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八十二歲的老年痴呆嗎

八十二歲的老年痴呆嗎

發布時間:2021-11-14 03:28:47

Ⅰ 多大年紀後會容易得老年痴呆

通常發生在50歲以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是潛伏的,發展緩慢。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階段通常以逐漸加重的健忘症開始。如果沒有注意到,通常很難發現。根據病情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也稱健忘症階段;第二階段也稱混沌階段;第三階段也稱極度痴呆階段,只要我們及時就醫。
通常發生在60歲以上。每個人的體格都不一樣。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時間也不盡相同。簡單記憶減少。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如果你擔心的話,你可以去醫院的老年科面試。如果在檢查中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趨勢,你可以盡快控制葯物並推遲病情的發展。
一般老年人在老年以後不一定會換為老年痴呆本身老年痴呆疾病是屬於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的病變問題。一般會有這樣的疾病是屬於神經退行性改變,腦血管病變,感染,外傷以及腫瘤,營養代謝等所引起的一些因素導致的。患有老年痴呆的病人,應該長期服用葯物和在家屬的陪伴下生活,以免出現意外突發情況。年痴呆的人一般會有記憶力的減退以及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

Ⅱ 九十多歲的老年痴呆有治嗎

我覺得應該看進展的程度,如果不是太重的話,建議還是治療比較好,可以減輕對版照料者情權緒和身體的影響,因為到重度老年痴呆的話,有一些老人是非常鬧的,護理起來很辛苦。如果目前已經很重的話,治或不治可以根據家裡經濟狀況,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建議還是治,可以讓患者和照料者有較好的生活質量。另外,一定還要結合非葯物的干預!

Ⅲ 老年痴呆後的壽命還有多久

老年痴呆後的壽命還有多久,老年痴呆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老年痴呆,就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有效的治療,避免痴呆的加重,雖然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症狀是器質性痴呆,但同時還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附加症狀,所以,可分為不同類型,常見的有:

1、單純痴呆型
這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它具有老年性痴呆的一般症狀。本型病人以記憶障礙和全面痴呆為中心,但無明顯的情感障礙,也沒有幻覺、妄想的意識障礙。疾病後期,病人喪失獨立生活能力,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食慾減退、體溫、血壓都降低,最後場因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2、早發性老年性痴呆
此型病人發病年齡稍早一些,且以女性較為多見。病人的記憶力明顯障礙,定向力差,常以虛構、錯構來補償記憶的缺損。病人衣著較整潔,思維尚有條理,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給人以非常健談的印象,而且常表現無意義的忙綠。隨病情發展,痴呆正在日益嚴重。
3、偏執型老年性痴呆
這種類型的主要表現是在痴呆的背景上附加有妄想(如關系妄想、被害妄想或誇大妄想)和幻覺(聽、嗅、味幻覺等),妄想的內容荒謬且不系統。最後痴呆加重而幻覺、妄想漸不明顯。
4、非典型性老年性痴呆
本病發病年齡較早,一般在40~60歲發病。雖然起病隱漸,但發展卻較快。早期表現記憶障礙並日益加重。隨之定向力,計算力,判斷力均開始出現障礙。病人逐漸失去工作能力,不能適應環境,不認識熟人,不理解周圍事物,不能講完整的句子。有模仿語言和語尾重復,令人無法理解。此型病人還可見情緒障礙:病初情感不穩,以及焦慮不安。偶有抑鬱、幻覺及妄想。有時還有活動增多,步態不穩,共濟失調。晚期病人情感淡漠,完全不與周圍接觸,對一般刺激無反應,陷入極度痴呆狀態。

