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人家雅稱

老人家雅稱

發布時間:2020-12-02 04:59:51

㈠ 古代對老年人的稱呼或自稱有哪些

古代講究長幼有序,所以對於稱呼的禮儀要求也非常多,長輩們的自稱和稱呼就已經多得讓人有些傻傻分不清。長輩的自稱有老朽、老夫、老漢、老叟、老身、老婦、老嫗、奴婢、賤妾、奴家、吾、余等,對長輩的稱呼更是繁多,比如「家父」,「家母」,「令尊」,「令堂」等等。

對於自己已經逝去的父母的尊稱有先父、先母、先嚴、先慈,從這一個稱呼當中也可以得知「先」在古代有「逝去」的意思。對於別人家的父母也有不同的尊稱,一般都會稱作「令尊」和「令堂」,「令」在古代有對對方的尊稱的意思,比如「令妹」就是對對方妹妹的尊稱。古人對於老師也是非常尊重,所以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古人對老師的尊稱有「恩師」「夫子」等。

㈡ 100以上的年齡老人雅稱叫什麼

100以上的老人雅稱來期頤不自滿周歲——襁褓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20歲(男)——弱冠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㈢ 我國古代對過六旬的老人的雅稱是什麼

古代年齡稱謂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乾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內,可組成容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耳順之年
出處:《論語為政篇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㈣ 八十歲老人怎麼稱呼

八十歲老人稱為杖朝之年。但見到這些老人,如何稱呼這些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稱呼這些老人。

自己年齡較小,可以稱呼老爺爺老奶奶或稱呼爺爺、奶奶;自己年齡稍大一些屬中年范疇,可以稱呼他們老爺子,老奶奶,老人家,老大爺。也可以稱呼男性老人為老先生。

(4)老人家雅稱擴展閱讀:

八十歲,拼音是bā shí suì,是指年紀很大的人。這個年歲的稱謂為杖朝之年、中壽。歲,是年齡的計量名詞。語出《漢·曹操·對酒歌》。

其他的年歲稱謂:

嬰兒:人初生

襁褓:0歲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女子13歲

及笄: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仗朝:80歲

耄耋:80-90歲

(鮐背之年):90歲

期頤:100歲

㈤ 老年人的各種別稱是什麼

1 老蒼 [ lǎo cang ]謂頭發蒼白的老人。杜甫《壯游》詩:「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2 花甲[ huā jiǎ ]指六十歲的老人。《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3 古稀 [ gǔ xī ]指七十歲的老人。杜甫《曲江》詩:「清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4 耄[ mào]指八十、九十歲的老人。《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日耄。」

5 期頤 [ qī yí ]指一百歲的老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6 老宿 [ lǎo sù ]年老而在學藝上有造詣的人。如文壇老宿。汪啟淑《鹿菲子小傳》:「黃景仁著有《浮相斌》,老宿咸稱之。」

7 老父 [ lǎo fù ]對老年男子的尊稱。《漢書·張良傳》:「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8 老丈 [ lǎo zhàng ]對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稱號。《稱謂錄》卷三十二引《孫公談圃》:「周孟陽春卿,英廟官僚也。聖眷素隆,書簡以老丈稱之。」

㈥ 老年人的各種別稱

中國傳統上對於老年人的高齡有些褒義的稱謂。
◆60歲:耳順之年、花甲之年、耆[qí]艾: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
◆61歲:還歷壽。
◆70歲: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中壽:七十為中壽。耄[mào]:民間有「人到七十古來稀」之稱。
◆77歲:喜壽。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傘壽[8]耋[dié]:指八九十歲的年紀。[9] [10][11]中壽:指80歲以上。
◆88歲:米壽
◆90歲: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
◆108歲:茶壽: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即得108歲。
注釋
1、《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年老的。
2、《論語·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3、花:天乾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從甲子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
4、由於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5、杜甫有《曲江》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6、《鹽鐵論·孝養》:「七十曰耄。」
7、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9、《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
10、《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
11、《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
12、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13、《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㈦ 古代六十歲被稱為什麼

