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裡老人去世後有何禁忌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之中,講究一個玄學,特別是在過去的時候,玄學之說滲透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一生中操辦各種人生大事、蓋房子、去世下葬等,絕大多數事情都能夠跟玄學掛上鉤。特別是在老人去世之後,人們的思想觀念在玄學影響下,辦喪事和下葬都有諸多忌諱,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都是些什麼禁忌。
出殯的時候忌棺材落地,因為怕死者的靈魂會半路入土;墳墓壘好之後,需要在墳旁栽種柏樹或柳樹,起到安魂的作用;死者在下葬壘好墳墓之後,活著的人依然要對他尊重,不能在墳墓上撒尿或者跑到墳頭上去玩,否則也可能帶來麻煩。
2. 老人去世後五大禁忌
家裡老人過世禁忌。人剛過世忌隨意過度搬動身體,忌大聲哭鬧也不能讓淚水滴到亡者臉上身上,忌鞭炮和鑼鼓之聲,忌家禽家畜及所有小動物在亡者周圍出入,這些都會驚擾到亡靈,導致亡靈嗔恨子孫親屬。家裡老人去世大多死於疾病,死前也是受盡疾病的煎熬。人剛咽氣魂魄還沒有完全脫離肉身,須要12個時辰,在這時間內亡者周圍須要安靜。
3. 家裡老人去世後有何禁忌
一、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
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准備壽衣了。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件數一般是五、七、九等單數,而不會是雙數;材質上則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諧音,寓意後世兒孫多子,而忌諱用緞子,因為「緞子」與「斷子」諧音。2、棺木忌諱用柳木
棺木忌諱用柳木,相傳是因為柳樹不結籽,擔心會絕後。
二、葬禮的日期忌諱選在重喪日
重喪,(音chong sang),重,重復,雙重之意,意思是不止一起喪事,指的是一個人去世後近則百日內,遠則一年左右,家人或者親戚中又有人相繼去世的情形。習俗講究,舉行葬禮的日子一定要避開重喪日,以免家中再發生親人去世的情形。
三、熱孝期間忌諱走親訪友,尤其是參加喜事
直系親屬去世一百天內,最好在家守孝,除非必須,不要外出旅遊、探親訪友等,以免將自身的悲傷氣息帶給他人。
尤其是婚禮、開業、慶賀小寶寶出生等喜事,最好不要參加。
四、守孝期間,子女忌穿紅帶綠
守孝期間,古代的子女講究披麻戴孝,百日內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後,穿黑色、藍色等暗色的衣服來守孝,忌諱穿紅戴綠,濃妝艷抹。現代社會,雖然因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麼長時間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還是不可穿紅帶綠。
五、守孝期間,子女忌參加娛樂活動。
六、直系親屬去世第一年,春節門前忌貼紅對聯。
4. 家裡的老人去世後,有哪些事情是千萬不可以做的
農村老人去世後的禁忌:不能說死了,七八十歲的說「老了」,年輕一點的要說「走了」。子女一百天之內不能剪頭發,等過了百日後才能理發。去世第一年大年初一不能串門拜年,否則人家會不高興,感覺很晦氣。第一年過年不能貼對聯,第二年貼藍對聯,等三年就可以貼紅對聯了。
我們這老人去世了,不許吃面條、粉絲,說吃這些東西與死者牽連不斷,對活著的人不好,怕被死人帶走。在吃飯的時候,盤子和碗不能摞起來,說碗碟摞起來就會喪事不斷,沒有科學根據,只是想討個吉利而已,總之很多禁忌都是想,希望家人不要遇到這樣的事,寓意著家裡面的人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每個人都能長命百歲。
說歸說,做歸做,每家的喪事辦都不是太相同,每一個禁忌都是考慮到對活人好一點,現在這個社會了,迷信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大家也都明白,不管別人家怎麼辦,都是對。
5. 老人去世了,有什麼禁忌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避免不了的關卡,如果家裡有老人過世了,請一定要及時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幫助處理老人的身後事。對於家裡有老人去世的話,建議做好以下4個事情:
生活盡量看開點,往前看,每個人都有經歷生死,自己看淡便會開明。
6. 家裡老人走了要忌諱什麼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
