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公寓看友
老友悲愁意將土,憶時歡歡已為古。
相扶共誠對自然,該知日月轉無阻。
2. 想去養老院養老,多大年齡去才比較合適
養老院其實也就是老年人的托兒所,因為孩子們要工作,要為自己的家去打拚,不想把自己的老人扔在家裡一整天,沒有人陪伴,沒有人說話,這樣生活會很無聊,所以想把自己的父母放到養老院里,這樣還有人照顧,他們可以更加的話心工作。至於多大年紀送到養老院比較合適。我感覺這不能只用一個年齡來決定。
伴隨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了,對於很多家庭,自己的子女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家裡的老人,有時真的忙不過來,所以現在的養老院是他們不錯的選擇。
所以把這些事情都給老人交代清楚,看老人自己的決定就好。要尊重他們的想法。
3. 想找養老院應該去哪家呢
這個要看你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養老院,每個人的需求點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環境好的,有的喜歡離子女近的,有的希望有相對的醫療條件的,根據需要去具體了解所在地區的相關養老院,比盲目去找要好很多。
4. 你好,我問一下老年公寓怎麼收費的
一般老年公寓也是分檔次的,有單間和雙人間,房多人間房,看你是選擇什麼樣的房間,什麼樣的服務價錢也非常的不同。
5. 很多老人去了養老院才知道:養老院其實和想像的不一樣,你怎麼看
我姐姐的婆婆,80多歲高齡,因為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公公去世的早,姐姐和姐夫又都上班,無人照顧,就和姐夫商量把婆婆送養老院去。
最後在咨詢了多家養老院後,選擇了一家條件比較好的養老院,價格是每個月5300多元,這在我們當地屬於比較高檔的養老院,目的就是讓婆婆在這里生活的比較好。
總結下來:
我覺得如果家庭條件允許還是請一個住家保姆比較合適,從許多個例來看,請保姆要比送養老院對老人來說要好許多,一對一的服務好過養老院那種亂哄哄的找不到人的服務。
當然請保姆,最好身邊有人陪伴,這樣也不怕保姆虐待老人,如果身邊無法有人,那就至少悄悄安裝一個攝像頭監控她,因為現在無良保姆也很多。
6. 你怎麼看待養老院
老人在養老院有年輕人教他們書法、繪畫等等,即便什麼都不教,只是單純地陪老年人看看電視、電影,說說話,對很多老年人而言,都是一種排遣孤獨與寂寞,讓晚年生活更加充實與多彩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7. 如何看待《我們的師父》里牛犇住的老年公寓
84歲的牛犇老師住進了老年公寓。
他自己家是很大的,設施自然也很好,但是這些都不如老年公寓讓他住得舒心。
在和徒弟們的對話里,牛犇老師透露:
「這里的每一個功能區,都有人照顧,如果在家裡,即使請一個保姆,也不可能常年和我生活在一塊,不可能這樣全面。」
「我們喜歡這兒,這里應該是作為老人,無憂無慮的地方。」
「這兒有這么多的朋友……就是家了。」
但顯然,年輕人們並不這樣想,即使看到了現身說法,他們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可是年輕人還沒有經歷過老去,衰老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遙遠的預言。
就像坐在一列飛馳的高鐵上一樣,你不能下車,也不能叫高鐵停下,你只知道終點站是一個必將來臨卻無法親眼所見的陌生彼端。
「屬於我們的終點站是什麼樣子?我們該如何在那裡生活?」對此,年輕人們一無所知。他們只能藉助故老相傳的經驗,努力去想像、去猜測自己的晚年。
在「養老」這件事上,他們還沒能滋生出自己的「觀念」。替代他們「觀念」的,是過去中國千百年來,一代代人生長又老去,在青黃交接、薪火相傳中,自然而然固化的社會氛圍。
在其它任何事情上,年輕人可能都比老年人更適應這個迅速變化的社會,唯獨在養老上,他們所模仿的對象與五十年前的人們並無不同。
而對老年人來說,老去是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情。
它是松動脫落的牙齒,是一去不回的青絲,是佝僂以後就直不起來的脊背,是泡久了水一般浮現在皮膚每一處的細細褶皺,是「滴——」一聲的老年卡,是逐漸在手心流失的氣力,更是清楚認識到自己無法再照顧別人,而亟待他人照顧的事實。
住在家裡,讓保姆照顧,要擔心孤零零一人被保姆欺負;住在家裡,讓親人照顧,同樣要面臨很多磕磕絆絆,甚至消磨掉親人的親情。
當牛犇老師說:「家裡冷」時,大張偉們流露驚訝的神色。
話題並沒有深入下去,而是很快拐向了「冬天開不開暖氣」之類的方向,但是在這個剎那,我知道,牛犇老師所說的「冷」,並非溫度上的冷。
也不是暖氣所能解決的。
