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痴呆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根本原因,是機體的衰老。腦組織的衰老、萎縮、變性是老年性痴呆發生的基礎,這也許就是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的道理。
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感染、中毒、遺傳、精神刺激等引起機體代謝紊亂、功能減退導致老年性痴呆的發生發展也是不可忽視的,而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的進入老年不患老年性痴呆,而有的人卻患了老年性痴呆的原因。
老年痴呆的患者,平時要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避免精神上的刺激。老人要適當進行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平常護理要加強。避免使用損傷腦細胞的葯物。
(1)老年痴呆症的社會原因擴展閱讀:
神經心理學測驗:
簡易精神量表(MMSE):內容簡練,測定時間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臨床上測查本病智能損害程度最常見的量表。該量表總分值數與文化教育程度有關,若文盲≤17分;小學程度≤20分;中學程度≤22分;大學程度≤23分,則說明存在認知功能損害。
應進一步進行詳細神經心理學測驗包括記憶力、執行功能、語言、運用和視空間能力等各項認知功能的評估。如AD評定量表認知部分(ADAS-cog)是一個包含11個項目的認知能力成套測驗,專門用於檢測AD嚴重程度的變化,但主要用於臨床試驗。
日常生活能力評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量表可用於評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損害程度。該量表內容有兩部分:
一是軀體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脫衣、梳頭和刷牙等);
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電話、乘公共汽車、自己做飯等)。後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認知功能下降的影響。
⑵ 人為什麼會有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首發症狀 老年痴呆是一種由於大腦器質性損害而引起的腦功能障礙,使記憶、理解、判斷、自我控制等能力發生進行性退化和持續性智能損害,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的病症。老年痴呆症是靜悄悄的疾病,沒有痛癢等明顯症狀,早期只是出現記憶力減退、健忘等症狀,很多病人誤認為這是正常的衰老,以致就診率極低,常使病人錯過有效治療機會。據最新統計,北京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總患病率為5.22%,80歲患病率達15.9%。據估算,全市現有10萬痴呆老人,每年新增近1.8萬至2萬人。但僅有2%的家庭帶老人進行了正確的治療,其他家庭的痴呆老人吃的大都是營養葯,從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專家說,記憶力下降是老年痴呆症最突出的首發症狀。老年性痴呆的記憶障礙以記住新知識能力受損和回憶近期知識困難為特點。患者的日常表現為丟三落四、說完就忘。專家分析五大類人群屬於該病的高危人群:老年女性(男女病人比例為7:26);文化程度低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喪偶、獨居、情緒抑鬱者;患缺血性腦血管病,有長期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病史者。專家稱,痴呆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人的三到四倍,已成為繼心臟病、癌症、中風之後的老年人第四大殺手。由於目前臨床准確診斷老年痴呆尚有難度,基因診斷、基因治療還沒有全面開展,對於有痴呆傾向或可疑的痴呆病人,只有進行早期治療、干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老年人口的數量和所佔比例不斷提高,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日趨增高,老年腦健康問題也受到社會的關注。據不完全統計,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老年痴呆症總是在人不知不覺中起病,呈持續進行性智能衰退,智能直線下降,病程一般是5至12年,而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該病已成為現代社會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 發生老年痴呆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研究發現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因素、飲食中鋁含量過高、膽固醇過高、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中風等疾病因素,其發病還往往與受教育程度低、不愛動腦子、性格內向、不願與人接觸及不良生活方式如嗜酒等有關。此外婦女在更年期後雌激素水平低下等也會造成痴呆。痴呆的早期表現是認知出現障礙,也就是記憶力差。 老年痴呆不要等出現以上病症在開始治療。如果出現病症在治療的話就有點晚了。我們可以已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良好保健預防。科學實驗研究結果顯示。45歲以上的中老年適量的補充DHA和EPA可以補充大腦營養,提高記憶力,激活大腦沉睡的細胞,並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老年痴呆! 近年來我們常常在食品廣告和食品標簽中聽到和看到它們, 實際上是最早起源於一個科學發現。 居住在北極圈內一個島嶼上的愛斯基摩人不但長壽, 而且陸地人群常見的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非常少。調查發現,他們的平常一日三餐,多以魚和肉為主,通常認為的致病因素如脂肪、能量和膽固醇攝入量並不低。