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里,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二、忌諱讓死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講究,在死者斷氣前就要穿好殮衣,不能讓死者光著身子而去。
所以舊時,老人們在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兒孫們往往就要在閏月年為其准備壽衣,讓老人們看著放心。
壽衣的件數、質地是很有講究的。件數要單數,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雙數,怕凶禍再次降臨;材質上則忌用緞子,因「緞子」和「斷子」諧音,而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後代多子多孫;壽衣還不能用皮毛製作,怕來世轉為獸類。
三、入殮時候的忌諱
1、入殮的時候忌諱淚灑屍身。在入殮的時候,親人們要暫時忍住悲傷,控制住眼淚,以免淚灑屍身。
2、入殮前後忌諱貓、狗接近屍體,認為會引起死者驟然挺立或成僵屍。
3、棺材忌諱用柳木。棺木以松柏材料為佳,禁用柳木。因為松柏象徵長壽,柳樹不結籽,恐會絕後,守喪期間棺材忌直接放在地上,在農村的同學基本都知道棺材要麼架在板凳上,要麼墊在磚頭上
7. 老人過世要注意哪些不犯忌諱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里,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二、忌諱讓死者光身而去北方很多地方都講究,在死者斷氣前就要穿好殮衣,不能讓死者光著身子而去。所以舊時,老人們在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兒孫們往往就要在閏月年為其准備壽衣,讓老人們看著放心。壽衣的件數、質地是很有講究的。件數要單數,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雙數,怕凶禍再次降臨;材質上則忌用緞子,因「緞子」和「斷子」諧音,而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後代多子多孫;壽衣還不能用皮毛製作,怕來世轉為獸類。
三、入殮時候的忌諱:1、入殮的時候忌諱淚灑屍身。在入殮的時候,親人們要暫時忍住悲傷,控制住眼淚,以免淚灑屍身。2、入殮前後忌諱貓、狗接近屍體,認為會引起死者驟然挺立或成僵屍。3、棺材忌諱用柳木。棺木以松柏材料為佳,禁用柳木。因為松柏象徵長壽,柳樹不結籽,恐會絕後。
8. 家裡老人剛去世有什麼禁忌
生死在人間是一個大事,當家裡有老人去世的話,需要避免做一些禁忌的事情。
第四:不要剃頭發
在老人去世的時候,不要去剃頭發,也不要叫孕婦來參加,更不要在近期舉辦喜事。當然,也有些家庭說是可以辦喜事,算是一個沖喜的。其實人的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現象。不必定太過於悲傷,也不要一直沉浸在裡面。
對於老人剛過世,其實民間流傳的習俗各地方還是不大一樣的。而且老人過世之後,選擇的衣服也需要特定。逝者的衣服是忌諱緞子面料做的衣服,棺木也是忌諱使用柳木的,相傳柳樹不結耔,這個是會絕後的。對於婚禮、開業、慶賀小寶寶等喜事也不要去參加。
9. 老人走了有什麼忌諱
老人去世孫沒有忌諱,但是老人去世最注重頭七。
中國人的喪殯習俗,是根據死者去世的時間,再配合天乾地支計算出來的日子及時辰,然習慣上大家都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頭七」習俗,然一般都認為,死者魂魄會於「頭七」返家,家人應於魂魄回來前,為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飯,之後便須迴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覺,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窩;如果死者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記掛,便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
亦有說認為人死後魂魄會與「頭七」前到處飄盪,到了「頭七」當天的子時回家,家人應於家中燒一個梯子形狀的東西,讓魂魄順著這趟「天梯」到天上。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各有各的規矩。而在春節這樣重要的日子裡,這些規矩又會有所變化。當家中長輩去世了,第一年的春節里要注意哪些事情不能做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老黃歷來看看吧!
