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身為志願者,最重要的一點是
作為抄志願者,人們需要他們有高尚的品格,事實上,人都會有缺點,要坦然正視這一點,否則自己會在內心掙扎天使和魔鬼之間
關鍵是我們要熱愛現在選擇的志願方向,比如熱愛指導市民垃圾分類,不熱愛養老院的志願項目,必須是自己內心確實願意做的
其次,要有一定的時間投入
最後,如果這個志願項目對自己未來個人發展方向有推動作用就更好了
『貳』 金磚志願的特色亮點有哪些
陳部長說:「廈門理工高度重視本次金磚志願服務工作,除了學生志願者外,教職工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據悉,廈門理工學院有400多位老師成為本次金磚會晤的注冊志願者,大概佔了整個廈門教育系統的接近1/3。在志願者上崗第一天,校黨委書記黃如欣、校長陳文哲第一時間到各個站點慰問一線的志願服務工作人員。」
『叄』 志願者到老年大學可以干什麼活動
令老年朋友更活躍
夕陽紅更精彩
志願者助人自助
『肆』 老年大學勞動班出去活動方案怎麼寫
伴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寧波老年大學迎來了她30歲的生日。
30年,記載著寧波老年大學創業開拓、創新發展的歷程。在這里,可以感受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春華秋實、碩果累累。30年來,該校先後榮獲了全國先進老年大學、全國首批敬老文明號、全國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老年大學規范化建設示範學校、省首批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省優勝老年大學、市級文明單位、市優秀志願服務組織、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30年來,寧波老年大學在發展中,把辦學宗旨、教學理念、文化內涵、目標指向和學員的學習坐標、價值追求、精神嚮往、情感寄託相融合,提煉凝結成了掛在校門里的七個鮮艷大字———跨進校門就年輕。
校史記載著光榮和關懷
1985年9月,我市創辦了哈爾濱老年人大學寧波分校。1987年9月16日,市委正式批准其更名為寧波老年大學,從此,寧波老年大學納入了黨委和政府管理的軌道。
從1985年借用市政協禮堂及教育學院教室,到1987年9月在鎮明巷老幹部局大院內掛牌,到1998年2月遷至迎鳳街125號,再到2008年1月遷入廣濟街56號,寧波老年大學校園越來越大,越來越漂亮。現在位於廣濟街56號的校園建築面積13245平方米,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設施齊全,設備先進。
我市各級領導非常關心和支持老年大學的工作,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問題。
課程設置彰顯辦學宗旨
建校以來,寧波老年大學始終關注、研究、優化、創新課程設置,並在實踐中切實推進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創新。經過30年的發展,截至2014學年,該校已有8個系、252個教學班,1萬多名學員,82個專業,111門課程。
該校在課程方向上堅持以老年學員為本,以培養現代老人為目標,課程設置與時代發展相同步,與實踐需求相銜接,以適應老年人與時俱進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課程結構上堅持廣泛性、多樣性、層次性、實用性、變動性的原則,讓老年學員適應社會發展,跟上時代步伐,常學常新,以滿足不同層次的老年群體的多樣需求。
在課程內容上堅持「休閑性教育」和「發展性教育」相融合的原則,以滿足老年學員提高服務社會能力、提升現代文明素養的需求。
在課程特色上堅持寧波地方特色,課程設置不但有文化知識、現代科學技能、養生保健、書畫藝術等課程,還開設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國史、地方戲曲等課程,讓學員在學習中感受地方文化魅力,使老年大學教育更具親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教學管理體現創新意識
寧波老年大學始終堅持以科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以創新管理提升教學質量,以與時俱進的教學質量推進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受到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以及廣大學員的肯定。
該校重視大綱和教學計劃,對新開設科目和原教學內容、計劃有較大調整的課程,重新進行多次編制或者修改大綱,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累出來的經驗、方法,能夠及時得以提煉、規范、推廣。同時加強教材建設,在選用教材時,堅持統編與自編並舉、系統性和獨立性兼顧的原則,制訂了《加強教材使用和管理的暫行辦法》。目前全校共使用教材(講義)119種,93.4%的班級有了相對固定的教材,自編教材已達31種,佔到總教材的30%左右。
