收利用。適度發展煤炭氣化,鼓勵支持企業開發利用適合造氣煤種製取甲醇等項目。二是建設一批煤焦油加工項目。推進聖邁公司10萬噸煤焦油加工項目建設,支持興盛化工廠二期擴建工程,隨著焦炭產量增加繼續引進建設煤焦油精深加工項目,2010年全市煤焦油加工能力超過30萬噸,本地煤焦油加工利用達到100%,並形成對外地煤焦油資源的吸納和競爭能力。積極發展精細化工產業,開發粗苯精製項目,實現粗苯就地加工增值。研發以甲醇、焦油、改質瀝青等為原料的醋酸、二甲醚、中間相炭微球等精細化工項目,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煤化工產品。三是做大其它化工項目。加快農墾博興30萬噸尿素、50萬噸復合肥改擴建項目建設,扶持乳化炸葯、東方化工公司等化工企業做大做強。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化工產業銷售收入達到40億元以上。
(二)做大五個接續產業集群
1、木製品加工產業集群
支持雙葉公司發揮品牌優勢,提高產品研發能力,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加快雙葉工業園區二期擴建和配套基地項目建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對全市木製品及相關產業的牽動能力,力爭到2010年,生產銷售實木傢具150萬件(套)以上,成為全省傢具業龍頭和全國傢具業航母。搞好森帝等木製品工業園區建設,扶持永宏木業、三元木業等木製品加工企業加快發展,擴大橡木酒具、木屐、實木門等特色木製品加工業規模。到2010年,木製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以實木傢具為重點的木製品加工業成為全市重要的非煤支柱產業。
2、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支持勃利煙葉復烤廠與白沙集團合作,「十一五」期間煙葉加工能力提高到80萬擔。加快山東蘭裕集團勃利冷凍廠、大森林冷凍食品公司改造建設進程,發展生豬、肉雞屠宰加工業。推進大自然油脂公司30萬噸大豆深加工項目,開發大豆蛋白、大豆異黃酮、大豆磷脂等高附加值產品。加快林泓米業公司精煉米糠油項目建設。擴大金蕎格爾金公司生產規模,發展出口創匯農產品。支持天龍浩公司、三江浸油廠、滬勃利泰公司、金鼎鵝業公司改進生產技術和工藝,積極發展深度加工,不斷做強做大。依託農畜產品資源優勢,繼續引進實力強、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的大企業建設農畜產品加工項目。2010年,農畜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3、新型建材產業集群
抓住國家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機遇,利用我市豐富的煤矸石和粉煤灰資源,加快發展以煤矸石和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業。制定推廣新型建材和取消粘土磚的政策,支持德利能源粉煤灰砌塊和宏源矸石磚兩戶企業搞好生產和銷售,不斷擴大規模。推進七煤公司熱電廠30萬噸粉煤灰水泥項目、6000萬塊煤矸石空心磚項目、寶爾強建材公司4.8萬立方米粉煤灰環保建材項目盡快建成投產。積極謀劃建設2億塊煤矸石空心磚項目,搞好飾面花崗岩石材開發利用。到2010年,新型建材業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4、機械製造產業集群
抓好勃農公司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擴建項目,加快新產品研發,擴大生產規模,形成完整配套能力,提高市場佔有率。引導全市農機製造企業按照市場機制,與勃農公司聯合協作,成為勃農公司配套企業,擴大勃農公司品牌優勢,實現低成本擴張,把我市建成東北地區重要的小型農機具生產基地。利用我市銷地市場及區位優勢,做大礦山機械製造業。加快建設七煤公司10萬棵單體液壓支柱及配件項目,大力引進知名礦山機械及零配件製造企業來我市辦廠。依託優質焦炭資源,發展精密鑄造業,積極謀劃10萬噸球墨鑄鐵管、5萬噸灰鑄鐵球墨鑄鐵、鋁合金鑄件項目。到2010年,機械製造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
5、醫葯產業集群
依託北葯種植基地和現有葯業基礎,不斷擴大醫葯產業規模。加快七台河制葯廠與湖南千山葯機集團合作的填補省內空白的葯用膜袋項目建設,爭取明年投產,並籌劃二期工程。推進康威公司七台河中葯廠40噸水飛薊素加工項目盡快投產,發展深度加工。啟動日普獸葯二期擴建項目。扶持藍寶公司、萬壽菊加工廠、金元辣業公司開發花色甙、黃色素油、辣椒鹼、辣紅素等醫葯中間體提取加工項目。到2010年,醫葯工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
適應經濟發展需要,規劃建設金河、互助等工業園區和七桃路、依寶路兩個工業走廊,引導項目集中、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為招商引資上項目創造有利條件。

