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人家集合

老人家集合

發布時間:2021-11-22 22:20:17

① 求60歲老人喜歡聽的音樂合集,最好是無損的。

華聲來論壇可能比較多,你可以源在網路搜經典老歌,後面加FLAC,APE等無損格式的後綴,一般可以找到很多。本人也曾給自家老人下過無損老歌,用的方法類似,具體在哪個網站下的實在記不得,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

② 農村70歲老人聚餐是不是鄉政符和村委會建房是整個村委會老人都集合在一個村吃飯

農村70歲老人聚餐,這肯定是政府出資在村委會,所有老人在起吃飯,這也是老年協會辦的。再說。去別的地方。70歲的老人也不方便。只有在自己的村子裡去了。

③ 60年代經典老歌合集或者京劇豫劇之類的,老人家聽的 急急急

正在發送,請查收採納。衷心祝願聽戲愉快,天天開心,事事如意!

直接將我115網盤戲曲60G資料的分享權發到你郵箱(包括大平調、京劇、越劇、黃梅戲、豫劇、評劇、評書、曲劇、河南墜子、河北梆子、廬劇、採茶戲、滑稽越劇、山東梆子、湖北大鼓、大鼓書、紹劇、紹興蓮花落、淮劇、揚劇、越調、老調、滬劇、楚劇、錫劇、琴書、揚琴戲、柳琴戲、泗州戲、二人轉、呂劇、花鼓戲、秦腔、88首適合老人聽的歌曲等),你會收到網盤號30068136或者28340495發來的名為115點com的郵件,打開郵件,就可以接收我網盤上的戲曲
請大家不要通過加網盤好友的方式來找我,我的好友都2000人了,超過了1150人的上限。但通過上面的方法,照樣可以讓你接收我的戲曲資料

前提是你自己要有115網盤,才能接收,如果沒有,上網搜索如何免費注冊115網盤,一分鍾搞定,這種事情是可以無師自通的。成功後,一分鍾就能把我發給你的存到你的網盤上,永遠成為你的東西了


郵箱附件戲曲和115網盤戲曲分享權已發到你郵箱。如果沒有收到,請檢查郵箱名是否錯誤,檢查郵箱名後綴,檢查郵箱垃圾箱,檢查訂閱郵箱。


如覺得好,請及時下載,及時採納為滿意答案,進你的知道,進你的提問,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一分鍾搞定。謝謝


朋友,你一點分都沒有,就請先採納吧。採納後一定給你發。不勉強,如果不願意,請其他網友幫忙


④ 下列語句能確定一個集合的是()a嘉興市老年人的全體 b與0接近的所以數的全體 c

∵對於A、B、D「高一(3)班的好學生」、「嘉興市所有的老人」、「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標准不明確,即元素不確定. ∴A、B、D不能構成集合. 故選C

⑤ 所有的老人是集合嗎

因為所有的正數能夠構成正數集;
不等於0的實數構成非0實數集;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一定的,能構成由4個元素組成的集合;
因為無法確定多大年齡為老人,所以所有的老人不能構成集合.
故選B.

⑥ 老年人專用品有哪些

1、木梳

頭被稱為「諸陽之匯」,是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匯聚的部位,同時也是人體其他經脈、幾十個穴位和十餘個特定刺激區集合的地方,用木梳梳理頭發,可以疏通氣血、醒目怡神。清晨可用木梳背由前額經頭頂至後頸、自中間向兩邊輕輕叩打頭皮3~5分鍾,再用梳齒以適當的力度、同樣的順序反復梳頭,每次5~10分鍾。


⑦ 求幾百首經典老歌合集(老年人喜歡聽的那種懷舊的歌曲)

軍港之夜 感人;鄉間的小路 懷舊;

主要還是紅歌 來了苦變甜 紅梅贊 綉紅內旗 毛主席容派人來 革命熔爐火最紅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 翻身農奴把歌唱 學習雷鋒好榜樣


還有找的:

50-60年代的經典老歌

  1. 贊歌

  2. 2.東方紅

  3. 3.紅梅贊

  4. 4.回娘家

  5. 5.老司機

  6. 6.珊瑚頌

  7. 7.娃哈哈

  8. 8.新疆好

  9. 9.新貨郎

  10. 10.綉紅旗

  11. 11.敖包相會

  12. 12.草原晨曲

  13. 13.草原贊歌

  14. 14.打靶歸來

  15. 15.翻身道情

  16. 16.歌唱祖國

  17. 17.蝴蝶泉邊

  18. 18.我的祖國

  19. 19.英雄贊歌

  20. 20.七律·長征

  21. 21.沁園春·雪

  22. 22.情深意長

  23. 23.歌唱大別山

  24. 24.歌唱二郎山

  25. 25.過雪山草地

  26. 26.九九艷陽天

  27. 27.快樂的節日

  28. 28.娘子軍連歌

  29. 29.老房東「查鋪」

  30. 30.社會主義好

  31. 31.我是一個兵

  32. 32.偉大的北京

  33. 33.我們的田野

  34. 34.真是樂死人

  35. 35.北京的金山上

  36. 36.共產兒童團歌

  37. 37.紅太陽照邊疆

  38. 38.洪湖水,浪打浪

  39. 39.接過雷鋒的槍

  40. 40.克拉瑪依之歌

  41. 41.毛主席派人來

  42. 42.馬兒啊,你慢些走

  43. 43.我們多麼幸福

  44. 44.我和我的祖國

  45. 45.北京有個金太陽

  46. 46.唱支山歌給黨聽

  47. 47.大海航行靠舵手

  48. 48.蝶戀花·答李淑一

  49. 49.翻身農奴把歌唱

  50. 50.桂花開放幸福來

  51. 51.緬桂花開十里香

⑧ 怎麼稱呼的,(集合大全)。。。。

直系血親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親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
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兒:夫妻間女性的第一子代。
孫:夫妻間的第二子代,依性別又分孫子、孫女。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
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
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旁系血親
父系
伯:父親的兄長,也稱伯伯、伯父、大爺
大媽:大爺的妻子
叔:父親的弟,也稱叔叔、叔父
嬸:叔叔的妻子
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親的兄弟,也稱舅舅
舅媽:舅舅的妻子
姨:母親的姐妹,也稱阿姨、姨媽
姨夫:姨的丈夫
姻親
丈夫:結婚的女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
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子:對兄長妻子的稱呼
弟妹、弟媳:對弟弟妻子的稱呼
姐夫:對姐姐丈夫的稱呼
妹夫:對妹妹丈夫的稱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
連襟:姐妹的丈夫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也稱襟兄弟
大姑子:對丈夫的姐姐的稱呼
小姑子:對丈夫妹妹的稱呼
大舅子:對妻子哥哥的稱呼
小舅子:對妻子弟弟的稱呼
中國人對丈夫的稱呼大全

良人】古時管丈夫「良人」,這稱呼好聽啊,估計那時的丈夫都不泡妞,家裡一桿旗幟永遠飄揚,所以叫「良人」。在當時,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但丈夫管老婆也叫「良人」,相比必當時男女比較平等的。
【郎】在「良」字旁邊加個「阝」,就是「郎」」;在「良」字左邊加「女」,就成「娘」。「郎」為夫君。李白就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詩句。「郎」多親切的稱呼阿!
【郎君】但單音節詞似乎太甜膩了,大約除了個別那時的「小甜甜」,如鄭袖,鉤弋之流,眾多良家婦女們在人前還是羞於叫出口。於是就在前頭或尾後加一個字變雙音詞,即「郎」字後面加上一個「君」字;在「娘」字後面加上一個「子」字,成了表示親昵的「郎君」,「娘子」。(註:起先,「娘子」一詞僅用青春妙齡的少女。大約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稱呼。)妻子稱丈夫為「郎君」,是對丈夫的雅稱;丈夫稱妻子為「娘子」,是對妻子的愛稱。
【官人】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時代。在夫妻間的稱呼上,也是稱謂較多的朝代。宮延中,出現了「官家」一詞;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這一稱謂。有的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至今,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門大官人。從這個稱呼也可看出隨著宋代理學的興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個新台階啊。官當然是管人嘛,那家裡的官人當然就是管家裡的老婆了哦。

【老爺】老爺, 僅限於官宦人家對老公的稱呼,其在家中的尊貴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稱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點的就叫稱做「外子」,丈夫則稱自己的妻子的除了「娘子」外,還稱「內人」。在別人面前,對妻子的謙稱還有「賤內」、「家內」;這都是那時的小資和偽小資們最喜歡喜歡的叫法了。潘金蓮稱西門慶一定是甜甜的一聲「官人」:但李易安稱趙明誠則一定是「外子」。
【相公】如看過京劇,越劇,黃梅戲的話,無論青衣,還是花旦在台上,拉長了音兒一聲「相——公——」,就是這倆字兒。這比「官人」又進了一步,已經不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到後來,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況愈下,從對丈夫的稱呼中也可明顯看出。