人們百思不得其解,派科學家更進一步調查分析。科學家們後來的研究發現, 原來改變著這里人群健康的物質是膳食中兩種脂肪酸起主要作用, 這就是EPA、DHA。這些物質大量存在於深海魚的魚油當中。 DHA、EPA有降低膽固醇,提高記憶力,激活大腦沉睡的細胞。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而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種能移去血管壁上積存的膽固醇,疏通血管的物質。它們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和擴張血管等作用。 (實例)麥賢得,全國戰斗英雄。南海艦隊廣東基地副司令1965年在一次海戰中,頭部被炮彈碎片擊中。經多名醫學專家搶救,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成為了一個半植物人。自他負重傷以來,幾十年服用過無數的葯物,均無效果。95年5月18日(世界助殘日),汕頭市殘聯接受昂泰集團捐贈的鰻魚系列保健品,殘聯將鰻魚油功能保健品贈送給了麥賢得。他服用之後,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就出現了奇跡般的效果。一年後,他完全恢復了正常人的生活,重新走向工作崗位。 麥賢得激動的說:「是昂泰給了我第2次生命」 昂泰集團(北京海瑞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的鰻魚油膠囊。他主要是從鰻魚里提煉出來的。它的主要成分是大腦所需要的DHA和EPA! 鰻魚由膠囊:凈含量:0.3g X 18粒 X 4片/盒 零售價:¥103.00 批准文號:衛食健字〈1998〉第365號 功效成分及含量:每100g含EPA 4~8g,DHA 10~20g 另外,掌握早期老年痴呆症狀的識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干預,能改善症狀,延緩病情的發展。老年人平時要做到: 1、及時檢查。凡6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近期有遺忘現象,應及時到神經內科檢查就診。 2、合理飲食。老年人消化功能差,應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如魚類、蛋類、瘦肉、菌菇類食品及富含維生素的各種食物包括水果和蔬菜等,對增加抵抗力、提高記憶力都有幫助; 3、保護好牙齒。研究人員發現,青年時期缺牙不補,易患早老性痴呆。 4、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特別是文體活動,培養廣泛愛好,而且力爭做出一些成績,不斷加深興趣。老年人要多同孫子孫女在一起,使自己似乎也回到童年。人要活到老,學到老,用腦到老。 5、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症、糖尿病、中風等都會引起老年痴呆症的發生和病情惡化。因此,患有此疾病的人應及時治療
⑶ 引起老年痴呆症的原因是什麼
1、營養及代謝障礙來:由於自營養及代謝障礙造成了腦組織及其功能受損而導致痴呆。如各種臟器引起的腦病,像腎性腦病,是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引起腦的缺血、缺氧,可以導致痴呆;其他如肝性腦病、肺性腦病等都可導致痴呆。2、腫瘤:惡性腫瘤引起代謝紊亂可導致痴呆,腦腫瘤也可直接損傷腦組織導致痴呆。以上是對引起老年痴呆症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⑷ 為什麼會有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尚不明確,考慮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老年痴呆症也可稱作為阿爾茨海默症,其原因有可能與年齡因素有關,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認知功能以及行為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容易誘發該疾病。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人格以及行為的改變等。其次,該疾病的發生還有可能與家族遺傳因素有關,如果患有該疾病,其一級親屬患病率相比正常人也會明顯增高。該疾病的症狀為進行性加重,患者不僅會有人知功能的障礙,還可以伴有其他神經精神的症狀。此外,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原因可能與既往受到頭部外傷也有關系;或者由於慢性疾病所誘發的,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如果平時沒有規律作息、缺乏鍛煉、吸煙喝酒、高脂飲食、睡眠不足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會引起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提高阿爾茨海默症的患病風險。患者首先可以出現近事記憶減退,隨著病情發展,可以出現遠期記憶減退,表現為找不到回家的路、對人和事物的遺忘等。
建議患者平時規律作息,均衡營養攝入,保持樂觀的心態,同時適當的進行社交活動,可以減慢病情的發展。
⑸ 老年痴呆是怎麼引起的呢
你好,老年痴呆症的大病原因主要有兩個(特別需要我們去注意和預防的):第一,是鋁元素的過多攝入,例如常使用鋁制餐具和常食用含鋁量大的粉條等。
第二,就是不愛看書和運動,以及不愛參加與人互動的社會活動。
所以我們不僅要活到老學到老,也要經常與人交往助人為樂。
⑹ 人為什麼會得老年痴呆症
導致老人痴呆症的病原已於日前為科學家發現。造成老人痴呆症的原因是腦細胞中的某種蛋白質,被一種酵素切斷,並產生一種有毒物質的累積。 引發老人痴呆症的酵素即是十多年前就已經知道的「貝塔分泌脢」(Beta-Secretase),但直至日前,科學家才確定導致老人痴呆症的酵素,未來可望藉由發展足以阻撓其作用的葯物來防止或延緩老人痴呆症的發作。
⑺ 老年痴呆症,是由那些原因 造成的
是由於本身的體質造成,身體弱的人易得老年痴呆症。
⑻ 我國老人容易患老年痴呆症是因為哪五個原因
早知阿爾茨海默病是歲以上人群中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已成為損害老年人健康的頭號殺手。老年痴呆症最大的特點是記憶力喪失。另外,語言能力也會受到損害,這往往給家庭帶來很多麻煩和麻煩。
通常,老年人在飲食中應多吃有益於大腦的食物,含優質蛋白質和各種氨基酸的魚肉、含雞蛋磷酸的堅果、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必須多吃;含鉛的食物,必須避免鋁和其他對神經系統有害的物質。
