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好!為什麼有這么多老人讀道德經,還是老人開道德經的會,國家怎麼不管,他們騙老人說是國家主辦的
一為什麼這么多老人讀 道德經 還我家怎麼不管他們騙老人說是國家主辦的 因為現今社會騙子很多 作為老年人應該特別注意 不要上當受騙
2. 老人言:有些人3歲就聽,卻到80歲才信,你怎麼看呢
「老人言」是老祖宗用自己的血淚寫下來的忠告。
這個世界上,有才華的人很多,成功的人不多。
為什麼?
究其原因,還是對老祖宗留下來的處世之道悟得不夠深。
老人們經歷的事多,走過的路多,接受過的歷練多了,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就深刻多了。這些口耳相傳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去領會。
「老人言」教你做人做事如何掌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而不吃虧。
7、活著干,死了算。
活一天就要努力一天,努力到死了的那一天算結束。
這句「老人言」聽起來有點悲觀,其實滿含哲理,誰的人生不是一往無前,置之死地而後生嗎?
生活其實很簡單,該工作就工作,該吃飯就吃飯,日升日落,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忙碌著。
生活又很復雜,有行不完的人情禮節,有掰扯不清的恩恩怨怨,一碗水總難端平,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會爭吵謾罵,甚至會大打出手,其實這何必呢?
人活著,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才有尊嚴。
8、舌為利害本,口是福禍門!
禍從口出,言多必失 !
有學問的人一般不亂講話,只有那些胸無點墨又愛慕虛榮的人,才喜歡信口開河,大發言論。
老子說:「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意思是最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雖然有才華學識,但平時像個獃子,不自作聰明;雖然能言善辯,但好像不會講話一樣。
無論是初涉世事還是位居高官,無論是做大事還是一般人際關系,鋒芒不可畢露。
9、親兄弟,也要明算賬。
別讓金錢破壞了情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糾葛;有糾葛是非,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有江湖就有情義千金!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相忘於江湖,各自保重,安靜存活,不給別人和自己任何負擔,放下金錢的包袱,情義才可以走得更遠、更寬闊。
3. 紅樓夢中劉姥姥的形象及作用
1、形象:
劉姥姥是一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丑中蘊美,朴實聰明的農家老嫗。
在《紅樓夢》全書中,劉姥姥三進榮國府,不僅以她的眼光批判了封建貴族奢華浮靡的生活,也起了貫穿全書綱領的作用,見證了賈府盛衰的過程。因此劉姥姥也並非是一個無關小說宏旨的小人物,而是全書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2、人物作用
劉姥姥,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人物,一位來自鄉下貧農家庭的飽經風霜的老婆婆,鳳姐女兒巧姐的命運與她密切相關,巧姐判詞和《留余慶》曲中均提及劉姥姥。
她們家祖上曾與四大家族之王家同姓連宗,因此書中寫她進榮國府求見王夫人打秋風。劉姥姥善良淳樸,聰明能幹,重情重義,而且有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這個老婆婆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劉姥姥見證了賈府興衰榮辱的全過程:一進榮國府,劉姥姥小心謹慎,打通關節,與賈府建立關系;二進榮國府,劉姥姥憑著她的智慧、幽默,本色演出,帶來歡聲笑語無限;三進榮國府,劉姥姥挺身而出,俠肝義膽,成為《紅樓夢》里重要的收場人物。
(3)老人家和若拙擴展閱讀
《紅樓夢》核心:
