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症患者
[編輯本段]護理
老年性痴呆患者有的在家裡,也有的在醫院和老年福利院接受治療和護理。那麼,怎樣護理才科學呢?
1、首先要預防老年人卧床不起。對老年性痴呆患者,家人往往很容易產生過度的保護傾向,這是造成病人卧床不起的最大原因。患者一旦卧床不起,可出現許多並發症,這將會加重痴呆症狀,加快縮短其壽命,因此對早期痴呆病人應該讓他們在家人看護和指導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家人還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絕對不能疏遠病人,要幫助患者排除心理障礙及行為障礙,幫助病人恢復記憶。這對早期患者的防治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2、要注意飲食和營養。老年痴呆症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飲食障礙和吞咽障礙。再則,老年人本身腎功能及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基礎代謝減少和身體活動減少等原因,使體內對營養素的利用、吸收容易產生障礙,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甚至出現貧血。因此對痴呆症患者的飲食要考慮量和質的平衡,要選用容易消化、容易吞咽的食物,對蛋白質、脂肪的攝入不必加以限制。低營養狀態,會進一步促使疾病的發展。
要保持日常衛生習慣。對早期痴呆症患者要盡可能幫助其保持日常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起居、穿衣、刷牙、洗臉等,即使做得不規范,也要盡可能讓他自己去做。因為這也是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所不可忽視的環節。對卧床不起患者,必須給予護理,清潔口腔,要定時給患者洗澡、洗頭,要勤換衣服。在痴呆患者中時常出現大小便失禁,一旦出現大小便失禁,即病情已到了相當嚴重的時期。但排便、排尿要及時處理,清洗干凈,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以防感染。
3、要預防感染。痴呆患者肺炎的發病率很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據國外調查資料報道,痴呆症患者的死亡原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因並發肺炎而死亡。一旦並發,病程進展迅速,尤其是卧床不起患者,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如呼吸系統機能下降,機體感染防禦能力下降,以及意識障礙,營養不良、大小便失禁、生褥瘡時,這就很容易並發肺炎。所以要盡可能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一旦並發感染應及時治療。
要預防褥瘡。所謂褥瘡是指由於局部循環障礙而使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預防褥瘡的發生,首先要對卧床不起患者,進行全身和局部管理。全身管理包括,原發病的治療,全身狀態的改善,保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預防感染等。局部管理:對卧床不起患者2—3小時變換一次體位,注意觀察皮膚、保持皮膚清潔,不能使用酒精、清毒劑清洗,用溫水洗比較好。局部可以用棉墊、枕頭、泡沫軟墊枕於臀部、肋部等好發部位。
2. 老年痴呆患者的護理措施
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的表現為進行性記憶力下降,甚至會伴隨有行為異常,精神障礙等,老年痴呆的病程大概為5到10年,就會長期卧床,卧床後常會並發名種並發症,比如肺部感染,褥瘡,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且老年性痴呆常死於這些並發症,因此家屬的護理措施非常重要,比如應勤翻身,拍背,及肢體的功能鍛練以防止各種並發症的出現。首先家屬應該對患者的心理給予支持,讓患者對疾病少一些恐懼,平時生活中家屬應更加細心,保護好患者,因為老年痴呆患者容易走出家門或者走丟,家屬可以給患者胸前掛個卡片,寫上聯系電話和姓名,如果出現走失的情況,可以及時聯繫到家人,後期患者的生活能力下降,動作遲緩,這時要及時預防摔跤、骨折,可以將床用安全床檔擋住防止患者摔傷,平時多注意患者的保暖,以免著涼感冒。生活中老年痴呆症病人還容易出現走丟,建議這時家屬可以給病人配備一個卡片,在卡片上寫上電話號碼等相關聯系方式,要是萬一患者出現丟失等情況,那麼可以及時聯繫到家人。到了中晚期患者,生活能力下降,以及動作也變緩慢,那麼這時需要注意防止意外,來預防摔跤,骨折等突發情況。老年痴呆患者的護理方法要耐心細致,要隨時看護老人的身體情況,不要說一些粗暴的語言來防止老人出現一些情緒方面的抵抗,有可能會導致老人出現一些疾病加重的症狀,在看護老人的時候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老年痴呆症會導致人出現一些記憶力下降的症狀。老年痴呆患者的護理要通過日常方面來進行,老年痴呆症一般情況下是一種退行性的病變,在看護老人的時候態度一定要溫和,不要給老人說一些粗暴性的語言,以免老人出現一些自卑的心理,而且會出現一些抵抗的情緒,還要讓老人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和脂肪酸的食物。
3. 如何照顧有痴呆症狀的老人
、我覺得應該保證室內環境適宜 應保持老人所處環境寬敞、整潔、光線充足,由於痴呆老人的記憶力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減退,室內設施應遵循固定、簡單的原則。 2、杜絕危險因素的出現 除了嚴格杜絕刀具、剪刀等危險物品的存在,除此之外。就是給他吃好喝好,希望採納!
