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安老年大學開智能手機課,你覺得老人該不該跟隨潮流
教會老人去使用手機這樣一個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說在疫情期間就有很多老人,因為不會使用手機,健康碼掃不過,然後就只能讓自己的通行遭到阻礙。古書上說一個強盛的國家應該不應讓頒白者戴於道路矣。就是說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強盛,應該看他的老人是否被贍養得很好,而贍養在如今現代生活中應該具有雙重標准,一個是他的物質生活條件,第二個是他精神生活條件。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讓老人在擁有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的同時,學習著新鮮的知識,只會讓他們在年輕人要做抉擇的時候給出更為正確的建議。在當前網路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老人都是用起了手機進行帶貨直播或者分享自己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到使用手機去與這個世界交流的老人們,他們的表情都是非常愉悅的,而且他們對於世界的發展也是非常驚喜的,為了讓老人能夠使用好手機,我們首先應該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幫助他們能夠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沒有那麼多的心理阻礙。
② 怎麼在電腦上下載老年大學App
電腦上下載某APP其實很簡單,主要有兩種方式:
1將app下載到電腦桌面,通過相關社交軟體發發送到自己的手機上,然後保存進行安裝完成後即可使用該APP。
2電腦桌面有相應的模擬助手,可以安裝APP。那麼我們可以直接將下載的app拉到模擬器中進行安裝使用。
3通過數據線電腦app 直接裝到手機,這可能是我們多數人都會用到的一種安裝途徑也是比較簡單快速的方法。
③ 2012年「感動中國」人物及事跡
1、林俊德:縱死終令汗竹香
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林俊德中學和大學的學習都是靠政府助學金完成的。
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下。」馬蘭,這是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紮根綻放的野花。坐落在那裡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
2、陳斌強:孝更絕倫足可矜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一天,陳斌強的姐姐在無意中提到,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兒子住在一起。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准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鍾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干凈,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
早上7時喂過母親吃飯後,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盡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教著兩個班語文,負責教初一學生廣播體操,總管學校體藝2+1活動。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
(3)西安老年大學雪蓮老師的直播擴展閱讀: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由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活動直播組承辦,每年元宵節前後推出,已經連續舉辦多年,通過多種投票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主持人自開播以來由白岩松和敬一丹擔任。
《感動中國》節目向全國觀眾推出了許多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潔、田世國、叢飛、王順友等來自民間的傑出人士,有成龍、濮存昕、劉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季羨林、鍾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黃伯雲這樣的睿智學者;