小說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描寫了金陵十二釵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歌頌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過叛逆者的悲劇命運預見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
《紅樓夢》簡介:
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
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同時小說還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4. 對老人家的敬稱
摘要 老年人尊稱有老朽、老夫、老漢、老拙、老翁、老叟。老朽是老人自謙之詞。以「老朽」自稱,表示自己是衰老無用之人。老夫是老年男子的自我謙稱,通常是指年齡超過七十歲的男子。老漢是老年男人的自稱。老拙是古代老年人自謙之詞,形容為人處世循規蹈矩,做事按部就班,比較實在、厚道。老翁是中國古代老年男人的稱呼,含尊重意。老叟是老人的自稱。
5. 求《微微一笑很傾城》關於肖明琮、肖明玥的全部故事。。
微微一笑很傾城 番外篇3 肖寶貝取名記
靈感來自烏龜官網的某帖,讀者們給微微和肖奈的孩子取名,看到一個朋友取名叫「肖寶貝」,覺得很有意思,順手YY了一個番外。
時間在本文結束幾年後~~~
時間在本文結束幾年後~~~
時間在本文結束幾年後~~~
誰是肖寶貝
林教授今天真是高興壞了,為啥,自家媳婦懷孕了唄。林教授那個喜啊,自己當年二十齣頭當媽已經夠早的了,沒想到今年她才四十七,竟然已經快要當奶奶。
林教授這一天都無心工作,四處找人含蓄的炫耀,每個人起碼要說上十分鍾。這不,還沒到中午吃飯,全歷史系就知道,肖家就快再生個天才出來了。到了晚上下班,全A大老師都知道了這個驚人的喜訊。
一下班,林教授就拎著本古老的新華字典奔向了不遠的兒子家。
被媳婦迎進門,林教授在沙發坐下,兒子媳婦坐對面。林教授分外慈祥的看著自家媳婦,哎呀,這個媳婦當年是一看就喜歡,現在是越看越喜歡。現在的小孩子,尤其漂亮點的,都注意身材什麼的,哪個肯這么快生寶寶,哪像她們那會。
林教授把微微從頭到腳關切了一番後,慈祥的開口:「今天我來,是商量孫兒的名字的。」
微微看婆婆進門帶著新華字典,心裡就有數了,沒有被驚到。
「不過路上我已經想好了名字。」
林教授矜持的笑著說:「就叫肖寶貝如何?」
微微被驚到了。
什麼叫大俗即雅,什麼叫大巧若拙,這名字就是了。林教授太得意了,覺得自己真是取了個絕世好名。生怕兒子媳婦不理解這名字的好處,林教授連忙詳加解釋。
「媳婦,你看,這名字裡面有你的姓,人家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你生的。」
微微:「……」
「兒子,你看,把媳婦的名字放孫兒的名字里,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愛老婆。」
肖奈:「……」
林教授越想這名字越滿意,寓意好又美滿,讀起來又順口,太適合自己盼了多年的孫兒了。不過名字這事攸關一生,一定要慎重。
「我打電話給我一個精通姓名學的朋友再問問。」
林教授今天顯然興奮過度,說著就拎起沙發旁的電話開始撥號,一會便跟人在電話里滔滔不絕起來。
對面沙發上,微微仍出於離魂狀態,肖奈靠近她,在她耳邊低語:「我能不能去房裡玩游戲?」
居然想留她一個人應付婆婆!微微怒瞪他:「一人做事一人當,你敢跑。」
肖奈俊眉微揚,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刻意放慢語速:「你確定是我一個人做的?」
……
你還能更無恥一點嗎?微微用眼神表達著自己的鄙視。
能。大神用語言表達著他的境界。「夫人息怒,我一定……」稍頓,「敢做敢當。」
那邊林教授跟玄學大師已經溝通得差不多了,放下電話高興的說:「大師說這名字好,我看就定下吧,生男生女都合適用。」
神啊,不要啊,她不要被自己孩子埋怨一輩子啊。微微正想找合適的話拒絕,肖奈卻早她一步,一口否定:「不行。」
「怎麼不行?」被兒子否決,林教授很怒。
「重名。」
微微有些懷疑的看著他,不是吧,這么囧雷囧雷的名字,也會有重名?
林教授顯然也十分之懷疑,肖奈在婆媳兩人十分不信任的目光下,自若的說:「我已經認識叫這個名字的人,昨天,還喊她好幾次。」
微微確定了,大神在胡說八道。昨天是周末,又下雨,他們倆在家當了一天的宅夫宅妻來著,哪裡會認識什麼「肖寶貝」的人啊,還喊好幾次……
等等!
