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大學研究睡九個小時提高痴呆症概率,除了睡眠還有哪些增加痴呆症幾率
除了睡眠,還有你的情緒過於緊張的話,也可能會增加痴呆症的幾率。
② 老年痴呆新葯剛剛獲批上市,能治癒嗎
前幾天剛有一則美國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葯物准備提交上市申請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今天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新葯就獲批上市了,實則振奮人心。因為阿爾茨海默病目前仍無葯可救,有太多人需要這款葯物了。
為什麼說這個新葯上市,給了一些患者,甚至是醫生很大的希望?因為目前作為治療AD的葯物,都是些輔助的手段,也就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患者的根本問題:
1、患者可能有焦慮、抑鬱,甚至精神行為問題,那麼就需要針對這些問題,給予葯物控制,用於緩解焦慮、激越、失眠、抑鬱症狀,緩解行為紊亂、激越、攻擊性和幻覺與妄想等問題,但通常這些葯物都具有明顯的毒副作用。
2、益智類葯物,俗稱營養葯,比如通過擴張腦血管,增加腦細胞對氧、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利用,促進腦細胞的恢復,改善腦功能等,這類葯物雖然毒副作用較低,但是依然是治標不治本的,在無葯可治的情況下,使用這類的葯物改善認知功能,延緩疾病進展,也是沒得選的選擇。
再說說這個新葯這款新葯名叫甘露特納,此處僅從機理和臨床結果上說明,不再強調作用,以免有廣告嫌疑。
臨床試驗的結果表明,這個葯能明顯的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與安慰劑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認知功能得到顯著改善。
作用機理: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的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症,降低β澱粉樣蛋白沉積,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β-澱粉樣蛋白在AD發病中起關鍵作用,β-澱粉樣蛋白可在大腦中形成斑塊,導致神經細胞的死亡。所以減少β-澱粉樣蛋白沉積,無疑對疾病治療或者延緩疾病進展是有較大幫助的。
關於腸道菌群代謝產物異常能引起疾病,已經是科學界公認的事情了,對於影響阿爾茲海默症的疾病也有不少報道,所以從機理上講,是可行的,但是一切關於葯物的評價,都需要看臨床使用後的反饋。好的葯物,生命周期會非常的長,但是不好的葯物(效果不明顯,毒副作用大)則會很快被淘汰。
我們期望看到臨床上有較好的反饋,真正的減少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痛苦。誰都有父母,當父母年老了,我們作為兒女,應該及時的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即使不在身邊,也應該時常的打個電話問候一下,聽聽父母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詢問一下上述那6個“是否”,給予更多的關注,不要等到真正發病了,就晚了。
【不葯博士】簡介生命科學博士,執業葯師,高級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養生,手把手調養一個健康的你!
③ 美國為老年痴呆治療做出過哪些努力
美國已經有不少制葯公司正在為攻克老年痴呆症而努力了。顧名思義,老年痴呆症的專發生人群屬主要是以老年人為主,目前,光美國就有450萬的人患上了這種病。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將進入「老齡化社會」,將會有更多的老人深受老年痴呆症的困擾。僅僅2003年,美國因為照料和治療老年痴呆症的病人,就耗費了1000億美元。
④ 網上有傳言稱,老年痴呆疫苗研製成功,那麼這是真的嗎
,一條有關「阿爾茨海默病疫苗研製成功」的新聞上了熱搜,微博上討論量過億,人們紛紛為「新疫苗」的到來而歡呼雀躍。但情況真的如此嗎?
