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跟老年人開展活動是會出現哪些問題以及解決措施
組來織老年人參加活動,主要是安源全問題,畢竟老年人因年齡原因,有各種慢性疾病,甚至隱藏著沒有檢查出的疾病,在開展活動中,一是活動量稍大就可以引發病情發作,再一個有競技性質,也可能引起他們的情緒激動等,引發疾病的發作。還有就是場地的選擇,盡量選擇平坦地方,以免絆倒和磕碰。
還有就是讓老人們感性趣的活動,比如唱歌等。組織老年人開展活動,難度較大,現在正在探索之中。
Ⅱ 老年人可以進行哪些活動
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養生運動,這些運動在哪裡都可進行。
這有很多好處:
增加神經系統的靈敏性——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
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
任務交由中樞神經系統(意定)執行,加強了神經系統的靈
敏性。
好處二: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因練太極拳的時間不
會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帶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
練了若干時間,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痹、關節微響、針刺、
腹鳴等感覺。根據中國醫學理論認為這是經絡暢通的反應。
透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及放鬆,
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的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的
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好處三:好處三: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極拳多以慢速走
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
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
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
各關節的柔韌度。
好處四:提高心肺功能——練太極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
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
了吸氧呼碳的次數,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
器官的獲氧量。又因練太極拳時間較長(連打四次廿四式太
極拳約需時廿多分鍾),此等帶氧性活動能訓練及提高心肺
功能。
好處五:治療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練拳時各關節、肌肉、骨骼會
相互牽引、絞纏、擠壓和舒張,內臟又因腹式呼吸(腹實胸實)
而產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橫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
對腸的蠕動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練拳時的舌頂上顎,唇齒輕
閉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總之,經過中西方多面的科學化研究證實,長年修習太極拳能對各種慢
性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炎、糖尿等等
有著一定的醫療作用。這是無可推諉的事實!
Ⅲ 老年護理學老年人活動原則有哪些
1.活動與運動的原則
(1)因人而異,選擇適宜: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所具備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種類、時間、地點。一般而言,運動時間以每日1~2次、每次30分鍾為宜,每日運動的總時間不超過2小時;運動的場地最好選擇在空氣新鮮、環境清凈、地面平坦的地方;運動的強度應根據老年人運動後心率而定,其計算方法為:一般老年人運動後最宜心率(次/分)=170-年齡;身體健壯的老年人可採用運動後最高心率(次/分) =180-年齡。
(2)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活動或運動的強度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並長期堅持。
(3)自我監護,確保安全:在活動或鍛煉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我感覺。當出現不適感覺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出現嚴重不適感覺時,應及時就醫。
