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京的老年大學開設哪些班啊
開設的專業 學制等內容如下,請參閱:
1、書法系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楷書 2 年 3 120人 120人
隸書 2 年 2 80人 20人
行書 2 年 2 80人 20人
行草 2 年 2 80人 20人
篆書 2 年 1 40人 10人
篆刻 2 年 1 30人
書法創作1 2 年 1 40人 5人
書法創作2 2 年 1 40人
書道 2 年 1 40人 10人
款識款書 2 年 1 40人 10人
2、美術系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山水 2 年 2 70人 50人
花鳥 2 年 2 70人 50人
山水研修 2 年 1 35人
花鳥研修 2 年 1 35人
花鳥創作研究 1 年 1 35人
山水創作 1 年 1 35人 10人
青綠山水 1 年 1 35人 25人
寫意仕女專修 2 年 1 35人 10人
梅花專修 半年 1 35人 20人
蘭石專修 半年 1 35人 20人
竹子專修 半年 1 35人 20人
菊花專修 半年 1 35人 20人
牡丹專修 1 年 1 35人 15人
禽鳥專修 1 年 1 35人 15人
* 素描基礎 2 年 1 35人 20人
* 色彩基礎 2 年 1 35人 20人
裝裱基礎 半年 1 35人 20人
3、文史語言系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名著鑒賞(孽海花) 1 年 1 50人 10人
國學經史篇—易經 1 年 1 50人 10人
唐詩宋詞鑒賞 2 年 1 50人 10人
文學寫作—概論與技法 1 年 1 50人 10人
漢語拼音 半年 1 50人 10人
中國文學史概要 2 年 1 50人 10人
古詩詞創作入門 1 年 1 50人 10人
中華民國史 1 年 1 50人 10人
朗誦 1 年 1 50人 10人
時政熱點講座之三 半年 1 50人 10人
古代中外哲學短篇賞析 2 年 1 50人 10人
古詩詞創作研究 1 年 1 50人 10人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評述 1 年 1 50人 10人
古散文賞析 1 年 1 50人 10人
* 英語基礎 2 年 3 120人 120人
* 英語提高 1 年 40人 20人
4、生活藝術系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旅遊地理 1 年 2 100人 20人
家庭養花 1 年 1 40人 20人
串珠工藝 1 年 1 40人 20人
編織工藝 1 年 1 40人 10人
攝影入門 1 年 2 100人 20人
攝影作品賞析 1 年 1 40人 20人
攝影創作 1 年 1 40人
烹調 1 年 2 80人 10人
5、電腦系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 步入電腦 1 年 6 276人 156人
網路漫遊 1 年 5 230人 10人
* 圖形處理 1 年 4 184人
數碼攝像與光碟製作 1 年 2 92人
數碼攝影後期處理 2 年 1 46人
動畫製作 1 年 1 46人
* 電腦系統安裝 半學期 1 30人 15人
6、衛生保健系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心理衛生 1 年 1 60人 20人
按摩 1 年 2 160人 10人
營養保健 1 年 1 50人 20人
老年保健 2 年 1 70人 20人
食療葯膳 1 年 1 70人 20人
運動康復 1 年 1 70人
中醫保健 1 年 1 80人
自然療法 1 年 1 70人 20人
7、聲樂系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聲樂 2 年 4 260人 80人
聲樂提高 1 年 2 130人
電子琴 2 年 4 112人 40人
電子琴即興伴奏 1 年 2 56人
鋼琴 2 年 5 140人 50人
鋼琴提高 1 年 3 84人
鋼琴即興伴奏 1 年 1 28人
鋼琴演奏 1 年 1 28人
8、器樂系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古箏初級 2 年 3 75人 75人
古箏中級 1 年 2 50人
古箏提高 1 年 1 25人
古箏演奏 1 年 1 25人
二胡初級 2 年 3 81人 81人
二胡中級 1 年 2 54人
二胡提高 1 年 1 27人
二胡演奏 1 年 1 27人
琵琶 2 年 1 20人 20人
葫蘆絲初級 1 年 3 120人 120人
葫蘆絲中級 1 年 2 80人
陶笛 半年 1 40人 40人
黃梅戲 2 年 1 40人 40人
青衣1 2 年 1 10人 10人
青衣2 2 年 1 40人 40人
越劇1 2 年 1 20人 20人
越劇2 2 年 1 30人 30人
老生 2 年 1 10人 10人
9、舞蹈系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民族舞 2 年 4 140人 70人
民族舞提高 1 年 1 60人
交誼舞 1 年 2 100人 50人
交誼舞提高 1 年 1 60人
拉丁舞 2 年 1 40人 20人
女子風情拉丁舞 2 年 1 30人 15人
健身操 2 年 1 30人 15人
形美藝術 2 年 1 40人 20人
服飾秀 2 年 1 60人 30人
瑜伽 2 年 2 60人 10人
踢踏舞 2 年 1 70人 20人
太極拳 2 年 1 40人 10人
10、藝術團
課 程 名 稱 學 制 班級數 名 額 其中新生數
藝術團聲樂 若干名 若干名
藝術團舞蹈 若干名 若干名
『貳』 山東省老年大學地址
山東老年大學二00六年度招生簡章
-
山東老年大學創建於1983年,是全國第一所老年大學。目前開設九個專業,學員達2700餘人。學校聘請大專院校、科研部門的專家、教授講課。建校二十二年來已有二萬多人次的老同志畢業。為了擴大社會效益,使更多的老年人享有學習的機會,學校決定2006年度擴大招生范圍,凡在濟南市區居住的老年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者,均可報名學習。
一、學制:三年(上半年3—6月;下半年9—12月)
二、課程設置及招生名額:
1、老年衛生保健專業80人。開設課程: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預防、治療、保健知識;老年心理學。
2、書法專業160人。開設課程:楷、隸、草、篆書技法;篆刻;書法史等。
3、國畫專業160人。開設課程:基礎知識、山水、花鳥、工筆畫技法;國畫史。
4、體育專業80人。開設課程:老年體育保健常識、太極拳、太極劍、按摩等。
5、歷史專業40人。開設課程: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中國古代史。
6、音樂專業:合唱一年級80人;簡譜樂理班28人;線譜樂理班28人。
培訓班:聲樂初級班84人;電子琴初級班60人;二胡初級班17人;琵琶專業班17人。提高班:二胡提高班40人;聲樂提高班45人。
7、電腦初級班90人,學制三個月。開設課程:電腦基礎知識、中英文打字(拼音、五筆)、windows系統操作、怎樣上網、收發電子郵件、文字編輯軟體、word基本使用。
8、英語初級班40人,學制一年。開設課程:基本語法、時態,一般生活用語,一般家電操作功能(中英文對照)。
三、學費:
1、專業課,每班每年100元。
2、培訓班,每班每年120元。
3、音樂專業提高班,每班每年160元。
4、電腦班每期150元。
5、英語班每年150元。
6、教材費、學慣用具費自理。
7、學校免費贈送一份«老年教育»雜志。
報名時交第一年學費,電腦班按期交費。
四、報名手續:持離退休證,帶一寸照片一張,到山東老年大學教務處辦理入學手續。
五、報名地點:濟南市馬鞍山路9號,省老幹部活動中心東鄰。(乘34路、42路、75路、K54路車濟南市商校站路北)
六、報名時間:自2005年12月1日起,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00;下午14:00—16:00,額滿為止。
七、開學時間:2006年3月。各專業具體上課日期報名時詳告。
八、上課地點:電腦、英語、文學、歷史課在東校區上課,其餘在校部上課(馬鞍山路9號)。