更有張榮鎖、魏青剛、洪戰輝、黃久生、王鋒這樣的普通百姓,還有鄭培民、梁雨潤、牛玉儒、楊業功、劉金國、劉躍進這樣的黨政高官。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動中國》被媒體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
④ 哪些老年大學使用了釘釘
東陽老年大學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在經過前期試點的基礎上,積極謀劃、全面搭建「釘釘」公益雲課堂,於月13日開始推出舞蹈、戲曲、書畫、樂器、太極、朗誦、詩詞、英語等17門直播課程,全面啟動線上教學工作,讓退休幹部、學員們「宅」在家也能輕松學習。
一、互聯互動,快速搭建「釘釘」教學平台。學校總結個別教師的直播經驗,召開「釘釘」教師會議,傳達上級精神、明確授課目的,全面推開「釘釘」直播授課。學校認真、細致地做好「釘釘」直播授課的各項前期准備,如:錄制「釘釘」直播演示視頻,在線培訓「釘釘」授課技巧;設置了兩個直播教室,採取在家直播、來校直播等多種授課方式。學校與老師們充分溝通,做到有問必答、有疑必解,讓有意願開展「釘釘」教學的老師無後顧之憂。學校採取這種創新授課模式,不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平台,也為老師學習運用新技能創造了一個新契機。
二、與時俱進,拓寬學員線上學習渠道。考慮到當前疫情形勢,因學員們對於學習的熱情,學校錄制了「釘釘」使用教學視頻,發放到各班級微信群內,教學員們如何下載「釘釘」、加入「釘釘」群、用電腦或手機觀看直播、在線與老師實時互動、觀看直播回放等,讓學員們實現隨時隨地「學、學、學」。
三、多方配合,力求「釘釘」教學務實高效。根據學校對教學的要求及教師意願,面向全校師生建立了3個「釘釘」群,每周上課5天,每天設置6節課供學員學習,目前共有700餘人入群。開課後,工作人員跟蹤直播課堂,記錄上課人數和統計分析課程數據,及時收集學員反饋意見,精準把握直播效果。
在特殊時期,東陽老年大學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通服務老同志的最後一公里,引領他們更好地踐行「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
特殊時期,為響應「停課不停學」,實現學員「宅」在家也能學習,金華東陽老年大學在前期試點基礎上,積極謀劃、全面搭建「釘釘」公益雲課堂。於5月13日起推出舞蹈、戲曲、書畫、樂器、太極、朗誦、詩詞、英語等17門直播課程,全面啟動線上教學工作。
image.png
學校認真做好各項前期准備,錄制「釘釘」直播演示視頻,在線培訓授課技巧,設置兩個直播教室,採取在家直播、來校直播等多種授課方式,為老師學習運用新技能創造契機。同時,錄制「釘釘」使用教學視頻,發放到各班級微信群內,指導學員們下載使用、觀看直播及回放、在線與老師實時互動等。
image.png
目前,學校面向全校師生建立3個「釘釘」群,每周上課5天,每天設置6節課供學員學習,已有700餘人入群。「開課後,工作人員跟蹤直播課堂,記錄上課人數和統計分析課程數據,及時收集學員反饋意見,精準把握直播效果。」東陽老年大學相關負責人說
⑤ 大家學習葫蘆絲是有什麼感受心得體會最好是情感上的流露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學習方法
學習葫蘆絲有三個月了,有些許感想,記錄下來。
一、多練
前兩個月,因為上班和做家務,除了一周上一次葫蘆絲課,沒有天天練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故進步不大。葫蘆絲,在掌握了一定的吹奏方法後就是要多練習,熟能生巧。前幾天我發現在吹奏《月光下的鳳尾竹》時,當跟隨伴奏融入音樂中時,根本就不要去考慮吹「2」還是「3」等音符,完全是手指自已在跳動,這樣吹出來的聲音流暢而連貫,彷彿從指端流瀉而出,這個發現令我驚訝——是不是在熟練的基礎上大腦有了記憶,刻錄下了手指的運動軌跡?而如果一邊吹一邊想「2」按哪個孔,「3」放哪個孔,那是一定會吹錯的。
二、專心
我獨自在家吹奏葫蘆絲曲子時,能一句不錯地吹下來,而在班級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吹奏時,一定會吹錯幾句。上周葫蘆絲課上,我上台吹奏,老師說我太緊張,手指都在發抖。我想,吹奏葫蘆絲時一定要屏除雜念,讓整個身心融入樂曲中去。那種患得患失、邊吹邊想著聽眾的感受,那是一定吹不好的,所以以後練習時,要盡量讓自已融入樂曲的意境中去,就像今天我的同學王麗君對我說的那樣:吹奏時,如入無人之境。她就是這樣的,所以她吹得真不錯,值得我學習。
幾個月後,我女兒的婚宴上准備請王麗君同學演奏葫蘆絲,她答應了。本來我想和她一起吹奏,但我的朋友告訴我:以我當天的身份,不適合上去演奏。言之有理,聽從朋友的勸告一定不錯的。
到今天為止,這學期的葫蘆絲課程結束了,兩個月後開學。
這學期,我還算是班上吹得較好的幾位同學之一,今天班主任對我說,希望我參加暑期興趣班。以後老年大學要成立葫蘆絲表演隊,老師要多給我們一些指點吧。班長把她的手機號碼和上課時間留給了我,每個星期天的上午8:30——10:30。
也挺好,要不然以我的性情暑期沒准就荒廢了呢,有共同興趣的人在一起聚聚真好!
⑥ 網上老年大學為什麼不能看直播回放
網上老年大學他是從直播的沒有保存,所以不能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