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淄川區老年大學

淄川區老年大學

發布時間:2022-05-16 17:57:35

⑴ 現在蒲松齡故居門票多少錢怎麼走

蒲松齡故居門票32元,可以在攜程網、途牛網、微信等平台預訂。
1.景點開放時間:冬季8:00—17:00;夏季8:00—18:00
2.地址: 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
3.交通信息:市區內可乘坐23路公交車到終點站下車即是
4.景蒲松齡故居點介紹: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城東約8華里,有一個至今還保留著明清建築風格的古老村落,就是這個偏僻不易被人發現的村落,卻因一部《聊齋志異》飲譽海內外而名聲大震,傳遞到五洲四海大江南北,這就是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誕生地—蒲家莊。1980年建蒲松齡紀念館,對故居、柳泉、墓園進行了修葺、擴建,徵用民宅,改建了著作版本、書畫題詠展室,資料室,接待室,辦公室,增設了南大門,使故居的管理日趨完善。現在,故居已成為一處初具規模的蒲學研究陣地和馳名中外的旅遊點。今日的故居,是一座恬靜的院落。故居門前是幾株古槐,蔭翳天日。郭沫若1962年題寫的「蒲松齡故居」的金字門匾,高懸於故居大門。穿門北折是一正兩廂的庭院。其中正房3間,東西廂房各2間,為1954年修建。正房兩側的檜柏、石榴,以及廂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紅等,均系後人所栽,院內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復後增添。故居正房為磚石、土坯結構的普通民房,木欞門窗,房內路大荒手書的「聊齋」匾額迎門高懸,匾下懸掛著蒲松齡的照片。故居東西兩廂茅檐低小,狹窄簡陋,近年又作重修。院內之東北隅,尚有一隙之地,蒲松齡撰文和與其有關系}的3塊碑記置於此。蒲家莊外,還有著名的柳泉和墓園。柳泉在蒲家莊東門外的「滿井溝」底。泉口青石砌就,約0.6米見方,旁立沈雁冰書的「柳泉碑」。柳泉本是一眼地下泉井,傳說他曾在此設茶待客,搜集創作素材。墓園墓園在蒲家莊東長40米、寬38米,內有古柏37株。蒲松齡及其父親、長孫的墓均葬於此。1980年,蒲氏始族蒲璋之墓碑也移存墓園中。? 此外,故居中還收藏有當代名人題詠蒲松齡及其故居的墨寶,共計200餘件,其中郭沫若的「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對蒲松齡及其作品作了比較正確的評價。

