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烏魯木齊市哪有免費學練跳舞(民族舞 古典舞都行)的地方我只是想練了自身氣質和形體,所以不用學太專
我所知道鐵路局老乾處辦有老年大學,每星期有兩天的舞蹈班,免費的,專業老師教新疆民族舞。基本都是退休職工在學習,人氣很旺。
Ⅱ 劉萍老師是上海哪個老年大學的形體課老師
牛皮老師是上海老年大學的老師,他的教學非常的好,他主要是在老年,嗯版,藝術大學教形體課,權你可以把她的QQ他專門教老年人改變一些身體呀,做自然些老年人的慢性疾病,而且也能桂蘭稱老年人良好的一個外在形象,你可以去。
Ⅲ 張惠萍老師的舞蹈教學點在哪
八個方位——1—8點
是用以規范舞蹈者面向,走向的專業術語。即:場地正前為第一方位—「1點」;右前、右旁、右後為第二、三、四方位—「2、3、4點」;正後為第五方位—「5點」;左後、左旁、左前為第六、七、八方位—「6、7、8點」
扶把訓練
即學員手扶把桿做舞蹈動作。分「單手扶把」和「雙手扶把」。
中間訓練
即站在訓練場地中間做練習。是相對「扶把訓練」而言。
對稱動作
指左、右相對的同一動作。如「右按手」的對稱動作即「左按手」
動作的左與右
單一舞蹈動作一般都分左、右兩面,通常是以動作腿(或動作臂)來區分。如右手做「盤手」即稱「右盤手」。舞蹈訓練中常稱「左虛步」、「右端腿」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做該動作。
動作的單與雙
有些動作以單臂(或腿)做動作時多稱左或右(見上條);以雙臂(或雙腿)做時即標以「雙」字,如「雙山膀」、「雙搖臂」、「雙起雙落」等。
面向、視向
身體正面所朝的方向稱面向;眼看幾點即視向,一般也包括臉的朝向,如「眼看8點」,即臉和視線均朝8點。
亮相
源於中國古典舞蹈中獨具特色的一種技法。即在某舞蹈段落最後,以一個加強節奏感的動作塑造該舞姿「造型」。通過這個舞姿動作頓挫到位,或甩頭、凝視等使表達的神情更明朗、強烈。此種造型即亮相。
平圓、立圓
與地面平行的圓圈運動路線(通稱「劃圓」)即「平圓」;與地面垂直的圓圈運動路線即「立圓」。
劃弧
指在「劃圓」軌道上的某一段路線,如手臂劃「上弧線」,即手臂做立圓的上半圓。
留頭、甩頭
身體開始轉動而頭仍留向原方位不動,稱「留頭」。頭從一方位迅速轉向另一方位稱「甩頭」。例如「轉圈」、「翻身」動作,開始轉體時「留頭」,當身體轉動約180°時,再迅速甩頭360°,以控制旋轉方向、增強動力。甩頭也是亮相時的常用動作。
涮頭
以頸為軸,頭在肩上方做平圓動作。
環動
多指腿部以髖關節為軸的劃圓動作。有時也泛指其他關節為軸的劃圓動作。
控制
此處指舞蹈訓練課目的一種。即使舞姿靜止在一個動作上,訓練肢體的控制力量和能力。
身韻
即舞蹈的「身法和韻律」。其基本的動作元素有「提」、「沉」、「沖」、「靠」、「含」、「展」、「移」等。它是中國舞蹈中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技法,體現了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特徵。
起范兒
正式動作以前,從力量或動作上做准備,稱「起范兒」。一般在正式動作前的半拍時間,做起法兒動作。
Ⅳ 我1.58身高,想到老年大學學形體可以嗎
改革開放抄早期,中國社會的文化生活比較單調,退休後的老齡人口更是缺少娛樂活動。隨著中國老齡人口的增多,20世紀八十年代,老年大學在中國許多地方興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學創辦於法國。1983年6月4日,山東省率先創立了中國第一所老年大學———山東省紅十字會老年大學。1984年3月1日,廣東省建立了中國第一所民辦老年大學———廣東領海老年大學;中國的第一套老年大學教材於1987年秋出版發行。老年大學的辦學方式非常靈活,既有固定場所集中,也能遠程。老年大學的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飪、藝術等方面。
