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預防老年痴呆
1.飲食要合理
在老年的時候老年痴呆症的發展應該算的上發病較高的一種,那麼應該如何預防呢,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去改變,正確的飲食能夠降低認知水平下降的風險。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類叫做地中海-DASH的飲食方式。該種配餐結合了地中海飲食與DASH飲食的特點,能夠針對大腦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漿果、橄欖油、以及多葉類的綠色蔬菜是這種飲食的主要成分。根據一項大型的研究結果,這種飲食能夠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效果達到35%~53%。
2.維持社交
經常性的出去和人遊玩也是可以有效的預防老年痴呆的發生的,社交水平的確是難以估測的一項指標,但經常與他人交談,相互溝通則會有效降低兩種疾病的風險。
3.保持活躍
為了避免老年痴呆的發生,我們可以通過鍛煉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緩解,研究發現,鍛煉能夠起到降低認知水平下降風險以及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的效果。另外,鍛煉也能夠對心腦血管的健康水平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
4.保持良好的睡眠
睡眠時間過短也會對身體和大腦產生嚴重的影響。
研究表明,睡眠時間過短會導致認知水平的下降以及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的提高。盡管研究者們認為需要通過更多的研究揭示其中的具體機制,但無論如何良好的睡眠都是保證大腦正常運轉的關鍵。
5.閱讀、玩耍以及其它能夠刺激大腦的方式
研究者們發現,除了社交活動之外,其它能夠刺激智力活動的方式都能有效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例如一些益智類的小游戲等等。
6.減緩壓力
有證據表明,壓力與阿茲海默症的患病風險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2009年一項小規模的研究指出:受到較大壓力的41名參與者的認知能力相比對照組人群有了明顯的損傷。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呼吸、鍛煉以及瑜伽等方式釋放壓力。
⑵ 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更得擁有一顆健康的心態,心理健康對老年人養生有很大的幫助,身體的衰老是阻止不了的,但心理衰老的步伐是老人們自己可以遏制住的。在影響心理衰老的諸多因素中,個人心理特點和社會心理因素,又起著相對較大的作用。 老年人要如何延緩心理衰老?
1.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改善和加強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增強體質,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還可豐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樂趣,使精神振奮,心情愉快,提高信心,增強主動、積極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勇氣和興趣,從而增強老年人的心理功能。但是,體育鍛煉選擇的項目一定要適合自己的體質狀況,否則害多益少。
2.處理好人際關系:對老年人來說,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乃是家庭關系。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應和睦相處,感情融洽。
3.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積極的精神狀態,主要為進取心、希望、理想等,對老年人防止心理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義。 一個人有了進取心、理想,並充滿希望和奮發向上,就能老而不衰,充滿活力。老年人最好正視現實,嚮往未來,少回顧過去,並可以多看一些喜劇性的節目,多參加一些愉快的聚會,「笑口常開,笑臉常駐」保持沉靜樂觀,愉快知足,莫說人非,避免老氣橫秋。
4.多用腦,勤思考:大腦是主宰人體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腦的衰老,必然導致各個臟器的衰老,並且大腦對人類的知識、智慧和思維具有重大影響。因此,老年人更要多用腦,勤思考,使腦細胞和組織器官不萎縮。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
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著過多的空閑時間,常常產生抑鬱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2.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3.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在現代社會中,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於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4.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5.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夠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並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像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鬱情緒。 6.生活目標切合實際。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餘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范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
⑶ 健康教育宣傳欄的內容社區的,謝謝了
健康教育 內容還是比較多 看你需要做哪方面的?