科技日報記者追根溯源發現,新聞的主角新墨西哥州立大學(UNM)研製出的是可減輕純Tau蛋白聚集病理的額顳葉痴呆(FTD)動物模型rTg4510,而不是阿爾茨海默病動物模型。盡管這種疫苗可以減少Tau負荷,改善實驗鼠的認知能力,但研究人員承認,人類阿爾茨海默病疫苗的成功研製可能至少還需要十年。
人類疫苗問世尚需時日
「但在實驗鼠身上取得一定療效並不意味著人類疫苗很快就會問世。」鬱金泰強調說:「無論Aβ疫苗還是Tau疫苗,都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在動物模型上往往均可顯示較好的效果,但進入到人體臨床試驗後往往療效就不明顯了。這主要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復雜性相關,相關阿爾茨海默病動物模型往往使用轉基因小鼠,遺傳背景單一,病理表現較單純,而真實世界中的阿爾茨海默病病患,無論發病機制還是病理表現都要比轉基因動物模型復雜的多。」
據《今日美國報》報道,UNM發表聲明稱,盡管巴斯卡團隊也希望為人類開發出阿爾茨海默病疫苗,但他們也承認,這種疫苗距離問世可能需要數十年,且可能需要耗費巨資。
⑤ 聽說一個叫顧柏俊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老年痴呆檢測的試紙,靠譜不
檢測不需要,檢測沒有任何意義,關鍵是無法治療,所有的葯物,幾乎都沒有實際的作用。
我國的九期一,純屬騙局!
⑥ 美國百健公司宣布阿爾茨海默葯物有效,老年痴呆症終於可以治了嗎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症狀:認知功能下降、行為障礙、生活能力下降等。病變可累及神經、運動、泌尿等多個系統,導致患者逐漸喪失自理能力,對家庭造成較大影響。
據STAT報道,Biogen表示在評估了比最初分析更多患者的臨床試驗數據後,他們改變了態度。而對確定該葯物「無效」的兩項後期臨床試驗數據的分析發現,該葯物未能有效延緩早期阿爾茨海默症的進展。Biogen現在得出結論,根據服用更高劑量該葯物患者的反應,這種抗體確實可以大大減緩人們的認知能力下降和機能衰退,這意味著他們具備應付日常生活的能力。
現在科學還在不斷研究,阿爾茨海默病現在還不能完全治療。
⑦ 哪位美國總統得過老年痴呆症
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得過老年痴呆症。
美國太平洋時間2004年6月5日下午1點,美國回前總統答羅納德·里根因阿爾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在位於洛杉磯的家中逝世,終年93歲。里根是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總統。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美國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67年-1975年),第40任總統(1981年-1989年)。在踏入政壇前,里根也曾擔任過運動廣播員、救生員、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和勵志講師,他的演說風格高明而極具說服力,被媒體譽為「偉大的溝通者」。2004年6月5日,里根於家中辭世,死於肺炎,享壽93歲。里根的總統任期影響了美國和中國1980年代的文化,使得1980年代也常被稱為「里根時代」。里根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⑧ 美國研究顯示哪種哮喘葯可逆轉實驗鼠老年痴呆
6月11日,美國坦普爾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發現,哮喘葯「齊留通」能緩解實驗鼠的老年痴呆現象,恢復其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這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帶來了新希望。
此前研究發現,一種名為白三烯的炎症物質與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有關,但不確定它到底有多大作用。此次研究發現,在經過治療的實驗鼠腦部,白三烯水平低出90%,異常tau蛋白水平低出50%,神經突觸幾乎沒有受到損害。
研究人員認為,葯物通過抑制機體合成白三烯來阻止炎症反應,逆轉了tau蛋白病變對實驗鼠腦部的損害。這意味著白三烯可以作為開發阿爾茨海默病新療法的一個理想靶點。
⑨ 目前科學家沒有研發出可以治癒老年痴呆的葯物或是這類技術,那麼幹細胞治療老年痴呆可靠嗎
所謂的老年痴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
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
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
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症狀表現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
、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
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
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⑩ 研究老年痴呆的中國專家,南京大學畢業,在美國
很久了,是1995年的事美國《科學》周刊,首次發表「亞洲的科學:中國」特刊。根據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提供的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科學期刊被引用的次數,評出13所最傑出的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蘭州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上海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北京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