Ⅳ 老年大學形體班和舞蹈班有啥區別
形體有:芭蕾形體、模特、整固瑜伽等課程,這些可以更有效的矯正身姿。
舞蹈有:民族舞、古典舞、拉丁舞、交誼舞、摩登舞、水兵舞等,更傾向於展示。
不過拉丁和摩登也是能夠很好的提升氣質和矯正身姿的。
Ⅵ 天津在哪有開設女性形體訓練機構的,要那種提高個人修養氣質的
老年大學都有形體班。
Ⅶ 用過《JS全腦速讀記憶》這本書的朋友,請問:這本書怎麼樣啊
以我的親身經驗,學這個沒什麼用!浪費時間,多閱讀是可以提高閱讀速度但是達到幾千、上萬肯定是騙人的 有這個時間不如把知識點多整理整理、理解理解 夢想讓自己飛起來是人人都有的但是那是不現實的
除了這個還有什麼63速記、理科王等等都是…… 以下是摘自網上的文章:(你也可以自己搜搜看 也可以到網路相關貼吧里看看網友的反映 不過那裡面有很多廣告)
一:
戳穿JS速讀班的神話
日前,北京街頭出現了名為JS全腦速讀培訓班的廣告,說只要經
其55學時的培訓,便能在「保持較高理解記憶率」的前提下,每分鍾
閱讀漢字1萬字以上。據該培訓中心人員介紹,這種記憶法平均每分鍾
閱讀22600字以上,理解能力可達60%-70%。不過,因為學生太多,
接受訓練後學員每分鍾能讀多少字,中心沒法核實,只是學員自己
「上報」,或由中心估測。
北京師范大學一位教授表示,要大腦搜索並將意義聯系起來,讀
一個字最少需約1/6秒,所以1秒鍾大約只能讀6個字左右。不管你采
用哪種閱讀法,人的視野不可能掃描那麼寬。而JS全腦速讀的「最高
境界」是每分鍾15萬字以上,這意味著每秒要記住2500個字,每分鍾
翻240頁。看來翻書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眼睛和大腦的活動頻率了。如此
荒唐的語言很多人居然相信了。
11月16日,工商局執法隊對該中心進行了檢查。經調查,「JS」
中心根本沒有進行函授教學的主體資格和師資力量,其印製的大部分
培訓教材,已被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認定為非法出版物。目前其主要負
責人已被執法部門立案調查。
(《深圳商報》12.4阿德文)
二:
暗訪「JS」全腦能力訓練中心
--------------------------------------------------------------------------------
撰文/張永強 攝影/林暉
「我的閱讀速讀竟達1.5萬字/分鍾」。「1本14萬字的書,我僅用10分鍾就讀完了。而班長更讓我震驚:他竟用幾分鍾就看完了這本書,而且幾乎可以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只要參加55學時的『JS超級全腦課程訓練』,便可達到一視就理解,一視就記憶」的神奇效果。」
這是記者從7月號《讀者》雜志上看到的一則廣告。該廣告不僅信誓旦旦,而且頗為「崇高」:「多年來,『JS』訓練全心致力於提高民族素質的偉大事業,並在人類的學習和工作能力開發方面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
據了解,自去年4月份以來,類似的廣告還連篇累牘出現在《青年文摘》、《世界博覽》、《青年科學》、《女友》、《演講與口才》等雜志上。
這是天方夜譚式的神話還是一項奇妙無比的發明?