老人去世第一年春節的禁忌 有什麼忌諱
你可能感興趣:春節的禁忌 中國人在春節中的禁忌
不貼紅色對聯
紅色是喜慶的象徵,為了表達對去世長輩的哀悼與尊敬,第一年的春節不能貼紅色的對聯。一般第一年是不貼對聯的,如果要貼,只能貼白色的,直到第四年的春節才可以貼紅色春聯。同時,也不能放鞭炮,衣著要簡潔樸素,忌穿鮮艷的衣服。有的地方還要錯開時間,在臘月二十八提前吃年夜飯。
老人去世第一年春節的禁忌 有什麼忌諱
你可能感興趣:春節禁忌有哪些 不可以做的事情
不去熱鬧地方
古人言:「百善孝為先」,中國人很重視守孝這件事情。家中長輩去世了,第一年的春節家裡應盡可能表現出肅靜的狀態,避免歡聲笑語。過節期間,不能參加朋友聚會,也盡量不要去公共場合,出門在外應避開人聲鼎沸的熱鬧地方。此外,也不能去寺廟佛堂,因為這兩個地方忌諱死者,去了會冒犯神靈佛祖。
祭祀品不帶紅
長輩去世過的第一個春節,祭祀的物品不能像往年一樣帶紅。上供的筷子不能用紅色的,各式菜餚不能染紅,各式過年用的含有紅色的糕點都要換成白色的,比如過去染色的大棗餑餑,要換成類似饅頭的光頭餑餑。另外,大年三十,要到墓地祭奠長輩,引去世長輩回家過年。
老人去世第一年春節的禁忌 有什麼忌諱
你可能感興趣:新年禮儀有哪些 登門拜年有哪些禮節
不去拜年走動
家中有長輩去世,第一年的春節應閉門謝客,不能去親朋好友家走動或拜年,不然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如果要走親戚,最好在臘月間走動,也不能去看望別人家生病的老人。從初一到初三都不能出門,不能參加喜事,進行人情來往,因為傳統觀念認為在大喜日子碰到帶重孝的人是不吉利的。
10. 老人去逝注意事項
一、忌諱去世時身邊沒有親人
舊時代的來人們非常重視傳宗接代這一舊俗,而且還認為在老師去世的時候,身邊必須要有自己家的後輩兒孫在場為其送終,為的就是讓老人走的時候能不覺得孤單,而且這樣一來當老人在陰間的時候不要對陽間有太多的牽掛,靈魂也得以安放。那還有人說,在老人去世時所有的親人都在場的情況下去世,那她一定是有大福氣的人,到了陰間這日子也會過得很好,相傳在古代,白族人認為老人死在兒孫的懷里,是兒孫在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也被俗稱為「接氣」。
二、忌諱死者死後光身而去
在北方對於這方面真的是很有講究的,那在死者斷氣前就要為其穿好受益,不可以讓死者光著身子走,所以在以前舊年代裡,家中老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家中兒孫們都會在潤玉年的時候為其准備好收益,讓老人們看著放心。而且這關於壽衣方面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比如件數要用單數,忌雙數,因為禍不單行,所以為了防止凶禍發生所以壽衣都是使用單數來計件,還有就是材質方面忌用緞子,因為緞子的諧音是「斷子」,所以常用的壽衣材料是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是同音,寓意後代多子多孫的意思,還有就是壽衣不可用皮毛來製作,防止投胎轉世成為獸類。
三、入殮的忌諱
首先在入殮的時候是不可以淚灑濕身的,在進棺材的時候所有親人要暫時忍住悲傷控制住眼淚;其次就是和棺前不可以讓貓狗這些動物接近屍體,因為傳言這樣會引起死者變成僵屍,那看過林振英的鬼片大家都應該有所了解的。最後這點就是再選棺材木的時候不可以用柳木,棺材以松柏木材料最好,因為松柏寓意長壽,而柳樹不結籽所以寓意絕後,還有就是棺材在沒有下葬前不能直接放在地上。
四、下葬後的禁忌
在死者下葬後,送葬的人要在墳墓前繞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不可以回頭看,以免逝者的鬼魂會隨著活人回家。
五、在服喪期間不可走親訪友
在子女身上還處在效期是不可走親訪友,尤其是不能去到病患家中,以免給對方帶來不幸。
六、守孝期間禁止身穿艷色服裝
在父母去世後,子女因為要為自己的父母守孝,那在古代一般家庭的守孝期是三年,那在現代時間被縮短成為最低不能少於一年,也就是要守孝一年以上,在這段期間子女忌諱身穿鮮艷服飾,不可濃妝艷抹,也不可花天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