比如一般常識性的:
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調查問卷
一、健康知識題:(可多選)
1、創衛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簡稱,哪項說法是正確的?( AB )
A、創衛能加強城市管理,加快城市環衛基礎設施建設。
B、能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衛生文明素質。
2、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要求市民做到的衛生行為有?( ABCD )
A、不亂倒垃圾,不亂排污水。
B、 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不在公共場所吸煙。
C、不亂拉亂掛,不亂畫亂貼,不亂堆亂放、不佔道經營。
D、做好「門前屋後三包」工作。
3、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有?(ABC )
A、吸煙;酗酒,不安全性行為。
B、高血壓;高膽固醇及肥胖。
C、不潔飲水,缺少公共衛生條件。
4、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ABD )
A、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
B、經常鍛煉,勞逸適度,生活規律。
C、經常通宵打麻將和娛樂。
D、拒絕毒品和性亂。
5、保持居室衛生正確的做法有哪些?( ABC )
A、經常打開門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潔凈、新鮮。
B、廚房要使用排油煙機、廁所要安裝排風扇。
C、不要在室內吸煙,尤其不要卧室吸煙。
6、文明病就是「五病綜合征」,指的是?(AB )
A、肥胖、糖尿病。
B、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病。
7、預防高血壓的主要措施有?( ABC )
A、生活有規律,堅持適度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
B、不吸煙、不飲酒或少飲酒,控制飲食,防止肥胖。
C、飲食宜低鹽、低脂、清淡、多吃新鮮蔬菜瓜果。
8、怎樣預防糖尿病?( ABC )
A、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
B、肥胖和有明顯糖尿病家族史的成年人要定期檢查血糖。
C、肥胖者要節制飲食,減肥、控制體重,多吃新鮮蔬菜。
9、吸煙或被動吸煙會導致哪些健康損害?( ABC )
A、會引起肺部、心血管、腸胃道的疾病和多種腫瘤。
B、會加重糖尿病。
C、容易引起老年性痴獃等常見症。
10、下列哪個不是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 C )
A、輸血、性接觸。
B、哺乳、靜脈吸毒。
C、蚊蟲叮咬、握手、擁抱、同吃、同飲等日常生活接觸。
11、預防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AC )
A、少去公共場所,鍛煉身體,提高抵抗力。
B、外出戴好口罩,在家時關好門窗。
C、注意個人衛生,增強體質。
12、犬傷後預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是?( ABC )
A、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沖洗傷口至少15分鍾。
B、徹底沖洗後用2-3%碘酒或75%酒精塗擦傷口。
C、立即處理傷口並接種狂犬病疫苗。
13、怎樣預防腸道傳染病:(A )
A、喝開水、吃熟食、冼凈手
B、勤鍛煉、多營養、休息好
C、營養、保暖、通風
14、蒼蠅容易傳播哪些疾病?( B )
A、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膜炎。
B、細菌性痢疾、傷寒。
C、流感。
15、蚊子容易傳播疾病?(ABC )
A、乙腦 B、瘧疾 C、絲蟲病
16、老鼠能傳播哪些疾病?(ABC )
A、鼠疫 B、鉤端螺旋體病 C、流行性出血熱
17、蟑螂能傳播哪些疾病?(ABC )
A、痢疾 B、傷寒 C、蛔蟲病
18、關於冰箱長期保存食品的說法,哪項是錯誤的?( C )
A、低溫下細菌仍可緩慢繁殖而引起食品腐敗變質。
B、油脂等食品在低溫下仍能發生化學反應而變質。
C、低溫下可以保持無菌狀態,食品不會變質。
19、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主要是為了預防?( A )
A、腸道傳播病。 B、呼吸道傳播病。 C、血源性疾病。
20、餐具消毒有五種:蒸汽消毒、煮沸消毒、紅外線消毒、葯物消毒、電熱消毒。用煮沸消毒法消毒餐具應該幾分鍾?( B )
A、3-5分鍾。 B、10-15分鍾。 C、半小時。
二、請選擇您和你的家庭能做到的健康行為
(做到打「√」、做不到打「×」)
1、學習衛生保健知識、有保健書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2、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吸煙、不酗酒;
3、有病及早就醫,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4、飯前便後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5、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6、勤洗澡、勤理發、勤剪指甲、勤換衣服、勤曬被褥,保持服裝整潔;
7、每天進行一次身體鍛煉;
8、尊重科學,遵守市民道德公約。
9、積極參與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娛體育活動;
10、遵守交通規則,避免意外事故。
11、注意營養搭配,生熟食品分開,至少有兩個菜板、兩把菜刀;
12、家庭備有常用消毒劑,餐具定期消毒;
13、經常通過廣播、電視、衛生科普報刊等學習衛生知識,不斷增強自我保健能力;
14、居室整潔,無蜘蛛網、灰塵、油污、窗明幾凈,用品擺放整齊;
15、室內空氣新鮮,無異味,無蚊、蠅、老鼠、蟑螂等;
16、廚房有良好的排煙、排氣和通風設施;
17、廚房內灶具、碗筷干凈,物品存放整齊,地面保護清潔,冰箱生熟食品分開;
18、廁所無臭、無蠅、便池無尿垢,地面、門窗、牆壁、燈具、洗手盆池整潔;
19、根據計劃免疫要求,按時讓孩子接受預防接種。
20、陽台整潔,封閉規范,不亂堆雜物
宣傳欄嘛,列一個標題,內容圍繞標題就行!
