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護理老年痴呆病人並非易事,體現在照顧的方方面面。且越是晚期病情嚴重的患者,護理越重要。
首先要增強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為老人設置方便合理的生活環境;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動,盡量維持患者的獨立性。
其次是延緩老人的病情惡化及功能衰退。關愛惟士在實踐中驗證了5種感官刺激療法對於延緩痴呆症症患者認知下降的有效性,即通過刺激人的五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增強患者對於外界的感知,提高注意力,維持現有的認知水平。
除了科學細致的基本生活起居照護,還要應對患者異常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舉止。病情的發展會影響患者情緒,而患者的認知能力退化也與心理狀態有關。好的護理應該是盡量減少病人和外界的沖突,幫助患者減輕恐懼感、緩解焦慮、給老人安全感,樹立快樂自信的生活態度,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同時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給予其充分的尊重,保護患者的隱私,讓其感到活得有尊嚴。科學合理的護理工作會讓患者的晚年生活更有意義。
推薦了解一下關愛惟士公司的服務,他們是英國政府采購的老人服務專業機構,所以服務和人員素質都很不錯,在北京也是獨一無二的居家服務外企。在老年痴呆症方面,關愛惟士提供非葯物認知干預,痴呆病人在使用葯物的同時也提倡加入非葯物的理療。
B. 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患者家屬,應該如何陪伴
1、調護好生活起居。2、預防意外傷害,注重安全護理1)墜床、跌倒的防護(1)創造安全的環境。根據患者病情安排患者居住環境,室內傢具物品盡量簡單,使活動空間盡量大些。病床高度要低些,並加床欄以防墜床。地面保持乾燥平坦。患者穿大小合適穩定性好的鞋子,褲子避免過長,呼叫器放在患者易取處。(2)使用保護性防護用具。護士應經常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告知其危險性,及時使用護攔,必要時使用身體約束帶。(3)使用指示卡在患者的床頭使用警示卡,如小心跌倒、小心燙傷等,隨時提醒患者及陪護者,做好發生意外損傷的准備。2)自殺的防護(1)心理護理。首先從社會從家庭更多地給老人精神上的關愛,不能歧視他們,冷落他們,要讓他們積極對待生活。不能因為患者固執、摔打東西而對其進行人格侮辱。或採用關鎖的方法來處理。(2)專人陪護。發現患者有自殺傾向時應立即通知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舉止行為,穩定患者的情緒,家人24h陪護,協助醫護人員共同防止意外損傷的發生。(3)加強葯品、物品的管理。讓患者遠離電源、煤氣、化學物品。3)走失的預防
(1)提供安全卡。老年痴呆患者因定向力、記憶力下降。失去了認家記路的能力,外出容易走失,可在患者口袋裡放一張寫有患者姓名、地址、聯系電話的卡片,萬一走失便於尋找。(2)病歷要求。對有走失危險的患者病歷上應留有兩個以上的聯系電話、家庭地址,並告知家屬患者外出一定有人陪伴。(3)提供辨認環境的線索。4)自傷、他傷的防護
(1)基礎護理。老年痴呆患者反應遲鈍,不知冷熱。應慎用熱水袋或冰袋。洗澡時防止燙傷,進食時要有人看管,以免嗆入氣管窒息死亡。患者所服葯品要代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服下肚。
(2)加強巡視。經常巡視病房,發現患者有暴力行為或傾向時,勿刺激或激惹患者,避免正面接觸,移開危險物品,保障患者的安全。檢查各種管道(如輸液器、引流管)是否有移位、脫出。並妥善固定。
首先要尊重患者,要理解、寬容、給予愛心,用誠懇的態度對待患者的一切,耐心聽取患者的訴說,給患者心理安慰。切忌使用傷害感情和使用損害患者自尊的語言和行為,多觀察患者的言行,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有計劃、有目的的與患者交談。掌握談話技巧,消除其思想顧慮,以促進病情緩解與穩定。家屬是患者的重要精神支持,通過對家屬的護理干預,可預防患者情緒障礙的發生和改善其生存狀況,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間大多數有家屬陪同,應注意與家屬保持密切聯系。幫助家屬了解患者的病情,教他們學會照料好患者日常生活的方法,請他們多與患者一起回憶以往的人和事,通過刺激患者的遠期記憶來促進近期記憶。另外,患者對家屬而言,那個他們曾經熟悉和熱愛的親人已經不存在,變成了感情淡漠,只有幼兒智力的老人。在漫長而繁重的照料中。家屬常有無奈、挫折、喪失信心等消極情緒。護士在護理患者的同時注意及時開導家屬,讓他們耐心照料患者,給予患者家庭的溫暖感,使患者體會到家人對他的關心和支持,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C. 幫助老年痴呆進食的技巧有哪些
