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臨川晦人周禹的簡歷
周禹公元一九三七年四月十六日,生於江西臨川羅針周家莊人氏,名福泉,字典福,乳名招龍,號臨川晦人,晚號景德老人,景東書蓬,江西臨川人,系中華詩詞學會、江南、江西詩詞學會會員,景德鎮老年書畫協會成員,景德鎮原詩詞學會副秘書長,景德鎮苔花甍詩社社長,兼主編《陶人詩詞選》主編,紐約四海詩社基本社友,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約顧問編委。自八十年代至今,國內外刊載詩詞兩千餘首,如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台灣等,傳略入編《世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華夏吟友》六卷、《中華詩人大辭典》、《世界經典詩詞全集》等兩百餘部。76個仄聲韻及30個平聲韻,均撰寫有詩詞,著有《臨川晦人詩詞鈔》、又《臨川晦人詩詞鈔》續集。
有麝自然香(續)
──為《臨川晦人詩詞鈔(續集)》序
張忠銘
詩人周禹先生在2005年由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臨川晦人詩詞鈔》,此書由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孫軼青先生題寫封面;世界漢詩學會和《中華詩詞》顧問丁芒,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袁第銳、星漢,江西詩詞學會副會長、《江西詩詞》主編胡迎建等先生,以及國外詩詞名家中山榮造、張濟川、薛理茂、潘力生等先生題詞祝賀,由於內容豐富、水平頗高,受到了詩學界和讀者的熱烈好評。事隔6年,詩人周禹沒有停留在已取得的成就上,而是再接再勵、嘔心瀝血繼續創作並遴選出詩詞1130餘首(其中七絕565首、五絕93首、七律52首、五律8首、詞416首,並撰寫楹聯70餘副),結集為《臨川晦人詩詞鈔(續集)》奉獻讀者,不能不使人佩服周先生的創作精神和不斷貢獻。
詩人的成才之路是非常艱辛的,我在前書的序言《有麝自然香》中談到,他既無權又無名更無錢,靠的是艱苦創作的作品質量取勝,逐步得到詩學界的承認和重視。為何會有這樣多的國內外詩詞大家給他祝詩賀詞呢?關鍵是陸續在全國有關報刊和詩集上讀到過他的作品,同時他作為景德鎮苔花甍詩社社長兼主編出版過多期《陶人詩詞選》的廣泛交流,逐步認識到他是一位有才華的實力派詩人,同心相愛,為發展優秀的中華傳統詩詞而努力奮斗!
在本書作者當地,人們對詩人是非常熟知的,有關部門先後特邀他去進行詩詞講座,如市老年書畫協會、昌河飛機工業公司老年大學等,受到熱烈的歡迎。
他大量的詩詞作品,由於質量甚高獲得的獎勵也很多,諸如金獎、大獎和各種桂冠不少。但現今的各種各樣的榮譽,由於在某些所謂市場經濟的「錢提」下,真真假假,以至「假亦真時真亦假」,他沒有對這些感興趣,而是鍥而不舍地多產和提高作品的質量。故此,我認為他能獲得「中國詩學大師」榮譽稱號,是名副其實的。其一,憑他所寫詩詞水平和貢獻,得到了詩學界的好評;其二,不需參評或贊助費,從郵局以包裹和掛號寄來精美的巨制鈦金紀念杯和證書(僅以140元作工本補貼,連成本費都不夠),可見不為是謀利而來(景德鎮市獲得此大師稱號的僅廖廖數人),而是正如其《決定》中指出的:「為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人才戰略』,加速培養一批具有科學發展觀的戰略型文化領袖人才。」為此目的,中國詩學發展研究會和中國詩人學術評審委員聯合決定授予「中國詩學大師」稱號的。
這本《臨川晦人詩詞鈔(續集》繼承了前本的體制風格,同時突出了其特色,如「百味人生」中詩144首,從他的出生寫到已過古稀的現在;「為中國奧運軍團金牌獲得者題詩嵌名」寫出了詩多達51首,充分體現了詩人的才華。我們從作者的詩詞中,相信可以獲得有益的借鑒。謹續作小序,以拋磚引玉。
2011年春月於景德鎮陶瓷學院老駑書舍
B. 老年大學心得體會800字
老年大學學校工作總結
。
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需要和老同志求知奉獻需求辦學,一直是我們辦學的指導思想。為此,我們每年都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舉辦1至2期培訓或專題輔導班,對縣直離休、退休、內退老同志及全縣老幹部黨支部書記進行集中專題理論輔導,使老同志時刻跟上時代步伐與要求。我們始終堅持每學期各專業第一課為政治課,均有校長崔茂晨同志主講。他反復向老同志講道,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是老同志最起碼的政治素質,更是維護自身切身利益的需要。我們跟著共產黨工作了一輩子,老了黨給發著養老金,讓我們坐在這冬暖夏涼的教室里上老年大學。如果不是共產黨執政,誰管我們?我們找誰要養老金?前蘇聯共產黨失去政權後很多老紅軍、老將軍沒人問、吃不上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再者,如果沒有社會主義的和諧穩定,最受害的還是我們老年人,因為避亂時無論如何我們也跑不過青年人。所以,我們老同志一定要自覺維護黨的領導,維護社會主義制度。學員們聽後說,這樣沒有說教的政治課朴實無華,切實有味,聽後身受啟發。