東校區地址:玉涵路10號院內,南樓一二層(原省社科院)。乘34、42、K54、K94、K100路公交車到植物園站下車路東。
咨詢電話:0531——82907964
『叄』 福建老年大學的課程設置
20多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關心重視下,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提高素質、服務社會」為辦學宗旨,各項工作得到較快發展。目前開設9類50門課程,其中時事政治課程有:形勢報告、經濟研究;保健類課程有:老年保健、老年營養、食療與養生保健、老年心理保健、中醫基礎、按摩、太極拳劍、木蘭拳劍、瑜珈形體、美容保健、科學散步法等;文史類課程有: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文化史、歷朝興衰史、古代哲學、閩台文化交流、格律詩詞、寫作等;語言類課程有:英語、日語等;美術類課程有:書法、國畫、鋼筆畫、攝影、篆刻等;聲樂類課程有:京劇、越劇、閩劇、音樂等;器樂類課程有:鋼琴、電子琴、古箏、二胡等;舞蹈類課程類有:民族民間舞、交誼舞、越劇身段等;技術類課程有:電腦、花卉、釣魚、鉤織工藝等。學制班班級173個、學員4776人。學校還成立了書法、國畫、攝影、詩詞、經濟、英語等14個學會(研究班)和1個藝術團,共有會員(學員)2724人;共計在校生8500人。同時為方便老同志就近上學,在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檢驗檢疫局、福建省地礦局、福州鐵路分局、鼓樓區、福建省軍區等開辦了11所分校,學員2188人。省校的發展對全省老年教育工作起到了指導和帶動作用。據統計,目前全省已辦起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7396所,老年學員517892人,老年人入學率達10.6%;100%的市、縣(區),85.5%的鄉(鎮)和38.4%的村(居)都辦了老年大學(學校),初步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辦學網路。
『肆』 寧波老年大學有哪些課程
寧波老年大學2021學年共有12門新開設課程。包括速寫、文學鑒賞與批評、寧波地域文化、王陽明的人生和學問、Premiere視頻編輯、中國古代文學史初、古典舞、舞韻瑜伽、茶香文化常識等。新開設課程的內容涵蓋范圍廣,如速寫課程將學習速寫基礎知識、繪畫技巧和基本創作要求,創作速寫作品。
王陽明的人生和學問課程將關注寧波古代先賢王陽明的人生,學習他偉大的心學思想;Premiere視頻編輯課程通過學習對不同類型的影視動畫作品進行一定水準的策劃、製作及後期合成製作;古典舞課程學習敦煌舞、漢唐古典舞組合,准確把握各個舞種的風格特點、體態韻律,提高舞蹈的藝術魅力。
相關信息
寧波老年大學公布了2021學年新學期招生簡章。簡章中提到,本次招生分批次網上報名,報名系統開放時間為每批次起始日中午12:00。另外,5月21日之前,從未在寧波老年大學網上報名系統進行注冊或注冊未通過的人員,需先進行網上注冊,注冊成功後方能進行分批次網上報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寧波老年大學
『伍』 名家寫老人的散文
柯靈作品
《望春草》(散文集)1939,上海珠林書店
《晦明》(散文集)1941,文生
《遙夜集》(散文、雜文集)1956,作家
《香雪海》(散文集)1980,上海文藝
《長相思》(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
《 《柯靈散文選》1983,人文
《煮字生涯》(散文集)1986,山西人民
余秋雨的
《歷史的暗角》
收錄的篇什歷來被文學史和讀者目為歷史、文化美文的典範之作而廣泛傳誦,堪稱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讀者自會體悟到余秋雨在歷史追溯之中體現出來的心靈的震顫、思考的重量。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別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歷,還描繪了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作品。
「我歷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家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 ——余秋雨
《文化苦旅》
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行者無疆》
行者獨步於遙遠的曠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處處的難題,
只因為一個執著的信任,
敢於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
為後來人度步出一往無垠的疆土 。
《千年一嘆》
這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越野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
他們一行人是去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路基,卻發現竟然有那麼多路段荒草迷離、戰壕密布、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會遇到什麼,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實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將結束之時,作者寫下這樣的一段話:「四個月冒險奔波,天天都思念著終點。今天我們到了,回頭一看,卻對數萬公里的尺尺寸寸產生了眷戀。那是人類文明的經絡系統,從今以後,那裡的全部冷暖疼痛,都會快速地傳遞到我的心間。」
《霜冷長河》
驚人的安靜,但這種安靜使它成了一條最純粹的河。清亮、冷漠、坦盪,岸邊沒有熱鬧,沒有觀望,甚至幾乎沒有房舍和碼頭,因此它也沒有降格為一脈水源、一條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讓一件件岸邊的事情全都過去,不管這些事情一時多麼重要、多麼殘酷、多麼振奮,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狀態。
它有點荒涼,卻拒絕驅使;它萬分寂寞,卻安然自得。很快它會結冰,這是它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休息時也休息得像模像樣……
《山居筆記》
《山居筆記》一書的寫作,始於一九九二年,成於一九九四年,歷時兩年有餘。為了寫作此書,作者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不再上班,因此這兩年多的時間十分純粹,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麼多時間才寫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寫作是與考察聯在一起的,很多寫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來。記得有一次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跡一副對聯上的兩個字,幾度函詢都得不到准確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這種做法如果以經濟得失來核算簡直荒誕不經,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謂「得失寸心知」。
《笛聲何處》
中國歷史充斥著金戈鐵馬,但細細聽去,也回盪著胡笳長笛。只是,後一種聲音太柔太輕,常常被人們遺忘。遺忘了,歷史就變得獰厲、粗糙。這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痴迷了兩百年之久的崑曲的笛聲。在《笛聲何處》當中,余秋雨依舊以其一貫的文化的視角、散文的風格,關注的則是另一種歷史的、音樂的非物質的文化。余秋雨稱,《笛聲何處》的創作準備早在12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文化苦旅》還沒有進入台灣,余秋雨赴台所到之處的一系列活動,均是以崑曲學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尋覓中華》