六十歲雅稱為「花甲」。花甲一詞出自中國古代歷法,以六十年為一循環,一循環稱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號繁多且相互交錯,又稱花甲。

又一種說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跡,到了六十歲,隨著身體的愈加衰老,這道白痕就會消失不見,故而稱作「花甲」。

人們習慣稱六十歲為「花甲」,稱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為「花甲老人」、「花甲之年」。「花甲」是「花甲子」的簡稱,這一名稱的來歷和我國古代的干支紀年法密不可分。

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本稱「干」,地支本稱「支」,是上古時代就已出現的一種計數、計時符號。 天干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個天乾和十二個地支組合為六十對不重復的計數單位組合時,以十干為主,自「甲」開始,依次與十二地支相配合。到第十支時,十干已全部配完,那麼再從第一干開始與第十一支相配,依次類推下去,共得六十組,稱為「六十甲子」。六十年周而復始,所以六十歲是「花甲」之年。

(7)老人家雅稱擴展閱讀:

花甲也指年月、時代、年紀、年歲。

十二地支分別與十二生肖一一對應。子:生肖鼠;丑:生肖牛;寅:生肖虎;卯:生肖兔;辰:生肖龍;巳:生肖蛇;午:生肖馬;未:生肖羊;申:生肖猴;酉:生肖雞;戌:生肖犬;亥:生肖豬。

此外,二十四節氣均分了十二地支,每兩個節氣的長度對應一個地支;十二地支還與一年的十二個月份一一對應。再有,根據古代瑪雅歷法的太陽歷,它採用的是十三進制,即每逢十三進一,各位數字恰好與十二地支可以對應。

㈧ 老人家生日別稱

壽辰 比較莊重。

㈨ 古代分別稱20歲、30歲、40歲、50歲、60歲、70歲、八九十歲各稱什麼

20歲:加冠

30歲:而立

40歲:不惑

50歲: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歲: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

70歲: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90歲:鮐背

(9)老人家雅稱擴展閱讀:

兒童稱謂

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兒童垂發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發時自然下垂的短發。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也有說「垂發」的,意思相同,如《後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頭發紮起來下垂著,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齠[tiao]:兒童換牙。齠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齡:童年。

束發:是指青少年。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經聖治》:「故親生只膝下。」

孺子:兒童。《孟子離婁上》 :「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也用作老人對年輕後生的稱呼。《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

成人稱謂

冠者:指成年人。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歲。「愛自待年金聲夙振」(《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女子許嫁,笄而字。」(《禮記·曲禮上》)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有室,女子生命而願為有家。」朱熹集註:「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

怨女: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曠夫: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男子。

老人稱謂

杖家之年:五十

杖鄉之年:六十

杖國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問焉,則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是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㈩ 八十歲老人稱為什麼

耄(mào)耋(dié)、上壽指八九十歲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閱讀全文

與老人家雅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濟南市工人退休金多少 瀏覽:744
日本東京有多少位百歲老人 瀏覽:351
老年人牙黃怎麼治 瀏覽:78
如何讓老人感覺有氣質 瀏覽:537
為什麼心不好的老人越長壽 瀏覽:878
什麼是好父母恩威 瀏覽:648
美國不老60歲名模 瀏覽:543
2014黑龍江省養老金 瀏覽:446
孝敬父母短句10字 瀏覽:534
現在企業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150
感謝父母應該做哪些行動 瀏覽:897
60歲人的性格 瀏覽:356
全國自助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30
父母結婚費用多少錢 瀏覽:515
嬰兒體檢為什麼會有問題 瀏覽:183
養生堂南瓜怎麼吃 瀏覽:964
當塗基礎養老金多少 瀏覽:53
校園廣播重陽節內容 瀏覽:949
長壽功第二部怎麼練 瀏覽:915
食療養生類的標志怎麼做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