【先生】在近代以來,也稱「丈夫」為先生的,這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這兩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義似乎還是「老師」。《辭海》「先生」目下載:「《禮記·曲禮上》:『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也引申為對年長有德業者的敬稱。有時,也泛用為對人的敬稱。」由此而可見,這一稱謂,除指某些特定的身份,如丈夫等對象之外,是隱含著職業、年齡方面的因素的。換言之,所謂的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學識而又年庚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的意思。從中尤可見男性的尊嚴。至今在海外華人中和港台地區還在廣泛地使用。
【愛人】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區一些受新文化運動熏陶的知識分子開始用「愛人」這一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裡的」、「做飯的」等有歧視色彩的稱謂;而在舊中國國統區使用的「先生」、「太太」、「小姐」,又顯出「資產階級」的色彩。於是「愛人」便被廣泛地使用起來。
【男人】男人,這是最有歸屬感的叫法。通常必須加上定語,謂之「我男人」。可惜僅見於通常極具團隊精神的鄉下女人口中。
【我們家那口子】帶有一種隱秘的親熱味道!但其中已無尊敬的意思。
【孩子他爸】最隱蔽,委婉的叫法。但在目前這么個紛繁復雜的時代,這個稱呼太缺乏准確性了,極不嚴謹。要知道她孩子的爸極可能並不是她老公的哦。
【老闆】現在中國到處都叫老闆,連有的研究生叫自己的導師為「老闆」,就是這么爛的稱呼,丈夫們享用的機會都不多,更多的時候倒是稱自己的老婆做老闆和領導的。
【老公】老公這詞最初卻就是太監。這宦官吧 , 古代官名稱為寺人、黃門、貂璫。尊稱內官、內臣、中官、中貴;卑稱內豎、閹宦、太監、閹人。民間則俗稱老公,李自成進北京後,即有「打老公」一說(《棗林雜俎》)。如是看來,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監。
現在的女人在呼叫老公時,是否骨子裡潛意識就想過,這眼前的男人,就真還有些太監的味道?所以,以後請各位「老婆們」改改口才好。否則,似乎是在說華夏的男性,正呈現被閹割的趨勢。

對老婆的稱呼
皇帝稱老婆叫鋅童;
宰相稱老婆叫夫人。
文人稱拙荊;
雅士叫執帚。
商賈稱*內;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稱娘子;
莊稼漢叫婆姨。
有修養的人稱太太;
沒文化的叫老婆。
年輕人稱媳婦;
老頭子叫老伴。
不結婚時稱女朋友;結婚後叫對鼻子。
北方人稱孩他娘;
南方人叫伢**。
大陸上稱愛人;
台灣叫內子。
喝過洋墨水的稱達令;
土生土長的叫那口子。
捨不得老婆的人稱心肝;
闊別老婆的人叫寶貝。
對老婆親熱時稱親愛的;
對老婆厭惡時叫那娘們。
河北人稱老婆為家裡的;
河南人稱老婆為屋裡頭的;
四川人稱老婆則叫堂客
上海人叫老布
東北人叫老婆子
天津人叫孩兒他瑪瑪

1、祖輩
祖輩的親屬,按古代關於宗親的范圍,是從高祖開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則稱為遠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廣義是指所有父輩以上的男性先輩,狹義則是指祖父。
(2)祖父:又稱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來稱呼祖父;如今對祖父最常見的稱呼是「爺爺」。
(3)祖母:又可以稱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稱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對成年婦女的很普遍的稱呼,也可以用來稱祖母。
(5)奶奶:是今天對祖母的普遍稱呼,古代的使用較晚。作為稱謂,「奶」最早是作為乳母之稱,以後又用以稱母親,又作為對以婚婦女的較廣義的稱呼。
(6)堂祖父、從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這些是對祖父的兄弟的稱謂。
(7)堂祖母、從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這些是對祖父兄弟妻子的稱謂。

2、曾祖輩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還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稱呼,比較特殊的是稱「曾門」。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還可以稱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較常見的為「太婆