該校規范招生和學籍管理,制訂了《關於完善招生辦法的若干意見》,同時,啟用計算機報名管理系統,並應用於限科報名以及控制多科報名、重復就讀、冒充報名等方面,避免了人工操作中容易發生的差錯。
該校建立了分系管理制度,逐步將校、班二級管理體制調整為校、系、班三級管理體制,使學校教學的專業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教學各環節的管理更加到位。同時,該校開展品牌班和特色專業創建活動,先後評出了攝影、烹調、快樂鋼琴、書法四個特色專業和越劇表演、拉丁舞專修兩個品牌班。
該校加強整個教學過程的監控和評估,每個學期期中通過隨堂聽課、召開班長和學員代表座談會、教學滿意度測評、教學情況分析會等環節,有效地進行教學評估,並將有關情況及時向教師反饋,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隊伍建設凝聚發展力量
在隊伍建設中,寧波老年大學緊緊抓好領導班子、工作人員和教師這三支隊伍,凝聚力量,共同發力,使已逾萬人的寧波老年大學各項工作高效運轉,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該校堅持不懈抓領導班子隊伍建設,要求領導班子要有「強烈的使命意識、崇高的責任意識、無私的奉獻意識」。由在任的寧波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寧波老年大學校長,再配4名副校長。學校實行校務委員會領導制,日常工作由常務副校長負責,配以日常的工作班子。校務委員會成員單位由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幹部局、市委宣傳部、市編委辦、市教育局、市財政局等18個單位的領導組成,每年召開一次校務委員會會議。
該校堅持不懈抓工作人員隊伍建設,要求工作人員具備「真心的敬業精神、真誠的服務精神、真摯的敬老精神」。學校現有工作人員31名,其中退休返聘人員19名。面對學校11000餘名學員,必然要求工作人員隊伍精幹、高效。對聘用人員,學校按照招聘的程序和要求,嚴格把關,精心挑選,簽訂合同,依法使用。對招聘和返聘的工作人員,根據各自的能力、特長,安排到相應的工作崗位上去。盡可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學校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培訓學習,轉變文風,轉變作風。
該校堅持不懈抓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教師「崇德精業、敬老愛老、樂教善導、為人師表」。學校現有139名教師。為保證高水平教學質量,學校先後制訂了《寧波老年大學教師隊伍建設意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了教師的教學行為,規范了教學的考評方法,並採取了以下措施:建立師資人才庫;建立篩選、錄用、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建立考核、評選、獎懲機制;建立培訓、交流機制。
『伍』 敬老院志願者心得體會
在這次走進養老院的活動過程,對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有著很大的影響,讓我們知道了孤寡老人在沒有兒女的陪伴是多麼孤獨,他們多麼希望有人和他們聊天,在養老院里雖然有很多同樣孤獨的老人,但他們大部分都不會交流。我們小組的到來把養老院的安靜打破,小組成員幫助他們做家務,和他們聊天。老人們為了不在孤獨,在養老院里種上了花和一些盆景,我幫忙著打掃衛生,一邊打掃衛生一邊和老人們聊天,從聊天的過程可以聽出,他們有的是自己的兒女在外面工作,常年不回家,有的是兒女都不在了!所以養老院才接他們來的。雖然身體上很累,但心裡有一種幫助他人的成就感。在和他們聊天時,我們知道他們的心中是多麼希望自己有一個像我們一樣的孫子,這是他們心中唯一的夢,而這唯一的夢是離他們多遙遠,雖然在這里他們的吃喝都有人做,但他們不開心,因為常年的孤獨,使他們不希望和人說話,也因為年齡的問題,他們也很希有人來聊天,而有些老人為了不孤獨,在養老院里種上了一些果樹,來打發無聊的時光。在這次活動結束後,我心裡感慨萬千,我想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俗話說:「百字孝為先」。什麼事都沒有孝敬父母重要。雖然在這次活動中,有點累,但是收獲也很大,至少我從這次活動中了解了孤寡老人在養老院里是怎麼樣生活的,也讓我知道了老人是多麼需要自己的兒女陪一下自己,哪怕只是一個電話,就能安慰一下老人。
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以自身去體會老人的孤獨,幫助他們做家務,不怕苦,不怕臟,對老人有很強的愛心,真正的感悟到了「孝」這個字的意思。
在這個活動中,語言交流能力較好,能很好的完成一些家務,有用心去幫助老人走出孤獨。
『陸』 社區志願服務工作的有哪些特色和亮點