4. 溫州附屬一醫哪個醫生看老年痴呆好
老年痴呆屬於神經內科
5. 老年痴呆平時怎麼照顧
你好!老年痴呆平時這樣照顧:
飲食方面:盡量低鹽低脂、高蛋白、高熱量、豐富維生素飲食,食物易嚼易消化,餵食過程速度不宜過快,避免嗆咳、窒息。對晚期患者喪失吞咽能力時,可輕壓嘴唇,提醒他吞咽,每次吞咽後囑患者反復做幾次空咽動作,確保食物全部咽下。吞咽困難嚴重時,可考慮留置胃管,鼻飼時抬高床頭。痴呆患者飢飽無度,需注意進食量,避免過少過多。
督促患者按時排便,做好記錄,避免患者便秘和隨地大小便。照顧日常生活:調動患者的積極性,諸如進食、穿衣、刷牙、洗臉等日常動作盡量讓其自己完成。患者對溫度的感知障礙,應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對身體不適感知差,需關注有無發熱、咳嗽、二便是否正常、監測血壓、血糖,以便及時發現不適,盡早就醫。長期卧床的患者,還需要檢查皮膚黏膜,避免褥瘡。生活環境:盡量避免突然變更環境或照護人員,定時開窗通風。鼓勵室外適當活動。
居住環境:活動范圍內物品盡量減少,可設置床檔,避免墜床,物品擺放位置盡量固定,做好地面防滑。
防範走丟:避免患者單獨外出,可在患者衣兜內放置卡片,寫清患者姓名、疾病、住址、聯系電話等,或攜帶防丟定位。
心理安撫
看護者需有足夠的耐心,給予患者足夠的陪伴與寬容,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減少埋怨與苛責。適當的參加親友活動,回憶以往的事情,鼓勵傾訴,給予回饋。
6. 家裡的老人患了老年痴呆要怎麼解決
對於老年痴呆,沒法根治,只能通過一些方式來緩解,比如說以下方式:
第一、老年痴呆分為兩種,一種是血管型痴呆,就是腦血管里有梗塞,造成大腦的不同功能部位因為缺血等因素出現功能障礙,例如記憶力下降等。這種老年痴呆有遺傳因素存在,因為栓塞體質和高血壓都有明顯的遺傳傾向。但是如果自己做好健康管理,健康生活,定期體檢,有專業醫學顧問進行健康指導等等,是可以有效進行預防的。
第二、另一種是阿爾茨海默症。是一種會慢慢損傷記憶和認知功能的進行性腦病,病情逐漸發展,一開始可能只是健忘,數年或數十年後可發展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死亡。確切的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人員普遍認為與腦細胞中澱粉樣蛋白團塊過度沉積、聚集並形成斑塊,進而導致神經元突觸功能障礙和神經元變性死亡有關。如果你的直系親屬——父母或兄弟姐妹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那麼你患病概率至多可增加20%。
第三、很遺憾的是,目前阿爾茨海默症連致病機理都完全沒有搞清楚,也沒有任何通過FDA認證的葯物被研發出來,前段時間輝瑞一個研究小組還因為無法通過二期實驗關閉了相關項目。所以阿爾茨海默症沒有辦法預防,沒有辦法治療。
第四、嚴格來說,這兩種老年痴呆都有遺傳因素存在,但是前者可以通過良好的健康管理手段進行預防,後者完全沒有辦法。
7.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護理老年痴呆病人並非易事,體現在照顧的方方面面。且越是晚期病情嚴重的患者,護理越重要。
首先要增強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為老人設置方便合理的生活環境;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動,盡量維持患者的獨立性。
其次是延緩老人的病情惡化及功能衰退。關愛惟士在實踐中驗證了5種感官刺激療法對於延緩痴呆症症患者認知下降的有效性,即通過刺激人的五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增強患者對於外界的感知,提高注意力,維持現有的認知水平。
除了科學細致的基本生活起居照護,還要應對患者異常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舉止。病情的發展會影響患者情緒,而患者的認知能力退化也與心理狀態有關。好的護理應該是盡量減少病人和外界的沖突,幫助患者減輕恐懼感、緩解焦慮、給老人安全感,樹立快樂自信的生活態度,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同時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給予其充分的尊重,保護患者的隱私,讓其感到活得有尊嚴。科學合理的護理工作會讓患者的晚年生活更有意義。
推薦了解一下關愛惟士公司的服務,他們是英國政府采購的老人服務專業機構,所以服務和人員素質都很不錯,在北京也是獨一無二的居家服務外企。在老年痴呆症方面,關愛惟士提供非葯物認知干預,痴呆病人在使用葯物的同時也提倡加入非葯物的理療。
8. 老年痴呆老人如何護理
