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孝敬老人家訓

孝敬老人家訓

發布時間:2021-10-31 20:32:14

Ⅰ 所有古代詩人尊敬老人的詩

1.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7.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8.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9.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10.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1.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14.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5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16.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7.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8.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20.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別太過分

Ⅱ 一條關於孝敬父母的家訓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

Ⅲ 古人講究孝順的家訓

《弟子規》里的《入則孝篇》可以借鑒。
入則孝篇
3、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解釋】如果父母呼喚自己,應該及時應答,不要故意拖延遲緩;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應該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辭偷懶。
4、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解釋】父母教誨自己的時候,態度應該恭敬,並仔細聆聽父母的話;父母批評和責備自己的時候,不管自己認為父母批評的是對是錯,面對父母的批評都應該態度恭順,不要當面頂撞。
5、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解釋】冬天天氣寒冷,在父母睡覺之前,應該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天氣酷熱,應該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應該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問好;到了晚上,應該伺候父母就寢後,再入睡。(此處引用古代「二十四孝「中的黃香的典故)
6、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解釋】出門前,應該告訴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擔憂記掛;回到家,應該先當面見一下父母,報個平安;雖然子女有出息,父母會高興,但是父母輩對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麼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穩穩當當,一生沒有災秧。所以,居住的地方盡量固定,不要經常搬家,謀生的工作也不要經常更換;
7、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解釋】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解釋】自己有什麼東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私藏。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私藏東西,即使自己很謹慎,也免不了會有被父母發現的一天,那時父母會傷心;
9、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解釋】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盡力去做; 父母厭惡的事情,應該小心謹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壞習慣);
10、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解釋】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必然會引起父母憂慮。所以,應該盡量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自己的名聲德行受損,必然會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應該謹言慎行,不要讓自己的名聲和德行無端受損,更不要去做那種傷風敗俗,自污名聲,自賤德行的事情。
11、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解釋】父母對我們態度慈愛的時候,孝敬父母恭順父母不是什麼難事;父母對我們態度不好,批評我們,埋怨我們,或者惡聲惡氣,厭惡我們,憎恨我們,打罵我們,甚至動刀動槍殺害我們,還能對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難能可貴。(當然,父母打自己,甚或要動刀動槍殺自己的時候,自己應該遠遠的躲開,跑掉,以免讓父母背上不慈殺害子女的壞名聲。應該就去法院提起訴訟。)
12、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解釋】如果自己認為父母有過錯,應該努力勸導父母改過向善,以免父母鑄成更大的錯誤,使父母陷於不義的境地;不過要注意方法,勸導時應該和顏悅色、態度誠懇,說話的時候應該語氣輕柔。
13、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解釋】如果自己勸解的時候,父母聽不進去,不要強勸,應該等父母高興的時候再規勸,別跟父母頂撞,徒惹父母生氣,還達不到規勸的效果;如果父母不聽勸,又哭又鬧,就暫時順從父母;如果把父母勸惱,生氣責打自己,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當面埋怨。
14、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解釋】父母親生病時,要替父母先嘗葯的冷熱和安全;應該盡力晝夜服侍,一時不離開父母床前;
15、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解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三年,經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6、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解釋】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合乎禮節,不可鋪張浪費;祭奠父母要誠心誠意;對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樣恭敬。