縱觀《尋覓中華》全書,並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和華麗的詞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以及一則則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述,往往是筆鋒一轉,人為地構造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嘆,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國文化的種種遐想和議論。它為每一名讀者解讀了中華文化的壯闊和黃河文明的盛衰,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者發自內心的感悟,從而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去思索人生、思索未來
為人民服務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毛澤東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⑴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⑵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⑶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今後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1,畢淑敏、席慕容、朱自清《散步》
2張曉風,朱自清,老舍,冰心,魯迅,郭沫若
3宗璞,主要作品有小說《紅豆》、《魯魯》《三生石》童話《尋月記》《花的話》《總鰭魚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筆〉〈奔落的雪原〉〈花朝節的紀念〉〈三松堂斷憶〉等,出版了多種小說散文童話選集。由〈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北歸記〉組成的四卷本長篇小說〈野葫蘆引〉,是宗璞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王鼎鈞
台灣作家之一
他作了一本很著名的散文叫《開放的人生》。
5.卡毓方
6.沈從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從文子集》等30多種短集小說集和《邊城》,《長河》等6部中長篇小說,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為「美在生命」雖身處於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於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
7,.劉湛秋 著名作家劉湛秋一直被大學生譽為「抒情詩之王」,其作品清新空靈,富有現代意識,手法新穎灑脫,立足表現感覺和情緒,既面對生活,又超越時空。他的散文《雨的四季》、《傘》、《賣鞭角的小女孩》等都曾被收錄中學語文課本。
8 ,陳染 《紙片兒》 《另一隻耳朵的敲擊聲》 《嘴唇里的陽光》以獨特離奇的視角、大膽怪異的想像,敘述了一系列女人的故事。巫女、空心人和禿頭女們都在為幻覺守寡,在雜草叢生的情慾地帶,人影都像靈魂一樣輕……本書是陳染先鋒氣質的代表作品。
余秋雨先生的
尋常威尼斯
在歐洲,威尼斯算是我比較熟悉的城市之一。
對威尼斯我還沒有資格稱為老朋友,但見面時早就不驚不咋,剩下的也只是平靜打量,尋常話語。
不管哪一次,人總是太多,而且越來越多,我為它感到累。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世界各地的旅客,不管地區,不管老幼,也不管文化層次,都願意先到威尼斯來呢論風景,它說不上雄偉也說不上秀麗;說古跡,它雖然保存不少卻大多上不了等級;說風情,它只知忙忙碌碌,沒有太多刺激性的奉獻;說美食,說特產,雖可列舉幾樣卻也不能見勝於歐洲各地。那麼,究竟憑什麼我覺得,主要是憑它有趣的生態景觀。
首先,它身在現代居然沒有車馬之喧。一切交通只靠船楫和步行,因此它的城市經絡便是蛛網般的河道和小巷。這種水城別處也有,卻沒有它純粹。對世界各國的多數旅客來說,徜徉於威尼斯的河道小巷,就像來到童年時代的夢境;其次,這座純粹的水城緊貼大海,曾經是世界的門戶、歐洲的重心、地中海的霸主、莎士比亞的話題。甚至一度,還是自由的營地、人才的倉庫、教廷的異數。它的昔日光輝,都留下了遺跡,而主要遺跡便是水邊那一棟棟緊密排列又不大清楚年代和歸屬的樓房,包括那些教堂和廣場。這使歷史成為河岸景觀,旅客行船閱讀歷史,讀得質感又讀得粗糙。此間似乎有點象徵在我看來,這種行船方式非常符合多數旅客不喜歡粘滯歷史卻喜歡瀏覽歷史的中學生心理;再次,它雖然那麼特殊又那麼有趣,卻擁擠著密密層層的商市,把自己和周邊地區歷史上最讓外人喜悅的工藝品集中呈現,再加上品類各異的食肆,以便遊客留連。更重要的是,它沒有世界某些旅遊地那種任眼花繚亂的低層次攤販拉扯遊客的喧鬧,給人一種無須躲避什麼的安全感。一個個門面那麼狹小又那麼典雅,輕手輕腳進入,只見店主人以嘴角的微笑作歡迎後就不再看你,任你選擇或離開,這種氣氛十分迷人。
……
當然還有更多的精彩處,但我按平常目光看來,大致就是這樣。
不幸的是,正是這些優點,給它帶來了禍害。既然大家是來看一種有趣的生態景觀,那就要設法保護,防止損壞。但保護山岩、瀑布容易,保護文物、古跡困難,保護生態景觀更是難而又難。
小巷只能讓它這么小著;老樓只能讓它在水邊浸著;那麼多人來來往往,也只能讓一艘艘小船解纜系纜地麻煩著;白天臨海氣勢不凡,黑夜只能讓狂惡的海潮一次次威脅著;區區的旅遊收入當然抵不過攔海大壩的築造費用和治理污染、維修危房的支出,也只能讓議員、學者、市民們一次次呼籲著。
大家難道沒有注意到,牆上的警戒線表明,近三十年來,海潮淹城已經一百餘次大家難道沒有發現,運河邊被污水浸泡的很多老屋,早已是風燭殘年、岌岌可危,彎曲的小河道已經發出陣陣惡臭,偏僻的小巷道也穢氣撲鼻毫無疑問,既有旅客在欣賞、遊玩,也有旅客在撒野、排泄。
威尼斯因過於出色而不得不任勞任怨。
我對威尼斯的小巷小門特別關注,還有一個特殊原因。
威尼斯的生態景觀幾百年來沒有太大變化,那麼一個與我們中國關系密切的人物也應該熟悉這副景象。他從這兒走出,然後在遙遠的東方思念著這一切。這對他是一種預先付出的精神代價,報償卻是驚人,那就是以後很多西方人一次次念叨著他的名字開始思念東方。
當然,我是說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是否真的到過中國,他的游記是真是偽,國際學術界一直有爭議,而且必然繼續爭論下去。沒有引起爭議的是:一定有過這個人,一個熟悉東方的旅行家,而且肯定是威尼斯人。
關於他是否真的到過中國,反對派和肯定派都拿出過很有力度的證據。例如,反對派認為,他游記中寫到的參與攻打襄陽,時間不符;任過揚州總管,情理不符,又史料無據。肯定派則認為,他對元大都和盧溝橋的細致描繪,對刺殺阿合馬事件的准確敘述,不可能只憑道聽途說。我在讀過各種資料後認為,他確實來過中國,只是在傳記中誇張了他游歷的范圍、身份和深度。
當年,他一個人遊走在中國人之間,現在,有很多中國人遊走在他家門前。我在威尼斯小巷間鬧過好幾次笑話,都與中國遊客有關。大多是我在這里遇到了一批批四川來、浙江來或湖南來的讀者朋友,寒暄一番依依告別,各自鑽入小巷;但麻煩的是,剛轉了兩個彎再度相見,大笑一陣又一次分手,轉悠了幾圈又當面相撞。後來連大笑也嫌重復太多隻想躲避,剛退到牆後,卻見身邊小船上另一批朋友在叫我。
我有時想,這莫不是馬可·波羅在天之靈在跟我們開玩笑吧要在這里開玩笑,他一定先找中國人。見到自己家鄉一下子轉來轉去地出現那麼多中國人,他一定高興。
莎士比亞寫過一部戲叫《威尼斯商人》,這使很多沒來過威尼斯的觀眾也稍稍領略了當年這座城市的商市風貌,又對這里的商人產生了某種定見。
我在這里見到了很多的威尼斯商人,總的感覺是本分、老實、文雅,毫無奸詐之氣。由此進一步證實了我以前的一個判斷:只有發達的商市才能培養良好的商業人格,投機取巧、狡詰奸詐,不是因為太懂商業而是因為不懂商業。