⑷ 預防老年痴呆的金句是什麼
如下:
1、飯前看腰圍,胖了就少吃
對於任何人來說,肥胖都不是什麼好事,那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更需要注意了,肥胖可以說是一切疾病的因素。平時吃飯前看看自己有沒有又胖了,胖了就少吃點,控制熱量的攝入也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的風險。
2、每天至少吃5種不同的蔬果
不同的蔬果中會有不同的營養物質,蔬果中的營養對預防老年痴呆也有一定的效果。平時每天至少保證吃5種不同種類的蔬果的話,營養也能攝取的更全面。
3、少吃過度加工的食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食物有很多,過度加工食品就是其中一種,身邊隨處可見,比如說熏肉、油炸食品等等,吃太多會讓大腦老化的速度變快,想要預防這種情況,平時最好少吃。
4、經常吃堅果和粗糧
堅果和粗糧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對促進大腦健康有不錯的效果。相信大家生活中都有聽身邊人說過這種話,每天一小把堅果,煮米飯的時候加點粗糧混在一起,都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
5、時不時喝杯茶
大多數老年人退休之後,整天沒事干就喜歡喝喝茶、散散步,這是很好的習慣。茶葉中的茶多酚能提高大腦細胞的活躍性,增強記憶力,對促進大腦健康很有效。
其實對於老年痴呆這種症狀來說,我們除了配合一定的鍛煉以外,同時還要在飲食上多加註意,如果你在過了50歲以後,還想要腦子轉動得非常的靈活,那麼需要你記住這5句話,對於預防老年痴呆是有幫助的!
⑸ 如何為痴呆老人照顧者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
老年痴呆(AD)是由於腦功能障礙而產生的獲得性、全面性、持續性的智能損害綜合征,除認知功能障礙外,還伴有精神行為症狀。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逐漸上升,在60~90歲的老年人中,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大呈指數增長,平均每隔5.1歲增加1倍[1]。在老年痴呆病人的日常護理工作中,照顧者佔有重要的地位,我科通過對照顧者進行健康教育,增強其護理知識技能,提高了輕中度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能力及質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我科2005年4月至2007年5月收治老年痴呆病人64例,男42例,女22例,平均年齡(75.4±8.1)歲。經DSM-IV[2](美國精神病診斷的統計手冊第IV版)確診,血管性痴呆36例,阿爾茨海默病17例,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獃痴呆11。根據MMSE [3]評分,輕度認知損害40例,中度認知損害24例。均因其他疾病入院,慢支12例,肺氣腫14例,高血壓病16例,糖尿病13例,肺部感染9例。隨機分成觀察組33例,對照組3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病情,經統計學檢驗,P>0.05,具有可比性。配對選擇觀察組病人的照顧者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齡(49.88±8.99)歲。關系:配偶8例,子女10例,其他13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0例,高中及以下21例。
1.2方法
1.2.1教育方法
兩組患者住院後均予常規綜合治療,包括葯物治療、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行為干預等。對照組未對照顧者進行強化的健康教育,觀察組對照顧者也實施健康教育,措施包括:
1.2.1.1健康教育評估
首先對患者進行一般情況評估,系統地收集資料和記錄患者的健康情況,護理查體系統、完整、准確。了解患者生活質量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對社會支持的需要程度、對葯物的認識水平及對今後生活的態度,了解照顧者對患者的關心程度、對疾病的認知和態度及對疾病的承受能力。
1.2.1.2健康教育內容
①身體功能教育:向照顧者講解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行為表現等,教授照顧者對患者實施身體功能知識指導,協同照顧者、患者了解其個性特徵,妥善解決各類生活事件,並在今後保持專業的指導與聯系。②角色功能教育:根據照顧者的接受能力,宣教老年性痴呆症的相關知識,包括老年性痴呆症的臨床表現、病因、誘發因素、功能鍛煉的作用及措施、有關護理知識等,提高照顧者對老年人生活質量及老年痴呆症的了解,盡快進入角色。強調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種隨著時間推移而漸進的、有害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身體、角色、情緒、社會功能將呈難以逆轉的損害。調整個體對事件的認知評價,提高個體角色能力。