3、高祖輩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稱為高祖父,也有稱為「高祖王父」、「高門」。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對高祖之上的歷代遠祖也可稱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稱「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親屬中最重要的親屬,除「父母」、「雙親」、「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稱外還有「高堂」、「嚴君」、「尊親」、「嚴親」、「兩親」、「親闈」等以及文人筆下的「所生」、「椿萱」等對父母的代稱。
(2)父、父親:是對父親古今習見的稱呼,還可以稱父親為「公」、「翁」、「尊」、「大人」、「嚴君」、「爺」、「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見的敬稱用語,稱自己的父親可稱「家尊」,稱對方的父親則稱「令尊」。
(4)爺:古代對成年男子較廣義的稱呼,宋代開始用作對祖父之稱,魏晉南北朝就用作對父親之稱,或寫作「耶」。
(5)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其中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稱自己的生身母親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則稱父親之妾為「庶母」、「少母」、「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時期對母親的兩種特殊稱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無論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對父親的妾都可以稱為「姨」、「姨姨」、「阿姨」。
( 12 )義父:指是在自己的父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父,這個「義」字有外加、假、代、自願等意。
( 13 )義母:指是在自己的母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母。

5、與父親相關的親屬
(1)諸父、諸母:是對父親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統稱。
(2)世父:對父親的兄弟的稱謂,現在更多的場合是稱「伯父」、「叔父」或簡稱「伯」、「叔」。古人偶爾將幾個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別稱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對父親的兄弟的妻室的稱呼。
(4)從父:對父親的叔伯兄弟可統稱「從父」,又可分別稱為「從伯」、「從叔」。
(5)姑:對父親的姊妹可稱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稱為「諸姑」、「姑姊」、「姑妹」,對已婚者一般都稱為「姑母」、「姑媽」,與今不同的是偶爾也稱「姑娘」。
(6)姑父:對姑母的丈夫,既可稱為「姑父」、「姑丈」,又可以稱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對姑母的子的稱謂。
(8)表姊妹:對姑母的女的稱謂。

6、與母親相關的親屬
(1)外祖父:對母親的父親,稱其為「外祖父」(與今同),又可稱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爺」等。
(2)外祖母:對母親的母親,稱為「外祖母」、「外婆」(與今同),又稱為「姥姥」、「老老」等。
(3)舅:對母親的兄弟,古今均稱「舅」,在不同場合,可加上一些修飾或補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對舅父之妻的稱謂。
(5)姨母:對母親姊妹的稱呼,先秦時稱為「從母」,秦漢以來則稱為「姨母」,或稱為「姨娘」、「姨婆」、「姨媽」等。
(6)姨父:對姨母之夫稱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稱「表兄弟」、「表姊妹」。
(無論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還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稱,古人統稱為「諸表」。)

7、考妣
「考」和「妣」在先秦時是對父母的異稱,無論生死均可用。秦漢以來,父母死後仍可稱為考妣,但生前不再稱考妣,考妣只用來對死去的父母之稱。而且,考妣不僅用來稱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輩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輩均可用考妣相稱(在先秦時則是對先祖的泛稱)。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對成年男子的美稱,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關稱謂很多,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還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漢子」等稱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對妻的最主要的稱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種附加成分,還有「賢妻」、「良妻」、「仁妻」、「令妻」、「嬌妻」等。除此,還可用「婦」、「室」、「君」、「夫人」、「娘子」、「渾家」、「內」、「老婆」、「婆娘」、「太太」等來稱呼。

9、與丈夫相關親屬
(1)公:也稱公公,對丈夫之父,古稱為「舅」,也稱為「公」、「公公 」。這些稱呼正是今天稱丈夫之父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稱婆婆,對丈夫之母,古稱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嚴姑」、「慈姑」、「阿姑」等。後又稱「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對丈夫父母的合稱。近者稱「公婆」。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稱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對丈夫的兄弟的稱謂,與近代所稱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對丈夫妹妹的稱謂。

10、與妻子相關親屬
(1)岳丈:是對於妻子之父的稱呼,古代還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稱。
(2)岳母:對妻子之母的稱謂,或稱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來對妻子之母的稱呼。
(4)舅舅:對妻子兄弟的稱呼,或稱為「舅」、「舅爺」、「舅子」等,還稱為「內兄」、「內弟」、「妻兄」、「妻弟」等。
(5)姨:對妻子的姊妹的稱呼,或稱「大姨」、「小姨」,也稱為「妻妹」、「內妹」。

11、兄弟及與其相關親屬
(1)兄:又稱為「昆」。今天則可用「哥」來稱呼兄長。有兄弟數人的情況下,稱呼中必須表示出排行,或以數字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這些排行常用語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廣泛的稱呼,可以稱父、稱兄、稱弟、稱子。)
(2)嫂:對兄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嫂嫂」。
(3)弟:是對與兄相對者的稱呼。
(4)弟媳:對弟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弟妹」。
(5)侄:對兄弟的子女最常見的稱呼,也可直接稱之為「兄子」、「兄女」,或稱為「從子」、「從女」、「猶子」、「猶女」。

