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人死了,叫「駕鶴西去」
中國古代常把鶴作為長壽的象徵,還把離開塵世比做「駕鶴西歸」,鶴作為一種吉祥的靈鳥,更是與神仙相伴。
故有駕鶴西遊、駕鶴仙游、駕鶴西歸、駕鶴成仙等對於死的婉轉說法
❷ 古人去世時常說「駕鶴西去」,西去指的是去哪裡
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西方阿彌陀佛的道場。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有人去世了人們往往會用“駕鶴西去”這個成語來形容,甚至一直到了現在還在沿用,“駕鶴西遊”就是死了的意思。不過人們都在用這個成語,卻鮮少有人知道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更不知道“西去”是往哪裡去。難不成是學唐僧西天取經嗎?當然不是!所謂的西去,就是指的就是往西方極樂世界而去。
綜上所述,駕鶴西去,本意就是指往生極樂世界,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修行的意思。
❸ 老人去世後,為何叫駕鶴西去,怎麼不是其他動物
如果有人在閑暇時間細究漢語,那麼他一定會留意到,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一個詞在不同場景會有不同語義,如冬天時說“能穿多少穿多少”和夏天說“能穿多少穿多少”是完全相反的意思。懂的人會心一笑,不明白的人只能一頭霧水。
另一方面,同一個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比如,我們稱死亡,可以說去世,卒,不在了,還可以說——駕鶴西去。
駕鶴西去,這個感覺還有一點高級的詞,是我們對於死亡的一種隱晦說法,可是,為什麼我們用的是鶴,而不是用其它的動物呢?
關於鶴
對鶴,中國人從來都是很喜愛的。
錢鍾書先生曾在他的作品中寫到過:“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戴了面具的必然。”萬事皆有因果,“駕鶴西去”中的鶴自然也是如此。
一個文人,對鶴有了好印象,他很欣喜,來了靈感,然後便將靈感變為作品,文學作品再被大家傳閱,這個文人對於鶴的個人印象便傳給了其他人,如果這個印象符合大多數人的心理,群體印象就會逐漸形成,而後,便成了整個社會的文化印象。
而這樣的情況也一定不僅僅是鶴,比如龍,一談起它,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會將它與帝王掛鉤,談到天鵝,或許就會想到丑小鴨。
所以,當前人賦予了鶴靈氣祥瑞,仙氣飄飄的意象,我們在“駕鶴西去”一稱呼當中使用“鶴”,而不用其它動物,便是很自然而然的做法。
❹ 在中國老年人死之後,有一種說法叫做駕鶴西去,這是什麼原因
咱們中國人說話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即使是去世,也不可能直接說死了,也是以其他的方式專委婉的說一下。而我們現在也對那些去世的年老老人有一種比較客氣委婉的說法叫做駕鶴西去。這種說法是比較委婉的,也是對死者的尊敬含義。
其實這也是對那些長壽老人老死之後的美好祝願,其實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美好的語言去祝願未來的美麗。而屬用駕鶴西去用鶴這樣一個美好的事物去形容。
❺ 老人百年,駕鶴西去意義
老人百年,駕鶴西去,根據施國寶名著《知本論》,協新價值規律是成長規律,剩餘價值規律是衰敗規律,人在少年期,是協新價值的生長力大於剩餘價值的衰退力,而人在晚年期,是剩餘價值的衰敗力大於協新價值的生命力,老人活到一百歲左右,大多會死去,古人形容死人是駕著鶴飛向西方極樂世界。
❻ 為什麼死了人叫「駕鶴西遊」,女人死了叫「駕鶴瑤池」
死了人男性叫駕鶴西遊意思是乘著仙鶴飛往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仙了,而女性叫駕鶴瑤池意思是乘著仙鶴飛住瑤池,瑤池是指王母娘娘的居所意指女性飛往瑤池成為仙女之意。
❼ 為什麼死了人叫「駕鶴西遊」,女人死了叫「駕鶴瑤池」
1、使用駕鶴西遊的原因:
1)中國古代常把鶴作為長壽的象徵,時受佛教影響比較大,佛教認為人死後會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把離開塵世比做「駕鶴西歸」。
2)鶴作為一種吉祥的靈鳥,更是與神仙相伴。故有駕鶴西遊、駕鶴仙游、駕鶴西歸、駕鶴成仙等對於死的婉轉說法。
3)駕鶴西去是一種對年齡非常大的老人仙逝較委婉的說法。不可以亂用。此外,還有「駕返瑤池」,「早登仙界」等詞語。