1 和患者交流他們正在吃的食物
2 坐在你能夠和患者有眼神交流的地方
3 給患者帶上飯單以防食物溢出弄臟衣服
4 確保食物的溫度是合適的
5 把不同的食物分類放置
6 保持積極和愉快
7 給患者足夠的時間吞咽食物
8 通過觀察咽喉部的肌肉來檢查患者是否吞咽
9 給患者一些流體來幫助其吞咽食物
推薦了解一下關愛惟士公司的服務,他們是英國政府采購的老人服務專業機構,所以服務和人員素質都很不錯,在北京也是獨一無二的居家服務外企。在老年痴呆症方面,關愛惟士提供非葯物認知干預,痴呆病人在使用葯物的同時也提倡加入非葯物的理療。
D. 家裡有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該怎麼辦
照顧老年痴呆病人是一項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需要照料者再體能,精力,心理等等方面付出許多。具體的關於生活護理方面對具體的問題,會有一些原則和相應的技巧,下面是針對老年痴呆患者照料的一些大的原則方面的問題,
首先,最主要的要盡可能地保持痴呆患者的情緒穩定,這類患者由於腦功能的退化,可能會出現情緒方面的不穩定,如果脾氣暴怒,那麼病人不安全,照料者也不安全,所以要盡可能的保證情緒穩定,這是一切護理的基礎。
第二,要注意這一類患者的安全,家中的水電氣一定要在有監護的條件下才能讓他使用,而且最好在病人使用過後去做安全檢查。
第三,這一類的患者隨著病程的進展,有可能會出現迷路的現象,因此在外出的時候要攜帶身份證件,最好有人陪同,防止走失。
第四,要保證這一類患者的個人衛生,衣著整潔。
第五,不能夠與世隔絕,關在屋裡,這樣是不妥當的,一定要和家中的其他成員以及他以前的一些朋友或者小區里的鄰居等等,保持一定的社會接觸,可以減緩認知方面的衰退。
第六,這類的患者在生活護理方面會有許多具體的問題,比方說穿衣,吃飯,大小便,沖涼,那這方面的內容就會很多,這里不能一一敘述,大家可以去參照一下,有一些關於阿爾茨海默患者照料的網站進行查詢。
最後,也要提一點,照料者的付出是很大的,家中的其他成員也應該關心照料者,讓有休息的機會。
E.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症的病人
首先要明確診斷,引起痴呆的原因很多,比如腦血管病性痴呆,老年性痴呆(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性痴呆,額顳葉痴獃等,每種痴呆的治療方法和預後都不一樣,應該盡早明確診斷,某些類型的痴呆(比如血管性痴呆),治療的及時還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的。
在這個基礎上規范治療,選用有針對性的葯物。
家人再照料上要有耐心,痴呆患者的智力會逐漸退回到兒童乃至嬰兒階段,所以要像照看一個孩子一樣,細致,耐心。
另外,我的網路空間里還有一些關於痴呆的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F. 得了老年痴呆,喝水嗆咳,怎麼辦
可以給他試一些吞咽障礙輔助飲品
比如說鶴鴻春就很不錯
你可以試試
G. 老年痴呆晚上不睡覺,有哪些應對小妙招,拿走不謝
現在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年人也越來越多。可是,隨著老年人的年紀增大,他們的記性也越來越不好,導致現在很多老年人都有老年痴呆症的毛病了。他們不僅慢慢的將一些事情忘記了,而且連親人都開始變得不再認識了。時間久了,他們的睡眠也少了,精神也越來越差了。
老年痴呆症的人,多半還是缺少人陪伴,很少時間用到大腦。長此久往,就容易造成大腦郁結,忘記很多事情等行為出現。
H. 如何為痴呆老人照顧者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