12、姊妹及與其相關親屬
(1)女兄、女弟:古代對姊妹的稱謂,或直接稱姊妹為兄弟。「姊」又稱「姐」,與姊相對者稱為「妹」。
(2)姊夫、妹夫:對姊妹的丈夫的稱呼,也可稱為「姊婿」、「妹婿」。
(3)甥:對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稱呼,還稱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與其相關親屬
(1)子:在古代是一個使用范圍較廣的稱呼,秦漢以後主要用作兒子之稱。
自己之子可稱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別人之子又可稱為「令子」、「良子」、「不凡子」、「賢子」等。除此,還可用「男」、「子息」、「賤息」、「兒子」、「兒郎」、「兒男」等來稱呼子。若有幾個兒子則有「長子」、「次男」、「幼子」等稱呼。
(2)女:對女兒的主要稱呼。對別人的女兒往往稱為「愛」或「嬡」,也稱為「令嬡」、「閨嬡」。
(3)義子、義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養的子女,又稱「養子」、「養女」、「假子」。同時還有一個常見的代稱「螟蛉」。
(4)媳婦:對兒子之妻的稱呼。最初只稱為「婦」,後因兒子又稱為「息」,所以子之妻又稱為「息婦」,或寫作「媳婦」。
(5)婿:對女兒丈夫的稱呼,或稱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兒之夫還可以被稱為「女夫」、「半子」、「東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稱「賢婿」之類,岳家一般人都尊稱其為「姑爺」、「姑老爺」。
(6)孫:對兒子的子女的稱呼,或稱「孫息」、「孫枝」。「孫」又分為「孫兒」、「孫女」,「孫女」又稱為「女孫」。
(7)外孫:對女兒的子女的稱呼。女姓還可稱為「外孫女」。

⑨ 有老年人喜歡的歌曲的合集嗎

夕陽紅,一、那年的愛情
敖包相會
蝶戀花答李淑
蝴蝶泉邊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婚誓
九九艷陽天
康定情歌
龍船調
送別
五哥放羊
小河淌水
燈光
紅莓花兒開
喀秋莎
山楂樹
小路
夜鶯
二、那時的友誼
冰山上的雪蓮
大紅棗兒甜又香
翻身道情
工農兵聯合起來
懷念戰友
軍隊和老百姓
軍民團結一家親
盼紅軍
情深誼長
十送紅軍
三,那樣的信仰
北京頌歌
長城謠
大海航行靠舵手
東方紅
歌唱祖國
共產兒童團歌
紅星照我去戰斗
沒有眼淚,沒有悲傷
娘子軍連歌
人民軍隊忠於黨
社會主義好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團結就是力量
學習雷鋒好榜樣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四、那處的風景
北京的金山上
邊疆處處賽江南
草原晨曲
草原之夜
高高太子山
歌唱二郎山
洪湖水浪打浪
……
五、那時的人們
六、那般的

⑩ 哪位有老年人聽的歌曲大合集

紅歌、中國風、民族風之類的歌曲都不錯,上網直接搜就有好多

閱讀全文

與老人家集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孩裝到老人了怎麼辦 瀏覽:23
怎麼改善父母臟的問題 瀏覽:359
中老年人胃脹是怎麼回事 瀏覽:366
老年人總是喊大便是什麼意思 瀏覽:394
老年人全民健身運動活動方案 瀏覽:994
重慶頭域養生堂哪裡有店 瀏覽:448
老年活動中心羽毛球 瀏覽:466
父母為孩子改變三件事是什麼 瀏覽:97
關於退休補發工資 瀏覽:279
瘋狂敬老院 瀏覽:720
80歲老人查出心臟主動脈夾層 瀏覽:995
老年人芬迪 瀏覽:624
呼和浩特月均養老金最低 瀏覽:107
泰康復養老怎麼樣 瀏覽:152
活到80歲國家給什麼 瀏覽:391
父母賴在兒子家裡不走怎麼辦 瀏覽:296
父母遺囑有效期是多少年 瀏覽:835
老年活動中心選址 瀏覽:275
養老保險不返回個人賬戶嗎 瀏覽:965
蘭馨美容養生護膚品怎麼樣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