到一家玻璃製品店逛逛,店主人邀請我破例到隔壁參觀燒制過程,理由只是他喜歡中國文化。見他燒得嫻熟便隨口叫他師傅,他連忙說不,整個威尼斯沒有幾個師傅,他還是徒弟。爐火照得他滿臉通紅,估計年齡已六十開外。
最難忘的,是一個賣面具的威尼斯商人。
義大利的假面喜劇本是我研究的對象,也知道中心在威尼斯,因此那天在海邊看到一個面具攤販,便興奮莫名,狠狠地欣賞一陣後便挑挑揀揀選出幾副,問明了價錢准備付款。
攤販主人已經年老,臉部輪廓分明,別有一份莊重。剛才我欣賞假面的時候他沒有任何反應,甚至也沒有向我點頭,只是自顧自地把一具具假面拿下來,看來看去再掛上。當我從他剛剛掛上的假面中取下兩具,他突然驚異地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等我把全部選中的幾具拿到他眼前,他終於笑著朝我點了點頭,意思是:「內行」
正在這時,一個會說義大利語的朋友過來了,他問清我准備購買這幾個假面,便轉身與老人攀談起來。老人一聽他流利的義大利語很高興,但聽了幾句,眼睛從我朋友的臉上移開,擱下原先准備包裝的假面,去擺弄其他貨品了。
我連忙問朋友怎麼回事,朋友說,正在討價還價,他不讓步。我說,那就按照原來的價錢吧,並不貴。朋友在猶豫,我就自己用英語與老人說。
但是,我一再說「照原價吧」,老人只輕輕說了一聲「不」,便不再回頭。
朋友說,這真是犟脾氣。
但我知道真實的原因。老人是假面製作藝術家,剛才看我的挑選,以為遇到了知音,一討價還價,他因突然失望而傷心。是內行就應該看出價值,就應該由心靈溝通而產生尊重。
這便是依然流淌著羅馬血液的義大利人。自己知道在做小買賣,做大做小無所謂,是貧是富也不經心,只想守住那一點自尊。職業的自尊,藝術的自尊,人格的自尊。
去一家店,推門進去坐著一個老人,我看了幾件貨品後小心問了一句:「能不能便宜一點」他的回答是抬手一指,說:「門在那裡。」
這樣的生意當然做不大,這樣的態度也實在太離譜,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義大利商家都是如此,但無論如何,這里留下了一種典型。
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這正是他們支付的代價,有人說,也是他們人格的悲劇。
身在威尼斯這樣的城市,全世界旅客來來往往,要設法賺點大錢並不困難,但是他們不想。店是祖輩傳下的,半關著門,不希望有太多的顧客進來,因為這是早就定下的規模,不會窮,也不會富,正合適,窮了富了都是負擔。因此,他們不是在博取錢財,而是在固守一種生態。
歐洲生活的平和、厚重、恬淡,部分地與此有關。
如果說是悲劇,我對這種悲劇有點尊敬。
我們看夠了那種光燦熠熠的鬧劇。
『陸』 活到老學到老的例子
活到老學到老的例子:
1、師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音樂家。一天,師曠正為晉平公演奏,忽然聽到晉平公嘆氣說:「有很多東西我還不知道,可我現在已70多歲,再想學也太遲了吧!」 師曠笑著答道:「那您就趕緊點蠟燭啊。」
晉平公有些不高興:「你這話什麼意思?求知與點蠟燭有什麼關系?答非所問!你不是故意在戲弄我吧?」 師曠趕緊解釋:「我怎敢戲弄大王您啊!只是我聽人說,年少時學習,就像走在朝陽下;壯年時學習,猶如在正午的陽光下行走;老年時學習,那便是在夜間點起蠟燭小心前行。燭光雖然微弱,比不上陽光,但總比摸黑強吧。」晉平公聽了,點頭稱是。
2、今年91歲的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活到老、學到老,86歲開始使用電腦,86歲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現在又打算當「博客」。不想落後於時代的於光遠,以樂觀的生活態度治學為文、安度晚年。
據《北京晚報》報道,頭頂「著名經濟學家」桂冠的於光遠,晚年又開始攀登文學高峰,散文出手不凡,自詡「21世紀文壇新秀」。90歲之前,於老出版了75部著作,其中包括散文集《古稀手跡》《牆外的石榴花》《我眼中的他們》《周揚和我》《我的編年故事》等。去年是於老的豐收年,有5部作品問世。
晚年的於光遠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坐在電腦前,除了吃飯、睡覺,他基本都在電腦上寫著、學著、玩著、快活著。他表示,不過百歲生日,要出百部著作。
3、梭倫早年就贏得「雅典第一詩人」的桂冠;在實行摧毀氏族制度的「梭倫改革」前後,四處游歷考察;晚年退隱在家,從事研究和著述,經常吟詠「活到老學到老」以自勉。著名傳記 作家普魯塔克在《梭倫生平》中引用了這句名言。18世紀法國啟蒙家盧梭在晚年的著作《一個孤獨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發揮,從此,梭倫的這一名言得以流傳至今。
活到老學到老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huó dào lǎo ,xué dào lào。
意思就是年輕時,學是為了理想,為了安定;中年時,學是為了補充空洞的心靈;老年時,學則是一種意境,慢慢品味,自樂其中。 "
『柒』 淮南老年大學現在正常上課嗎
摘要 正常上課
『捌』 古代文學常識
一、文化常識
1、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白蛇傳》。
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後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問紅學,紅學現已成為世界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9、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
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
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15、《詩經》六義指:風、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19、四書五經是儒家的主要經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1、五金:金、銀、銅、鐵、錫。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說永字具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提八種筆畫。
25、古代的學校有庠、序、太學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府為國子監。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27、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
①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②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員。
③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④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中國文學之最
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2、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4、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5、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6、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8、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