肖寶貝、肖寶貝……小寶貝……寶貝……
不是吧
微微腦中閃過昨夜乃至以前很多夜的某些片段,驚疑的看向某人,某人向她爾雅的微笑。
微微的臉色於是——
紅了
青了
紫了
……
最後,某大神的腳,被狠狠的踩了。
「真重名了?那不好,我家孫兒的名字一定得是獨一份的。」沒注意到自己媳婦怪異的臉色,林教授又重新翻起字典,苦惱:「到底叫什麼才好?」
夜色漸重,快到繁忙時間,老媽徘徊已久,老爹還在家裡餓著肚子,於是肖奈乾脆利落的結語:「他沒手嗎,等他生出來,讓他自己翻。」
…………
……
某娘親:我怎麼生了這么個兒子/_____\
某媳婦:我怎麼嫁了個這么個老公>_____<
某……受精卵:我怎麼攤上這么個爹,我要重新投胎!(┬┬_┬┬)
微微一笑很傾城 番外篇4 新春番外:肖寶貝……們
身為計算機系神人和系花的產品,肖小朋友從小就表現出了他對計算機的愛好。具體表現為,剛剛學會爬的時候,他就不畏艱難地爬到了爸爸開著的筆記本旁邊,對著鍵盤心滿意足的尿了一場尿,徹底報廢了爸爸的電腦。
當然下場也是凄慘的——被客廳接電話回來的年輕爸爸抓住,狠狠地拍了兩下他肉嘟嘟的小屁股。
等到稍微大點的時候,他就抱著爸爸的腿不放:「爸爸給琮琮買一個小電腦吧。」
爸爸:「為什麼要小電腦?」
肖小朋友很有志氣地回答:「工作。」
年輕的爸爸頓時產生了後繼有人的自豪感,彎腰抱起他:「什麼工作呢?」
琮琮:「按ABCD!」
爸爸:「……」
肖寶寶的大名是爺爺取的,叫肖明琮。爺爺煞有介事地對這名字做了一番解釋——明者,日月也,日月者,天之靈氣也。琮者,玉器也,玉石者,地之精華也。
所以我們肖明琮肖寶貝,毫無疑問是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啦!
咳……
老人家的自鳴得意先別管。單就小朋友本身來說,說是精華也實在不為過。長相上像美艷的媽媽多些,小小年紀修眉明眸,漂亮俊秀……當然,胖乎乎了點兒。聰明靈敏的腦瓜據說像足了爸爸,一點點大邏輯清楚得不得了,對數字尤其。不過活潑好動十分有破壞力的性格卻不知道像誰。
一天晚上,微微好不容易把他給哄睡了,拉著肖奈坐在客廳的地板上修玩具。微微看著一堆四分五裂的玩具,有些苦惱:「琮琮到底像誰呢,我小時候沒這么皮啊,我有些玩具現在還好好的,我媽收著呢。是不是像你?」
「不像我。」肖奈一口否決,把小汽車的輪子按上去,說:「我小時候從來不拆自己的玩具。」
……呃,所以?
「別人的應該拆了不少。」肖奈遙思狀。
微微:「……」
好吧,知道兒子像誰了,不過琮琮啊,你還是要像爸爸學習!別拆爸爸媽媽給你買的呀。
琮琮小朋友精力旺盛,活潑過頭,從來不甘寂寞。還不會爬的時候喜歡在搖籃里講嬰兒國的外星話,而且必須有觀眾在場應和,不然就扭動踢腿表示抗議。剛剛能爬就裹著尿布滾著奶瓶四處亂爬熟悉地形,到能走就更不得了了。
哄他睡覺是全家最頭疼的事情。小朋友很懂得給爸爸媽媽分配工作的。每天爸爸媽媽下班去爺爺奶奶那接他回家,吃飽喝足後,先坐在爸爸懷里看爸爸用電腦,咿呀咿呀的提出一些建議。睡覺前呢,喜歡纏著媽媽玩玩具、講故事,而且每天都要媽媽陪床才肯乖乖睡覺。
這天微微哄他睡覺,不知不覺自己也睡著了。睡了一會,覺得身體一輕,被人抱了起來往外走,一會又被放置在了另一張的大床上。
微微眼眸微睜,撥開某人解睡衣扣子的手:「不要,沒力氣。」
扣子只解一半,半遮半掩也別有風情。某人從善如流的不解了,直接扯下來,手從底下伸進去,俯下身在她耳邊說:「微微,我們抓緊時間,把該生的都生了吧。」
「啊?」微微被他弄得氣息紊亂,一時沒聽懂。
身上的人似乎帶了些惱意,斬釘截鐵地說:「再生一個,讓他們自己玩去。」