2.常用的健身方法
(1)散步:可根據自身及環境的條件,選擇空氣新鮮、行走安全的地點、適當的時間,以每分鍾80~90步,每日步行30~60分鍾。步行過程中,應注意使自己脈搏保持在110~120次/分為宜。
(2)游泳:游泳的姿勢不限,但速度不宜過快、時間不宜過長。一般而言,以每日1次或每周3~4次、每次遊程不超過500m為宜。參加游泳鍛煉時應注意:游泳前做好准備活動;水溫不宜過低;游泳過程中,若感到不適,如頭暈、惡心等,應暫停游泳;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皮膚病及傳染病的老年人不宜參加游泳鍛煉。
(3)跳舞:應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選擇適當節奏的舞曲。
(4)球類運動: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球類運動,如門球、乒乓球、檯球、健身球等。
(5)太極拳和氣功:這兩項運動動作緩慢、柔和,協調、動靜結合,不僅可以調節老年人的心境,還可以強身健體。
Ⅳ 老年活動的基本特點和對笨
老年期生來理特點
衰老過程是人源們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它給老年人帶來許多不適、煩惱和困境 1.形態的老化 衰老引起形態的變化必然導致老人不滿意自己的形象,挫傷老年人自尊心,並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來日無多。離休或退休,必然帶來社會角色的改變。進入老年後,人的各種生理機能都進入衰退階段,這必將引起心身一系列變化。
2.感覺器官功能下降 老眼昏花、聽力下降、味覺遲鈍,這些都會給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動帶來諸多不便。例如,由於聽力下降,容易誤聽,誤解他人談話的意義,出現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執觀念。 3.神經運動機能緩慢 老年人的行動以及各項操作技能變得緩慢、准確、不協調,甚至笨拙,操作性動作緩慢、遲鈍。這些都會減少老年人外出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的積極性。、
4.記憶減退 老年人的記憶特點是:近事容易遺忘,而遠事記憶尚好。速記、強記雖然困難,但理解性記憶、邏輯性記憶常不遜色。
Ⅳ 影響老年人活動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老年人活動的因素:
1.心血管系統
①最快心率下降:研究發現,當老年人做最大限度的活動時,其最快心率要比成年人低。一般來說,老年人的最快心率約為170次/分。這是因為老年人的心室壁彈性比成年人弱,導致心室的再充填所需時間延長。②心輸出量下降:老年人的動脈彈性變差,使得其血壓收縮值上升,後負荷增加。外周靜脈滯留量增加,外周血管組織阻力增加,也會引起部分老年人出現舒張壓升高。所以,當老年人增加其活動量時,血管擴張能力下降,引起回心血量減少,造成心輸出量減少。
2.肌肉骨骼系統
肌細胞因為老化而減少,加上肌張力下降,使得老年人的骨骼支撐力下降,活動時容易跌倒。老化對骨骼系統的張力、彈性、反應時間以及執行功能都有負面的影響,這是造成老年人活動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3.神經系統
老年人神經系統的改變多種多樣,但是對其活動的影響程度卻因人而異。老化可造成腦組織血流減少、大腦萎縮、運動纖維喪失、神經樹突數量減少、神經傳導速度變慢,導致對事情的反應時間或反射時間延長,這些會從老年人的姿勢、平衡狀態、運動協調、步態中看出。除此之外,老年人因為前庭器官過分敏感,會導致對姿勢改變的耐受力下降及平衡感缺失,故老年人應注意活動的安全性。
Ⅵ 老年人活動
中老年人適合玩什麼游戲,你都知道嗎?中老年人是社會特殊的一個群體,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多了解他們的身心健康情況。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中老年人適合玩什麼游戲。
中老年人適合玩什麼游戲
1、你我的紅歌。
目的:聯絡感情;時間:15分鍾;材料:寫上歌名的紙條。內容:在紙條上寫下大家熟悉的短歌歌詞。約選2`3首,每一首歌可寫多張字條。組員圍成圓圈,組長發給每人一張歌詞。組長說開始,各人大聲唱自己的歌,並尋找同一首歌的人。必須一邊唱一邊找人,不可說出歌名。組長可突然叫「停」,所有組員歸隊。最早結成隊伍的獲勝。改變:一面做動作一面唱歌尋找隊友,將會更活潑生動。
2、盲人吃香蕉目的:知覺應變能力時間:15~20分鍾材料:每人一根香蕉、蒙眼黑布內容:每組2人。蒙眼面對面而坐,右手各拿香蕉一根;兩人剝香蕉皮,靠感覺將香蕉送入對方口中,先吃完的為勝;旁觀者可以指示,但不可動手幫忙。如大家十分熟稔,不怕引起不快,偶爾也可以故意誤導把香蕉送入鼻子。
3、超級數字l所有人圍成一圈,需要共同完成一件任務——數數。數數的規則是每人按照順序一個人數一個數,從1數到50,遇到7或7的倍數時,就以拍巴掌表示。然後由原來的逆時針順序改為順時針開始數。l比如,開始按順時針方向數到6以後,數7的人拍一下巴掌,然後按逆時針方向數8,當數到14的時候,拍一下巴掌,方向又變為順時針,如此類推,直到數到50。