12、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13、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14、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15、古代最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17、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18、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19、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20、古代最傑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21、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22、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23、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三、常見借代詞語
1、桑梓:家鄉
2、桃李:學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
6、烽煙:戰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傴僂,黃發:老人
16、桑麻:農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並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並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兩人並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聖,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fǔ)
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趙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台、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
五、詩句與人
1、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
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
3、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謀就出師。諸葛亮
5、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司馬遷
6、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李白
7、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歐陽修
9、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辛棄疾
10、世上蒼痍,詩中聖哲;人間疾苦,筆底波瀾。杜甫
11、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汩羅江上萬古悲風。屈原
13、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在心頭。范仲淹
14、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魯迅
15、列寧贊高爾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
16、芭蕾舞的化身:烏蘭諾娃。
17、關漢卿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六、一句話評書
①《三國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曹雪芹語)
③《夢溪筆談》: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英李約瑟)
④龍爭虎鬥:《三國演義》
⑤帝王的鏡子:《資治通鑒》
⑥雋永的說辭:《戰國策》
⑦不朽的戰爭藝術:《孫子兵法》
⑧舊時代的葬歌:《駱駝祥子》
七、人的稱謂
(一)稱字:幼時命名由父親長輩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鴻字雁冰,魯迅字豫才。
(二)稱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年齡不限,如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三)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如范仲淹稱文正,歐陽修稱文忠。
(四)稱籍貫: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稱孟襄陽,柳宗元又稱柳河東。
(五)稱官名:以人的官名來命名,如杜甫稱杜工部。
(六)稱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來命名。如岑參:岑嘉州柳宗元稱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對貴族功臣的封賜爵號(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謙稱
1、自稱: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稱: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
4、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
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謙詞:
尊長者自稱:在上;
晚輩自稱:在下;
老人自稱:老朽、老夫;
女子自謙:妾。
九、敬稱
1、對帝王:萬歲、聖上、天子、聖駕、陛下、大王
2、對將軍:麾下
3、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後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
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7、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的人用聖表敬稱,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杜甫為詩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
十、特殊稱謂
1、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關系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4、年齡的稱謂:
垂髫:三四歲八九歲。
總角:八九歲十三四歲。
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比喻人還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稱為豆蔻年華。)
弱冠: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天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耄耋:80歲、90歲。
期頤:100歲。
十一、古代官職任免升降
1、遷:調職、調動,一般指陞官;左遷則為降職調動。
2、謫:降職並遠調。
3、拜:授給官職。
4、授:授予官職。
5、擢:選拔,提拔。
6、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
7、罷:罷免、停職。
8、免:免除官職。