Ⅳ 年輕人會得痴呆症嗎有20幾歲就出現老年痴呆的症狀的人

阿茲海默氏症
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種由於蛋白質在腦部沈積而造成腦神經細胞死亡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如果問一般民眾什麼是阿茲海默氏症,得到的答案多半是老年痴呆.嚴格說來,這個答案只對了一半,因為阿茲海默氏症只是眾多痴呆症中的一種,由於這個症狀常發生在65歲以上老年人身上,所以一般習慣稱它是「老年痴呆」.造成痴呆症的病因除了阿茲海默氏症外,常見的還有多重梗塞型痴呆,酒精性痴呆,及正常腦壓水腦症等,而以上4種不同型的痴呆症都可藉由醫療診斷予以區分.根據統計,在所有的痴呆症中,以阿茲海默氏症所佔的比率最高(約50~60%).其中,女性又比男性較易罹患,並且在65歲以上人口中有11%,80歲以上有50%會出現這種病症.它的症狀自病發後會持續1~25年,而且會越來越嚴重,進而導致死亡.阿茲海默氏症會侵襲人的腦部,它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得到阿茲海默氏症的病人會漸漸喪失記憶,並且出現語言和情緒上的障礙.當這個疾病越來越嚴重時,病患在生活各方面都需要他人日夜的照護,因此病患親友的生活往往也跟著受到很大的影響.目前阿茲海默氏症仍是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發現阿茲海默氏症1906年,德國神經科學家愛羅斯 阿茲海默(AloisAlzheimer)首次以顯微鏡取得的影像,來記錄阿茲海默氏症患者腦部的細微變化.他展示一位女性病人的病理解剖圖,這位女性的心智在她往生的前幾年漸趨混亂.藉著病理解剖的方法,他把從這位女性病人腦部所觀察到的變化稱為斑塊和纏結,兩者都會阻斷腦部神經彼此溝通和傳遞訊息的功能.阿茲海默氏症的病因在了解阿茲海默氏症之前,病理學家就已經知道人類的大腦皮質有時會出現圓形的斑塊,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出這些斑塊是由細纖維包裹的軸突和樹突所組成.1853年,德國病理學家菲爾克(Virchow)稱這些沈積物是類澱粉沈積,後來進一步研究得知它們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到了1984年,格列納(Glenner)和翁(Wong)首先由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腦膜血管中分離出類澱粉沈積.不久,馬士德(Masters)和貝倫索(Beyrenther)等人也由老化斑塊核心中分離出類澱粉沈積,它的分子量及胺基酸組成與格列納等人所分離的類澱粉沈積相

阿茲海默氏症的症狀

阿茲海默氏症的表徵或症狀可能因人而異,特別是疾病剛開始時。隨著時間進行,記憶力逐漸喪失,首先最常被注意到的症狀,往往是病人無法記住人名,東西放錯位置,經常重復相同的話,以下是一些阿茲海默氏症的症狀:

● 記憶力喪失 ● 無法操作熟悉的事物
● 語言問題 ● 時間及空間定向力異常
● 判斷力異常 ● 無法抽象思考
● 東西放錯位置 ● 情緒及行為改變
● 人格特質改變 ● 對事物喪失興趣或原動力

Ⅳ 年輕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怎麼辦

不是老年痴呆,可能是健忘症健忘症的發病原因

你是否為了找鑰匙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結果發現它卻在自己手裡?你是否在走出家門時突然想起煤氣沒關?你是否到銀行取錢時卻發現密碼記不起來了?如果經常這樣你可能患上了健忘症。

什麼是健忘症呢?醫學用語稱之為暫時性記憶障礙。簡單講健忘症就是大腦的思考能力(檢索能力)暫時出現了障礙。因此症狀隨著時間的發展會自然消失。而有時看起來與這種症狀很相似的痴呆則是整個記憶力出現嚴重損傷所致。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