⑵ 淄博的社會事業

2011年,淄博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955元,增長14.6%。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15570元,增長9.7%;經營凈收入2982元,增長24.2%;財產性收入1333元,增長75.3%;轉移性收入6656元,增長13.3%。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994元,增長16.5%。其中,食品支出4755元,增長21.3%。城市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73%。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34.38平方米,增長5.27%。
截至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逾萬元,達10878元,增長18.3%。
2011年年末,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1.1萬人、195.93萬人、65.75萬人、83.76萬人和57.63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230.98萬人。
截至2011年,擁有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196個,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數達21789張,收養13762人。社區服務中心124個,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6132個。 2011年淄博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完成投資38.4億元。建成區面積達272平方公里。年內新增道路長度50.43公里,新增道路面積117.24萬平方米,改造道路長度19.68公里,改造道路面積42.28萬平方米,新增雨水管道38.81公里、污水管道53.18公里。城市平均每天供水87.4萬噸;使用液化氣、煤制氣、天然氣用戶達71.2萬戶,集中供熱面積達4778萬平方米;城市氣化率和污水處理率分別達98%和93.5%,分別比上年提高0.18個和1.26個百分點。
2011年年末,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達10124公頃,比上年末增加292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6%,提高0.4個百分點。有公園39個,公園綠地面積新增90公頃,累計達3095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平方米,增加0.05平方米。 淄博是全國首批科技興市試點市和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是山東省硅酸鹽、化工、醫葯、絲綢、冶金等方面的重要科研基地;截至2010年,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172家,其中國家級8家。
2011年,淄博市有幼兒園處數824所。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招生47533人,畢業48237人。初中畢業生55621人。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招生76048人,在校生181233人,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占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總數的比例分別為53.29%、32.87%和13.84%。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共招生27919人。
2011年,淄博市擁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中青年專家2人,省級中青年專家2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6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院士工作站進站院士增加12人,達34人。
截至2012年10月,淄博市擁有省級院士工作站54家。
截至2015年12月,淄博市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站設站單位達37家。
截至2015年12月,全市共組建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871家,院士工作站66家,總量居山東省前列,是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連續九次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 高等院校名稱 辦學類型 山東理工大學 普通本科 齊魯醫葯學院 普通本科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淄博陶瓷學院 普通本科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普通專科(籌備升本) 淄博職業學院 普通專科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普通專科 山東化工職業學院 普通專科 山東輕工職業學院 普通專科 山東鋁業職業學院 普通專科 山東葯品食品職業學院 普通專科 山東省水利職工大學(山東水利技師學院) 成人高校、技師學院 山東兵器工業職工大學成人高校山東煤炭技術學院 技師學院 淄博市技師學院 技師學院 大學研究院(中心、基地、實驗室)名稱 備注 國家工業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省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山東省硅酸鹽研究設計院共建天津大學山東研究院 天津大學、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在職研究生培養 天津大學傅山工程技術研究院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天津大學山東研究院、傅山集團共建 山東工業設計研究院(山東工業設計學院)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淄博市人民政府共建 清華大學國家高新區MEMS研究院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產學研基地 北京大學交通醫學中心科研基地 北京大學交通醫學中心、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共建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葯研究院 山東大學、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山東新華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武漢理工大學淄博先進陶瓷研究院 武漢理工大學、山東省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工程碩士培養 硅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淄博高新區分室 含氟功能膜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科技大學山東金屬材料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學、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 北京科技大學山東龍泉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材料循環技術工程實驗室 武漢科技大學淄博耐火材料工程研究院 武漢科技大學、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山東產業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學、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 上海交通大學-淄博高新區先進材料聯合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 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淄博分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工程與設備山東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齊魯現代產業研究院共建同濟大學國家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淄博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國家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 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淄博研發中心 蘭州分離科學研究所淄博研發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北方樹木花卉研發中心 上海理工大學教育部現代微創醫療器械及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淄博協同創新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高性能精細陶瓷粉體與精密成型技術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山東匯盈降解塑料PBS聯合研發中心 中國科學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淄博中心 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 中國工程院精細化工、催化材料實驗室 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山東理工大學共建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淄博技術轉移中心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巴頓焊接研究所淄博等離子技術研究院 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巴頓焊接研究所、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 海外科技園區(科技孵化器)名稱所在地區成立時間淄博瀚海矽谷生命科學園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2013年6月淄博瀚海慕尼黑科技園 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市 2013年7月齊魯科技園 中國台灣省台北市2013年10月 截至2015年,淄博全市擁有公有制專業劇團3個,文化站88個,文化(藝術)館9個,公共圖書館9個,博物館32個。擁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9個。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加34處,達105處。
截至2014年,淄博市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齊長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含擴展項目)13項;另外,還有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5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2項、區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04項。 淄博陶瓷 淄博是發現使用陶器最早的地區之一。中國有 「舜陶於河濱」、「女媧煉石補天」等優美神話傳說,在淄博博山有供奉舜帝的「窯神廟」與供奉女媧的「爐神廟」。從商代到西周,約公元前1700年—前771年,淄博的制陶工藝顯著進步,並燒出釉陶器。商代淄博寨里一帶出現原始青瓷。周朝時期,齊國商貿發達,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齊文化盛行。淄博是齊國故都,當時專設陶正官,並在齊都設立制陶作坊,從事陶器的專業化生產,陶器製作以輪制為主。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制陶業繁榮,陶器生產不僅大量製造生活器皿,而且開始轉向磚、瓦、下水管道、建築陶等,淄博境內出現了作坊集中的制陶手工業。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淄博市申報的「孟姜女傳說」,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8。
2006年,淄博市申報的「聊齋俚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音樂項目類別,序號53。
2006年,淄博市申報的「五音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項目類別,序號210。
2006年,淄博市申報的「蹴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雜技與競技項目類別,序號299。
2008年,淄博市申報的「牛郎織女傳說」,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523。
2008年,淄博市申報的「周村燒餅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序號945。
2008年,淄博市申報的「抬閣(閣子里芯子、周村芯子)」,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項目類別,序號994。
2011年,淄博市申報的「鷓鴣戲」,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項目類別,序號1108。
2011年,淄博市申報的「淄博陶瓷燒制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序號1170。
2014年,淄博市申報的「內畫(魯派內畫)」,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美術項目類別,序號314。
2014年,淄博市申報的「琉璃燒制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序號873。
2014年,淄博市申報的「元宵節(淄博花燈會)」,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項目類別,序號978。 2004年2月,國際足聯副秘書長熱羅姆·項帕涅在倫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宣布:「足球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而蹴鞠則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都臨淄(淄博市臨淄區)。
2004年7月,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淄博為世界足球起源地。
2007年,亞足聯接受淄博加入亞足聯「中國展望」計劃。淄博成為第一批加入「中國展望」計劃的五個項目城市(淄博、青島、南京、武漢、成都)之一。
2009年,蹴鞠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足球,成為世界之最。
2010年,亞洲青年足球錦標賽(AFC U19 Championship)、山東省第22屆運動會、山東省第8屆殘疾人運動會、山東省第2屆老年人運動會、山東省第11屆中學生運動會在淄博市舉辦。
2012年,國際體操聯合會體操世界盃(FIG World Cup)、全國田徑大獎賽、山東省足球錦標賽、山東省第20屆體育舞蹈錦標賽在淄博市舉辦。
2013年,全國男子舉重錦標賽暨十二屆全運會男子舉重預賽、第十二屆全運會拳擊預賽、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全國少年籃球錦標賽等四項國家級賽事在淄博市舉辦。 電視台 淄博電視台、各區縣電視台、齊魯石化公司電視台、山東鋁業公司電視台 電台 淄博人民廣播電台、各區縣人民廣播電台 報刊 大眾報業集團:《魯中晨報》;
淄博報業傳媒集團:《淄博日報》《淄博晚報》《淄博財經新報》《淄博聲屏報》《音體美報》《新聞觀察》 膠濟鐵路、晉豫魯鐵路、壽平鐵路橫貫東西;淄東鐵路、辛泰鐵路、張博鐵路縱貫南北;淄博中南部有鐵路密集的張博鐵路網;辛泰鐵路南通泰安,為京滬鐵路東段支線。
淄博火車站始建於1903年,為一等站、區段站,總建築面積20742平方米。
截至2015年12月,濟青高鐵淄博北站、臨淄北站已開工建設 ,淄博北站預留濱臨快速鐵路接入條件。 205國道、309國道、青銀高速公路(G20)、青蘭高速公路(G22)、濱萊高速公路(S29)和長深高速公路(G25) 在淄博交匯,過境高速公路與京滬高速公路(G2)相接,向北直通天津、北京。
淄博汽車總站已於2011年搬遷至張店區昌國路,與淄博東城客運站、淄博公鐵聯運站合並為淄博客運中心。 淄博市中心距離濟南國際機場約70公里,距青島國際機場約210公里;張店區設有魯中城市候機樓、中國財富陶瓷城候機樓 ,臨淄區、淄川區、周村區分別設有城市候機樓。
截至2014年,淄博機場已列入山東省新建機場規劃,將於「十三五」期間啟動建設。
截至2016年1月,高青通用機場已列入2016年淄博市重大項目名單並入選山東省通用機場建設規劃重點工程,是山東省到2030年規劃建設的30個民用航空機場之一。 根據《淄博市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淄博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主要思路如下:一是根據淄博市鐵路網規劃,淄博市將形成「二縱四橫一支」鐵路網,鐵路網總規模達到635.6公里。同時,淄博市將研究建設「十字型」與「環型」相結合的城市軌道交通,共4條線路,150.1公里,設置站點68座。「十二五」期間,力爭開工修建張店至博山段輕軌工程,路線長41.5公里,設置站點14座。二是穩步改善水運條件,配合做好淄博境內小清河復航的有關工作。
「十二五」期間完成交通投資140億元。完善市域「二縱四橫一支」鐵路網,實施山東第五縱向鐵路淄博段(一縱)、晉豫魯鐵路通道沂源段(四橫)、壽平鐵路桓台段(二橫)等項目,完成淄東鐵路(一縱)、辛泰鐵路(二縱)電氣化改造。完成中心城區大外環(一環)、湖南路北延(四縱)、薛館路(九橫)和河辛路南延(六縱)等新建改建工程,規劃建設濰坊至濟南高速公路淄川段(七橫)。實施205國道中心城區段和102省道淄博段改線,以及省道臨仲路樂疃至萊蕪段、沂台路沂源段、壽濟路、韓萊路、慶淄路、廣青路、濰高路高青段升級改造。改造提升淄博火車站。新建張店高速客運站、臨淄客運站和淄博北客運站,改建淄博公路聯運站。