Ⅳ 家風家訓的句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陳壽

勵志·文明·廉潔·禮儀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孔子·論語·美德·禮儀

父之愛子,教以義方。

——司馬光

歷史

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

——魯迅

魯迅·奮斗·生命·感恩父母

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

誠信·信任·立志·誠實守信

兒童是創造產業的人,不是繼承遺產的人。

——陶行知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司馬光

時間·團結·勞動·積累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

誠信·成長·責任·誠實

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

——魯迅

歷史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莎士比亞

誠信·莎士比亞·誠實·道德修養

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

——朱用純

學習·快樂·人生勵志·古人

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內不愧心。

——韓愈

廉潔·廉政·勵志

凡是不 愛已的人,實在欠缺做父親的資格。

——魯迅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

——魯迅

舉止端莊,言不妄發。

——曾國藩

曾國藩·學生

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

誠信·誠實守信·誠實·道德

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曾國藩

曾國藩

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

——曾國藩

曾國藩·人生哲理

不愛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裡養了一頭母獅、孵了一窩不幸。

——泰勒

歷史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劉向

感恩·感恩父母·父母·中國

生了孩子,還要想怎樣教育,才能使這生下來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完全的人。

——魯迅

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於清白耳。

——魏徵

廉潔·廉政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

魯迅·勵志·幸福·父母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塞

誠信·誠實·信任·立志

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曾國藩

曾國藩·人生哲理

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

誠信·立志·誠實·誠實守信

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

誠信·感恩·道德修養·誠實守信

廉而潔,一身正氣;勤而儉,兩袖清風。

——王仲敏

教育·廉潔·廉政·美德

要得健全幸福的人類,須得有健全幸福的母親。

——郭沫若

母愛·母親·歷史

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曾國藩

曾國藩·人生哲理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

誠信·誠實守信·信任·立志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誠信·立志·責任·學習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曾國藩

曾國藩·人生哲理·學生

東好,西好,不如家裡最好。

——斯珀吉翁

治家以和平兩字為主。

——清·錢泳

歷史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朱柏廬

勞動·美德·勤奮·誠實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慧律法師

正能量·幽默·人生哲理·勵志

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

——魯迅

歷史

水不流則腐,官不廉則敗。

——胡德生

文化·廉潔·廉政·勵志

為妻子兒女製造幸福的爐邊氣氛,是真正崇高熱情的人生。

——彭斯

Ⅳ 家風家訓

1、毋臨抄渴而掘井。宜襲未雨而綢繆;扶正義,勿以惡小而為之、親賢者。
2、遇合理之事則從。
3、尊老愛幼、見不義之財勿取。
4、勿妒賢而嫉能,斥邪惡,教子要有義方,受恩莫忘、居身務期質朴
5、做人要做老實、誠實、善良人,多做好事,終有好事。
6、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7、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知讀書遲。
8、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代代相傳。
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0、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Ⅵ 關於家風家訓的句子

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進家門前丟掉不愉快的情緒,讓家只存放快樂的記憶。

家,心靈的守護地;家,溫暖的港灣處;唯天下間最美麗的地方!

成功的開端,在於年幼之時,而年幼的優秀,則在於家訓端正。

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天地自己闖,靠天靠地靠祖宗不如靠自己。

子不教,孰之過?子不孝,怨者誰?好的父母,決定好的將來。好的子女,決定一家的未來。

子有過,應訓之。

人生最大的秘密和財富是健康,快樂。

天道酬勤。也許你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回報,但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百善孝為先。

許人一物,千金不移。

枯木逢春猶在發,人無兩度再少年。

寬容樂觀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勤勞自強才能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誠實寬容這三點可以成為優秀的人

人要時常自信

吾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寬容樂觀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勤勞自強才能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誠實寬容這三點可以成為優秀的人

吾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禮貌待人,禮貌待客,少點依賴,多點自主,誠實待人,誠信做事,不隱瞞不欺騙

擁有好的家訓,才能練就優秀家風。

勤勞的蜜蜂,沒有時間悲傷。

勞動造就美好家園。

堅持沒有辦不成的室,勇往直前不畏艱險。

勤儉不是一時節約,而是一世的堅持與努力。

優秀家風影響的不止一代人,這會是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影響的是世世代代的人。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

修身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

一戒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幫助他人,才能讓自己更快樂。

具備文明禮儀是做人做事成功的前提。

堅持自己的准則,不盲從,不浮誇,實實在在。

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

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

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有了好家風,才有好民風,家風正則民風純,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家風清則社風清,家風濁則社風濁。