9、黜:廢黜,貶退,也用於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
十二、地理部分
1、陰:山北水南陽:山南水北。
2、左:東為左右:西為右。
3、河:黃河。江:長江。
4、五嶽: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恆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六個方位。
7、八荒: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
8、中國的古稱:九州、神州、赤縣、華夏、九土、中華、華夏。
9、重要城鎮名,古今對照。
蘇州:姑蘇;
成都:錦官城;
南京:金陵、建業、建康、丹陽、江寧、白下、石頭城;
揚州:維揚、揚城、淮上、江都、廣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開封:大梁、汴梁、東京;
鎮江:京口;
杭州:臨安、武林、錢塘。
10、我國部分城市別稱
昆明春城
蘇州中國的威尼斯
重慶山城、霧城
拉薩日光城
廣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長江上的三個火爐:重慶、武漢、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顆亮星,北極星,北方天空的標志。
2、閏年,以陰歷年除以4或100(年號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閏年。
3、二十四節氣:(見字典節氣歌)
4、傳統節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陽,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為了紀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紀年法
(1)公元紀年法。
(2)皇帝、年號紀年法,慶歷四年春。
(3)天乾地支紀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計算方法:用公歷年代除以10,余數為天干順序。
用公歷年代除以12,余數為地支順序。
例如:1919年,農歷年號,天干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0,余數為1,對表1為辛;地支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2,余數為3,對表3為亥,那麼1919年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發生在1919年。
6、紀月法(不常見,略)。
7、紀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8、紀時法
日出5-7;食時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時15-17;日入17-19;黃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雞鳴1-3;平旦3-5。
『玖』 大學古代文學史復習資料
古代文體常識
論。論是一種論文文體,按《韻術》:「論者,議也」。《昭明文選》所載:「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於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如《史記》後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論,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史之言,正其謬誤。」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碑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
游記。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游記的取材范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並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筆輕松,描寫生動,記述翔實,給人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美的感覺。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岳陽樓記》、《游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的,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考察、探討,理論性較強。如韓愈的《原毀》、黃宗羲的《原君》。
贈序。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如韓愈《送石處士序》:「於是東都諸人士……遂名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雲。」其後凡是惜別贈立的文章,不附於詩帙也都叫贈序,內容多推重、贊許或勉勵之辭。我們學過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歷,頌揚他的主要品德和業跡,寄託哀思,激勵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童話的語言通俗、生動、形象,情節離奇曲折,富於趣味性,對自然景物往往作擬人化的描寫,能適應兒童的心理、情趣,激發人們的想像,便於他們接受和轉化。選入教材的童話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葉聖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序跋。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後面的,如《史記·太史公自序》),列於書後的稱為「跋」或「後序」。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容分別屬於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於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於議論文。我們學過的「序言」有:《〈吶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等。
辯。「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
雜記。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雜記。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記》、《登泰山記》。
(2)筆記文。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文遺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小說、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世說新語》、《夢溪筆談》就是這種文體。
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議。」
民間故事。群眾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經過很多人不斷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學形式。民間故事的特點:故事性強,情節生動;口語化,樸素明快;想像奇特豐富;常用誇張、比喻,藝術感染力強。內容上它來自民間,反映的多是民間生活。有的民間故事常有神化式的幻想情節,充滿神奇色彩。例如:《漁夫的故事》、《牛郎織女》等。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辨析序說》:「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們學過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