健忘症的發病原因是多樣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年齡,最近健忘症發病率有低齡化趨勢,但相對年輕人而言,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更容易患健忘症。人的最佳記憶力出現在二十歲前後,然後腦的機能開始漸漸衰退,二十五歲前後記憶力開始正式下降,年齡越大記憶力越低,因此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的人被健忘症困擾也不是奇怪的事。此外,健忘症的發生還有其外部原因,持續的壓力和緊張會使腦細胞產生疲勞,而使健忘症惡化。過度吸煙、飲酒、缺乏維生素等可以引起暫時性記憶力惡化。最近,專家也開始注意到,心理因素對健忘症的形成也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到醫院就診的健忘症患者有很多有抑鬱症症狀。一旦人陷入抑鬱症,就會固執地僅關注抑鬱本身而對社會上的人和事情漠不關心,於是大腦的活動力低下,而誘發健忘症。

從中醫角度來看,健忘症是氣不能均勻釋放所致。正所謂上氣不足。由於到腦部的氣不足,腦的血液量減少導致記憶力減退。有孕育經歷的女性有更多的體驗。據統計,健忘症患者中女性佔了60%,而家庭主婦80%以上有健忘症經歷。

健忘症的診斷

認真回答以下問題可以檢驗你是否健忘。

1、經常忘記電話號碼或人的姓名。

2、有時已經發生的事情,短時間內卻無法回憶起細節。

3、幾天前聽到的話都忘了。

4、很久以前曾經能熟練進行的工作,現在重新學習起來有困難。

5、反復進行的日常生活發生變化時,一時難以適應。

6、配偶生日、結婚紀念日等重要的事情總是忘記。

7、對同一個人經常重復相同的話。

8、不管什麼事做過就忘了。

9、忘記約會。

10、說話時突然忘了說的是什麼。

11、忘記吃葯時間。

12、買許多東西時總是漏掉一、二件沒買。

13、忘記關煤氣而把飯菜燒焦。

14、反復提相同的問題。

15、記不清某件事情是否做過。例如鎖門、關電源。

16、忘記應該帶走或帶來的東西。

17、說話時突然不知如何表達。

18、忘記把東西放在哪裡。

19、曾經去過的地方再去卻找不到路。

20、物品在經常被放置的地方找不到,卻在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

回答了以上問題,可以大體知道自己的健忘程度。

1、(符合0—5個)正常。偶爾有些瑣事想不起來,這只是極輕微的記憶力減退,沒必要浪費時間來擔心這個問題。

2、(符合6—14個)輕微的健忘症。很多懷疑自己得了嚴重健忘症的人大多數處於這個階段。輕微的健忘症多數人都有,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但應注意調整,戒煙酒,補充維生素。

3、(符合15—20個)嚴重的健忘症。應找專家問診,尋找恰當方法治療。

健忘症的預防與治療

治療健忘症沒有天然妙葯,需尋找發病原因,防患於未然或通過調整減緩症狀還是可以做到的。

1、勤於用腦「用進廢退」是生物界發展的一條普遍規律,大腦亦是如此。勤奮的工作和學習往往可以使人的記憶力保持良好的狀態。對新事物要保持濃厚的興趣,敢於挑戰。中老年人經常看新聞、電視、電影,聽音樂、特別是下象棋、圍棋,可以使大腦精力集中,腦細胞會處於活躍狀態,從而減緩衰老。此外,適當地有意識記一些東西,如喜歡的歌詞,記日記等對記憶力也很有幫助。

2、保持良好情緒

良好的情緒有利於神經系統與各器官、系統的協調統一,使機體的生理代謝處於最佳狀態,從而反饋性地增強大腦細胞的活力,對提高記憶力頗有裨益。

3、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體育運動能調節和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能促進腦細胞代謝,使大腦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延緩大腦老化。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大腦中一貫存在著管理時間的神經中樞,即所謂的生物鍾,工作、學習、活動、娛樂以及飲食要有一定的規律,以免造成生物鍾的紊亂、失調。尤其要保證睡眠的質量和時間,睡眠使腦細胞處於抑制狀態,消耗的能量得到補充。