⑶ 安史之亂因何發生

「安史之亂」的原因和影響

安史之亂是我國歷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亂」系指他們起兵反對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55~762年)結束,前後達七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並,「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並,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戶口雕零,忍棄枌榆,轉徙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綉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官掖。車馬仆御,照耀京邑,遞相誇尚。每構一堂,費千萬計」。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已,培植黨羽,「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
繼他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軍閥哥舒翰與東北派軍閥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目為「二聖」。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系。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准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斗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斗爭,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斗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第一,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於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第二,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全國。
安史亂起,唐王朝分崩離析,已經沒有力量鎮壓這次叛亂,只好求救於回紇以及由少數民族出身的大將。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將領仆固懷恩追擊,仆固與唐王朝有矛盾,為了私結黨羽,有意將安史舊部力量保存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賦不入於朝遷」,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不服朝廷管理。這些方鎮或「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或「貢獻不入於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這種現象沒有終止。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安史之亂後,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潼關和虎牢關之間,幾百里內,僅有「編戶千餘」,鄧州的方城縣,從天寶時的萬余戶,驟降至二百戶以下。政府卻把負擔強加在猶在戶籍上的農民,所謂「靡室靡農,皆籍其谷,無衣無褐,亦調其庸」。唐憲宗元和年間,江南八道一百四十萬戶農民,要負擔唐朝八十三萬軍隊的全部糧餉,所以「率以兩戶資一兵,其它水旱所損,征科妄斂,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著「暴刑暴賦」,如田承嗣在魏博鎮「重加稅率」,李質在汴州搞得地區「物力為之損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鎮的橫征暴斂,終於激起了農民的不斷武裝起義,代宗一朝,「群盜蜂軼,連陷縣邑」,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發生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浙東袁晁起義,同年的浙西方清起義,以及同期的蘇常一帶的張度起義,舒州楊昭起義,永泰年間(公元765年)邠州起義等等。這些起義雖說很快就被鎮壓,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鎮隨之全部喪失。此後,吐蕃進一步深入,唐政權連長安城也保不穩了。唐王朝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老年大學收費標準是多少錢

這要看你是上那一個大學,何況每一個大學的收費標准都是不同的,不過作為老年人還有學習的興趣是很了不起的!

⑸ 關於名人事例

蘇秦,字季子,東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陽軒里人據(今洛陽東郊太平庄一帶),是戰國時期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可謂「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農家,素有大志,曾隨鬼穀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
與趙秦陽君共謀,發動韓、趙、燕、魏、齊諸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退地,至樂毅破齊前夕,遭車裂而死。《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蘇子》三十一篇,今使。帛書《戰國策》殘卷中,存有其游說辭及書信十六篇,與《史記》所載有出入。