對於家中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應做到以下幾點:
1、在日常料理上,應該合理安排老年患者有規律的生活,要求他(她)按時起床,就寢和進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規律。
2、在自理能力上,應保障老年人患者在衛生、飲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的自理能力上有一定的幫助。
3、在衛生上,應保持好老年人患者的個人衛生,包括皮膚、頭發、指甲、口腔等的衛生。要求早晚刷牙、洗臉,勤剪指甲,定期洗頭、洗澡,勤換內衣、被褥。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被,居室常開窗換氣,常曬被褥。長期卧床者要定時翻身,拍背,預防褥瘡。
4、在飲食上,家人要合理安排老年患者的飲食,一日三餐應做到定量、定時。由於老年痴呆患者多數因缺乏食慾而少食甚至拒食,造成營養不良。要給他們選擇營養豐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葷素搭配,食物溫度適中,無刺、無骨,易於消化。保證其吃飽吃好,對吞咽困難者應指導其緩慢進食,不可催促,以防噎嗆。對少數食慾亢進、暴飲暴食者,要適當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嘔吐、腹瀉。
5、在心理狀態,身體活動上,在白天可盡量讓老年患者進行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如養花、養魚、畫畫、散步、打太極拳、編織等。也可讀報、聽廣播、選擇性看一些娛樂性節目(忌看恐怖、驚險及傷感的節目),多與老年人交流,使他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9. 我的父親79歲了得了老年痴呆三年了.總喜歡走.走出去不能回家.我們該怎麼辦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有一個人長期陪在老人身邊,或者請一個保姆。而且一定要製作一個家人聯系的牌子之類的,讓老人隨身帶著。
10. 如何護理痴呆老人
首先要增強病人的自我照顧能力。為老人設置方便合理的生活環境;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動。
其次是延緩老人的病情惡化及功能衰退。病人的認知能力退化和心理狀態有關,好的護理能幫助老人建立快樂安全的生活態度。
再次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讓其感到活得有尊嚴。恰當的護理工作會讓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意義。
最後應盡量減少病人和外界的沖突。不僅要照料老人的生活、用葯、保健等方面,還應關懷老人的心理變化。病情會影響病人情緒,通過護理能減輕恐懼感、緩解焦慮、給老人安全感,避免受到傷害,或傷害他人。
明確了護理的幾大方向後,在具體照顧病人時,家屬可採用以下方法:
一、情感支持,掌握交流。尊重病人的人格很重要,千萬不要傷害病人的自尊心。要經常用撫摸動作和親切的話語,給予他關心和愛護。談話時語調要低,態度要和藹,吐詞清晰緩慢,不要嘲笑,也不要輕易否定他的要求。
二、加強防護,防止意外。病情重的患者要做到24小時有人陪伴,病情輕的只需在他活動多的時間里加強看護就行。不要讓他單獨外出,以免迷路走失。最好在病人口袋裡放一張寫有病人名字、家庭地址、聯系電話的安全卡。在家中安全也要重視,比如讓病人穿防滑軟底鞋;在浴室、衛生間安裝扶手;在卧床病人的床邊加護欄等。
三、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生活的飲食應豐富多樣,定時定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纖維素、易消化軟食為主。家屬要經常協助病人搞好個個人衛生,讓他們做一些泡茶、洗碗、掃地、買東西等簡單家務,在頭腦中建立新的條件反射。通過看電視、聽音樂、看報紙、讀雜志,給他以視聽方面的外界刺激;經常有意識地讓病人記憶、判斷,以達到鍛煉大腦思維活動的目的。
四、對於有異常行為的病人,要反復進行強化訓練。如果病人有隨地大小便現象,家人就應掌握病人大小便規律,定時督促病入上廁所。幫助病人養成有規律的生活,活動時間不易過長,周圍環境要相對清靜;當病入有不合理要求時,要勸阻或分散其注意力。
五、重症病人要做好口腔護理,以及會陰部、皮膚的清潔護理。要經常給卧床的病人翻身、拍身、曬被褥,每天定時通風。另外給病入做一些肢體關節的被動活動,以保持肢體的正常功能位置,防止關節畸形和肌肉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