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話,按B市現在的政策是可以生兩個的。兩人早就這個問題達成共識,決定要兩個孩子的,但是這么快就再生微微卻是沒想過。倒不是擔心工作問題,微微還是蠻幸運的,遺傳到了她媽媽的體質,懷孕期間居然沒有孕吐啥的,臉也白白嫩嫩的,一點沒長東西。只要前三個月小心些,後面就可以正常上班了。
生是不怕,可是帶呢?現在琮琮大部分時間是爺爺奶奶在帶著,大學教授的時間相對比較自由,又請了保姆幫忙,才勉強應付得過來。要是再生個琮琮這樣的小魔王,公公婆婆會不會揭竿起義啊>o<
這事肖奈在床上提了一次就沒再提,微微覺得他是一時心血來潮,便也沒多想。隔了幾天肖奈抱著兒子去了趟書店,帶回來一堆童書,然後坐在陽光灑照的地板上給兒子讀童書。
他的聲線還是一貫的清冷,可是在這光線的照射下,在小孩時不時的咿呀聲中,卻莫名地顯得柔和而慵懶。微微靠著他坐著,隨手拿了本菜譜看,一心二用的聽著他讀故事……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對勁了。
按照肖奈的慣例,童話書里的小主角們的名字都被改成了明明或者琮琮。
第一本童書是這樣的:
「明明帶著妹妹去放羊,他們來到一個小山坡,山坡上長滿了青草……」
第二本童書:
「小蟲,小鴨,小豬住在森林裡,是快樂的三兄妹……」
第三本童書:
「蟲蟲哥哥和小豬妹妹……」
琮琮聽了N個故事後委屈了,認真地抗議:「為什麼琮琮沒有小豬妹妹!」
微微聽到某人漫不經心的回答。「很快就有了。」
微微:「……」
微微坐起來,拿書敲他:「你干什麼呀==」
肖奈:「培養琮琮做哥哥的責任感。」
微微:「……」
琮琮總結發言:「媽媽,琮琮要帶小豬妹妹玩。」
於是,時隔兩年,微微又懷孕了,長輩們最先知道,都歡喜得不得了,人老了還有什麼追求,就想著含飴弄孫享享天倫之樂了。
微微的舍友們也飛快的知道了,紛紛來電表示震驚。
曉玲:「微微,你家大神為什麼對生孩子這么熱衷?」
微微:「……他熱衷閃電戰。」
二喜:「你跟你家大神,才見面就戀愛了,才畢業就結婚了,才結婚就生孩子了,孩子才生沒多久就生二胎了。微微啊,接下來你想干嗎了?」
微微:「……晚上我問問他下一步計劃==」
絲絲:「嗚嗚嗚,你都有兩孩子了,我還剩女著,不行,下個相親對象不管咋樣我都嫁了!」
至於公司里,因為微微又穿上了防輻射服,於是大家也不告而知了。嗷嗷帶娶的群眾紛紛表示受到了嚴重的刺激,紛紛覺得肖奈很無恥。哪有這樣的,領先一步就算了,領先兩步也忍了,居然現在還要再來一步,無恥太無恥。
愚公搶天呼地:「老子什麼時候才能生小孩啊!」
莫扎他:「你還是先擺脫處男吧……」
愚公:「知道你脫處了,別顯擺了。」
莫扎他憂郁地炸毛:「脫的是不能生孩子的處,有毛用有毛用!」
大家還沒來得及理解他話中的深意,就聽傳聞有恐女症的阿爽喃喃自語:「我不想要老婆,但是要孩子,怎麼弄?」
大家七嘴八舌的表示這事有難度:「……只聽說過隔山打牛,沒聽說過隔空生子的……」
微微的第二胎特別安靜,懷得比第一胎還舒服,基本沒什麼不適感。大家都覺得是個女孩,早早就取好了名字,叫肖明玥。
然而十月落地,居然還是一個男孩。大家有點計劃外的失落,但是更多是對新生命的歡喜。本來要改名字的,但是奶奶熟悉的那個命理大師說,這時辰這斤兩,叫肖明玥最好,不能改絕對不能改,於是雖然是個男孩,還是叫明玥。
明玥寶寶生下來就十分安靜,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睡覺,不然就在搖籃里沉思,要是有人來看他,他就靜靜地躺搖籃里跟人對視,看一陣,研究完畢,扭頭,閉眼,繼續睡覺。
長得像誰一時還不太看得出來,不過微微覺得是像大神多些,不過大神也沒這么悶啊。
唉~~~
微微覺得很疑惑,為啥生了兩個孩子,一個極度鬧騰,一個極度安靜呢?就不能中和一下嗎?這基因是怎麼分配的!