蘇秦以合縱

蘇秦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後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裡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後,他發憤讀書,鑽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傳說,他晚上念書的時候還把頭發用帶子系起來拴到房樑上,一打瞌睡,頭向下栽,揪得頭皮疼,他就清醒過來了。這就是後來人們說的「頭懸梁,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在有所收獲後,重新出遊。至秦,不被用。正好遇見燕昭王廣招開下賢士,蘇秦入燕,深受燕昭王信任。蘇秦認為,燕國欲報強齊之仇,必須先向齊表示屈服順從,將復仇的願望掩飾,贏得振興燕國所需的時間。其次,要鼓動齊國不斷進攻其它國家,以防止齊國攻燕,並消耗其國力,為此,他勸說齊王伐宋,合縱攻秦。公元前285年,蘇秦到齊國,挑撥齊趙關系,取得齊愍王的信任,被任為齊相,暗地卻仍在為燕國謀劃。齊愍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蘇秦率兵抗禦燕軍。齊燕之軍交戰時,蘇秦有意使齊軍失敗,五萬人死亡。他使齊國群臣不和,百姓離心,為樂毅五國聯軍攻破齊國奠定了基礎。之後,蘇秦又說服趙國聯合韓、魏、齊、楚、燕攻打秦,趙國國君很高興,賞給蘇秦很多寶物。 蘇秦得到趙國的幫助,又到韓,游說韓宣王;到魏,游說魏襄王;至齊,游說齊宣王;又往楚,游說楚威王。諸侯都贊周蘇秦之計劃,於是六國達成聯合的盟約,蘇秦為縱約長,並任六國相。回到趙國後,趙王封他為武安君。秦知道這個消息後大吃一驚。此後十五年,秦兵不敢圖謀向函 谷關內進攻。
蘇秦先仕於燕,其主要活動是,離間齊、趙關系,以減輕齊對燕的壓力。又和趙李兌共同聯合五國以攻秦,後來他又離燕至齊,受到愍王的重用,但蘇秦仍忠於燕,暗中為燕效勞。他所採取的策略是勸齊攻宋,以轉移齊對燕的注意力。於是燕昭王派樂毅突然出兵以攻齊,齊因措手不及而敗於燕。蘇秦陰與燕謀齊的活動至此而敗露,齊處以車裂之刑,這在戰國晚期是轟動一時的事件,在許多當時人著述中都有反映,如山東銀雀山出土的竹簡本《孫子兵法·用間》,裡面有「燕之興也,蘇秦在齊」的話,又如《呂氏春秋·知度》,說「齊用蘇秦而天下知其亡」。這些記載表明,戰國時人都知道蘇秦為燕而仕齊,最後使齊亡而興燕,但他自己也為燕而作出犧牲。蘇秦在戰國晚期名聲頗大,《荀子·臣道》把「齊之蘇秦」和「楚之州侯」、「秦之張儀」相提並論。西漢時,蘇秦仍受人稱道,如《史記·鄒陽傳》贊揚他能成為燕的忠臣。《淮南子》也多處提到他,並肯定他有知權謀的長處。司馬遷以為蘇秦在「連六國從親」的過程中,顯示出他的才智過人。

說齊歸燕地
燕王晚年,讓位給大臣子之,引起太子平和將軍市被的叛亂。齊國趁機派兵攻燕,僅五十餘天就佔領燕國全境。燕國因此殘破。趙武靈王護送燕公子職回國,立為燕昭王。
燕昭王廣納賢士,積極准備對齊國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報復行動。蘇秦在這時來到燕國。昭王派他到齊國交涉仍被齊佔領的燕國土地。蘇秦到齊,對齊宣王說:「燕昭王是秦穆公的女婿,有強秦作後盾。齊占燕地,必然是燕和秦都不滿於齊。如果大王能把所佔的燕國十城之地交還燕國,那麼燕和秦反而會感激大王的恩德。大王即可以秦燕為支持,號令天下。天下亦莫敢不從,則齊國霸業可成。」宣王大喜,歸還燕國舊地。蘇秦歸燕。受到燕昭王的重用。

勸齊王伐宋
蘇秦洞察了昭王想攻齊的意圖,獻計於昭王道:「我們雖然收回了被齊占的土地。然而當年亡國之恨不可以不報。如果使齊西勞於宋,南疲於楚,我們即可趁機發動進攻,一舉滅齊。我請求到齊國說宣王攻宋。」燕昭王遂拜蘇秦為上卿,出使齊國。
秦國一向與宋國交好,齊伐宋就必須與秦絕交、恰好秦派人到齊國商議共同稱帝的事,蘇秦趁機勸說齊王:「齊秦並立為帝,天下人是尊齊還是尊秦?」齊王說:「當然是尊秦了!」「那麼齊放棄帝號,天下是愛齊呢,還是愛秦?」「當然是愛齊了!」「兩帝並立,共約伐趙,與齊軍獨攻宋,哪一個更有利呢?」齊王回答:「當然伐宋有利!」蘇秦接著勸齊王道:「如果我們同秦一樣稱帝,天下只尊秦國,如果我們放棄帝號,天下就愛齊而稱強秦,共約伐趙又不如單獨伐宋。所以,我主張放棄帝號以順應天下。」
齊王聽從蘇秦建議,聯合趙國在阿地會盟,約定共同抗秦,秦齊關系惡化。蘇秦趁機勸齊王攻宋:「宋國國君荒淫無度,天下共憤,如果我們揮師西擊宋,正是奉天討罪的壯舉,大王必然賢名震於諸侯,且可得到實際的利益,使齊雄踞東方,成為中原諸侯之長。」 齊於是攻宋。燕為了取得齊的信任,派兵協助齊國。宋在聯軍攻擊下,割淮北地求和,而齊國實力也因戰而衰弱。