初探「JS」總部根據廣告上提供的地址,記者不久前來到了位於北京西單橫二條華恆大廈的「JS總部全腦能力訓練中心。」
在一間掛著「北京市青年能力開發培訓中心」牌子的辦公室里,一位口齒伶俐的小姐接待了記者。她說,「青年中心」就是『JS』總部,完全是一家子。她十分嫻熟地介紹說,「這種訓練適用於小學5年級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閱讀和理解能力的社會各界人士。」
接著,她給了記者一本印刷精美的「JS全腦訓練課程答學友問」,上面介紹說,「全腦訓練不是天方夜譚,不是特異功能,而是一種被十餘萬人驗證的真實的技能和技巧。對各種外國文字同樣有效。」這本小冊子里還不厭其煩地列舉了30多篇「學友懇讀」之類的東西,讓人讀罷瞠目結舌:
據西安某大學22歲的盧毅軍說:「三個月中,我閱讀速度達4萬字/分鍾,理解率達到了60-70%。」新疆石河子電視大學的賈棟則提供了一個自己的「特地驗證」:「《復活》字數42.3萬,共612頁。我平均21150字/分鍾,理解率70%,又用近20分鍾時間寫故事整體性的內容簡表。」信末,他還說自己在高興之際,用擅抖的手執筆給您寫信,希望能與您分享這份愉悅。」
談話之間,辦公室里人來人往,一派忙碌的景象。有幾名來京參加全腦訓練面授班的學生在交費,每期6天350元。
記者問接待小姐可不可以給示範一下速讀記憶的神奇效果?小姐說:「我們平時太忙,沒時間學。示範要找老師。」
「裡屋那幾位老師會嗎?」
小姐說她們也不會。可記者側耳一聽,裡屋的一個人正在解答咨詢,她告訴電話另一端看來學習效果不太理想的外地學員:「姿勢要坐正,呼吸速度要平穩」等等,儼然十分精通此道的樣子。
記者交了220元錢,買了兩套書:《「JS」速記訓練》和《「JS」技能訓練》,這些「教材」基本上都沒有書號、定價和出版、印刷單位,有的只印有「晉圖書准印證90字xx號」、「獨家研製,盜版必究」和「內部資料、免費交流」等字樣,有的則什麼也沒印上。
「反正都是胡打分」
8月19日晚,在東城區圖書館,北京中易電子公司工程師夏鳴蟋回憶了去年6月他作為「JS」中心組織的第一屆面授班學員接受「培訓」的過程。他說:「情況簡直糟透了,全班學生沒有一個會速讀,還鬧得不歡而散。」據他說,當時根據一本著者之一為王學賢的教材,由「JS」工作人員張惠萍老師等人來授課。可是幾天下來,同學們感到沒什麼效果。其中一名學員李厚臣還聯合大家寫了一封集體簽名的「抗議書」。
李厚臣說:「上了幾天課,發現『JS』的老師都不懂速讀,問了一些問題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後來聽說教材的編寫人王學賢老師在東城辦班,於是我們便跑到那裡重學。」
記者找到了最近一期暑期培訓班的幾名學生,他們氣憤地講述了各自的被騙經歷。
杭州大學心理系的黃海濤說,在培訓第一天就有同學要求表演速讀。一名叫徐進的老師說「我們從不表演」,後又表示「第二天再說」。可是第二天根本沒有再提此事。周四下午是培訓的最後一天,幾名同學又提起此事,被徐老師再次拒絕,理由是「如果表演十次,九次成功,一次失敗,那麼『JS』的信譽就毀了。」
後來在同學們的強烈要求下,『JS』的工作人員才答應周六在豐盛胡同上課地點組織表演一次。雖然當時很多外地的學生已經離京,但仍有十幾位學生和家長如期趕往指定地點,可是卻驚奇地發現培訓班早已搬得無影無蹤。這時有的家長說「JS」像**功一樣在騙人。大家一起找到「JS」總部,最後警察來了才暫時平息了事端。
迫於無奈,當日下午,「JS」總部找來一個據說是最近一次「全腦速讀記憶技能競賽」冠軍的女孩董小姐,說此人測試成績為1萬1千字/分鍾,記憶率60%以上。於是同學們選了一篇1200字左右的短文《豐田英二的少年時代》,給這個女孩15秒的時間閱讀,然後問了她3個簡單的問題,結果這位「冠軍」一個也沒答對。
記者還采訪這個班裡測試成績達1萬字的另一位學生。他自稱是「一位來自山西太原的受騙者」。他是這樣解釋自己驚人的成績的:「其實閱讀材料發下來後看是看完了,但根本沒記住多少,於是自己瞎編,自己打上成績1萬字/分鍾,沒想到老師也就這么肯定了。」這個男孩十分懊惱地說:「其實我是真想來學點東西,可什麼也沒學會。而我本想達到每分鍾讀10萬字才回家的。」