從飲食方面來講,造成記憶力低下的元兇是甜食和鹹食,而多吃維生素、礦物質、纖維質豐富的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記憶力。銀杏葉提取物可以提高大腦活力、注意力,對記憶力也有一定幫助。至於咖啡,它可以在短時間內使大腦興奮,如果需要我們集中注意力、記憶力做事,可以事先喝一杯咖啡。

5、摸索一些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對一定要記住的事情寫在筆記本上或寫在便條上,外出購物或出差時列一個單子,將必須處理的事情寫在日歷上……都是一些可取的記憶方法。另外,聯想、歸類都是一些良好的記憶習慣。

其實,健忘症並不是可怕的疾病,但因為健忘而造成的憂郁、不安或自信心降低卻可能帶來更大的危害。我們認識了健忘症就應該正確地對待它,積極地調整自己,不要讓它來困擾我們的工作、生活。

Ⅵ 一至20歲會得老年痴呆症嗎

不太可能,老年痴呆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Ⅶ 80歲的老年人一天想抱女人屬於老年痴呆嗎

老年性痴呆學名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如果"80歲的老年人一天想抱女人",不應該屬於老年痴呆症的症狀,倒好像是精神分裂方面的疾病。建議帶老人到醫院精神科檢查一下。

Ⅷ 是老年痴呆嗎 什麼程度了

你好,剛看到問題希望給你點建議。抗癲癇葯是哪種類型,我想是不會引起老年痴呆的啊。常見的老年痴呆有兩種,一種是年齡大之後腦萎縮,叫阿爾茨海默病,這個做個腦部CT就知道了,還有常見的是腦血管病包含多發腔梗都會引起痴呆症狀。這個病一般發展緩慢,三四年才加重也是合理的,近事記憶不好,開始丟三落四、迷路,不記得幾小時前的事,逐漸剛說完就忘,還有不認識家人的。但是很久以前的事是記得的。看來您婆婆還是符合。最近有心理因素的刺激,現在伴發了精神症狀,就不是單純痴呆了,這種情況難以護理,是需要治療的。痴呆的治療沒有好辦法,但是幻覺是可以治療的。痴呆晚期會出現肌肉僵直之類的,最後累積到呼吸肌的時候會很危險,這個還比較少見。好好護理,痴呆不直接影響生命,老年人還是軀體病影響大一些。

Ⅸ 老年痴呆症怎麼辦

老年性精神病是以緩慢的智能減退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它常以性格改變最先出現,早期表現為多疑敏感,狹隘自私,注意力不易集中,做事草率馬虎,生活懶散,食慾減退,睡眠顛倒,隨之而來的是智能障礙的日趨加重,剛開始是近事遺忘,漸漸延及過去,對遠事也多遺忘,甚至會忘記自己的姓名,不認識自己的子女。由於記憶缺失,常不自覺地虛構事實加以彌補,進而喪失定向能力,會出現離家散步找不到家門的情況。病程輾轉2~3年,症狀逐漸加重,患者的感覺、反應、動作遲鈍,對外界事物逐漸失去興趣,或出現幼稚性欣快,語言、行為雜亂無章。在軀體症狀方面,皮膚萎縮而乾燥多皺,發白齒落,舌、手震顫,視力、聽力減退等。老年性精神病多發生在60歲以後,它是進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有其特殊的發展過程。各種不良因素如中毒、感染、外傷、消耗性軀體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都可促進本病的發生。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腦萎縮。

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特徵,與青年人相比,一般老年人對疾病的反應及發病過程本身沒有一定的形式,而且容易造成並發症。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特徵有:

(1)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病因不是單一的,而是復雜多樣的。對於每一個病例仔細探討一下它們的病因,可以找到許多因素,如身體的異常、素質問題、性格反常、環境問題、心理亢奮等。而且有時還弄不清些因素中何種為致病的主要原因。

