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大學創建發展史

老年大學創建發展史

發布時間:2021-11-08 18:37:54

老年大學的地名來歷、含義、歷史沿革

社會上有不來少人源認為,現在老人多起來了,辦所大學,好讓他們有地方消遣。也有人說「此大學非彼大學」,意思是老年大學與學歷大學不能同日而語,老年大學的「大學」這個稱謂是叫叫的,暖暖老人們的心而已。即使老年大學的主辦方和管理人員,以往辦學理念也不清晰,把老年大學功能定位在保健與娛樂上,顯然這個定位是不完善的。

老年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夕陽事業、朝陽工程,大力發展老年教育事業,是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挑戰的一項重要舉措。老年人雖然已經過了生命力最旺盛的時期,但對知識的追求、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卻絲毫沒有減弱。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已經不再是當代老年人的唯一需要。辦好老年大學,是滿足老年人追求新知識,豐富晚年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命質量的一種極好的形式和載體,也可以說,這就是老年大學的辦學宗旨所在。

Ⅱ 寧波老年大學的發展歷史

1985年9月16日,由市老齡委、市委老幹部局、市農工民主黨聯合創辦的「哈爾濱老年人大學寧波分校」在市政府第三禮堂舉行了成立大會和開學典禮。市府顧問伏慶祥任校長,李堅、常敏毅、趙詩誼任副校長。校辦公室設在市老齡委及蒼水街193號,借用市政協禮堂及教育學院教室,招收學員142人。
老年大學的開辦受到了離退休老同志的歡迎,並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市委老幹部局更是把辦好老年大學視作搞好老幹部工作的一個重要窗口。在他們的重視和關懷下,經過多方調研和考察,決定籌建獨立的「寧波老年大學」。1987年4月16日,經市委、市政府領導同意,中共寧波市委老幹部局、寧波市老齡委發出《關於成立寧波市老年大學的通知》。9月16日,寧波老年大學正式成立,確定校址在鎮明路老幹部局大院內,由市政府撥款5千元作為開辦費,並調整了學校的領導班子,市府顧問伏慶祥任名譽校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勇兼任校長,老幹部局局長張文甫、人事局局長王景清兼任副校長,聘龍支雯為專職副校長,負責日常事務。學校開設了書畫、文史、烹調、攝影、服裝等五個專業,後又設立了鎮海、慈溪、餘姚、象山等四個分校,並著手籌建奉化、寧海兩個分校。同時提出「團結、守紀、活潑、愉快」8個字作為學校的校風。
寧波老年大學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上規模、上規范、上水平、上效益和建設規范化示範校、把老年大學辦成當地老年教育中心」的思路辦學,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1997年5月20日,選址迎鳳街的新教學大樓正式動工建造。98年2月底,學校搬遷至迎鳳街125號。校舍總面積2268m2,為三層前後兩幢樓房,有大小教室17間,總造價900萬元。
隨著我市老齡人口的迅速增長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要求進入老年大學學習。學校各方面的條件已明顯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這一需要。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2002年12月,市政府決定,在市中心的廣濟街56號(原寧波市衛校)建造新的寧波老年大學。
2008年1月16日,我校從迎鳳街125號搬遷到廣濟街新校區。新校區位於月湖風景區旁,佔地12畝,市政府投入建設資金4700多萬元(不含地塊費、拆遷費及開辦費),建築面積13245㎡。教學大樓有教室36間,辦公用房22間,其它用房21間(報告廳、多功能廳、圖書閱覽室、書畫展示廳、活動室等)。
二十多年來,學校已由開辦時的借用教室、一個綜合班、142名學員,發展到目前的總建築面積15513平方米,88個專業、201個班級、8900餘名學員,近9900學科人次的多學科、多層次的綜合性老年大學。
自1998年以來,學校先後被省委老幹部局授予「優勝老年大學」和「規范化建設示範校」稱號。今年,在由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組織的「全國老年教育評選表彰」活動中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大學」,為構建和諧寧波、創造學習型城市,推進寧波三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Ⅲ 什麼是老年大學其定義,宗旨,目的,社會意義