老年痴呆(AD)是由於腦功能障礙而產生的獲得性、全面性、持續性的智能損害綜合征,除認知功能障礙外,還伴有精神行為症狀。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逐漸上升,在60~90歲的老年人中,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大呈指數增長,平均每隔5.1歲增加1倍[1]。在老年痴呆病人的日常護理工作中,照顧者佔有重要的地位,我科通過對照顧者進行健康教育,增強其護理知識技能,提高了輕中度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能力及質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我科2005年4月至2007年5月收治老年痴呆病人64例,男42例,女22例,平均年齡(75.4±8.1)歲。經DSM-IV[2](美國精神病診斷的統計手冊第IV版)確診,血管性痴呆36例,阿爾茨海默病17例,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獃痴呆11。根據MMSE [3]評分,輕度認知損害40例,中度認知損害24例。均因其他疾病入院,慢支12例,肺氣腫14例,高血壓病16例,糖尿病13例,肺部感染9例。隨機分成觀察組33例,對照組3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病情,經統計學檢驗,P>0.05,具有可比性。配對選擇觀察組病人的照顧者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齡(49.88±8.99)歲。關系:配偶8例,子女10例,其他13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0例,高中及以下21例。
1.2方法
1.2.1教育方法
兩組患者住院後均予常規綜合治療,包括葯物治療、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行為干預等。對照組未對照顧者進行強化的健康教育,觀察組對照顧者也實施健康教育,措施包括:
1.2.1.1健康教育評估
首先對患者進行一般情況評估,系統地收集資料和記錄患者的健康情況,護理查體系統、完整、准確。了解患者生活質量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對社會支持的需要程度、對葯物的認識水平及對今後生活的態度,了解照顧者對患者的關心程度、對疾病的認知和態度及對疾病的承受能力。
1.2.1.2健康教育內容
①身體功能教育:向照顧者講解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行為表現等,教授照顧者對患者實施身體功能知識指導,協同照顧者、患者了解其個性特徵,妥善解決各類生活事件,並在今後保持專業的指導與聯系。②角色功能教育:根據照顧者的接受能力,宣教老年性痴呆症的相關知識,包括老年性痴呆症的臨床表現、病因、誘發因素、功能鍛煉的作用及措施、有關護理知識等,提高照顧者對老年人生活質量及老年痴呆症的了解,盡快進入角色。強調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種隨著時間推移而漸進的、有害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身體、角色、情緒、社會功能將呈難以逆轉的損害。調整個體對事件的認知評價,提高個體角色能力。③情緒功能教育:鼓勵照顧者、親友、同事經常探視患者,給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人及各方面的照顧和關愛,激發其對生活的信心和對親人的眷戀,逐步提高患者的情緒防禦機制。講解心理、情緒對老年性痴呆的影響,對照顧者進行心理指導,提供適度的幫助,減少照顧者的應激、焦慮情緒。堅持對照顧者的觀察,善於發現並掌握不同照顧者的適應能力和功能行為及情緒變化。④社會功能教育:教授照顧者改變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特別是行為控制,使之不斷適應社會需要。講解堅持社會活動的意義,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作業,督促患者堅持最大化地接觸社會和 自然 界。告訴照顧者適當的有氧鍛煉有助於改善器官功能和患者社會功能,讓患者有成就感。社會支持影響患者功能狀態、總體健康感覺和幸福感,從而影響其健康相關生活質量。⑤綜合技巧教育:溝通技巧—評估患者溝通的需求、理解能力,教授照顧者對患者實施措施前、中、後的目的、過程、效果及影響進行溝通,及時給予鼓勵,並調整下一步的實施項目力度和進度,實施結束後給患者講評效果;表達技巧—教授照顧者學會如何表達患者的錯誤行為和糾正方法,以及觀察患者情緒、行動、思維等變化,根據患者接受能力,進行衣、食、住、行、排泄鍛煉等各方面表達技巧的學習;示範技巧—指導照顧者觀察患者手勢、表情等,及時滿足患者需要。在語言表達的同時,充分利用肢體語言示範,如雙手並攏,頭偏向一側,表示睡覺。
1.2.2教育形式和方法
患者入院後,由專職護士根據評估情況,對患者照顧者小組或個別講解,發放健康知識小冊子等方式,對其進行AD知識的健康教育,並要求其照顧者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中。並注意循序漸進定期評價教育效果,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疾病 發展 不同時期及時調整教育計劃和修改教育內容,使患者照顧者能完全掌握AD的有關知識和照顧患者的技能。