(2)容易產生與腦組織退化相關聯的癥候群。一般有兩種癥候群:一是急性腦癥候群,大多表現為意識障礙;另是慢性腦癥候群,這大多表現為痴呆狀態。這兩種症狀在老年期是非常有特徵的,一般患者在發病過程中是常常出現的。

(3)老年期的精神疾病與身體的功能密切相關。在老年期憂鬱症中,精神症狀——憂鬱症還常常伴有明顯的身體症狀,尤其是食慾顯著下降,容易造成體重驟減,發生脫水症狀,甚至有時還因此引起明顯的全身衰竭,最終導致死亡。

(4)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症狀極不穩定,有時是變化無常的。

(5)老年期精神疾病多與身體疾病一起並發,特別是與心血管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骨關節疾病等軀體疾病一起並發。因此,在對老年期精神疾病進行治療時,必須充分顧及這些並發疾病。

(6)老年期精神疾病受環境的因素影響很大。住院、搬家等環境的突變,會引起痴呆症狀的惡化,導致憂鬱症狀等。因此,對老年人進行治療時,環境的調整具有重大的治療意義。

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種:

(1)大腦的衰老。大腦是進行神經活動的器官,並且起著對全身各種機能進行調整、綜合的控製作用。一般認為,從30歲以後大腦的神經細胞逐漸減少。80歲的老人與30歲時相比,大腦的重量減輕,因此,記憶減退,反應速度減慢。如果發生大腦病性老化過程的話,進入老年期後,會出現大規模的且高度的神經細胞變性,引發老年痴呆症。當大腦發生這種老化時,會產生記憶力顯著下降,同時,連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事情也會稀里糊塗。此外,作為大腦病變性老化,會發生大腦血管動脈硬化,結果,就造成腦梗塞、腦溢血等,神經細胞由於缺氧和沒有補充營養而衰退,精神機能顯著下降,日後就會導致腦血管障礙性痴呆症。

(2)身體疾病的影響程度。老年人,精神與身體息息相關,老年人容易得種種慢性疾病,肉體本身也很容易成為精神上不安的源泉。這些都是老年人的特徵,與青年人很不相同。因此,保持身體健康是維持精神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

(3)社會心理原因。人在老年期喪失許多東西,如身體上的健康、經濟上的獨立,此外,還有如退休、親朋好友的不幸等由此而喪失與社會及他人的交往。而且,這種經歷的喪失,不會僅僅停留在一個點上,通常還會引起連鎖反應。另外,經歷的喪失有可能成為心理上的壓力,給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帶來巨大的影響,並且老年人又不得不以本來就已經很脆弱的精神狀態(以及精神力量)去應付和忍受這些變化。

上述這些感到有精神疾患的老年人怎麼進行心理治療?應從以下八個方面去努力和把握。

其一,性格不要過於內向。人的性格當然多種多樣,各有所長,但從保持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性格不宜過於內向。大家知道,愉快的情緒是保證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要設法使自己情緒愉快起來。怎樣才能保持愉快?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接觸人、要和人打交道。人具有社會性,不能離開社會而孤立存在,誰都必須接觸社會、接觸現實。要鼓起勇氣多接觸人,多和人說話,鼓勵自己在人群面前鍛煉,以逐漸改變怕見人的自卑感和過於內向的性格。

怕與人接觸的老年人可以從助人入手來解開思想疙瘩。中國有句老話:「助人是快樂之本」。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要經常考慮別人,幫助別人,你幫助別人做些事,別人也會幫助你,這樣大家的關系就會處理得比較好,你也就會有安全感。有安全感很重要,有些人得病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在他人面前沒有安全感,只有整日縮在自己精神世界裡,越躲越會出毛病。