1、定義:老年大學是「空巢」老人更新知識的課堂,健身養心的場所,開心娛樂的園地,廣交朋友的平台,智力開發的基地。

2、宗旨目的:

提高對老年大學辦學規律性的認識。老年大學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達到幫助老年朋友「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的目的、使清華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辦老年大學,搞教學、抓管理.都要遵循教育的共同規律。

空巢」老人的出現到快速增長,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極大關注。滿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現已成為重要研究課題。滿足「空巢」老人上述五種需求,老年大學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她是「空巢」老人的溫馨家園。

3、社會意義:隨著中國老齡人口的增多,20世紀八十年代,老年大學在中國許多地方興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學創辦於法國。老年大學的辦學方式非常靈活,既有固定場所集中授課,也能遠程授課。老年大學的授課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飪、藝術等方面。

(3)老年大學創建發展史擴展閱讀:

2013年9月,《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 35號)明確提出, 「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充分發揮開放大學作用,開展繼續教育和遠程學歷教育」。

2013年11月,國家開放大學成立推進老年教育領導小組。校長楊志堅擔任組長。

2014年3月,國家開放大學下發《國家開放大學關於推進老年教育的意見》。

2014年4月,國家開放大學校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建設方案》。方案提出,要開設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相關專業,開展老年教育和養老服務培訓項目,建設信息化平台和數字化學習課程,構建新的辦學體系,推進示範基地建設。

國家開放大學召開專業建設審議會,審議通過老年服務與管理和老年社會工作的專業培養方案。

Ⅳ 晉中市老年大學是哪年成立的

你看看這個 或許對你有幫助
他是建立晉中市老年大學的拓荒者,多年來,他一直勤勤懇懇地從事於老年大學的「幕後」工作,為老年大學的創建嘔心瀝血,默默奉獻。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老年大學。他,就是晉中市老年大學協會的副秘書長巨昌福。

「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為老同志們辦點事」

巨昌福原為晉中市委老幹部局的一名退休人員,1987年,省首家老年大學在太原成立,這一喜訊傳到了巨昌福的耳朵里,他在為成立這樣一所老年人的大學感到高興之餘,不禁也在暗自思量:太原市已經有了老年大學,可是晉中市為什麼還沒有?各縣、市何時才能有屬於自己的老年大學?終於機會來了,為了給老年人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晉中市也將在榆次區成立老年大學,由於平時總是熱心從事於為老同志服務的工作,老乾局領導決定讓他來做籌備工作,巨昌福在興奮之餘便欣然接受了這個令他盼望已久的任務。

「只要老年大學能建起,我吃再多的苦也願意」

雖然答應了策劃籌備老年大學的事,可具體落實在實施過程中,巨昌福卻發現困難重重,最終付出了遠比他想像要多的心血。由於經費欠缺,學校在最初沒有自己的辦學地點,沒有任何規章制度,在開設何種課程和聘請教職人員方面都是一片空白,更談不上招收學員。

為此,巨昌福自己製作了公眾調查表和學員報名單在大街小巷對群眾進行摸底調查,他還不辭辛苦地跑遍了市城區20多個地方選擇辦學地點,最終把晉中賓館二樓會議室租了下來,自己親自去委託文聯幫助聘請省(市)級一流教師,因為學校還沒有教材,他又去有關部門協商教材的訂購,教室里沒黑板,他自己買回來粉刷干凈,為了能把工作做好,把學校辦好,他又獨自去太原老年大學「取經」參觀。一切辦好後,晉中市老年大學終於在2002年6月9號掛牌成立,10月正式開課。由於學校剛成立,僅開設了保健、書法、繪畫幾個課程,共招收了200名學員。為了使學校有自己的刊物,巨昌福組織創辦了《老年大學工作通訊》作為校刊,每期自己都親自「操刀」。

創辦夕陽紅藝術團他不斷完善學校體制

為了在校內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巨昌福作為承辦人,聯合文聯、電視台等部門創建了夕陽紅藝術團,對內設立了3個班。在巨昌福的努力下,學校日益成長,不斷壯大完善。隨後,壽陽、榆社、平遙、太谷等各縣也都在巨昌福的具體指導下辦起了老年大學。