4、熟悉姓名各小隊成一個鬆散的圓陣,做下列活動:用一隻小球,從排頭開始,依次按逆時針方向傳遞,一邊傳一邊大聲地報出自己的姓名,直至傳完一周;當你接到球後,必須喊出任意一個隊員的姓名,然後把球扔給他;熟練後,用2個、3個球來做第二個練習;結束之前,請一名隊員來到圓心,依次報出各位的姓名。
5、猜謎會。老人拿著謎底找謎面,找對者加分。這是一項智力游戲,在游戲中,老人開動自己的腦力,主動參與活動,達到延緩衰老速度,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的效果。
6、折紙花、送祝福。在折紙花的活動中,提高了老人積極主動性、耐心,鍛煉老人的動手能力,延緩衰老速度,降低多種病症的發生率。折紙花,由於步驟比較復雜,有些老人學習過程較慢,所以先學會的老人可以教還沒學會的老人,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加強了彼此情感的聯系。
中老年人常玩游戲可預防痴呆症
在目前還無法有效治癒老年痴呆症的情況下,讓中老年人學會多娛樂,多玩游戲,對中老年人身體和心理健康有幫助,能保持大腦靈活,是對抗老年痴呆症的最理想方法。老人經常玩玩,能有效地預防老年痴呆症。
中老年人玩游戲的壞處
中老年人如長時間端坐,會影響老年人的血液循環,引發心血管病,還會引起頸椎疼痛、關節酸痛、耳鳴頭暈;電腦屏幕的輻射會導致各種眼科疾病,眼角膜容易脫落;如果網吧空氣污濁,對老人的呼吸系統也有影響。
中老年人玩游戲要有節制,應盡量避免刺激驚險的內容或者運動過度的內容,以免身體受到傷害。
中老年人玩游戲對精神的影響也會有壞的影響。盡管玩游戲可以多少緩解老年人的精神壓力,排解孤獨的負面情緒,但是萬事不能過度,如果老年人開始依賴交際玩游戲則反而讓老年人遠離現實遠離他最需要的親情。
Ⅶ 老人活動有什麼好處
老人做滿散步
太極
健身
運動可活動筋骨
血脈暢通
有益健康
抵抗力加強。
Ⅷ 影響老年人活動的因素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因素為:
年齡、經濟收入、是否有值得信賴的朋友、是否患慢性病、患慢性病種類數、是否患腦血管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Ⅸ 老年人開展娛樂活動的意義
體力活動對老年人保健的意義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體力活動可增加心肌力量,增加冠狀動脈(心肌的供血動脈)血液流量,改善心肌調節,降低膽固醇,促進血凝塊溶解等,因而有利於防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
對精神、神經和其他系統的影響
體力活動可使老年人有心情舒暢的感覺,解除精神緊張、焦慮,有助於睡眠。體力活動可以改善人的肺功能,有利於防治感冒及氣管炎等。體力活動能使胃腸道分泌及蠕動增強,從而促進食慾,改善胃腸道功能、保持大便通暢。它可以防止肌肉萎縮、骨質疏鬆,使動作靈活輕巧。體力活動還有利於減肥和控製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
對壽命的影響
對我國長壽老年人的研究發現,長期堅持從事體力勞動者為80-100% 。國外的調查也顯示堅持體力活動者的平均壽命比不堅持者長。
希望這些對你有用^ ^
Ⅹ 關愛老人活動的目的與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中老年人在社會中的比例開始逐漸增大。由於退休後閑暇時間太多,加上子女經常不在身邊,中老年人的身心問題變得突出。如何讓老年人身心健康幸福地度過晚年是我們關愛老年人的目的。
中老年人由於生理上的衰老變化和外界環境的改變,在思想上、情緒上、生活習慣上和人際關系等方面,往往不能迅速適應,而程度不同地產生種種心理變化。
家庭的小型化、子女與老人的分居、有的老人因體質不佳或性格內向而不愛與人交往,因而產生孤獨感。子女在身邊,若不能體貼老人,甚至關系不佳,不僅不能消除老人的孤獨感,反而會使之加重。喪偶老人的孤獨感更為突出,體能衰退和生病也會加重老人孤獨無助的感受。因此,與老人分居的子女要經常看望、問候老人,與老人同居的子女要耐心地善待老人、仔細地體貼老人。讓年幼的孫輩與老人共處和接近,常能給老人帶來較大的生活樂趣和安慰,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孤獨感。
老年人的心理習慣之一是喜愛回憶往事,過去生活比較幸福、事業有成而對社會貢獻較多的老人,常常能從回憶往事中得到滿足和自尊,因而減輕失落感,而生活坎坷、事業無成的老人,則難以從回憶中得到滿足。社區、家庭、親友若能體察老人心理的影響因素,有的放矢地幫助老人調整心理狀態,往往能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失落感,使老人盡快適應賦閑後的生活。
老人因體能衰退而表現出對健康的自信心下降。一旦身體不適或罹患疾病便會惴惴不安,加上行動不便、就醫困難,更會加重憂慮,擔心病情發展,甚至不治。重病卧床或住院的老人往往還會產生瀕死的恐懼感。有的老年病人擔心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而寡言少語、憂慮。因此,對於患病老人除了關愛體貼之外,進行及時而有針對性的衛生保健知識宣傳,對康復十分有利。
雖然現在的社會壓力很大,生活非常忙碌,但是也不要忘記時常關心和陪伴養育了我們的父母,隨著他們年齡的增大,孤單感也會更加強烈,一定要時常抽出時間陪他們多說說話聊聊天,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