2。俗話說,用腦越有效。如上所述,大腦使用的程度也是影響這種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最好養成讀書、看報、下棋等習慣,能有效緩解大腦衰老,預防疾病。
3。適當運動,保持精力:事實上,人就像一台機器。阿爾茨海默病實際上是人類器官(尤其是大腦)出現故障的一部分。為什麼年輕人患痴呆症不容易?這是因為當他們年輕的時候,機器不會停止運轉,而它的零件也會不斷自我照顧。一旦退休,他們整天無所事事,無所事事,待在家裡,身體各部位運轉不暢,自然容易出問題。
⑼ 引起老年痴呆症的原因都有哪些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該病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目前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餘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與該病發病有關:
1.家族史
絕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該病的危險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屬成員中患同樣疾病者高於一般人群,此外還發現先天愚型患病危險性增加。進一步的遺傳學研究證實,該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所致。最近通過基因定位研究,發現腦內澱粉樣蛋白的病理基因位於第21對染色體。可見痴呆與遺傳有關是比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該病類似病理改變,DS如活到成人發生該病幾率約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於21號染色體,乃引起對該病遺傳學研究極大興趣。但該病遺傳學研究難度大,多數研究者發現患者家庭成員患該病危險率比一般人群約高3~4倍。St.George-Hyslop等(1989)復習了該病家系研究資料,發現家庭成員患該病的危險,父母為14.4%;同胞為3.8%~13.9%。用壽命統計分析,FAD一級親屬患該病的危險率高達50%,而對照組僅10%,這些資料支持部分發病早的FAD,是一組與年齡相關的顯性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文獻有一篇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見可排除X-連鎖遺傳,而多數散發病例可能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與AD有關的遺傳學位點,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個:早發型AD基因座分別位於2l、14、1號染色體。相應的可能致病基因為APP、S182和STM-2基因。遲發型AD基因座位於19號染色體,可能致病基因為載脂蛋白E(APOE)基因。
2.一些軀體疾病
如甲狀腺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癲癇等,曾被作為該病的危險因素研究。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史者,患該病的相對危險度高。該病發病前有癲癇發作史較多。偏頭痛或嚴重頭痛史與該病無關。不少研究發現抑鬱症史,特別是老年期抑鬱症史是該病的危險因素。最近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認為,除抑鬱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症和偏執性精神病也有關。曾經作為該病危險因素研究的化學物質有重金屬鹽、有機溶劑、殺蟲劑、葯品等。鋁的作用一直令人關注,因為動物實驗顯示鋁鹽對學習和記憶有影響;流行病學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與飲水中鋁的含量有關。可能由於鋁或硅等神經毒素在體內的蓄積,加速了衰老過程。
3.頭部外傷
頭部外傷指伴有意識障礙的頭部外傷,腦外傷作為該病危險因素已有較多報道。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提示嚴重腦外傷可能是某些該病的病因之一。
4.其他
免疫系統的進行性衰竭、機體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喪偶、獨居、經濟困難、生活顛簸等社會心理因素可成為發病誘因。
⑽ 老年痴呆症是怎樣形成的
所謂的老年痴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其特徵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並伴有β-澱粉樣蛋白
(β-amyloid,β-ap)
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
nft)
,大量記憶性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老年斑
(senileplaque,sp)
的形成。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或逆轉疾病進展的治療葯物。也是四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它三種為亨廷頓氏病、盧伽雷氏症、帕金森氏病)。
老齡化趨勢讓老年性痴呆患者數量增多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了活力。但是請不要忘記: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進入老齡社會。同時伴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四五十歲就痴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歲的女兒陪同80歲老母親看病,竟然雙雙被診為老年痴呆;47歲婦女丟三落四,同樣是老年痴呆惹的禍……這些都在顯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齡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血管性因素在發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