1.2.3教育效果的評價
由專職護士採用生活質量評定表[4]在入院時入院後第4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包括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飲食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5個方面。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3統計學方法
調查數據採用SPSS11.5軟體包進行統計學處理。
2.1兩組患者入院時與入院後第4周生活質量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入院後第4周各觀察指標與入院時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入院後第4周身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與入院時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入院時各指標比較
無顯著差異(P>0.05)。 入院後第4周,兩組患者的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差異顯著(P<0.05或0.01),見表2
3討論
由於老年AD是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在 治療 上無根本性突破,護理是延緩病情並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
我國絕大多數老年AD病人都以家庭照料為主,對病人的照料,僅有親情是不夠的,必須講究 科學 化和專業化,必須具有照顧的知識和技巧。本研究通過強化照顧者的健康 教育 ,使照顧者了解和掌握了治療和護理知識,並將知識運用到患者的治療、護理過程中,使患者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患者不能進入角色或角色行為得不到其照顧者理解和支持的現象。研究結果示:干預後患者生活質量各指數較入院時顯著提高,總體生活質量明顯高於干預前,經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對照組相比,入院後第4周,兩組患者的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差異顯著(P<0.05或0.01)。提示:加強照顧者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照顧者的照料水平及配合程度,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質量。
I. 父親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脾氣暴躁,該怎麼護理啊
阿爾茨海默病的調養與護理方法包括遵醫囑進行治療、改善認知功能、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意外發生、避免感染等。 1.遵醫囑進行治療:按照醫生要求進行葯物治療、認知功能鍛煉、活動能力鍛煉等,避免自行減葯、換葯,或更改治療方案。 2.改善認知功能:病人需要與他人多交流,多看書、看報,多思考。家人也需要主動多與病人交流。 3.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保證營養素充足,避免高糖、高飽和脂肪酸等食物,避免油炸、燒烤等方式烹調食物。 4.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保證睡眠。 5.避免意外發生:如病人有行走困難,應選擇助行器或由他人攙扶,避免摔倒;如病人有智力障礙、記憶力減退,需要安排家人長期陪同,並將寫有家人聯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的卡片放在病人的衣兜內,避免病人走失或受傷。 6.避免感染:如病人癱瘓需長期卧床,餵食、喂水時應使病人保持坐姿,或使用胃管,避免病人將飲食吸入至肺,引起肺炎。同時注意定時翻身、拍背、保持皮膚乾爽和清潔。 家人應協助病人進行治療和日常的調養,如有疑問可咨詢負責治療的醫生。
J. 一人得老年痴呆全家人崩潰,照顧老年痴呆症有什麼技巧
一人得老年痴呆全家人崩潰!照顧老年痴呆症有什麼技巧?