其二,不要作「白日夢」。作「白日夢」對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是有害的。因為他們不容易使自己的思緒從夢中解脫出來,結果常常是越想越興奮,越想越激動,越想陷得越深,最後難以自拔,而成為精神上的隱疾,以致影響言行。例如,一些有精神問題的人,大多為性格內向者。性格內向的人,表面上看,他不與人來往,不聲不響,好象很平靜,實際上腦子不停地在活動。有的獨自一人在那兒冥思苦想,海闊天空,虛無縹緲,完全脫離現實。在現實中得不到的,就靠從想像中得到,如認為自己考上了大學,做出了學術貢獻,到國外去旅遊,等等。這種脫離現實而又達不到的奢望叫做「白日夢」。有精神問題而又喜歡做「白日夢」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頭腦真正安靜下來,在休息時就不要考慮問題,尤其不要考慮那些離自己現實生活較遠,或自己根本無力解決的問題,一時想不清楚,也要強迫自己先放一放,過一些時候再考慮,可能更容易找到答案。

其三,不要讓自己感到生活單調、乏味。生活單調、乏味會使人對一切喪失信心,容易陷在苦悶中,導致和加重心理問題,無法協調自己的神經系統。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對一個人的精神健康、協調情緒、平衡神經活動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也有利於使生活豐富多彩。

一個人如果什麼都不會,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這樣的生活豈不太乏味、單調了。人總得有點興趣和愛好,例如下棋、打橋牌、集郵、書法、作畫、看小說、欣賞音樂、釣魚、滑冰、打球、游泳、爬山,這些室內的戶外的活動都可以。就是織毛衣、聊聊天、學學烹調也很好。每人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條件來選擇。

其四,對生活事件能夠應付。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不平常、不愉快甚至不幸的事,我們稱之為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所產生的精神刺激常是導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如有的老人和原單位領導不和,發生矛盾、沖突,或與鄰居吵架、毆打,或家庭成員不和,或工資沒調上、房子沒分到,或親人傷亡等等。這類事件發生後,會加重精神負擔,而有心理問題的老人還會導致精神崩潰。如何正確對待?最好是向知心人、好朋友、家裡人傾訴,大家共同商量總比一個人想的要正確些。憂慮和煩悶千萬不要悶在心裡,獨自一人悔恨、痛心、鑽牛角尖,應該盡量坦率地講出來。這樣,不但可以給自己心理上找到一條出路,而且也有助於恢復頭腦的冷靜,把不必要的憂慮去除掉。這里,冷靜尤其重要。精神有問題的人,遇事很容易內心沖動,外表有時看不出來,這種沖動如果不斷加強、積累,找不到出路,就會突發出來,成為病態。

其五,要時常保持一個遠在的生活目標,有了這樣的目標,精神上就不會糾纏在一些小事上,也不會感到空虛了。寂寞空虛的人,是容易產生恐懼心理的。充實生活的內容,使精神有良好的寄託,一些無謂的煩惱和憂慮就會減少。這里,特別應強調主動的、有目的的學習,如自己定個奮斗目標,准備在藝術方面或工程技術方面、醫學方面、管理方面或其他方面做些什麼,然後圍繞這些目標,自覺自願地努力學習,日積月累,內心就會感到充實,沒虛度光陰,也不會胡思亂想。另外,學習也是鍛煉腦子的一種方法。腦子不好好用,就要衰退或走偏。而腦力正常,精神狀態也會正常。

其六,不能懶懶散散。一天的生活要安排緊湊些、充實些。今日事今日畢,不要拖到明天,明天有明天的事。如今天的事不做完,老掛在心上,就有負擔,做完了,就輕鬆了。拖拉,心理不愉快,會影響情緒,引起煩躁,尤其對心理有問題的人更是如此。

其七,用體育鍛煉來休息腦子,轉移注意力。體育活動不光是鍛煉骨骼、肌肉,也鍛煉了身體各系統,其中也包括神經系統,可以使之敏捷、靈活、堅強。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是互為影響的。身體健康了,心理也會隨之好轉的。再有,體育鍛煉還可以達到積極休息的目的,使頭腦確實能很好地「喘息」一下。因此,體育鍛煉必須經常化。