贈序文:文體一種。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稱為贈序。例如《送東陽馬生序》。這類文多為頌贊勉勵之辭。
書說文:「書」指一般書信。「說」指闡明事物、問題的義理文。把二者歸為一類里,是因為「書」在內容上往往同「說」相同,辨析事物,解釋義理,二者常常在敘述中表明觀點、見解的,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例如《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答李翊書》、《報劉一丈書》等。
傳狀文:記述個人生平事跡的文章。一般來說多為記述那些在歷史上較有影響而事跡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跡。多採取敘述、描寫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風貌。這種文體,貫用於史書。諸如《蘇武傳》、《張衡傳》、《海瑞傳》等。
論辯文:是古代的一種論文文體。有「原……」、「……論」、「……辯」等文題形式。這種文體是作者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等,從根本上考察、探討,辨是非,別真偽,表明看法、觀點、澄清對錯的文體。援事引例,引經據典,或論其事實,或批駁謬誤,語言富有論辯力,邏輯性強,又頗具文彩。如《原毀》、《過秦論》、《諱辯》等。
雜記文:雜記文是除傳狀、碑誌以外的一切記敘文章,它包括較廣,有人物記事、山川草木自然之景。文化名勝古跡、歷史掌握、遺文遺事、社會風俗雜談、讀書雜記等。這類文章手法靈活,構思巧妙,形式多樣。如《桃花源記》、《項脊軒志》《梅花嶺記》等。
小說:就其古代散文來說,小說是早已有之的,下面再介紹一下小說。
小說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以刻劃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上古到先秦兩漢,這是我國古代小說的醞釀和萌生時期。主要是先秦的「神話」、「寓言」。如《精衛填海》、《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等。
2、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怪」、「志人」小說,統稱為筆記小說。這一時期,小說初具規模。其作品主要有張華的《博物志》,干寶的《搜神記》等。
3、唐代出現了唐傳奇。唐傳奇的出現,標志古典小說的成熟。著名傳奇有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李朝威《柳毅傳》、白行簡《李娃傳》。
4、宋代出現了白話小說——「話本」。至此,才以小說作為故事性文體的專稱。話本的出現是「小說史上一大變遷」,它對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代表作有《三國志平話》。
5、明代出現了「擬話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話本的體制、形式進行創作的小說。如《玉堂春落難逢夫》、《杜十娘怒深百寶箱》、《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6、明清出現了章回體小說。此時期,古代小說發展到了頂峰,產生了一批偉大不朽的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
按著不同標准,小說可分為不同種類:
按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及微型小說。
按寫作體制分為章回體、日記體、書信體、仙傳體。
按內容分為歷史小說,公案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傳奇小說。
按語言形式分為文言文小說和白話小說。
我國古代小說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節曲折,故事完整。語言准確簡煉,生動流暢、富於個性化。敘述方式明顯帶有說書人的印記。
箴銘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別人或者稱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這類文章,內含深刻、精警,多有啟迪、醒人之作用。語言雕琢、精煉。例如《陋室銘》、《柳子厚墓誌銘》等。
序跋文:序也作「敘」,或稱「引」,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多在書籍或文章前面,列於書後的稱為「跋」,或「後序」。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容和表達方式分別屬於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於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於議論文。例如《〈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等。
民間故事文:是經過長期的群眾口頭創作的口述流傳,不斷地修改加工而成的文學樣式。它表現為故事性強,情節生動;口語化,樸素明快,想像奇特豐富。常用誇張、比喻、充滿神奇色彩、藝術感染力強。例如《漁夫的故事》等。
上面介紹的都是從無韻這個角度列述出來的。從廣義上說,這些文體在古代都屬於散文。它們有其共同特徵,又有各自不同特點,這是需要我們注意的。上面列述的這些散文體,跟我們今天所說的散文是不同的。今天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而上面這些文體類型有許多種是不能歸到今天所講的散文里邊的,有的可以歸到散文里邊。
碑誌文:古代記載死者生前事跡的文章。碑是墓碑,多在碑前;志是墓誌,寫在碑後,這類文章記述死者生平事跡高度概括,用語極精簡。而內含豐富,言盡而意無窮。如《平淮西碑》。
奏議文: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類文章。它包括疏、表、對策、議對、封事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按動,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議。」疏:為分條陳述的意思。如《諫太宗十思疏》。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出師表》。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教戰守策》,等等。
傳奇文:小說體裁之一。(1)以其情節奇特、神奇而得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文的短篇小說。又因為「傳奇」多為後代的說唱和戲劇所取材,所以宋元戲文,元人雜劇、明清戲曲也有稱為「傳奇」的,例如:《柳毅傳》、《南柯太守傳》、《牡丹亭》、《桃花扇》等。
哀祭文:古代哀辭和祭文,是哀弔死者,追懷生前,表示悲傷之意的文章,祭文要在設祭時所讀。這類文內容傷惋,言辭凄切,感情沉重,用語真朴凝聚。如《祭妹文》。
傳說文:是長期在民間流傳而形成的,帶有某種傳奇色彩和幻想成分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或自然演變的故事。如英雄人物傳說。普通人物傳說、西湖的傳說。有的是以特定歷史事實為基礎,有的則純屬幻想虛構。大多頌揚贊美,反映人民的理想和願望。如孟姜女的傳說、牛朗織女的傳說等。
寓言文:是帶有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通常是借托某種事物,把深刻的道理寄於簡單的故事之中,達到藉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的目的。這類文體慣用擬人手法,語言簡捷犀利。例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等。
