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教好太極拳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主要看教授對象以及學習目的而定。比如,老年人練太極多是為了健身延年,但體能和記憶力不是太好。所以教的時候需要有耐心和寬容度,主要靠親身示範來帶,動作要領要求不需要過於嚴格。
❷ 對大學體育課學習太極拳的認識和建議,150字左右
以意導氣,以氣行拳,以腰為軸,帶動全身,講究全身渾然一體,以意念形成目標,從而聚集全身的力量,爆發出去。
❸ 太極拳教學 修煉太極拳如何加強腿上功夫
喜歡練拳的朋友總希望自己獨立時站得穩,蹬腳時蹬得高,可總是不那麼如意。
1、准備姿勢
身體直立.中正.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兩眼平視正前方。
太極拳是一種緩和的有氧運動,有的人練拳半個小時也不覺得累,但是修煉中我們要適當的休息,太極拳會消耗掉身體里很多能量。
2、旋腳運動
重心移至左腿,向前提起右膝.大腿與地平行,小腿自然下垂,以踝關節為軸,腳尖稍用力,先順時針向外畫圓圈,旋轉l6圈,再由外向內逆時針旋轉l6圈。
然後換左腳按照同樣方法旋轉。這樣做的好處是既有利於在動中控制平衡,又有利於踝關節柔韌度和小腿肌肉群力量的練習。
3、轉膝運動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上體前屈兩手扶膝.兩膝彎曲稍下蹲,以膝蓋不過腳尖為宜。先兩膝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旋轉16圈,再按逆時針方向旋轉16圈。
我們觀察太極拳運動,我們可以發現,在練習中,身體多處於半蹲狀態,關節承受整個身體重量,因此,腿部扎實有力才能支撐身體重量。
然後兩膝分別同時由外向內旋轉16圈,再由內向外旋轉16圈。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關節磨合升溫,減少關節和肌肉群的惰性。
4、踢腳運動
兩手叉腰.先重心在左腳.右腳稍向後抬腳尖點地.再向前踢出,踢16次,再換左腳踢出l6次。踢出的同時腳尖一定要下扣,這能加強大小腿的肌肉力量特別是小腿肌肉的收縮力量。
5、蹬腳運動
姿勢和方法同第4動,只是向前向上蹬腳時.腳尖盡力向膝蓋方向勾起.腳跟用力蹬出而且要蹬直。左右腳各蹬l6次。這對大腿和小腿的力量練習極為重要。
6、踢腿運動
姿勢和方法同上。兩腿分別向前向上勾腳尖盡量高踢16次。膝蓋不可彎曲。
7、下蹲運動
姿勢和方法同第1動。兩腳跟離地,身體向上和向下壓蹲顫動8次。這對腳趾、腳掌、踝關節、膝關節和腿部也是一種極好的鍛煉。
❹ 如何提高太極拳教學效率
不要死板,那些所謂的套路真的沒什麼好學的
主要是一些思想和理念到了就好
❺ 想學習太極拳專業有什麼好的建議
如果學習拳太極拳,就找一個靠譜的教練,自學是不行的。如果學習太極操,那就隨便啦,廣場舞大把師傅
❻ 體育課學習太極拳的認識和建議
是非常好的,我認為只要是中國人都要會一點中華武術。武術是我國的國粹,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我們每一個都要有推廣武術、普及武術的責任。
在學校里普及太極拳是全民健身的一項偉大的工程,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強身健體、修養身心,還可以培養學生愛國情操。
❼ 我想學太極拳,有什麼建議
練太極拳不是適合每個人的,太極拳長時間屈腿,容易傷膝蓋。建議循序漸進。
24式也是學,陳氏也是學,幹嘛浪費時間那,直接學想學的,24式是簡化太極拳。適合比賽。不適合鍛煉和技擊。
陳氏分新架,老架,小架。都有一二路。我建議學老架。陳正雷的視頻好,他是武術十大名師。
很好找。其他的太極拳都是從陳式太極拳變化出來的,要學就學陳氏的。
❽ 如何做好一名老年大學太極拳老師
愛心,耐心,專業,就能做好一名太極拳老師。
人老了,各方面的能力都在退化,也許記憶不好,也許身體不協調,耐心很重要。
人老了,交流起來也會有代溝,也會遇到啰嗦的話題,愛心,多想想我們的長輩也是如此。
人老了,但年青時也曾驕傲過,也有成功過,他們懂得也許比我們多,專業、精湛的太極拳技術是讓他們誠學向你學習的法寶。
❾ 1、影響太極拳演練水平的因素有哪些2、學習太極拳課程有何收獲及教學建議
太極拳演練水平是一門綜合藝術:講究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的結合。是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協調性、平衡感、控制力、對太極拳的理解力同時達到一定高度和水平的綜合體現。有的人會說,但是不會演練;有的人會演練一些套路,卻沒有神韻;原因無非以下幾種因素:1、武術功底不夠,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對下盤功夫要求很高,如果沒有一定的功底,很難達到對身體的高度控制平衡;2、有些人有武術功底,但未必協調性好,太極拳是一項完美的體育運動,同時也要求人體協調性好,才能展示得舒展大氣;3、對太極運動的理解與領悟決定了神韻與否,很多人認為太極拳就是要出去與人較量(打架,呵呵)比別人強,其實,太極是一項極其自省的運動,是向自己提出挑戰和高度要求的運動,力求完美的人格體現,也是一項內外兼修的運動。
太極拳學習最直接的益處是對人體的頸椎、腰椎、肩周的持續改善非常明顯,當然還有其他亞健康的慢性病有一定的療效。能降低老人50%的摔倒幾率。
還原本色,體驗健康、完美的藝術,武為止戈,願太極拳為世界帶來健康、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