③情緒功能教育:鼓勵照顧者、親友、同事經常探視患者,給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人及各方面的照顧和關愛,激發其對生活的信心和對親人的眷戀,逐步提高患者的情緒防禦機制。講解心理、情緒對老年性痴呆的影響,對照顧者進行心理指導,提供適度的幫助,減少照顧者的應激、焦慮情緒。堅持對照顧者的觀察,善於發現並掌握不同照顧者的適應能力和功能行為及情緒變化。④社會功能教育:教授照顧者改變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特別是行為控制,使之不斷適應社會需要。講解堅持社會活動的意義,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作業,督促患者堅持最大化地接觸社會和 自然 界。告訴照顧者適當的有氧鍛煉有助於改善器官功能和患者社會功能,讓患者有成就感。社會支持影響患者功能狀態、總體健康感覺和幸福感,從而影響其健康相關生活質量。⑤綜合技巧教育:溝通技巧—評估患者溝通的需求、理解能力,教授照顧者對患者實施措施前、中、後的目的、過程、效果及影響進行溝通,及時給予鼓勵,並調整下一步的實施項目力度和進度,實施結束後給患者講評效果;表達技巧—教授照顧者學會如何表達患者的錯誤行為和糾正方法,以及觀察患者情緒、行動、思維等變化,根據患者接受能力,進行衣、食、住、行、排泄鍛煉等各方面表達技巧的學習;示範技巧—指導照顧者觀察患者手勢、表情等,及時滿足患者需要。在語言表達的同時,充分利用肢體語言示範,如雙手並攏,頭偏向一側,表示睡覺。
1.2.2教育形式和方法
患者入院後,由專職護士根據評估情況,對患者照顧者小組或個別講解,發放健康知識小冊子等方式,對其進行AD知識的健康教育,並要求其照顧者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中。並注意循序漸進定期評價教育效果,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疾病 發展 不同時期及時調整教育計劃和修改教育內容,使患者照顧者能完全掌握AD的有關知識和照顧患者的技能。
1.2.3教育效果的評價
由專職護士採用生活質量評定表[4]在入院時入院後第4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包括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飲食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5個方面。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3統計學方法
調查數據採用SPSS11.5軟體包進行統計學處理。
2.1兩組患者入院時與入院後第4周生活質量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入院後第4周各觀察指標與入院時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入院後第4周身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與入院時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入院時各指標比較
無顯著差異(P>0.05)。 入院後第4周,兩組患者的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差異顯著(P<0.05或0.01),見表2
3討論
由於老年AD是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在 治療 上無根本性突破,護理是延緩病情並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
我國絕大多數老年AD病人都以家庭照料為主,對病人的照料,僅有親情是不夠的,必須講究 科學 化和專業化,必須具有照顧的知識和技巧。本研究通過強化照顧者的健康 教育 ,使照顧者了解和掌握了治療和護理知識,並將知識運用到患者的治療、護理過程中,使患者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患者不能進入角色或角色行為得不到其照顧者理解和支持的現象。研究結果示:干預後患者生活質量各指數較入院時顯著提高,總體生活質量明顯高於干預前,經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對照組相比,入院後第4周,兩組患者的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差異顯著(P<0.05或0.01)。提示:加強照顧者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照顧者的照料水平及配合程度,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質量。
⑹ 步入老年,該如何預防老年痴呆呢你知道么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醫學上也被稱為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一旦患上這種疾病,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症狀,有些患者的視力可能也會因此而出現問題。那麼步入老年,該如何預防老年痴呆呢?你知道么?