4)駕鶴西遊的來由:「駕鶴西遊」一詞出自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傳說。王羲之晚年閉門謝客,一心讀書寫字。農歷五月初五,他的兒子王獻之來到會稽鑒湖岸邊,見一和尚迎面而來,並將一信託王獻之交給王羲之。
王羲之拆開一看,信中寫道:「端陽正午,乘鶴歸府,斷盡煩惱,拜見王母。」讀完信,王羲之向鑒湖邊走去。湖邊果然有一隻白鶴。王羲之於是騎上白鶴飛上藍天而去了。後來,人們僅把德高望重的人的逝世,尊稱為「駕鶴西遊」。
2、「駕鶴瑤池」形容女人死去的原因: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瑤池聖母(王母娘娘)原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後經道教增飾奉為女仙領袖。在中國人的心中聖母的形象是雍容華貴,地位超然的慈祥女神,仙居於昆侖山的瑤池聖境。瑤池位於昆侖,而昆侖為神話傳說的仙境,所以形容女人去世,使用駕鶴瑤池一詞。
1)「駕鶴瑤池」來由: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瑤池聖母又名金母、西王母,西王母簡稱王母,又稱金母、金母元君,俗稱王母娘娘。傳說昆侖山的瑤池聖境,境內種有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的「王母蟠桃」,食之長生不老,在中國古藉《漢武帝內傳》中,說聖母絕艷驚世,曾賜蟠桃予漢武帝。
而在《穆天子傳》中記載,聖母言行優雅溫婉,曾邀周穆王在瑤池共宴。但在《山海經》中記載,瑤池聖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嘯聲震天,長發翻飛,承受天命,掌司人間刑罰,專責散布瘟疫病毒、災難。
❽ 為何古人稱人死為「駕鶴西去」,而不是「駕龍西去」呢
之所以是“駕鶴西去”是因為鶴是祥瑞之物,用它來表示死亡是對逝者的一種尊敬。之所以不能是“駕龍西去”則是因為龍這種動物雖也是祥瑞,但是它被古人視為帝王的代表。“駕鶴西去”這個針對死亡的委婉說法源自於道教文化。鶴這種動物與大部分動物相比,其壽命是相對比較長的。而除了壽命長之外,鶴的姿態也是非常優美的。再加上鶴溫和的性情與道教“無為不爭”的思想理念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所以鶴這種動物才會得到道教的青睞。
眾所周知,古代帝王均喜歡將自己稱為“真龍天子”。為了表明身份尊貴,古代帝王的朝服也是綉有龍圖案的龍袍。在古代,如果有人被發現私藏龍袍,那可是株連九族的重罪。也正是因為如此,久而久之龍這種動物就成為了帝王的所有物,一般人不得私自在自己的服飾或者其它器件上使用龍圖案。為了避諱,尋常百姓也是盡可能避免談論龍,畢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❾ 請問乘鶴西去是什麼意思
一、解釋:
騎著鶴飛往天堂。引申意思:對死亡的一種避諱的說法。含有對死者的尊敬、祝福之意。
二、拼音:
[ jià hè xī qù ]
三、出處:
鄧友梅《那五》:「過老太太言而有信,這事辦完不久就駕鶴西去了,紫雲正式把家管了起來。」
四、譯文:
過老太太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個處理完不久就騎著鶴飛往天堂,紫雲正式把家管了起來。
五、例句:
他老人家已經駕鶴西去了。
(9)駕鶴西去老人家在另一個世界擴展閱讀
近義詞:
駕鶴成仙
一、拼音:
jià hè chéng xiān
二、釋義:
指死的婉稱。
三、出處:
楊大群《關東傳奇》第54章:「老爹,你駕鶴成仙了,嘿嘿。」
四、譯文:
爸爸,你騎著鶴成為了仙人
五、例句:
他的父親已經駕鶴成仙了。
❿ 駕鶴西去是什麼意思
駕鶴西去是對死的婉稱。
鶴是一種吉祥的東西,西去,指進入天堂。意思是騎著鶴飛往天堂。
引申意思:對死亡的一種避諱的說法。含有對死者的尊敬、祝福之意。
出自鄧友梅《那五》:「過老太太言而有信,這事辦完不久就駕鶴西遊了,紫雲正式把家管了起來。」
(10)駕鶴西去老人家在另一個世界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常把鶴作為長壽的象徵,還把離開塵世比做「駕鶴西歸」,鶴作為一種吉祥的靈鳥,更是與神仙相伴。故有駕鶴西遊、駕鶴仙游、駕鶴西歸、駕鶴成仙等對於死的婉轉說法。
造句:他老人家已經駕鶴西去了。
近義詞:駕鶴西遊 ,駕鶴西歸,駕鶴成仙。
形容老人辭世的成語:溘然長逝,與世長辭,撒手人寰,壽終正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駕鶴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