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有一個兒五個女兒,兒子生活不能自理,女兒是否有善養老人的義務
按法律,女兒和兒子有同等的贍養義務。
② 衡陽88歲老太生活難自理,5個子女拒絕贍養,養兒真的能防老嗎
養兒不一定能夠防老,因為每個人養出來的孩子品性都不同,能否孝順父母也不好說。再加上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了,有些孩子連自己都過不好,哪裡還有心思顧及父母?所以大家不要再被養兒防老這4個字蒙騙了。就像這名88歲老太太,養了5個子女,最後還不是無家可歸,被逼到吃農葯自殺。
對於這件事我有何看法?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這5個子女並不是沒有錢,而是他們嫌棄老太太。可能害怕哪一天老人就死在自己家中,但老太太並不是別人,而是你的父母,別人恨不得親人不要離開自己。這幾個畜生看著母親在生死邊緣掙扎,竟然能做到如此冷眼旁觀,實在讓我大開眼界。所以每個人生孩子之前都不要過於沖動,希望這名老人在九泉之下沒有痛苦。
③ 老人有五個兒子是不是跟著誰就該誰贍養了
不是。老人的所有兒子和所有女兒都有贍養義務。
老人跟誰過,誰照顧較多,將來繼承遺產時可以要求適當多分。
④ 老人有幾個兒子就是沒人養
「二駝背死了!」
周末回鄉下,我聽到了這個驚人的消息。
二駝背是在石料場放炮時被炸死的,據說,屍首炸得不成人形,慘不忍睹。
靈篷搭在曬谷場里,我依鄉俗前去弔唁,見到二駝背的老父親森爹正哭得傷心。
白發人送黑發人,實乃人間悲劇,我不禁搖頭嘆息。母親卻說:「事到如今,森爹總算知道了這個兒子的好。」
母親見我不解,一路往回走,一路細細地把森爹與兒子們的恩怨牽扯說道給我聽。
社會|老人有三個兒子,卻無人養老送終,原因令人嘆息
(圖片來自網路)
森爹有三個兒子,老伴去世得早。大兒子和三兒子都是正常人,唯獨這個二兒子,天生是個駝背。小的時候,也有人對森爹說:「應該帶他去治治。」森爹卻答:「鹽鹼地里撒麥種——白搭。」在他看來,有兩個正常的兒子給他養老就夠了,犯不上在二駝背身上花錢。
兒子們成年後,森爹用積蓄給大兒子和三兒子買地蓋房、娶媳婦,對二駝背卻不聞不問。
二駝背死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了,還沒結過婚。
森爹老了,到了該依靠兒子養老的時候,問題卻來了。
一開始,他和大兒子住在一起。他本是一個很強勢的人,哪怕老了,脾氣仍然很大,經常對兒子兒媳吆五喝六,愛擺家長的譜兒。大兒子還好說,可是大兒媳卻不吃他這一套,針尖麥芒地跟他對著干。最後,竟然發展到公公跟兒媳打了一架,徹底鬧掰了。
無奈,只好去小兒子家住。
不料,小兒媳似乎是跟大嫂學了幾招,同樣不把他這個家長當幹部,不給好臉色不說,說起話來還夾槍帶棒的,讓他天天憋一肚子氣。
最後,他住到了二駝背家裡。
社會|老人有三個兒子,卻無人養老送終,原因令人嘆息
(圖片來自網路)
二駝背沒人管,又是個殘疾,自然沒女人看得上他。可是,他也想娶個媳婦呀,哪怕是離了婚的帶著孩子的有殘疾的都行。於是,二駝背就出去打工,辛苦幾年之後,也積攢了些錢,蓋了幾間平房,准備託人幫忙找媳婦。
可是,森爹一住進來,吃穿用度就全指靠他了。二駝背一個殘疾人,還帶著個老的,哪個女人敢嫁進來?
有人對森爹說:「你這樣會誤了他一輩子的。」
森爹卻瞪著眼答:「沒有我哪有他?他養我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於是,二駝背說媳婦的事兒,就這樣黃了。
村裡有個私人辦的石料廠,二駝背常年在那裡幹活。那天放炮,他粗心了,沒數到有個炮沒響,放完就走過去忙活。結果,那個沒響的炮卻突然響了,就在他身邊,整個人都炸飛了出去,血肉模糊,完全沒了人樣。
被森爹嫌棄了一輩子的二駝背,就這樣結束了他悲慘的一生。
森爹終於可以長久地住在二駝背的房子里了,不過,沒有了二駝背,誰來給他養老呢?
⑤ 老人有五個兒子他把所有的家鏟都給了小的能乾的時候,等年紀大了反對老人不好
俗話說天下老人偏向小的,但是要考慮清楚,都是心頭肉,得一碗水端平,不能有偏向,謝謝採納。
⑥ 老人有退休金不用,索取五個兒子每家兩千元共一萬元的贍養費,他去世後怎麼辦
如果五個兒子每個月拿的
錢數一樣多,老人去世以
後,發喪老人的錢也是大
家一樣拿來,老人所有的
財產大家平分。
⑦ 老人說生五個兒子命好是嗎
不是,超生,罰款罰死了,有什麼好的,再說現在生這么多,也養不起。
⑧ 多個子女,如何贍養老人
在剛開始照顧老人時,肯定有很多事情不熟悉,自然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但是在照顧一段時間後,子女就可以找尋其中的規律,進行時間優化,盡可能節省時間。當花費在照顧老人上的時間越少時,其壓力自然會減少。
照顧老人,無非是吃喝拉撒,吃喝比較好解決,大小便則較為麻煩。為減少麻煩,市面上有很多輔助工具,如成人尿不濕,防水、防污的床單等。子女要善於使用這些新的輔助工具,給自己省事的同時,也減少了壓力。
贍養老人不是某一個人的工作,如果有兄弟姐妹,可以幾個人輪流照顧老人,如果是獨生子女,則可以與伴侶協商,兩人輪流照顧,不要讓一個人承擔所有工作。
即使是癱瘓在床的老人,也不需要二十四小時陪伴,子女仍有自己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可以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生活豐富起來,不要整天只有照顧老人這一件事。
如購物、運動、與朋友聊天、追劇等,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
子女照顧老人不只是出於義務和盡孝,也是在為下一代做出示範。如果你對老人態度不好,等你需要照顧時,下一代也很難對你好,這就是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