極度無聊的微微坐月子的時候,就靠思索這個問題來打發時間了。
自從弟弟出生,琮琮就安份了不少,經常踩著小板凳趴著搖籃上看弟弟,跟弟弟說話,間或用小胖手摸他,捏他,但是明玥寶寶就是不理他。
明琮唱電視里學來的歌給他聽,本來還在沉思中的小寶寶聽了一會,翻過肉呼呼的小身子,拿屁屁對著他,開始睡覺了。小哥哥不愛對著胖屁屁唱歌,停了下來,失落了好半天,然後憂慮地跑到媽媽的床前說:「媽媽,弟弟好像有點笨。」
正在喝雞湯的微微被嗆到了。
明琮為笨弟弟擔心了好多天,直到不久後上了幼兒園了才釋然。上幼兒園第一天回來,他就很高興的對媽媽說:「媽媽,弟弟笨點也沒關系,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很笨。」
微微:「……」
新春番外 哥哥弟弟之床前明月光
教明琮背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雖然琮琮一教就會,但是微微覺得小孩子會忘記,於是第二天又教了一遍。第三天,微微繼續給他復習:「床前明月光……」
琮琮嚴肅地問:「媽媽,你只會這一首詩嗎?爺爺和奶奶會很多首。」
微微羞愧:「媽媽是理科生……叫你爸爸來教你……」
被兒子鄙視的微微淚奔去書房找老公,把手裡的詩集摔給他:「你去教吧,你家的基因太欺負人了……」
被趕出書房的爸爸走到兒子身邊坐下,看手裡的書,微微買的——《啟蒙詩詞一百首》,裡面選的都是很簡單朗朗上口的。肖奈翻了翻,把書扔在一邊,把兒子抱過來,信手拈來一首教他——
「天上白玉京,五樓十二城……」
仍然是李白大大的詩,詩名叫《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名長,全詩更長……小琮琮糾結了。某人絲毫不以欺負兒子為恥,滿意地摸摸他的小腦袋:「以後不要欺負爸爸的老婆。」
幼兒園的王老師非常喜歡琮琮,逗他說話:「琮琮會背詩嗎?」
琮琮:「會。」
「會背什麼詩?」
琮琮扭頭:「都會。」
老師汗:「那琮琮最喜歡什麼詩呢?」
琮琮一邊玩小火車一邊隨口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老師沒想到他背得這么流暢,驚喜地問:「琮琮為什麼喜歡這首詩啊?」
琮琮抬頭,響亮地說:「因為弟弟是月亮!」
老師茫然ing:你在說啥東東……
很快幼兒園要開家長會,老師們要編節目,向家長們展示教學成果。王老師報的節目是肖寶寶背詩。
園長提前檢驗節目質量,對琮琮背詩很滿意,老師見園長喜歡,繼續獻寶:「他還懂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是嗎?」園長很驚喜,問琮琮:「琮琮,那『床前明月光』是什麼意思呢?」
琮琮堆著積木,奶聲奶氣十分肯定地回答:「床前的弟弟沒有穿衣服和褲褲!」
老師:「……」
園長:「……咳,那個王老師……」
老師淚奔了,明明昨天問他他還說是月光照在床前的啊!!!怎麼忽然變成限制級答案了呢?!!!
哎,老師啊……他們姓肖的從大到小,都冷不丁會變殺手==
還有一些可以去http://tieba..com/f?kw=%CE%A2%CE%A2%D2%BB%D0%A6%BA%DC%C7%E3%B3%C7看
6. 激勵老年人青春煥發的詩句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兩漢:曹操《龜雖壽》
譯文:回年老的千答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2、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譯文: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隨從疾風般席捲平坦的山岡。
3、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唐代: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譯文:你畢生專攻繪畫不知老之將至,榮華富貴對於你卻如空中浮雲。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代: 王勃《滕王閣序》
譯文:年歲雖老而心猶壯,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遭遇窮困而意志更加堅定,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放棄自己的凌雲之志。
5、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代: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譯文: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7. 名言警句!