在課程設置方面尊重絕大多數老同志的願望,適時開設了老同志願意學、要求學、學而致用的專業。我們在全市老年大學中率先開設微機、詩詞、音樂專業的基礎上,2011年春,又增設了室外舞蹈專業。從此,老年大學校園內外到處都活躍著老同志矯健的身影,飄飛出悠揚動聽的歌聲。
學員不穩定,歷來是影響老年大學教學水平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更是我們注重攻克的一個難點。為較好地破解這一難題,自年初以來,我們就在找准病根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採取了改進或完善了教學管理服務。首先,我們改進了部分專業的教學方法,針對老年學員接受專業理論較難、比較樂意學習具體的知識技能這一特點,變理論教學、實踐教並重為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深得學員歡迎,使這這些專業的學員由時多時少逐漸增多並穩固下來。其次,我們採取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每年都與老年書協等部門組織書法專業的學員到社會上為群眾寫對聯、寫標語等等,使他們感到學而能用,有一種成就感;組織音樂班學員經常參加全縣性文藝匯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鍛煉提高;組織詩詞班、美術班學員到縣屬企業、農村參觀學習。再就是在深化服務方面,我們始終強化這樣一種意識,那就是學員想的,就是我們設身處地為老同志著想,優化學習環境。除為學員配備了空調、引水機、一次性水懷以外,還經常到菏澤、開封等地批發筆墨紙張等學慣用品,原價供應學員,費用由學校負擔,深受學員歡迎。有些學員想購買資料或書籍,零售價無疑要高得多,學校就出面聯系,按批發價訂購,一本訂價100至200元的書,往往幾十元就買下來了,使學員節省了資金。僅此,每年就使學員節省學習費用達萬元左右。學員入校學習,我們至今從沒收過任何費用,這在全省唯此一家,此外,我們還經常印刷一些學習資料或書籍無償發給學員學習。所以很多老同志由衷地說,上老年大學不花錢,想學啥學啥,買東西不出門還省錢,真是一種享受。
學習不專,見啥學啥,是老同志學習方面的一個普遍弱點。為確保學員們老有所學、學有所成,我們動員每個學員選學1至2 個專業,進行重點鑽研突破。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學員都基本學有所長。
教學管理服務及業務水平明顯提升。說到教學業務及學員技藝提高快方面,全校師生感受最深。剛開班時,美術班、書法班學員作業往牆上一掛,絕大部分充其量小學生塗鴉水平。經過五年刻苦努力,時至今日,再看學員所展示的作品,可以說象進了藝術殿堂,件件都是精品。師生中有兩人被吸收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和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僅2011年,就有35人被吸收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成為全省各縣區老年大學中入會人數最多的。以詩詞專業班學員為骨幹力量成立的金秋詩社至今年底,已累計編輯出版《金秋計刊》20期,選載詩詞960餘首。其中,被市級以上報刊選用120餘首。全年累計組織師生參加縣以上書畫展1000多人次,先後獲得市以上各種獎勵600餘人次,作品入選縣以上各級書畫集300餘幅。其中,在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書畫大賽中,全省入選獲獎者僅37人,而我縣老年大學學員就佔6人。這是對老同志學習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老同志晚年生活豐富多彩的真實寫照
C. 藏頭詩 贊老年大學詩詞對聯班
贊月登斜漢,
老夫哭愛子。
年鬢暗相催,
大府才能會。
學道別稱名,
詩妙有何評。
詞賦動陽春,
對酒獨傷魂。
聯兵數十萬,
班爾圖永安。
D. 贊老年大學的現代詩
老年大學好
老年上大學,風格不平常。
夕陽勝晨曦,老嫗賽姑娘。
讀書學文化版,熱情如潮漲。
吸取新權知識,拋棄舊思想。
道德懂透徹,精神有食糧。
唱歌又跳舞,課堂歌聲亮。
琴棋書畫練,技巧受贊賞。
保健知識學,養生甜頭嘗。
傳承孝文化,傳統大發揚。
學法又懂法,維權有保障。
國內談時事,神州共夢想。
國際看形勢,友誼架橋梁。
世事多了解,是非能力強。
前途更明確,雄心高萬丈。
永遠跟黨走,堅定有立場。
讀書好處多,千古著文章。
踴躍去參加,爐火純青煬。
憑著興趣學,補短又揚長。
爭取好成績,人人都誇獎。
老年大學好,幸福萬年長。
E. 贊美老年大學 詩詞
什麼?哪一類?
