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音樂
你在網路搜「紅琴坊」,她們的民樂隊特別的棒。推薦!
Ⅱ 古代著名的音樂家有哪些
伯牙:古代傳說人物,生於春秋戰國時代,相傳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是他的作品。
師曠:春秋時代晉國音樂家,相傳《陽春》、《白雪》、《玄默》三操是他的作品。
嵇康:三國魏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單樂家,以所彈《廣陵散》知名。
雷海青:唐代著名宮廷藝人,精通琵琶,因反對安祿山被支解示眾。
李龜年:唐代宮廷樂師,作《渭州曲》。
董庭蘭:唐代古琴家,以善彈《胡茄十八拍》的兩種傳譜著稱。
姜夔: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有《律呂新書》等音樂著作。
朱權:明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和古琴家。論著有《神奇秘譜》、《太和正音譜》等數十種。
王玉峰:清末民間盲藝人,以「三弦彈戲」模仿譚鑫培、龔雲甫等京劇名演員唱腔知名。
華彥鈞:現代民間音樂家,人稱「瞎子阿炳」。所作《聽松》、《二泉映月》、《寒春風曲》等二胡曲最為依妙。
個人最最喜歡的是師曠,他傳奇啊傳奇~~~為了不影響自己的音樂水平熏瞎了自己達到一種專一的境界啊~~~~牛人~~~比那個神馬知己更牛人~~~
Ⅲ 為南懷瑾老人家做語錄,求適合的音樂
想來或許只有古琴曲方能與南公語錄相和諧匹配,現推薦四首古琴曲:
第一首是「高山流水」
傳說春秋的琴師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試聽地址鏈接:http://www.ltwre.cn/UploadFiles/20081031102750591.wma
第二首是「陽關三疊」此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也是我國古代音樂作品中難得的精品,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唱,有著旺盛的藝術生命力。這首樂曲產生於唐代,是根據著名詩人、音樂家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的。因為詩中有「渭城」、「陽關」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陽關曲》。
試聽地址鏈接http://tg5.acoly.cn/musiclist/0/1/3308/070410/gq/3.wma
第三首是《梅花三弄》此曲由笛曲改編而來, 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試聽地址鏈接http://www.liaoshi.com.cn/18349/music/
第四首是《漁樵問答》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古琴名曲,「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生動,精確。
試聽地址鏈接 http://www.hnst.org/...yme/music/yuqiaowd.mp3
這些古琴曲,其曲調舒緩得當意境悠遠,大聲希聲感觸心靈,聽起來讓人頓覺超凡脫俗遠離都市塵囂,此謂應釋而顯道;曲中歷史掌故寓意言志向或友情,頗具東方神韻,更顯國人儒家文化之特質。想來配上南老的語錄,其情其景,應該能相得益彰。
Ⅳ 70多歲的老年人喜歡聽什麼歌曲推薦一下,越多越好。急急急!!!
姥姥今年70左右,喜歡聽優美婉轉的歌曲,如<女人花><友誼地久天長><甜蜜蜜>等老歌和<我和你><北京歡迎你>的新歌.
請問現在70歲的人在他們年輕上高中時的流行歌是什麼?
還有與上面所舉的例子相似的歌曲推薦一下,優美婉轉平靜舒緩為佳 這些都是經典的粵語歌曲,希望能幫到你 許冠傑:《天才白痴夢》《浪子心聲》、《滄海一聲笑》 蔡國權:《不裝飾你的夢》 譚詠麟:《愛在深秋》、《水中花》、徐小鳳:《順流逆流》、《一生所愛》 張國榮:《風繼續吹》、《共同渡過》、《沉默是金》、《無心睡眠》、《倩女幽魂》、梅艷芳:《似水流年》《赤的誘惑》、《胭脂扣》、 葉倩文:《秋來秋去》、《紅塵》、《祝福》 羅文:《世間始終你好》、《鐵血丹心》、《萬里長城永不倒》 陳百強:《偏偏喜歡你》、《一生何求》、《盼三年》 李克勤:《一生不變》、《深深深》、《紅日》、《護花使者》 黎瑞恩:《一人有一個夢想》 壙美雲:《堆積情感》周啟生:《天長地久》林子祥:《男兒當自強》甄尼:《明日話今天》汪明荃:《萬水千山總是情》 葉麗儀:《上海灘》 黃凱芹:《傷感的人》關淑怡:《難得有情人》 周慧敏:《痴心換情深》 劉雅麗:《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Ⅳ 十大經典的古典音樂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g/gaoshanls.mp3
廣陵散琴曲
據《琴**》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揚韓國。韓王召他進宮演奏,聶政終於實現了刺殺韓王的報仇夙願,自己毀容而死。後人根據這個故事,譜成琴曲,慷慨激昂,氣勢宏偉,為古琴著名大麴之一。漢魏時期嵇康因反對司馬氏專政而遭殺害,臨刑前曾從容彈奏此曲,現有琴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uanglingsan.mp3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稱《落雁平沙》。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盤旋顧盼的情景。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n/pingshaly.mp3
十面埋伏
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在亥下最後決戰的情景 。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a/shimianmf.mp3
漁樵問答
此曲表現漁樵在清山綠水之間自得其樂的情趣。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in/yuqiaowd.mp3
夕陽簫鼓
是抒情寫意的的樂曲,1925年前後,上海大同樂社根據經曲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pa/xiyangxg.mp3
漢宮秋月
意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幽怨悲泣情緒,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g/hangongqy.mp3
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復了三次,故稱「三弄」。 相傳晉恆伊作笛《梅花三弄》,後人移值為琴曲。樂曲通過歌頌梅花不畏寒霜、迎風斗雪的頑強性格,來贊譽具有高尚情**之人。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in/meihua3n.mp3
陽春白雪
相傳為春秋時期的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盪滌之意,「白雪」取懍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pa/yangchbx.mp3