各縣、市社區建立老年活動室他出錢出力

2005年開始,各社區在他的影響帶動下,成立了社區老年活動室,以豐富退休人員生活。在榆社縣雲竹鎮桃楊村,巨昌福了解到許多農民老同志退休後沒有什麼活動參加,農忙時就下地耕種,閑時生活很沉悶,因此他與村委會協商自己投資兩千多元在村裡建起了一間一百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動室,並幫忙鋪了瓷磚,安了玻璃,粉刷了牆,並又出錢購置了麻將、檯球、象棋、桌椅、電視、各類書籍等供老同志學習、娛樂。老年活動室的建立吸引了眾多村民的注意,每天農閑時都會有三四十人集中在此。

他不辭辛勞走訪奔波 為提前退休幹部解決住房公積金

為幫助提前退休人員盡快解決住房公積金問題,巨昌福跑遍了市區很多單位從中協商,跟市委有關部門領導寫信反映,多年來,他共為109位老幹部解決了近44.4萬元住房公積金,其中最多的領到了補發資金19285元。此舉受到了老同志們的一致好評。

創建文化樓道他總喜歡舞文弄墨

為使學校擁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巨昌福自編了住戶文明公約,從2006年開始號召各個家屬在樓道里積極鏟除小廣告,粉刷美化牆面,並設立了便民服務欄,提供航空、汽車售票等服務。閑暇之餘,巨昌福還常常自編些順口溜和詩文來描述自己的生活面貌,以此來鼓舞自己要多為老同志謀福利,作為有著黨齡40年,從16歲入伍當兵到現在已是不惑之年的巨昌福告訴記者,只要能為社會、為老同志們做點事情,這輩子自己就心中無愧了!

Ⅳ 老年大學的時代背景

「空巢」老人即一代戶或獨居戶老人。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結構的明顯變化,版家庭規模的小型化權以及年輕一代價值觀念的改變,中國「空巢」家庭驟增。資料顯示,到2005年,「空巢」家庭已超過老年家庭的一半。而老年大學的學員中,大多數均為「空巢」老人或准老人。
「空巢」老人的出現到快速增長,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極大關注。滿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現已成為重要研究課題。「空巢」老人的需求具有老年人完整的養老需求即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特點,但在精神慰藉上,要求更高,表現為求知、求康、求樂、求友、求為等方面。滿足「空巢」老人上述五種需求,老年大學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她是「空巢」老人的溫馨家園。