據這些「JS」的學員反映,測試成績都是學生們在每次測試後自己打上的,如果偏低老師就反復動員「給自己一點信心吧!」或者直接給改成高分。所以這個班到結業時成績都達到6000字/分鍾左右,理解率60%以上。黃海濤同學說,「反正都是胡打分,皆大歡喜。」
認為自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黃海濤同學向「JS」總部所在地的東長安街派出所報了案,要求返還自己的學費、路費及一切損失,然而時至今日沒有得到賠償。
據了解,許多外地學員都有類似的遭遇。
王學賢怎麼說在東城區圖書館,記者采訪了全腦速讀教材的主要編寫者之一王學賢老師。
1997年10月1日,王學賢帶著自己編寫的《漢語速讀教材》來北京謀求發展時,和《中國青年報》函授部簽了一份面向全國進行函授的協議。1998年元月的一天,「JS青年能力訓練」培訓中心負責人李健書多次找王學賢聯系合作。該中心以「心理素質訓練」為培訓的主要內容,號稱有10年發展歷史,全國學員30萬。李健書提議要把王學賢還未正式出版的速讀教材收錄到自己計劃編的一套「21世紀青年叢書」里去。王學賢當時強調,自己和中國青年報函授部的協議還未期滿,如果再和「JS」合作不妥。李健書承諾:「協議簽了以後,我絕不公開在媒體上打廣告,只從「JS」多年來的函授學員中挖掘生源。」這樣,兩人簽訂了一份《教材編寫協議》,由王學賢將自己的速讀教材的版權轉讓給李健書,而李健書則支付給王稿酬1.2萬元。
意想不到的是,李健書取得了版權後,於當年4月份就在《讀者》雜志上刊登了面向全國函授的廣告,並且事後也未向王學賢作任何解釋。王學賢有一種被出賣了的感覺,他氣憤地說:「本來我答應李健書給他做一些函授輔導,比如授課和回信答復學員疑難等。後來看到他竟然違反約定公開作廣告,只好中止了合作。」
最後,王學賢送給記者一套他編寫的速讀教材,強調說:「速讀記憶不能超過讀者本人的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的范圍。」
專家學者看「JS」
正常人的閱讀速度應該是多少?經過「JS」方法的訓練能否每分鍾閱讀數萬字而且記憶力達到60%至70%?為此,記者近日訪問了部分專家學者。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教授孟慶茂先生說,心理學中的實驗心理學、閱讀心理學、記憶心理學等都為快速閱讀提供了理論基礎,但是從現在的研究成果來年,每分鍾閱讀1萬多字是不可能的。
他指出,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訓練,人的視野也不可能掃描那麼寬,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加工記憶那麼多字。
這位多年從事心理研究的教授介紹了北師大心理系名為「直接速讀」的實驗。實驗表明,用不同數量的字母遞次組成詞表,閱讀由2個字母組成的100個單詞表平均需時約26秒,閱讀由6個字母組成的100個單詞表需時約為29秒,閱讀由8個字母組成的100個單詞表需時約34秒。這說明人在1秒鍾的時間內最多隻能讀34個字。依此計算,1分鍾60秒最多隻能讀1800字左右。然而這還只限於讀最簡單的字。我們在正常閱讀過程中要比這個復雜得多,因為人在閱讀中還有個理解的過程。有實驗表明,讀完1個字後經過大腦的思索和理解需要160多毫秒,1秒鍾大概只能認識理解6個字左右,而1分鍾頂多隻能讀360個字左右。這應該是人類閱讀的一個極限。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教授李強先生指出,「JS」中心在廣告中列舉了大量經學習其教材而能一分鍾讀上萬字的神奇例子,沒有建立在統計學抽樣調查的基礎上,難以令人信服。「JS」廣告中以個案舉例的做法是錯誤的,用這種錯誤方法作出的廣告所宣傳的當然也只能是愚昧虛假的東西。
中國科技館王其暉先生更直接了當地說,揭穿偽科學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實驗,而檢驗「JS」真相最好的方法就是帶上一本書,讓自稱精通這種速讀記憶方法的人現場演示幾次,就很容易說明問題。
看書還是燒書?