F. 贊美老年大學校慶的詩歌
老無建樹挺悲涼
年邁男女進教堂
大家重新聚一起
學習文化多歡暢
校內都是老人家
慶賀典禮都鼓掌
G. 日前,我市老年大學將在文化館隆重舉辦中華優秀詩詞朗誦會修改病句
日前:表示時間,往日,以前;猶目前;幾天前的意思。
「日前」和句中的「將」矛盾,把「日前」去掉。
H. 七絕漢字古詩的作者是誰
七絕漢字古詩的作者是作者楊利榮。 炎黃上下五千年,橫折彎鉤華夏傳。字里行間情意重,文明璀璨鑄峰巔。作者 楊利榮高梁豐滿溢芬芳,水稻流金谷穗黃。碩果新鮮紅似火。
七絕漢字古詩體裁沿革
七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簡稱七絕,其起源已不甚清楚。明清人認為七絕起自蕭綱、虞世南或是四傑的說法,都是指七言律絕。雖然七絕在其發展過程中,的確以律絕為主,但與五絕一樣,古絕之形成還是先於律絕。
現代國內外學者一般傾向於以北朝樂府民歌為七言古絕之源。也有學者認為七言古絕的源頭應追溯到西晉的民謠。雖然漢魏時已有曹丕《燕歌行》這樣成熟的七言歌行,但最早完整的七言四句體的出現,是在西晉的歌謠中。這就是逐句押仄聲韻的《豫州耆老為祖逖歌》:「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思歌且舞。
初唐時,七言絕句不僅數量較少,題材狹窄,而且在詩壇上的影響也很小,藝術上也不夠成熟,不僅未能充分協律,而且作風比較板滯(如常用對仗作結,有類律詩的前半截),缺乏悠遠的韻度。初唐比較知名的詩人如沈佺期、宋之問,律詩寫得很好,七絕水平卻一般。
進入盛唐,大量的七絕詩人涌現,在藝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完全可以與五絕並駕齊驅。李白、王昌齡、王之渙、王維、賈至、高適、岑參、常建等確是當時詩壇上的一批七絕高手。代表七絕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齡二人。
王昌齡率先並大力創作七絕,在他的筆下七絕的題材得到了大大拓展,舉凡從軍、出塞、懷古、贈別、狩獵、宴飲以及奉佛、崇道、閨思、宮怨等等,無不可用七絕來表現,擴大了七絕在詩壇的影響。
李白的七言絕句則更能體現盛唐絕句的典型風貌。中唐時,擅長七絕的詩人不少,如李益和劉禹錫等,但基本路子並未突破前人。及至晚唐,七絕在杜牧、李商隱和溫庭筠手裡又有了新的發展。
I. 寫老年大學的律詩
自創:
與君共飲一杯酒,
不忘風流少年時。
歌賦常思雛鳳舞,
唯恐歸時意來遲。
作者:范殿珺
J. 七絕有感的古詩
觀書有感
作者: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梅有感
作者: 劉因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作者: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野人餉菊有感
作者: 張煌言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