合縱攻強秦
蘇秦在齊國,繼續作削弱齊的工作。他勸齊王大興土木,縱情享樂,對外則大肆戰爭,廣樹仇敵。齊秦關系惡化,再加上齊攻宋國,秦王非常震怒。蘇秦勸齊王先採取軍事行動,以打擊遏制秦勢力的發展。同時也想使齊的力量進一步被消耗。
齊王對燕懷有顧慮。蘇秦為燕辯解說:「燕國國小力弱,一向依附於強齊,而齊之所以能號令天下,也正是有了燕的支持。這種友好關系是燕國人心所向,怎麼會對齊有異心?」齊王釋然。於是,蘇秦出使,為齊王合縱攻秦而奔走。
蘇秦分別游說韓趙魏燕四國國君,各自出軍兵糧草,以攻秦國,推選趙國宰相奉陽君為合縱長,而齊國實際上卻是合縱的真正組織者和指揮者。齊國名義上合縱攻秦,其實不過是借齊制秦,使其不能抽身救宋,齊好再次攻宋。蘇秦極力主張強攻秦國,然而齊既不賣力,趙韓魏燕自然也都互相推讓而逡巡不進。因此聯軍始終未與秦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盡管如此,齊勞師襲遠,仍然大損國力。

合縱反攻齊
齊王發動攻秦的同時,展開了對宋的第二次進攻。這實際上使其他四國聯軍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既無法合力攻秦,又不能馬上撤兵回國。於是各國對齊都暗懷不滿。本來蘇秦此時南下,明著合縱攻秦,暗中卻在積極為燕聯系反齊的同盟軍。蘇秦見各國離心,便暗中勸在魏國的孟嘗君:「昔日您在齊國時,為齊立下蓋世之功,而齊王暗昧,不但不重用,而且使您背井離鄉,遠來歸魏。今又棄信義於不顧,玩弄聯軍各國。燕軍有攻齊意,趙國也早對齊懷恨,如果聯合起來東擊齊國,則中原勢大,魏和先生您也定會名動天下。」孟嘗君答應了蘇秦的建議。
蘇秦又勸說齊王同秦求和:「魏趙距秦近而齊地距秦遠,如果我們五國合縱不能擊敗秦,魏趙為了保存國家就肯定要向秦求和,秦一旦同其他國家聯合,定會連橫來攻打齊。望大王早作準備,先與秦談和,以免形勢被動。」齊王以為蘇秦說的很有道理,便搶先與秦做出友好的表示,並打算用親秦的韓聶做宰相。
趙國奉陽君正忙於合縱攻秦,見齊王未商量就先與秦交好,大為惱怒,便聯合魏燕要對正忙於攻宋的齊國開戰。齊王慌忙從宋撤軍,並答應送給奉陽君土地,奉陽君才停止了攻齊的行動。

蘇秦拘於趙
奉陽君得到齊王關於土地的許諾,與齊的關系又和好起來,而蘇秦在暗中進行的對燕趙關系的離間活動,也被奉陽君察覺。於是奉陽君把蘇秦拘留在趙國,限制其行動。
蘇秦向燕王求救,並打算繼續進行離間活動。燕王向趙奉陽君提出嚴重抗議,奉陽君釋放蘇秦,然而蘇秦卻再也不能找到機會在趙活動。他想去見齊派至趙的使臣,趙不許。蘇秦無奈,離開趙入齊。

自陳功與過
蘇秦入齊之後,燕昭王對他產生了懷疑,因為他以時機未到為辭,幾次勸阻燕昭王對齊的進攻,於是昭王打算讓別人替換蘇秦回國。蘇秦感到非常委曲,向燕王寫信申辯。這封信可以說是他對自己一生功過的一個評說。他說:燕和齊仇恨由來已久。我為燕齊的邦交奔走,本來就難以獲得各方面的信任。齊是燕國的心腹大患,我在齊國,大可使齊不謀攻燕,小可使齊趙關系破裂,以此為大王的大事作準備。五國伐秦,燕雖然出兵出糧,但一來免去齊稱帝燕稱臣的恥辱,二來沒有齊趙攻燕的禍患。後來奉陽君接受齊的封地,將我扣在趙國。大王救臣下出於水火,現在齊趙都不謀攻燕,燕得以修飭國力,我雖無功,但自以為可以免罪了。我作為燕臣,在齊國活動,本來就會有流言蜚語。我如在齊顯貴,燕國大夫就不信任我,我在齊作賤,世人就看不起我。我如受齊王重用,燕大夫就會對我抱有希望,希望達不到又徒增埋怨。齊國如有不利於燕的地方,就把責任都歸到我頭上,天下人不攻齊,就說我善於為齊謀劃。我的處境也可以說是夠危險的了。我不畏死報效於大王,大王卻懷疑怪罪於臣下,我實在感到恐懼。盡管我自以為可以列於天下公卿之中也無可愧疚,如大王只是重用有才的賢人,我願在齊與他認真合作;如大王不放心我,我就回燕侍奉大王,以寬解大王的憂慮。燕昭王終於沒有撤換蘇秦。