這種復雜的心緒,年輕人恐怕是很難理解的,他們有徹夜的狂歡與年輕的心臟,不像老年人那樣容易感傷。
我稍微能體會這種感覺,是在我法律意義上的外公(他成為我外公是緣於我外婆的一場黃昏戀)也住進了老年公寓之後。
在察覺到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後,他知道自己不得不尋找養老的辦法了。
一開始,他是住在自己兒子家的。但是他並沒有在那裡停留很久。而在這段短暫的共處時光里,他已經被這個「家」傷透了心。
對他的到來,從兒子到兒媳都是歡迎之至的——至少原本是這樣。不過他們打的主意,是家裡從此多了一個不用出錢的家政工。
遺憾的是,我外公的身體並不允許他長時間做家務,在照顧小孩上,他那種承襲自老一輩的狂野做法顯然也不能討兒媳歡心。
但是在這些問題出現之前,摩擦首先發生在了飲食上。可能是年紀大了,他做的菜習慣放許多鹽,不然就幾乎嘗不出味道。兒媳把這當成了某種下馬威。
在飯桌上,她一口我外公做的菜都沒吃,倒是指桑罵槐地諷刺了他整整一頓飯的工夫。
矛盾的激化則是因為一箱蜂王漿。他兒子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兒,某天收了一份禮,是一箱極品蜂王漿。
人老了,就越來越像小孩,我外公忽然很饞,很想吃一點甜食。
他要兒媳給他倒一點。
兒媳先說,老人家虛不受補,吃蜂王漿反而對身體不好。又說,這是偽劣的蜂王漿,怎麼能給您吃。
最後,在我外公的再三糾纏下,她只說了:這是給我兒子的,您,就別和孫子搶了吧?
我外公忽然悲從中來:我兩套房子都給你們了,你卻捨不得給我喝一口蜂蜜。
我讀初二那會兒,聽說他離開了兒子家,搬到老年公寓去了。
他可以說是被趕走的。
在一天晚上,他正在上小學的孫子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腹痛,在醫院住了好幾天。孫子回來以後,兒媳就把矛頭指向了他。
畢竟,家裡的飯菜是他做的,這個鍋,他不背誰來背。
8. 我要到養老院去看一個幾十年的朋友但是養老院不讓見該怎麼辦呢
可能是大家年紀比較大,害怕受到影響,因此養老院不讓你去借,如果你想借的話,應該和他的家屬溝通一下,看看他們能不能帶你進去。
9. 如何選擇養老院
目前中國的養老院,不外乎於兩種性質的養老院,一類是政府、集體興辦的養老機構,通常我們聽到的敬老院或者社會福利中心一般屬於此類;另一類就是民營/私人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老年公寓、托養院、頤養院等一般屬於此類。但是一般人認為具有公立性質的養老機構比民營/私立的養老機構要好,其實在現實當中是不存在的,需要找養老機構的用戶大可一視同仁。對於形形色色的養老院,子女如何選擇合適的養老院呢?
一、衛生醫療條件
這是子女或老年人會忽略的重要因素。養老院除了提供護理之外,由於服務對象是老年人,衛生醫療是不可忽略的。衛生醫療的條件有多好,就能代表該養老院的素質有多高。衛生方麵包括了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對於無法自理的老年人來說,個人衛生要求就特別高,比如:沖洗大小便、更換內衣、洗澡等。公共衛生指的是多長時間清理房內、衛生間,食堂的衛生質量等問題。至於醫療方面,包括了該養老院擁有多少個醫生護士,醫療設備是否齊全,所提供的醫療服務有哪一些,是否靠近醫院等。
二、伙食
如果老人家是來自外省,或許會對本地的食物不習慣,因此這個問題也必須講究。再來,如果老年人患有疾病,比如糖尿病,該養老院是否有提供專門的糖尿病餐。
三、地理位置
老人家都希望養老院越靠近家越好,子女接送、探望也比較方便。如果地點是靠近市區,附近就比較多購物場所,而且搭乘公交地鐵也比較方便,因此往往靠近市區的養老院床位比較緊張。當然,郊區的養老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裡的空氣新鮮,遠離鬧市,是老年人頤養的好地方。
四、價格
從價格方面考慮,應該計算的是一個月需要支付多少錢,而不只是考慮床位費或其他單個項目費用。有些養老院聲稱其床位費比起其他養老院來的便宜,但他通過提高其他項目的費用來填補,所以子女們別被誤導了。基本上,一個月的費用=床位費+護理費+伙食費。再看該養老院是否還收取其他費用,比如:洗衣費、娛樂費、尿片費等。有些城市,如廣州養老院還會收取一次性購置費,用於購置房內設施。由於金額較大,因此也是子女們需要考慮能否承擔的一個重要因素。
五、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的因素之外,子女還可以考慮養老院的環境如何,是否有花園、魚池等休閑娛樂場所。養老院的是否備有電梯,走廊是否有扶手,提供哪一些設施,比如:運動場所、康復器材等。除此之外,養老院是否舉行戶內外活動、聯歡節目,讓老年人度過愉快的生活。
總之,最重要的還是老人家住的是否舒服合適,因此子女在考慮養老院的時候,必須徵得老人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