我國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在65歲以上人群中的發病率是5%,每增加10歲,發病率就增加5%,也就是說,85歲的人群中每2-3個就有一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讓數百萬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與心理負擔。
沒有一個保姆能忍受這種病
記住家裡的新人、出門後找不到回家的路,做飯總是忘了關煤氣,剛吃了飯又說自己肚子餓,還時常懷疑家人要害自己,懷疑老伴出軌、家人偷走了自己的銀行卡,半夜吵鬧不睡覺、上廁所不解褲子......這便是一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日常。
家住北京西三旗的宋阿姨,老伴在2013年診斷得了老年痴呆症。從那年開始,老伴脾氣越來越差,甚至對她出口就罵、抬手就打。隨後,老伴大小便失禁,甚至有時候突然就會大哭大笑……在最難熬的時候,宋阿姨也曾經將老伴兒送去住院。但那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年將近10萬塊錢的住院醫療費已讓自己和孩子都很有壓力。
在「老年痴呆吧」里,很多患者家屬面臨的問題和宋阿姨如出一轍。網友霹靂說:「老年痴呆這個病需要非常有耐心,我上班只能請保姆,保姆也是干三四個月就得換,因為沒有一個保姆能受得了長時間的這種『折磨』,母親患病4年,到現在尿褲子和拉屎拉褲子都屬於非常正常的了,晚上不吃葯就一夜不睡,一會兒就哭哭啼啼的,一會兒就哈哈大笑的……說實話這種病折磨的是家人的身心,我談的女朋友往往跟我接觸一段時間就會分手,因為沒有一個人能接受母親的這種病!」
2040年痴呆患者將超過2200萬
中國「老年痴呆症」患者佔世界同類人群的1/4。更令人擔心的是,痴呆還有了年輕化的趨勢,發病年齡已由原來公認的65歲逐步提前到了55歲,整整早了10年。據相關機構預測,我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數量將在2040年達成2200萬。
老年痴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居第4位的老年人死因,是威脅老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隨著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痴呆症將給社會及家庭醫療帶來沉重負擔。
老年痴呆症早期持續1~3年,中期大約持續2年,大部分病人進入晚期後在1~2年內死於各種並發症。患者確診老年性痴呆後至死亡的病程大約為3~7年。但是,對於患者及家屬來說還有個診斷時間的問題,由於受目前老年性痴呆診斷手段及患者及家屬疾病意識的限制,許多患者確診老年性痴呆時,已經進入了疾病中期,甚至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3.3年。
照顧老年痴呆症有什麼技巧?
1、溝通技巧
首先要確定患者視覺、聽覺是否正常,例如眼鏡度數是否合適,助聽器的功能是否正常。交流時要面對面交談,直接稱呼患者的名字。講話要慢、吐字要清,語言要簡短達意,給患者一些反應時間,不要打斷患者講話。詢問痴呆患者問題時,應該是一些以「是」或「否」作為回答的問題而避免思考性的問題,如「你想出去走走嗎?」而不是「你想做些什麼?」注意體會患者所表述的詞語及肢體語言。保持耐心及和藹的態度。
2、日常生活照料
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將家中的環境作適當改變,室內光線要充足,防止摔倒。痴呆患者外出要有人陪伴,在其身上攜帶聯系卡,寫上姓名、地址、電話、病情和聯系人等。盡可能避免搬家。把患者要穿著的衣服按順序排列。避免有太多鈕扣的衣服,以拉鏈取代鈕扣,以彈性褲腰帶取代皮帶。不要選擇系帶的鞋子。在季節轉換時,要及時為其增減衣物。刀、剪等銳利的東西及葯品、殺蟲劑等要妥善保存,以免患者誤拿。火爐或電熱器的開關旋鈕要加裝保護裝置。
3、適度活動
諸如閱讀之類的智力活動對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社會性活動和體力活動。
4、進食與服葯
飲食均衡,定時進食,進食時要有人陪伴,督促其細嚼慢咽。痴呆老人服葯時必須有人在旁陪伴,安排其按時服葯,以免遺忘或錯服。對伴有抑鬱症、幻覺和自殺傾向的痴呆患者,家人一定要把葯品妥善存放好。
5、心理疏導
對於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疏導目標應著眼於幫助患者適應目前的生活,並使其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照料者需關注老人的情緒與個性變化,幫助老人多回憶一些以往有趣的事及有助於他們感受到生命意義的活動。對情緒悲觀的患者,應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
6、營養調理與改善
現代科學已經發現,一些特殊的植物營養可以幫助我們預防老年痴呆,提高大腦的活性,例如西伯利亞冷杉精華。西伯利亞冷杉精華這種生物制劑由聚戊烯醇、鐵–麥芽酚、氨基醋酸、磷脂醯絲氨酸、酚酸、 維生素E乙酸鹽等有效成分組成。研究證實,西伯利亞冷杉聚戊烯醇能提高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認知能力、改善腦症狀程度和酶活性的影響,對於腦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