盪盪身後事
蘇秦為了惡化齊趙邦交,使齊廣樹仇敵,再勸齊王攻宋。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齊國力也漸漸疲衰。同時由於奉陽君向齊索要封邑,齊趙關系又出現裂隙。蘇秦頻繁的活動,終被齊王和齊大夫發覺。齊王將蘇秦車裂於市。蘇秦死時,年五十餘歲。蘇秦死後,燕趙魏秦韓五國聯合,在燕將樂毅的帶領下大舉攻齊,連陷城池七十餘座。齊王出逃,被殺。齊國後來雖然又奪回國土,國力卻大衰,從此一蹶不振。而燕趙魏秦四國之所以發動這場戰爭,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蘇秦生前活動的緣故。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類有《蘇子》三十一篇,當是蘇秦作品或後人所記有關他的事跡的匯集,其中似也包括蘇代、蘇厲的一些游說之辭。《蘇子》是縱橫家類中篇幅最多的一部,可見從戰國到西漢,縱橫家中屬於蘇氏弟兄的作品或有關材料分量很多,流傳也最廣。漢以後該書已亡俠。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縱橫家書》,其中有十一篇蘇秦上燕王或趙王書,不見於《戰國策》、《史記》等傳世的古籍,另有兩篇其部分內容見於《戰國策》,這十三篇是現在了解蘇秦事跡的重要新材料。
蘇秦墓
位於淄川區經濟開發區南蘇村。墓冢封土高約5米,直徑20米,長約40米,佔地約1000平方米,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南原有一橋,名曰蘇相橋,為古般陽二十四景之一。
明縣志按《史記》記載:「蘇秦為燕說齊,齊王用之,因與齊大夫爭寵刺殺之,乃葬於此」。
蘇秦戰國時東周洛陽人,著名縱橫家,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戰國時期,諸候紛爭,群雄爭霸。蘇秦連橫說秦惠王「書十上說而說不行」。憑著堅強毅力終於在燕國打動燕文候而一舉成名。促成了六國之王結盟於洹水,蘇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國相印的風雲人物,取得了榮華富貴。蘇秦的行為惹惱了齊國的大夫門,被齊國所收買的刺客刺殺,於是將此葬於此。

刺股懸梁

成語:刺股懸梁
發音:cìgǔxuánliáng
釋義: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⑹ 聊齋城的旅遊信息

:1、聊齋民間藝術燈會(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八日);2、聊齋文化旅遊節(4月29日至5月8日);
3、聊齋文化藝術品博覽會(9月28日至10月8日);
4、中國淄博國際聊齋文化旅遊節(每年5月1日—7日) 距機場距離約:80公里 距機場車程時間約:90分鍾;
距火車站距離約:22公里 距火車站車程時間約:30分鍾;
距汽車站距離約:5公里 距汽車站車程時間約:10分鍾;
距青島碼頭200公里
距淄川火車站3公里
自駕:
1.濱博高速淄川路口下——膠王路——魯泰文化路——松齡東路——湖南路聊齋段—景區。
2.張店沿張博路到淄川——松齡東路——湖南路聊齋段——景區。
公交: 可在淄博汽車站乘1路公交車到淄川車站,轉乘23路短途車在蒲家莊下車即是 蒲松齡故居40元/人
門票說明:大學生、老年人(60歲以上)、特困職工、現役軍人持有效證件20元/人次;中小學生參觀憑證10元/人。
聊齋城 80元一人
景區門票可持銀行卡刷卡購買。

⑺ 淄博老年大學3月·10號停課,什麼時侯開課

山開課請關注東淄川老年大學微信公眾號
全體教師、學員:為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根據上級有關指示精神,學校研究決定本學期開學時間延遲,具體開學時間將按照疫情防控相關文件精神,屆時發布復學通知。
可通過「山東淄川老年大學」微信公眾號、「淄川老幹部」微信公眾號、「淄川區委老幹部局信息網」及時獲取,請廣大師生相互提醒並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山東老年大學正常的教學計劃,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線上教學,戰疫不出門、停課不停學。

⑻ 為什麼正月里不能剪發

「正月里,不剃頭;正月里剃頭死舅舅。」這首民謠,傳唱了三百六十多年,歲月早已朦朧了原來的意思,倒給九州大地上的剃頭師傅們,每年一個月的「年休假」。時至今日,大多數人依然恪守著正月不進理發館的習俗。其實,這首民謠根本不是對人們正月剃頭就一定會死舅舅的預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頭——思舊」這一無奈,去咒罵滿清政府用鋼刀硬弩強行推廣的「剃發令」。

滿洲人早在入關以前,就使用了大量的漢人。且不說原先就生活在遼東大地上的漢人寧完我、範文程、鮑承先等人都是清代基本國策的草創者,就是明朝的兵部尚書洪承疇,明代的守邊悍將、後被清王朝裂地封王的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哪一個不都是替滿洲人攻城略地、開疆拓土的元勛,連清朝皇帝順治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都自稱:「吾曹櫛風沐雨數十年。」「譬諸行道,吾等皆瞽。今猶得一導者,吾安得不樂?」這時的清王朝,雖然已經統治了大半個中國,但西北的李自成,西南的張獻忠,江南的朱明皇裔福王、魯王、唐王、桂王,台灣的鄭成功等都在稱王稱帝志在問鼎,清朝還須依靠這些歸降的漢人去爭奪天下。所以,順治元年,小皇帝坐在紫禁城裡稱孤道寡時,頒發的一系列詔書中就有一道明確宣布「文臣衣冠暫從明制」

但僅一年之後,隨著清兵勢如破竹般擊潰李自成、橫掃江南消滅了明王朝的主要抵抗力量之後,由皇父攝政王多爾袞代七歲的小皇帝順治頒發了《剃發詔書》。詔曰:向來剃發之制,不即令劃一,姑聽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乎,若不統一,終屬二心。自發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為惜發爭留,決不輕貸。