Ⅲ 佳木斯民政局下屬養老院有多少人

佳木斯有多少個鄉(鎮)和辦事處,就有多少個養老院,因為它是與鄉(鎮)辦事處設立的;另外有個體辦的養老院不在內,要加起來還多的。

Ⅳ 佳木斯市 哪家養老院比較好

據說新的一家,醫院和養老院在一起的,嘉會醫養中心挺好的

Ⅳ 佳木斯養老院招女護工多少錢一個月

具體多少錢誰也說不好,你只有自己親自問你一下,咨詢一下應該就知道到底一個月多少錢了。

Ⅵ 佳木斯市民政養老院院長跟家屬吵架,把卧床老人串到打飯室,把好房間留著給新來咨詢的家屬,找哪裡投訴

上民政局投訴

Ⅶ 佳木斯養老院解封了嗎

現在雖然大多數地方都解封了擔養老院因都是年齡較大體質較弱為了安全期間可以還要一些時間才能解封。

Ⅷ 請問有知道三江美術學院的嗎 謝謝了

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是經黑龍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歸屬於黑龍江省教育廳領導的一所集造型藝術、設計藝術、雕塑藝術、建築藝術、影視藝術、動畫藝術、美術理論研究和計算機網路為一體的國家普通高校,是黑龍江省唯一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獨立美術學院。

學院位於佳木斯市西郊,依山傍水,花香鳥語,自然環境優美。佔地380餘畝地,擁有教學、行政等用房4萬余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00餘萬元。

為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學院發展,在首都北京建立了分院。北京分院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學和實習、實訓任務的同時,重點協調學院與國內外美術界、藝術設計界的專家、學者進行教育教學合作、學術交流及安置畢業生就業等項工作。該學區座落在昌平區石牌坊「石牌坊」,佔地200餘畝,建築面積2萬余平方米,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教學儀器設備先進,教學經驗豐富,是一所高品位、規范化的現代美術學院。

學院現有4個系、二個部、一個分院、一個設計園,開設有20個專業,在校生2380人。雕塑藝術設計、影視動畫、藝術設計是該院三大主幹專業。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59人,為充實教學實力,聘請了142名知名的專家、學者為學院長期兼職教師,近幾年來,學院又引進、補充了大批教師,如今,專任教師分布均衡,新建專業教師隊伍基礎扎實,基礎課和專業主幹課教師隊伍人員基本滿足。學區座落在昌平區石牌坊「石牌坊」,佔地200餘畝,建築面積2萬余平方米,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教學儀器設備先進,教學經驗豐富,是一所高品位、規范化的現代美術學院。

可喜的是,我國普通高校中首家「設計園」在三江美院成立,該「設計園」吸引在國內從事影視、動畫、雕塑藝術、裝潢藝術、環境藝術、服裝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等有實力的同道公司加盟,全科設計、全能設計、權威設計盡在三江美院設計園,為廣大師生參與實踐、施展才藝搭建了平台。為拓展藝術設計事業,學院決定在北京和哈爾濱分別創建設計園,將國內權威設計公司(機構)和國外有實力的權威公司(機構)引進設計園,形成三位一體、強強聯手,南北連鎖的設計實體。

25年來,學院為人才培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近萬名畢業生全部就業,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聲譽,用人單位普遍反映,三江美院的畢業生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發展潛力較大。被譽為「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搖籃」,並榮獲「全國高校先進單位」稱號。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國內數十家新聞媒體先後報道過該院的先進辦學事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比利時、日本、美國等國的教育代表團在中國國家部委及省市領導、專家、學者的陪同下,到三江美院參觀訪問,洽淡合作事宜,三江美院已步入國際藝術教育交流行列。