3,培養規律性的飲食起居習慣性
依據有關的權威專家試驗證實,老年人要想合理的預防老年痴呆,就一定要讓身體內的毛細血管機器人腦一切正常的工作中。
盡管說起來十分的非常容易,真真正正實踐活動起來,或是有一定的艱難的,在其中,非常簡單的方法應當便是要培養規律性的飲食起居習慣性。
通常情況下,老年人應當遵循早起早睡、按時吃飯及其准時大便的日常生活標准,盡量避免經常熬夜及其暴食暴飲的不良習慣。
老年人的排便也應當維持順暢的情況,假如老年人大便發生了艱難,那麼就一定要引起重視,必需時還可以到醫院門診尋找醫師的協助。
老年痴呆症給許多老年人老年生活產生了很大的黑影,而這類病症一旦患上就不可以治癒,現階段的治療方式也僅限減緩病況的發展趨勢。
⑺ 老年人應該怎樣預防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通俗說法,是一種伴有大腦器質性變化的退行性疾病。如果身邊的老人出現愛忘事、不愛說話、腦萎縮等情況,就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了,這有可能是老年痴呆出現的徵兆。
痴呆並不是衰老的必然結果,痴呆是可以預防的,關鍵在於掌握竅門,而且,這預防需從四十歲開始做起。
一、多動腦,保持好心情
人過四十,不能讓腦袋停止思考。日常生活中,要多用腦、多看書、多學習新的事物。這可以活躍腦細胞,防止大腦老化。
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如散步、打太極、做保健操等,這都有利於大腦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水平。
地中海飲食或是人口統計學家Martha Clare Morris 發現的 MIND 飲食(富含莓類、蔬菜、全麥和堅果)都能有效降低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
幾乎沒有人能在衰老的同時,還能保持大腦處於完全健康的狀態。每一個衰老的大腦被放到顯微鏡下仔細觀察,都能呈現出因折疊的病態蛋白形成的斑。這些蛋白很可能就是導致痴呆的罪魁禍首或是痴呆的重要標志。
但隨後研究人員又發現,盡管在一些人大腦中也存在著這些蛋白沉積的病理特徵,但他們的身上卻並不一定會出現對應著認知功能的退化現象。這其中的巨大差異,很可能就來自於個體大腦對抗痴呆病例的能力參差不齊。我們從能得到的啟示就是盡早地選擇正確生活模式,我們的大腦大大提高對抗痴呆的能力,在我們面對痴呆的攻擊時有更多的「戰備儲備」。這些生活方式則是多方面的,包括身體的、社交的和智力的選擇。參與方式的越多,人們就越可能和痴呆戰斗到最後,甚至還能將痴呆推至到死亡之後。
⑻ 世界老年痴呆日的歷年主題
「世來界老年痴呆日」是國源際老年痴呆協會1994年在英國愛丁堡第十次會議上確定的。
2001年9月21日,我國首次舉辦「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傳日」。
主題是:診斷痴呆:有效幫助的第一步。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
2002年主題為:「衰老還是疾病,正確認識老年痴呆。」
2003年主題為:「攜手互助,直面老年性痴呆。」
2004年主題為:「關注痴呆,刻不容緩」。
2005年主題為:「行動改變未來」。
2006年主題為:「關愛健康、防治痴呆」。
2007年主題為:「正確認識老年痴呆症」,「關愛老年人、防治痴呆病」 。
2008年主題為:「醫患互助,默契配合」。
2009年主題為:「診斷痴呆,早行動早受益」。
2010年主題為:「痴呆,是時候行動了!」(「Dementia. It's time for action!」 )
2011年主題為:「認識痴呆,不懈努力」。
2012年主題為:「防治痴呆,你我同行」 (「Dementia: Living together」)。
2013年主題為:「防治痴呆 關愛相伴」。
⑼ 老年痴呆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人老了都容易患有老年痴呆症,平時可以給你奶奶多吃一些能夠提高記憶力的食物,盡量多陪伴。另外要觀察老人的睡眠問題,我前段時間看資料發現老人的睡眠不好也會誘發老年痴呆。
睡眠障礙與 β-澱粉樣蛋白的有毒蛋白質的形成有關,澱粉樣蛋白斑對腦細胞有毒性,會損傷其功能並最終導致神經細胞死亡。正是這種澱粉樣蛋白選擇性攻擊模式,不論是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還是疾病後期,大腦中澱粉樣斑塊積累的位置都是額葉的中間部位。
如果存在睡不好的情況就要趕緊改善睡眠了,這樣也能預防老年痴呆症。可以試試老來保,這個是中老年專用葯,它是通過調節人體生物鍾的睡眠節律 ,獲得更自然的入睡,更多的深睡眠,更高的睡眠質量,而且還能促進腦細胞新陳代謝,增強腦活力及腦功能,提高記憶力、改善睡眠效果不好,從而預防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