這是經朝廷文人粉墨整理後的詔書,實際上的「剃發令」比這血淋淋得多,「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幾乎一夜之間,全國的剃頭挑子上都掛上了這樣的警句。甚至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剃頭師傅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上,有一頭還高高豎著根木棒,誰都知道這是老輩子傳下來的家什,剃頭時掛上面鏡子供顧客使用,遊走時就是懸掛滿洲人那張「剃頭詔書」的旗桿。故此,在舊社會的遊方手藝人中,理發匠常常被人們稱為待詔,他們真的曾經「奉旨剃頭」。

「剃發令」是清順治二年六月頒發的。如果說這年六月前,江南各地對清軍的抵抗,還大都是朱明王朝的正規部隊,那麼自這年六月之後,江浙一帶有如星星之火的民軍起義,就幾乎全是人民群眾對剃頭梳辮的殊死抗爭了。

嘉定,現屬上海市,明清之際是江南的一大重鎮。「剃發令」頒發後,明朝的左通政使侯峒曾和進士黃淳耀糾集了數萬軍民,誓死留發與城共存亡。清世襲罔替王爺勒克德渾親自督戰攻城,義軍面對強敵死守孤城數日,不想天降大雨,偏巧明朝降將、吳淞總兵李成棟攜帶大炮助攻,雨過炮響,城牆多處坍塌,清軍潮水般入城與無援的義軍展開巷戰,由朝殺至暮。侯峒曾攜二子投水而死,黃淳耀自縊身亡,為虎作倀的李成棟居然下令屠城,兩萬余軍民當即死在鋼刀之下。這一天,是陰歷七月初四。在隨後的七月二十六日、八月十六日,嘉定城郊又有兩路義兵誓死不剃發,李成棟一而再、再而三地下令屠殺無辜百姓,全城大約二十萬人,幾乎被屠殺殆盡。這就是清初鼎鼎大名的暴行「嘉定三屠」。由於人們經常與順治二年四月清兵在揚州連續燒殺搶掠的「揚州十日」相提並論,很多人,甚至我國著名小說家蔡東藩先生在他的名著《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中,都把清兵在嘉定的三次屠城,誤解為連續三天的屠城。其實對全城百姓的三次屠殺,每次相隔約十幾天,比一連三天的連續殺人,要來得更殘酷,要殺得更徹底。

江陰,與揚州、嘉定這些江南重鎮比起來,不過是一座小小的要塞,全城僅九萬多人。被百姓們推舉為守城統帥的既沒有當朝一品大學士督師史可法的十萬大軍,又沒有三品通政使侯峒曾的地位顯赫,他不過是一位已經離任的典史閻應元。在明代,典史比九品還低,數未入流,嚴格地說,不能算官只是個吏。但這位閻典史,居然應全城百姓的重託,從百里之外的避居地華士山中潛回江陰,於二十四萬清兵的大炮、強弩之下,擔當起了九萬平民百姓的指揮官。在隨後的八十一天中,閻應元與全城百姓同仇敵愾,殺死敵軍七萬五千餘人,其中三位王爺、十八位大將。閻典史幾乎使用了三十六計中的所有計謀,詐降、設伏、火攻、草人借箭、裝神弄鬼、聲東擊西、夜襲敵營、城頭楚歌,居然連人體炸彈也用上了。閻應元招募自願老者出城詐降,將炸葯放在裝銀兩的木桶夾層中,獻納時引燃導火索,幾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與清軍王爺一、上將三及三千將士玉石俱焚,清軍不得不三軍掛孝。破城之日,閻應元身中數箭投水自盡,被清兵拉出水面後刺斷脛骨令其下跪,他倒地後膝蓋不彎直至氣絕。有人統計,江陰小城,城內被屠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被殺者七萬五千餘眾,江陰遺民僅五十三人躲在寺觀塔上保全了性命。閻應元臨終前一日,在江陰城樓上留有一首絕命聯,說的就是「留發不留頭的」夙願: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如果說,武將在戰場上,盡管面對的是絕對強大的敵手,但尚可以刀兵相見,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賺頭,死得激烈,而文臣一旦被俘,就只能聽憑對方宰割,那則是死得悲壯了。「剃發令」頒發之時,南明小朝廷的使臣、兵部左侍郎(副部長)左懋第正羈居在北京太醫院。隨員艾大選怕死,遵旨剃發梳起了大辮子,左懋第將其亂棍打死。攝政王多爾袞聽說後,派左懋第已經降清的弟弟左懋泰去詰責,左懋第明知故問:「你是滿清降官,怎麼敢冒稱是我左家的人呢?」隨之將其罵出館舍。多爾袞大怒,親自提審。當問道:「你為何不肯剃頭?」左懋第的回答擲地有聲:「頭可斷,發不可斷!」多爾袞居然違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慣例將左懋第殺害。

明大學士、臨桂伯瞿式耜與兵部侍郎張同敞一同被俘,清兵統帥正是大明降將孔有德,孔自恃為孔子後裔進行勸降,瞿式耜、張同敞勃然大怒:「你乃毛文龍家走狗,遞手本,倒夜壺,安得冒托先聖後裔?」孔有德被罵得羞愧難當,他將兩人分別關押下獄,並私下裡允其剃發為僧。兩人不以為意,一連四十餘日,每天賦詩唱和,大罵清廷。直到臨刑之日,瞿式耜猶端正衣冠,南面而拜,張同敞被殺後,則直立不倒,頭顱落地尚猛跳三下。瞿、張二人和唱之詩不下幾十首,其中一首唱道:

從容待死與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張。

三百年來恩澤滅,頭絲猶帶滿天香。

而與之成為鮮明對照的,是那些被漢人罵為「漢奸」又被滿洲皇帝稱為「貳臣」的高官厚祿者。明天啟年間進士、翰林院侍讀孫之獬,降清後被授禮部侍郎,是在朝第一個剃發留辮、衣冠滿服的漢大臣。當時「剃發令」未下,上朝滿、漢大臣各自妝束分別而立,孫之獬上朝後站在漢大臣一邊,漢大臣罵他沐猴而冠不準他入列;他又站到滿大臣一邊,滿大臣也笑他不倫不類趕他出列,弄得他尷尬萬分。後他被清廷奪官還鄉。順治四年,義軍攻破他的家鄉淄川城,將他的發辮割下來,將縷縷青絲栽入他的頭皮遊街示眾,萬般羞侮後將其處死。

可以說,終清一代,滿漢畛域從未弭平,但滿族人能以二十幾萬人口統治中國二百八十多年,在大政策上有很多是高過朱明王朝的。從清初撤遼餉、練餉、剿餉到康乾盛世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從不再修葺長城到平定準噶爾、收復台灣和中俄雅布薩之戰,滿族人都是站在大中華的立場上為君為國的,直至最後犧牲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而融入了中華大家庭。偏偏在相對語言、文字而次要得多的剃發和衣冠上,滿族人固執得非要為自己埋下滅亡的種子。

明代崇禎年間進士陳名夏,入翰林後官至明代都察院戶、兵二科都給事中,李闖王入京他投降農民軍,大清兵入關,他再拜在睿親王多爾袞的帳下,被封為清朝的吏部尚書(部長),授弘文院大學士,進少保兼太子太保。這位朝三暮四的三朝叛臣,在人品上比孫之獬還要卑劣,但他偏偏看出了清代強行剃發和推行滿洲服飾的可怕後果。順治十一年,陳名夏被彈劾處死,其罪狀數款均難查實,惟有一條「留發復衣冠,天下即太平」他自己供認不諱。陳名夏一生狡獪,惟此一句心裡話,卻斷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⑼ 有沒有歷史名人很大年紀才有成就的例子(比如姜子牙和肯德基創始人)

很大年紀才有成就的歷史名人有:

1、吳承恩:

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創作《西遊記》。

為編著《西遊記》,吳承恩遠涉名山大川,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吳承恩曾經寫過著名詩篇《二郎搜山圖歌》。

2、齊白石:

1889年,齊白石二十五歲的時候才開始拜胡沁園、陳少蕃為師學詩文,得胡沁園幫助,脫離木工生活,專習繪畫,為人作肖像養家。

1894年,已經三十歲的齊白石與王仲言等七人結龍山詩社,被推選為社長。後與黎松庵等結羅山詩社,一起吟詩、作畫、摹刻金石。

2、諸葛亮: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已經二十七歲的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

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四十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4、劉邦:

劉邦建國稱帝時已過半百,步入晚年變得日益猜忌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特別是那些異姓王們。結果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先後被廢殺。

英布還起兵反了,劉邦抱病親徵才平了他。之後其封國則轉入劉氏子孫手中。只有吳芮的長沙國倖免。

5、姜子牙:

姜子牙72歲時,垂釣渭水之濱磻溪,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獵之前,占卜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

姬昌於是出獵,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與姜子牙談論後姬昌大喜,認為姜太公是個奇才,說:「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稱姜子牙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尊為太師。

⑽ 淄博有哪些名人

1、焦裕祿(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山東淄博博山縣北崮山村人,原蘭考縣委書記,幹部楷模,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所表現出來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後人稱之為「焦裕祿精神」。

2、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

3、高亞麟,1972年6月29日出生於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國內地男演員、編劇、導演。2000年首次參演電視劇《亂世英雄呂不韋》,2004年在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飾演夏東海一角而受到觀眾關注。

4、趙霽,1987年10月28日出生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2009年,趙霽因在都市喜劇《愛情公寓》中飾演林宛瑜而被眾多觀眾熟知。

5、伊娜,1990年8月26日出生於山東淄博,2006年,伊娜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本科表演系,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曾出演過《湘江北去》,《愛情公寓2》以及微電影《城市映像之旁邊的陌生人》。

6、杜麗,1982年3月5日生於山東省淄博市,中國女子射擊隊運動員。1994年開始射擊訓練,1996年進入山東淄博市體校,1998年進入山東省隊,2002年進入國家集訓隊。2004年雅典奧運會獲得10米氣步槍冠軍,獲得雅典奧運會中國首金。2008年北京奧運會獲50米3X20金牌。

閱讀全文

與淄川區老年大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術 瀏覽:678
醫院做了體檢在線怎麼弄發票 瀏覽:136
有退休金20萬養老錢夠了嗎 瀏覽:886
重陽節通知該怎麼寫 瀏覽:596
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棟川鎮長壽村 瀏覽:717
退休養老金查詢系統 瀏覽:11
重陽節一般在幾月份到幾月份 瀏覽:936
青陽老年公寓 瀏覽:45
事業單位退休交不交社保 瀏覽:2
濮陽縣養老金疫情期間怎麼交費 瀏覽:803
包頭市敬老院收費 瀏覽:158
澳門的老人之家在哪裡 瀏覽:52
老人臨死後為什麼嘴張開 瀏覽:916
葯店冬季養生節可做哪些單品活動 瀏覽:65
老年大學開學會議通知 瀏覽:364
患者男50歲因四肢震顫 瀏覽:448
青島市農村養老怎麼辦理 瀏覽:388
老人群如何維護 瀏覽:41
老年痴呆日視頻 瀏覽:181
不想去興趣班怎麼跟父母說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