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開展創平安社區活動。
『柒』 社區志願服務工作的有哪些特色和亮點
1.以「鄰里守望」為主題,以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職工、殘疾人為重點,採取結對幫扶的方式,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家政服務、生活幫扶、醫療救助、心理撫慰、健康保健等志願服務活動。以「生活關心、學習關注、情感關愛」為主題,以社區孤兒、留守兒童、自閉症兒童、孤貧少年為主要對象,開展的「愛心媽媽」、「代理媽媽」、「四點半課堂」、親情陪護、康復性訓練和心理輔導等志願服務活動,已經形成常態化。持續推廣「N+1」愛心中轉站、「六零」愛心行動、「五老」網吧監督、科普「六進」、「365便民志願服務」等品牌志願服務項目。組織開展各類文體培訓和文化活動。組織社區志願者參與「續寫雷鋒日記」、「志願日誌」等文明傳播活動。扎實推進黨員志願服務進社區活動。
2.「定期式」查訪志願服務、「菜單式」崗位志願服務、「貼心式」家庭志願服務、「幫扶式」長效志願活動;鏡鐵區昌盛社區開展的以「365動態宣傳」、「365多彩活動」、「365貼心窗口」、「365平安網格」為主要內容的「365便民志願服務」活動;雄關區祁連社區以社區服務「零距離」、社情民意「零盲點」、關愛幫扶「零缺失」、矛盾糾紛「零激化」、服務質量「零差錯」、工作成績「零起點」的「六零工作法」。將志願服務常態化,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優質服務、便捷服務和滿意服務。
3.關愛老人情暖冬至、老年人朋友花卉種植興趣班、免費發放重陽糕送祝福……前進社區廣泛開展關愛老年人行動。原來,社區內住著一批退休老幹部,他們大多獨居,缺少社交活動,鄰里間互不相識,但在看到社區工作者時卻格外熱情。社區工作者意識到,這些老幹部是渴望群體活動。於是,一系列關愛老年人志願服務活動開展了,老人們的生活逐漸充實起來。
4.培養社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志願服務行動中,努力「讓居民受益,讓群眾滿意」,共同將社區這個大家庭打造得更加美好。
『捌』 對志願者工作的看法
以我個人的觀點,我是一名志願者但是我覺得自己不像志願者,因為我覺得志願者所志願的事和我想像的不一樣,以我的現在對志願者的了解只停留在特定的一些時候去看望特定的一些孤寡老人和小孩,而我所想的志願者是要敢於站出來說話的,要多做些公益活動,無處不在,要喚醒人們的良知。
其實只要認識字的都知道『志願者』三個字的意思,但卻對他志願的事項不了解。記得我在網上問:「有誰加入了志願者?」很多人的反應是志願者是什麼?聽都沒聽過。。還有上星期日不是去敬老院,,她就問我:「怎麼忽然良心發現。」我說,我從來不知道這里有敬老院是在志願者論壇知道的,她也問我志願者是什麼??我也無從答起。只能說是一群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們
我覺得志願者所幫助的范圍太小,只有幫助到微小的一部分,而且靠志願者的力量也太微薄,應該多做些宣傳活動,不是宣傳人們多加入志願者,而是要他們在生活當中不是志願者勝似志願者,其實有愛心的人還是很多的,只是因為工作關系,沒有時間。。。。
志願者應該分部到各個地方,遍部整個全國的各個市區村莊,走進群眾,有可能的話,還要和有關鎮政府合作宣傳,讓人們了解比如:善待老人,關愛小孩。。。注意節省水資源,優化環境啦,不要浪費食物,抽煙有害健康啦。等等等。。好多。
還有我們公司里有一個員工的小孩被她繼母虐待,天天打,打得傷痕累累,讓人看了心酸,他那個無能的父親為了保住繼妻,卻寧願將自己的親生女兒讓人虐待,既然不想要她就將她送人丟掉還比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好,幹嘛要如些折磨她,他們的老鄉親戚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真的太可怕了。。。。
還有多少想讀書而不能讀書的人,有人卻有書讀而不讀,太另人汗顏了。。。
說著說著都離題了,因為太憤怒了。。。可能是我對志願者的了解不夠,我還一直在猶豫,因為我覺得加入志願者也只是一個『名義』而已,只是偶爾的去幫助人,其實感化人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有太多我們看不過去的事,但我們只能用行動去同化身邊的人,志願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並不是一定要參加活動才算是志願者,志願者也並不是是萬能的,只能力所能及.就目前來說,志願者的活動過於單一,一直停留在育嬰堂,老人院和老年大學,是因為沒有去發展新的服務對象.這也是問題之一.但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大家結合起來才能把志願意義推廣到群眾中.這是我期望。
大部分志願者,一開始都會對於志願服務抱有很大期望。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