頌贊文:古代對他人贊揚、歌頌的文章。古代受人之恩惠,得人之成全,而表示感激之意,對其人其事其恩德進行歌頌、贊美。情真意切,語摯言厚,但不造作。如《子產不毀鄉校頌》。
詩:文學體裁的一種,它以高度凝煉的語言,形象的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
駢文:又稱「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間定句,講求詞藻華麗,注重句式整齊,音韻和諧,但內容較空,遠離社會生活,其價值就不大了。駢文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較有名的有吳筠寫的《與朱元思書》。
曲:是和樂演唱的一種韻文形式,是配樂的長短句。它由詞演化出來,興起於金元時代,體式和詞相近而比詞自由,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的使用口語。曲包括散曲和雜劇。
辭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最早見於諸子散文中,後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稱「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文賦」。辭賦這種文體,講求字句的整齊和聲調的和諧,注重文彩、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鋪采摛文,體物寫志」,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側重於借景抒情,而於結尾部分往往發一點議論。較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等。
詞:又叫詩的別體,長短句,寫詞又叫倚聲填詞。詞產生於唐,成熟繁盛於宋,是詩的演進與發展。詞與詩比較,更集中於抒情,極少敘事的內容,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詩更嚴格。詞有詞牌,詞牌一定了,每首詞就有固定的字數、固定的句數、固定的平仄用韻。一種詞牌有一種詞牌的「三固定」,它是絲毫不可隨意的。要想填詞或解決詞方面的問題,就要熟悉各種詞牌的格律,否則是無法辦到的。詞雖然在內容上無法分類,但按著字數的多少又可劃分的: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不分段。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可分段,稱上、下闋或上、下片。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可分三疊、四疊……詞除了上面形式上有嚴格要求外,每種詞牌的內容大體上也固定,要抒發什麼感情也是有講究的,這些都要注意。
雜劇:是在宋金時期諸宮調基礎上成長起來的文學樣式,是一種把歌曲、賓白、舞蹈結合起來的藝術形式,元雜劇可分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在結構上包括四折一楔,每折戲只能用一個宮調,如《竇娥冤》就是旦本,而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宮」調。元雜劇劇本由科、唱、白組成,科是劇本中對主要動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規定,唱就是唱詞,白就是人物的對白或獨白。元雜劇的主要角色是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凈(花臉)、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卜兒(老婦人)、丑(小花臉或三花臉)等。
『拾』 浙大古代文學考研要考什麼科目參考資料是哪些有經驗的人幫忙解答一下吧!最好詳細點!謝謝了!
法學院法學理論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刑法學 民商法學 訴訟法學 經濟法學 國際法學 法律碩士(JM) 法律史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工業設計工程 計算機技術 光華法學學院法律碩士(非法學) 法律碩士(法學) 醫學院內科學A(心血管病... 內科學B(消化系病... C(血液病) D(內分泌與代謝病... 內科學E(呼吸系病... 內科學F(腎病) 內科學G(風濕病) 內科學H(傳染病) 老年醫學 兒科學 神經病學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皮膚病與性病學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外科學 A組:(普... 外科學B組:(泌尿... 外科學C組:(骨外... 外科學D組:(神外... 外科學E組:(胸心... 外科學F組:(整形... 外科學G組:(燒傷... 婦產科學 眼科學 耳鼻咽喉科學 腫瘤學 麻醉學 急診醫學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 口腔基礎醫學 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植物保護(0904...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儀器儀表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 科學技術研究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 生物信息學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材料科學與工程 電路與系統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 計算機應用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教育學院教育管理 機械工程學系機械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岩土工程 光電信息工程學系光學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材料工程 能源工程學系動力工程 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系電子與通信工程 集成電路工程 電路與系統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檢測技術和自動化裝... 計算機應用技術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系控制工程 軟體學院軟體工程 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與土木工程 市政工程 橋梁與隧道工程 水工結構工程 化工系化學工程 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農業工程 食品工程 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工程 航空航天學院航天工程 固體力學 工程力學 管理學院農村與區域發展 動物科學學院養殖 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 政治學理論 中共黨史 圖書館學 理學院 人文學院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專門史 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國際政治 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美學 經濟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高分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