新聞界今年8月披露了「JS」全腦速讀記憶法的有關情況後,引起有關執法部門的重視。8月17日上午,北京市新聞出版局會同當地工商機關對「JS」總部進行了突查,將「JS」中心庫房中堆積如山的近萬冊培訓教材當時暫扣封存,責令「JS」工作人員在查處過程中不得擅自動用庫房及辦公場所中的一切設備。
在「JS」總部辦公室里堆放著許多包裹完畢的即將寄出的教材、磁帶和數千封信函。執法人員檢查了這些信函,發現來信者絕大多數是在校學生和軍人。來信遍布全國各地,可是卻沒有發現一封如「JS」廣告上所說的有神奇效果的心得體會。倒有不少學員抱怨學不會、學不懂,或是追問匯款已經幾個月了為什麼卻還遲遲不見書的蹤影之類的話。此外,還發現了為數不少的質疑信件,比如遼寧的一名警察在信中寫道:「廣告說一個叫韓波的人考了753分,難道你們不知道高考總分只有750分嗎?廣告上說有人能以每分鍾1.5萬字的速度看書,這有誰能相信,他是在看書還是在燒書?……」
執法人員問這么多信函怎麼個讀法。一名「JS」女工作人員回答:「信那麼多,哪能看得過來呀!」執法人員又問:「連這些信都看不過來那你怎麼教別人速讀?」這時「JS」的工作人員們啞口無言了。
在檢查過程中,「JS」總部里十幾部電話響個不停,多是一些外地學員來催問郵寄資料以及咨詢全腦速讀的情況。不用問,解答這些虔誠學員的任務都落到上述連來信都讀不過來的「JS」工作人員肩上了。
「JS」賺了多少錢在「JS」總部發現的兩份1999年度《學員登記表》上,記者對「JS」培訓的規模有了大概的印象。全腦普及培訓截止8月15日的編號已達691號,每人教材費69元。全腦強化培訓截止8月14日已達3046號,每人教材費93元。粗略估計一下,只教材費一項該「中心」的銷售額便高達33萬余元。
這還不包括「JS」中心每周一次、每次收費350元的面授強化班的收入。自去年6月份辦第一期面授班至今年8月,該中心共舉辦了50多期。每次以召收100名學員計,至今「JS」的面授培訓收入已達200萬元左右。
而據在現場發現的一張報紙上刊載,「JS」中心法人代表胡紹祥答記者問時說:「該中心已有10年的發展歷史,參加培訓的人數已超過30萬人。」如果這些情況屬實,那麼「JS」近年來的培訓收入更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在幾個小時的檢查過程中,「JS」中心的實際負責人張惠萍始終沒有露面。直到中午12點左右,一位名叫傅再貞的女工作人員匆忙趕來。她自稱退休後協助張惠萍的教學工作的。
執法人員向傅再貞詢問張惠萍的下落。她回答,張現在正在西單附近的某處主持一個「首屆全腦速讀技能邀請賽」,還請了公證人員參加。直到這時,這位「傅老師」還振振有辭地說『這次邀請賽中有報名者稱可以達到每分鍾閱讀8萬字,如果進入狀態還能讀得更多呢!
再次暗訪卻赫然發現……8月20日,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市場管理處處長底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JS」中心培訓教材中的大部分已經被確定為非法出版物。執法部門已對其承印單位通州區某印刷廠進行檢查,當場查封了正在印刷、包裝中的非法印刷的教材近1萬冊。
8月30日,北京市工商管理局市場執法大隊大隊長曹中生表示,「JS」中心所進行的活動實際上是一項變相的非法經營活動,其目的是為了獲取暴利。
查處「JS」中心的工作正在深入進行,然而,9月15日下午,記者再次對「JS」總部進行暗訪時卻赫然發現一些耐人尋味的東西。
一位負責接待的小姐說:
「教材要10月初才能到。因為前一段時間我們的書在教學中顯得不太完美,因此需要重新改個版。至於下次面授的時間也要到10月底才能定,教室具體安排在哪兒我還不清楚,反正就在西單商場附近吧!」
Ⅷ 遼寧盤錦興隆台哪有成人學形體芭蕾的地兒 或者別的舞蹈也行 再就是哪有成人學樂器或者主持演講的地兒
費雪有學肚皮舞來的 還有救市老年源大學也有教舞蹈的 學樂器 去油田的青少年宮看看吧 主持演講 去 盤錦市彤暉藝術培訓中心
開設鋼琴、古箏、小提琴、葫蘆絲、薩克斯等。
開始舞蹈培訓班:拉丁舞 中國舞
主持(包括主持人、普通話、朗誦、演講、影視表演、相聲、小品、快板等)盤錦市彤暉藝術培訓中心座落於盤錦市雙檯子區慶平家園3號樓
Ⅸ 我馬上要退休啦想參加一個老年大學,不知道有沒有形體訓練的
形體性電影到處都有。不僅兩個老年大學開辦這個班還有社會上有很多業余的形體訓練。晚安。嗯,模特部隊。等有很多可以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