其八,不要過於注意身體。人對自己的身體是要注意的,但一般性注意就可以了,太注意了,容易產生自我暗示,經常會覺得這兒痛、那兒不舒服,老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這個病、那個病。當然,病是想不出來的,但精神方面出了問題,負擔重,要偏離正常;注意力不能「內收」,所謂「內收」,即老在自己身體上找毛病。有的老人比如頭有些痛,就懷疑腦子里長東西,心裡煩躁,不痛快,精神緊張不安,對外界一切正常活動都不感興趣,自我暗示覺得頭痛越來越厲害,又不敢去醫院檢查,怕檢查出病來怎麼辦?結果導致神經官能症。因此,要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工作、事業、興趣愛好、與人的交往上,使自己性格開朗,心情愉快。

上述八點如能做到,有精神疾患的可以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無病的,可以使自己保持精神健康,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Ⅹ 是否是老年痴呆症

單憑您現在的描述,還不太好辨別。最好到醫院做一個頭部的核磁共振或者CT。

在醫學上,痴呆是一種以記憶和認知功能損害為特徵的臨床綜合征,其損害的程度足以影響個人職業或社會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通俗的說,如果要判斷一個病人患有痴呆,那麼他必須有記憶和認知功能上的降低,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這種改變足以影響他個人的職業或社會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

但是認知障礙不嚴重並不代表將來不會發展,並且發現痴呆早期輕微的認知障礙對疾病的治療和控制有很大益處。您發現父親日常生活中認知障礙的蛛絲馬跡本身就是非常值得所有兒女們學習的!

「老年痴呆」顧名思義,指的是老年人罹患的認知出現障礙的疾病。痴呆還分為多種類型,每種類型痴呆的原因不同,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不同,預後也不盡相同。比如: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額顳葉痴呆、路易體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多系統萎縮、正常壓力腦積水,都可以表現出痴呆的症狀。

一旦家人不幸罹患了痴呆這種疾病,了解疾病的類型就顯得相當重要,某些類型的痴呆,比如血管性痴呆,如果明確了病因,並經過及時的治療,患者的認知水平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復的。

根據您父親糖尿病的病史,猜測有可能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但是也不絕對,最好做一個核磁共振,看看有沒有腦部器質性的病變,以及病變的類型。

您關注到您父親一些微小的變化非常重要,一些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也就是血管性痴呆)如果發現和治療的及時的話,是可以恢復的很好的。

另外,我空間里有些關於痴呆的常識,希望能幫助到您。

關注身邊老年人認知情況的變化,就是向預防痴呆,早期發現痴呆走出了關鍵的一步!

祝您和家人健康平安!

閱讀全文

與八十二歲的老年痴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退休後是怎麼領取的 瀏覽:408
康樂福老年公寓 瀏覽:710
老年人左腎區痛 瀏覽:271
德國歐萊雅50歲至70歲適用面霜 瀏覽:496
80歲肺部腫瘤反復發燒 瀏覽:627
富士康尿檢體檢標準是什麼 瀏覽:85
幼兒園講解重陽節 瀏覽:885
重陽節介紹英文五十字 瀏覽:339
天鎮養老金怎麼交 瀏覽:511
爺爺有點老年痴呆 瀏覽:636
天津市父母住院護理假多少天 瀏覽:891
寧德哪裡的養生會所多 瀏覽:271
孝敬父母有感 瀏覽:66
一歲半寶寶淋巴細胞80 瀏覽:3
莆田退休金一個月多少 瀏覽:458
呼蘭區交養老統籌返錢是怎麼回事 瀏覽:528
老人家骨關節變大痛 瀏覽:525
穿褲衩老年人 瀏覽:775
80歲老頭過生日送什麼禮物好 瀏覽:859
父母攀比自己怎麼辦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