www.it.fyjy.net
www.pep.com.cn
www.gxqjy.com
www.heqin.com
www.lixiae.com
這個是參考WC408 - 舉人 五級的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
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蘇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蘇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
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
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蘇霍姆林斯基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紀伯倫
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德萊塞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池田大作
互相贈送禮物的家庭習慣有助於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誠摯的友誼。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禮物的本身,而在於對親人的關心,在於希望感謝親人的關心。——伊林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於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爾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羅斯·坎貝爾
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小路實篤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瓦普察洛夫
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於他自己生命的延續。——斯梯爾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瑟·米
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9796472.html
8. 謙詞的「拙」字一族
1、形容詞
性拙;拙行;拙誠;拙鳩;拙薄;拙守;拙子;拙分;拙作;拙室;拙易;拙野;拙率;拙淺;拙惡;運拙;拙木;拙句;拙智;拙目;拙眼;拙夫;拙俗;
2、動詞
拙生;拙政;拙宦;拙訥
延伸:
1、介紹
拙(讀zhuō)是漢字通用規范一級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戰國時期文字。本義是笨拙,不靈巧。後由笨拙引申為事物粗劣,事情不順。《老子》第四十五章中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這里的「拙」字是自謙之辭。古人對別人謙稱自己的妻子也作「拙荊」。
「拙」在戰國時形體較多,總的說,有這樣幾個特點:首先是形符與聲符的位置不固定,左右無別。其次,形符有的從手,如字形1、2。有的從攴,如字形4。
其次,聲符「出」的形體也很多,但其中體現出了古今字形的傳承特點,如字形2。在小篆、漢隸、楷書中,「拙」基本上是左形右聲。
「拙」是形聲字。「拙」字由「扌」和「出」組成。從手,表示手粗笨者技藝必不靈巧。「出」表聲。本義是笨拙,遲鈍。
《老子》第四十五章中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古人常用把「拙」用作自謙之辭。李白《題嵩山逸人元丹邱山居》中說「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
這里的「拙」是「拙荊」之義,是古代男子對自己妻子的謙稱。後由笨拙引申為事物粗劣,事情不順之義。又引申指艱難,窮盡。也指事物質朴無華。
2、方言集匯
贛語:dhwot4 戇拙
客家話:[梅縣腔] zhot7 [台灣四縣腔] zot7 [客語拼音字匯] dod5 dog6 zod5 [海陸腔] chot7 [東莞腔] cut7 [寶安腔] zot7 [客英字典] chot7
粵語:zyut3 zyut6
9. 仙劍奇俠傳酒劍仙的經典台詞!
1。如果得道就是犧牲所有人來成全自己,我寧願執迷不悟。
2、御劍乘風來,除魔天地間,有酒樂逍遙,無酒我亦癲。
3、一飲盡江河,再飲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劍仙。
4、男人帥有什麼用,要麼能文,要麼能武。
5、你以為每天看到的東西,就會抓得住嗎?
6、有些東西只會在你的手中流走,無法把它留住。
7、道,是由自己走出來的。
8、道!什麼是道?
9、沒酒沒意思啊!
10、世有無情人,卻有痴情妖。
11、女人就是這樣,讓她放棄自己的所愛,知易行難。
10. 《老子》書中「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是何意,有什麼處世智慧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是《老子》一書第四十五章中的一句話,就字面意義來說,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看起來比較笨拙,真正善辯的人,在表現上往往有些個「木訥」,不愛多說話。
就字面意義理解道家老子這句話,許多朋友可能覺得有點天方夜譚。看上去笨拙又不善言辭的人,怎麼會是胸中有大智慧、能說會道的那位智者呢?結合道家「無為」思想,可能更能理解道家「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中教人謙遜的「守拙智慧」。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道家「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這段話中點明,爭強好勝之下的「巧智」與「善辯」,不過是人陷入「追名逐利」的攀比中傷人害己的表現,這是不得「道」的體現,而真正得「道」的智者,往往有些個「拙」和「訥」,他們朴實無華,甚至有些木訥。不是他們「沒本事」,而是他們「真謙遜」。
於此,我們也能總結,道家老子「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這句話,可能更多在告誡「爭名逐利」的世人靜下心來,以「守拙智慧」修心養性,以謙遜的態度保住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