Ⅵ 創辦老年大學存在哪些困難

(一)有關發展社區老年教育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老年教育的規定散見於一些法律規章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這些法律法規在對老年教育的屬性、地位、作用、層次、管理體制、投入機制、辦學規模、政府職責、法律責任等方面,有的涉及到了,但大多是一些原則性的規定,沒有細化;有的還沒有涉及到。國家還沒有一部完整的老年教育法律。老年教育的法律保障不完善,影響了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區老年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社會對發展社區老年教育重視不夠。一是社會對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區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在認識上有偏差,認為老年教育特別是社區老年教育可有可無的人不在少數。二是部分社區老年人尤其是「農轉居」老年人對自身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參加社區老年教育的積極性不高。三是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對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區老年教育重視不夠。其根本原因是如前所述的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在此情況下,一些領導幹部嘴上說重視,行動上不重視;一些領導幹部是有經費就重視,沒經費就不重視。領導的重視與否成為社區老年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
(三)社區老年教育管理體制未理順。多年來,我國老年教育體制沒有理順,各地區、各部門老年教育管理主體各不相同。就縣級以上的老年大學而言,有老乾局主管的,也有民政、教育、高校、企業主管的。就社區老年教育而言,老年教育中的普通教育,沒有專門的老年教育機構。有的社區由分管老齡工作的人分管,有的社區由負責老年協會的人分管,有的社區沒有人管。而設在社區進行專業教育的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有的是縣(區)級老年大學或街道老年大學在社區設立的分校、輔導站,有的是條件比較好的社區自己舉辦的,它們分屬於不同的管理主體。這種多頭或分頭管理體制不能實現各種教育資源共享,未能充分發揮老年專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整體功能和作用。
(四)社區老年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尚未建立。一是有關法律法規對老年教育包括社區老年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沒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二是社區老年教育經費沒有列入教育專項資金並納入財政預算。三是社區自身投入到老年教育的經費多少是由社區經費狀況和領導的重視程度決定的。經費狀況好、領導重視的社區,雖然沒有專項經費,可用其它經費如宣傳文化活動經費來解決;而經費狀況差、領導不重視的社區,老年教育經費就匱乏,嚴重影響社區老年教育的發展。四是國家缺乏對社會投入和資助社區老年教育的激勵機制,社會投入和資助的力度不大。
(五)社區老年教育的覆蓋面不廣。一是各級老年大學向社區延伸發展嚴重不足,設在社區的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數量很少。主要原因在於對老年大學在社區老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到位,政府對老年大學向社區延伸發展缺乏資金投入保障。二是對社區老年教育的宣傳不夠,老年教育的氛圍不濃厚。不同文化層次的老年人對老年精神生活質量的追求是不同的,文化層次高的老年人對精神生活質量要求高,他們融入社會、與人交往、參加學習、注重精神養老的願望強烈。而文化層次較低的老年人對精神生活質量的要求低,他們更重視對物質享受的追求,滿足於家庭的「天倫之樂」和棋牌喝茶,對參加老年教育及其活動不感興趣。加之對老年教育的宣傳不夠,這部分老年人很少參加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的學習。三是社區老年教育的激勵機制尚未建立。只有極少數的街道社區對參加老年大學學習的農轉居老年人進行補助,客觀上影響了收入水平較低的老年人受教育的主動性。
(六)社區老年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較單一,教學的針對性、適用性不強。一是當前許多社區老年教育中的普通教育的形式主要是開大會、聽講座、搞活動,內容主要是老年法律和健康保健知識。在社區設立的老年大學(分校或輔導站),其開設的課程與上級老年大學區別不大,適合本社區老年人特點和需求的特色專業和課程較少。二是社區老年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老有所學」和「老有所樂」的內容,忽視「老有所為」的內容,不能滿足社區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三是老年教育的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缺乏「空中課堂」、網路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式。四是社區老年教育面對的群體在文化層次、自身素質方面差異較大,部分教師教學上忽視「因人施教」,對基礎較差、進步較慢的學員沒有採取個性化、差異化的教學方法,致使部分學員跟不上「節拍」,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七)從事社區老年教育的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滯後。一是社區老年教育的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教師的老齡化現象嚴重,缺乏中青年教師。絕大多數的老年大學包括社區老年大學(輔導站)、老年學校缺乏自身的專職教師隊伍。二是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有的教師專業水平高、道德素質好,深受學員的喜愛;而有的教師專業水平一般,責任心不強。三是缺乏老年教育師資培訓渠道,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不能得到提升,教學的方式、方法不能得到改進。四是教師的激勵機制不健全。教師的課時費普遍偏低,有的教師上課地點遠,交通不便,微薄的課時費與他們的勞動不成正比。同時,對教師的考核重數量不重質量,普遍存在干好乾壞一個樣的現象。

閱讀全文

與老年大學創建發展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試用期不交養老保險 瀏覽:460
養生養老度假運營機構 瀏覽:637
50歲每天高潮 瀏覽:608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研究 瀏覽:962
50歲男子的精子 瀏覽:592
山東省離退休人員工資 瀏覽:511
50歲引產 瀏覽:435
佛山養老保險政策補貼嗎 瀏覽:918
老年痴呆不睡覺清醒 瀏覽:292
日本女性的退休年齡是多少歲 瀏覽:494
養老房和學區房哪個好 瀏覽:809
長壽花和虎皮蘭同時放在卧室嗎 瀏覽:175
上海1月至6月退休金補差 瀏覽:687
中級職稱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894
成都哪裡體檢結果出得最快 瀏覽:63
當兵養老保險多少錢一個月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534
補繳養老金怎麼補一年交多少錢 瀏覽:239
重陽節里吃什麼 瀏覽:285
老年人烤火爐有什麼危害 瀏覽:822
老人便秘喝什麼汁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