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才能做好社工小組活動
對2樓對邊緣化組員的處理方式比較認同。
我覺得也可以利用一些特定的游戲,把每個人的積極性回調動起答來,一般特定的游戲 能讓人對游戲中引申出來的話題更有感受,比單純地引起話題更具體。。。再把話題拋向邊緣化的組員,可能他們的配合度和融入度會更好些。。。
分享一點拙見~~
2. 社工小組活動可以以家庭為小組嗎
一般是不可以。小組成員基本要求是有共同需求或相似經歷、面對相同問題,可以互相支持、借鑒,接受小組活動的教育和引導,一般家庭成員滿足不了這樣的要求。
3. 社工在小組活動中應如何更好的做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如姓什麼,怎麼稱呼
先要澄清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想要達到的目標。個回案中就要接著澄清原則以及機構答的理念,小組只要澄清活動宗旨及理念等相關內容就可以了,社區也一樣。
其次就是簡要介紹活動或個案如何開展。
整個過程要謙和、耐心,要真誠,且要自信。
多多積累經驗就會越做越好的,加油哦~
4. 社工小組活動設計怎樣培養孩子的公益心
想要培養孩子的公益心,首先要培養孩子有一顆愛心。擁有愛心的孩子心靈是美好回的,心裡充滿了正能量答,有愛心,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熱愛老師,熱愛身邊的小朋友,願意為大家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愛心的孩子,要學會分享,不能自私,有幸福好的事情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難問題大家一起扛,不可以逃避,這樣才可能去做公益,才會有一顆公益的心。
5. 社會工作小組活動可以開展哪些室內游戲,老年人
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1、身體健康方面的服務;包括健康服務和健康照顧有關的服務。前者是為老年人提供的與身心健康直接有關的治療、康復、預防等方面的服務;後是為老年人提供的與身心健康間接相關的生活照料、家務助理、出行協助、事務管理等服務。
2、認知與情緒問題;抑鬱症、痴呆症、譫妄症、焦慮症,社工要幫助老年人改變情形,消除產生這些情緒問題的因素。同時社工也要致力於改變老人的認知,幫助老人適應情形,因為有些情形是無法改變的,最後還要看老人對待介入的態度,觀察老人是否有抵觸情緒。
3、精神問題的解決
精神上問題社工要圍繞老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找到往事的意義;直面自己的局限;接受生活中是非的兩面。拓展個人愛和同情的圈子。
4、社會支持網路的建立
社會支持系統的工作包括老年伴侶工作,家庭體系工作(幫助家庭解除羈絆,把家庭動員起來;識別成功的家庭應對技能,並根據需要拓展新技能;幫助老人及其家人有沖突有需求排出先後秩序;為老年制訂一個行動方案,幫助家人治療舊傷,處理積怨),照顧人支持體系的工作(開辦照顧人支持小組;維系信照顧人,給他們提供情緒上的支持和具體建議,讓照顧事家效率更高,更有收獲),促進老年人與社會相融合方面
5、老年特殊問題的處理
虐待老人指的是惡意對待老人,在身體情感和心理上,性方面或經濟方面對老人構成虐待和剝削。介入措施保護老人免受經濟方面的剝奪;提供救助性服務;構建正式和非正式社會支持網路;作政策方面的倡導和輿論呼籲,改變和調整環境。
6. 社工小組討論工作方案
社會工作,是由英文 Social Work 翻譯過來的,它指的是非盈利的、服務於他人和社會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活動。在國際社會,這類活動還被稱為社會服務或社會福利服務。由於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社會結構不同,具體問題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因此人們對社會工作內涵的表述也有所不同。國際社會工作者聯會(IFSW)曾於20世紀90年代進行全球調查,發現各國對社會工作的定義大同小異。我們可以說,社會工作是在一定的社會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據專業價值觀念、運用專業方法幫助有困難的人或群體走出困境的職業性的活動。社會工作在我國還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當前我國對社會工作有三種不同的理解,即有三種社會工作:普通社會工作、行政性社會工作和專業社會工作。按照《決定》的精神,結合國內外經驗,有關部門指出,社會工作是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遵循專業倫理規范,堅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會服務、社會管理領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幫助有需要的個人、家庭、群體、組織和社區,整合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系,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促進社會和諧的職業活動。這里指的主要是專業社會工作。而社會工作者就是指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勞動保障、殘障康復、優撫安置、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通常簡稱「社工」。 社工的主要職責是對各種社會問題和各類處於困境的社會成員進行專業化『診療』,社工的存在有效地彌補了政府公共服務的不足。
7. 參加社工小組活動有什麼好處
這個要看是什麼類型的小組。社工的小組活動分好多種的,不同的小組活動有不同內的目標,也有不同容的受益。有人際交往小組、成長小組、教化小組等等。一般社工會把具有同樣需求的人形成一個小組,根據這種需求設計小組活動,以滿足組員的需求,達到助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