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古詩有什麼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溪居即事.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⑵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古詩詞
關於童趣的古詩(但不一定是寫六一的):
1.宿新市徐公店(宋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小兒垂釣(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3.村居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4.閑居初夏午睡起(宋 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5.牧童 (唐 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6.所見 (清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⑶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是關於童趣的,不一定是關於六一兒童節的。
1、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唐·白居易
2、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唐·胡令能
3、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宋·雷震
4、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高鼎
5、歸來飯飽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唐·呂岩
6、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宋·楊萬里
7、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宋·楊萬里
8、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宋·葉紹翁
9、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清·袁枚
10、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宋·辛棄疾
⑷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古詩詞
關於童趣的古詩(但不一定是寫六一的):
1.宿新市徐公店(宋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拓展資料:
譯文:1.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
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2.一個蓬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3.農歷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4.梅子味道很酸,吃過之後,余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初長,而綠陰映襯到紗窗上。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後起來,情緒無聊,閑著無事觀看兒童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
5.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6.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⑸ 關於六一的古詩
1、溪居即事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2、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3、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4、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⑹ 六一兒童節的古詩有什麼呢歌曲呢來歷呢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古詩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歌曲:《我們的田野》創作於1953年,由管樺填詞、張文綱譜曲,原在兒童組曲《夏天旅行之歌》中的第三曲,是一首深受幾代少年兒童喜愛的抒情歌曲。在1980年"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獲一等獎,是從50年代直到現在經常在廣播、演唱的優秀少兒歌曲代表作之一,2009年5月被入選為全國100首愛國歌曲。
《讓我們盪起雙槳》,既是對生活在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幸福生活的真實描繪,同時也是對少年兒童未來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描述了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情景,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
詩由少年兒童盪起雙槳泛舟北海寫起,先寫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後寫盪舟湖上的喜悅心情,最後以"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個問題將詩歌立意進一步拓展升華。
蝸牛與黃鸝鳥,歌詞以敘述者的口吻,講述了蝸牛在葡萄樹剛發芽的時候就背著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在一旁譏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
歌曲的創作具有濃濃的校園歌曲風格,旋律兼有抒情和敘事的特點,全曲音域不寬,親切、自然,是一段式結構特點。音樂形象天真純朴富有生活氣息。歌詞結合緊密,大多一字一音,與口語相近,質朴自然。
來歷:國際兒童節(又稱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於每年的6月1日。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它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
基本信息
中文名:國際兒童節
英文名: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別 稱:兒童節
節日時間:每年6月1日
節日類型:世界節日
流行地區:世界
節日起源: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因戰爭死難的兒童
節日意義: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權益
設定地點:莫斯科
設立機構: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
設定時間:1949年11月
節日由來
節日由來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和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屠殺——利迪策慘案有關。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當時的很多國家表示贊同,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因此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⑺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古詩
1.《小兒垂釣》唐朝·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2.《所見》清朝·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3.《村居》清朝·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4.《宿新市徐公店》宋朝·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5.《清平樂·村居》宋朝·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音同'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6.《池上》唐朝·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7.《舟過安仁》宋朝·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8.《牧童詩》宋朝·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9.《花影》宋朝·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將來。
10.《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耕田夜績麻》宋朝·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⑻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古詩
1、村居【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夜書所見【宋代】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4、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村晚【宋代】: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⑼ 有關六一的古詩有哪些
古代人寫的與六一兒童節有關的古詩肯定是沒有的......
現代的古體詩的話,高手去寫吧.
記得楊萬里有兩句關於兒童玩耍的」兒童疾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還有那首很有名的「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⑽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古詩有哪些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