三江美院·北京分院簡介

北京分院成立於2004年5月,是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直屬的教學與實習基地。
北京分院座落在北京市昌平區,佔地面積200餘畝,建築面積2萬余平方米。擁有教學樓、國際合作培訓樓、學生公寓樓、外籍教師和留學生公寓樓、食堂、圖書館、塑膠體育場、體育游泳館和文化娛樂中心等。可同時容納數千人在校學習生活。校園內樹木蔥郁,鳥語花香,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噴泉悅耳。是學習、深造的美好樂園。

北京分院設有教務部、學生部、總務部、教研部、工程部等部門,開辦有12個本、專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分院的教師是由中央美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首都重點大學的教師和各大專業公司設計師組成的一隻具有超強實力的教學與實訓隊伍,學生在這里可享受較高水平的教育和藝術熏陶。

辦 學 特 色

25年來,三江美術職業學院在實踐中逐步開創了一套具有學院特色、專業特色、人才特色的辦學模式和專業設置、學過程等特色教育體系。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而且是高薪就業,供不應求。其主要特色是:

專業設置有特色:三江美術職業學院以實用專業為主線,以實用課程為主體,如裝潢藝術、環境藝術、裝飾雕塑、動畫設計等專業,培養人文型、涉外型、復合型的高級美術與藝術設計實用人才。

教學有特色:三江美術職業學院把第一學區設在大自然的環境里,讓學生學好扎實的基本功,屬初識型的訓練學習;把專業設計(創作)課放在位於市區內的第二學區來進行。學院藝術設計研究中心設在第二學區,該中心擁有一棟4000平方米的設計大樓,專門面向社會承攬平面設計、室內外設計、建築設計、動畫設計、影視編輯製作、裝飾雕塑等工程。立足佳城,輻射全省,面向全國,給教師和學生創造了一個施展才華的美術創作與藝術設計的廣闊空間,真正實現了學院與企業合作教學的零距離辦學模式。將課堂設在工地和設計公司,指導操作在工地,藝術設計在公司。

管理有特色:三江美術職業學院實施准軍事化管理,也就是封閉與開放相結合的管理。實現了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教師與學生學習、生活在一起,並聘請名師、名人、專家開辦不同類型的各種講座。

教師有特色:專業設置固然重要,但教學的關鍵還在教師水平。教師的專業職稱高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否適應崗位需求,達到學以致用。因此,學院以更優厚的待遇引來許多優秀教師到三江美院任教,應了「投桃報李」、「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的古話。

服務有特色:學院以服務為主,以學生和教師為主要服務對象,使師生們感受到了比家還溫馨的感覺,莘莘學子們從這塊沃土中走出去的時候都成了高材生和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美術人才。

就業有特色:「為學生的出路著想」是院長王英海反復強調的三江美院的辦學特色。學院的實習與就業一步到位,來這里就讀的學生畢業後都成了社會上熱門行業的搶手人才,幾年來,美院畢業生始終供不應求,特別是藝術設計、雕塑和動畫三維製作專業,用人單位都早早地來學院簽訂合同,可總有一些單位空手而歸。

走進三江美院,事業成功無限。這是一所完全特色化的美術學院。全國僅有兩所完全獨立的高等美術職業學院,而黑龍江省唯有三江美術職業學院這一所。

Ⅸ 黑龍江佳木斯養老院現在還封閉嗎

3月4日在佳木斯向陽區路過的幾個養老院還是都封的

Ⅹ 佳木斯老年公寓要求多大面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31

閱讀全文

與佳木斯康樂園老年公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0歲時隔用泊萊雅還是自然堂 瀏覽:602
70歲老人脖子猴子 瀏覽:557
養生酒對天氣冷有哪些好處 瀏覽:879
義烏孝順多遠 瀏覽:233
養老賬戶余額退休金 瀏覽:551
繼承父母房產如何免稅 瀏覽:936
養老院園林景觀設計需注意哪些 瀏覽:859
北京養老金計算器2015 瀏覽:238
老年大學新年寄語2018 瀏覽:781
進工廠需要體檢一般是體檢什麼 瀏覽:825
孝敬父母主題班報 瀏覽:87
多孝順女人 瀏覽:479
90歲老人亂喊 瀏覽:954
老年人買什麼用品 瀏覽:619
夢絲絲養生館有哪些項目 瀏覽:402
三字經講孝順 瀏覽:268
老年大學課程改革 瀏覽:517
重陽節是因為誰 瀏覽:651
哪些演員和父母像 瀏覽:337
知名養生館怎麼加盟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