Ⅶ 給父母的一封信 關於家風家訓家規 450字

「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問到「家規是什麼?你家有什麼家規?」很多人就立刻呆住了。

家規。每戶人家的規矩都不一樣。我家在吃飯時真應了那句「食不言,寢不語」。吃完飯後,不可以將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這就代表你已經吃好了。如果桌子上有魚刺、骨頭等等要用筷子將它們掃入碗內。做完這些事還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才可離桌。

我們家還有一個家規—事不過三。有一次晚飯後在公園里散步,由於凳子上被人踩過,所以我掏出一張紙,將凳子擦乾凈,隨手一丟就沒了。一位清潔工人走了出來說:「你這小孩子怎麼這么沒教養,隨地亂丟垃圾。」我聽她這么一說,我的臉立馬紅了。我一邊道歉一邊跑去吧至今撿起來丟到垃圾桶里去,這才平息了清潔工的怒火。

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家風一旦敗壞了,這家子的思想也就跟著敗壞了。這給壞名聲就一傳十,十傳百,到時候就沒有人願意跟這家人交往了,這時候想改就來不及了。

我家的家風是「孝」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孝順父母和長輩。當我們的父母漸漸老去,就更不能頂嘴了,凡是要考慮父母。即使他們說的不對,也要和和氣氣的說話。叫我們做事,不要推辭,盡量幫父母的忙,這樣才能做到「百善孝為先」。

家風就是家規,有了好的規矩才能有條不紊,有了好的家風才能更好的立足於社會。

Ⅷ 為什麼要以孝敬老人為家訓

因為每個人都會變老。你去孝敬老人,你老了以後才會有人孝敬你。這就是以身作則。在家庭裡面,不是說只有年輕人就可以把家庭弄的很好。那是上有老下有小。 大家得團結,家庭才能很好。所以要孝順老人。

Ⅸ 家風家訓格言警句精選

1、做老實人、做誠信人、做善良人。
2、誠實守信,開明勤儉,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回
3、待人貴真誠,為人須謙答和,孝道當竭力,親情互相助。
4、謹言慎行,寬厚忍讓,勤懇做事,踏實做人。
5、學會放棄,懂得珍惜。
6、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7、夫為家計而辛勞,妻賢勤儉把家持。
8、有德才有福,有愛才有家。
9、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10、遵從父母教導,孝順雙方父母,感恩對方付出,珍惜幸福生活。
11、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1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贍養父母,教育子女,創業致富,勤儉持家。
15、家庭以愛為根,生活以和為貴。
16、待人以真誠,求學有始終,持恆修心,葆真求善。
17、家庭和氣福運開,家中吵鬧災禍生。
18、不義之財勿取,合理之事則從。
19、傳家兩字讀與耕,興家兩字儉與勤。
20、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閱讀全文

與孝敬老人家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寄語打數學名詞 瀏覽:963
老年人如何不聚會 瀏覽:724
中國人民解放軍退休金計算 瀏覽:530
老年人怎樣學英語 瀏覽:311
伊蔓匯美容養生怎麼樣 瀏覽:589
50歲失眠怎麼治 瀏覽:498
東營2018年退休金 瀏覽:107
夏季喝什麼最好養生 瀏覽:669
2020年農村養老金需要認證嗎 瀏覽:554
老年人乳腺炎吃什麼消炎葯 瀏覽:878
60歲大媽練愈加 瀏覽:611
60歲人血糖多少正常 瀏覽:561
安全保護老年人 瀏覽:922
四季養生陰陽指的是什麼 瀏覽:333
中老年人脫頭發是什麼意思 瀏覽:978
老人為什麼做夢夢到以前的事 瀏覽:690
大學升學體檢都查哪些項目 瀏覽:12
荊州周邊夏天老年人適合去哪裡避暑 瀏覽:739
有關重陽節的公眾號文章 瀏覽:244
體檢血常規是哪個指標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