胡笳十八拍
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雙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X平定了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迴文姬,於是她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mus...an/hujia18p.mp3
Ⅵ 請幫我找一些關於中國古代音樂的知識。
這是我收集的資料,你可以看看: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樂理知識
所謂「琴、棋、書、畫」當中的「琴」,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彈拔樂器之一,現稱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製作歷史悠久,許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現在,這名揚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它們對後世的影響並沒有消失。
1.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恆公的手中。齊恆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2.繞梁
今人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盪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一次,他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 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3.綠綺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
即桐木、鋅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4.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300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Ⅶ 適宜老人家聽的音樂有哪些
天仙配、鐵血丹心、紅旗飄飄、孟姜女、夫妻雙雙把家還、女駙馬、五朵金花、感恩的心、千千闕歌、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映山紅、感恩的心、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
Ⅷ 從古代流傳至今的歌曲
在中國古代的唐代和宋代發展的比較完整,中華古韻,向有十大名曲一說。這十大古代名曲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被善意無限誇大了的友誼——《高山流水》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刺客的高義,名士的絕響——《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一首曲調較為激昂的古琴曲。根據劉東升的《中國音樂史略》,《廣陵散》大約產生於東漢後期。據說,《廣陵散》這一曠世名曲,因聶政刺韓相而緣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絕世。因而古曲《廣陵散》的背後,實際上包含了聶政和嵇康的兩個典故。
逸士胸懷鴻鵠之志——《平沙落雁》
據說《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古琴曲,現存的琴譜就達五十餘種。與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後,並無膾炙人口的掌故。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載於明代崇禎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
桓伊橫笛做三弄——《梅花三弄》
梅花,志高潔,冰肌玉骨,凌寒留香,歷來是文人墨客詠嘆的對象。《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復演奏三次。這種反復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的故事。《晉書·列傳五十一》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里都曾記載了這段典故。
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十面埋伏》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名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漁樵問答》是一首古琴曲。存譜最早見於明代蕭鸞撰寫的《杏庄太音續譜》(1560年)。蕭鸞解題為:「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近代《琴學初津》說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唉乃,隱隱現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蔡琰,字文姬,陳留人。蔡琰之父蔡邕,為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音樂家。蔡邕所著《琴操》一書,曾對《高山流水》、《廣陵散》等名曲在後世的廣為流傳貢獻甚巨。《後漢書·列女傳》稱蔡琰「博學而有才辯,又妙於音律」。在父親的熏陶下,蔡琰自幼愛好音樂,並有較深的造詣。《後漢書》李賢注引劉昭《幼童傳》中說,「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並不差謬。」
做為通曉音律的天才,她給後人留下了《胡笳十八拍》琴歌,名列十大古曲。文學方面,她留下了《東都賦》、《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傑作
《漢宮秋月》本是一首琵琶曲,後改編為二胡曲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現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盪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Ⅸ 求適合老年人的歌單,最好是酷我音樂,或吧音樂名字列出,謝謝,急,我家爺爺要聽,他74了要適合他聽
我最了解70歲的人了, 我下面的歌放給你家那位70歲的人聽, 他講不好聽你踹我內臉
1 百鳥嘲鳳
2 鳥投林
3 孔雀開平容
4 步步高
5 彩雲追月
6 漢宮秋月
7 鴛鴦戲水
8 雨打芭蕉
9 寒鴉戲水
10 北國之春
上面都是廣東音樂 每個老年人都愛聽 另外還有鄧麗君的歌都不錯
還有蔡琴的 〈 你的眼神〉 〈恰似你的溫柔〉
這些歌老年人聽了都不錯
Ⅹ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十大樂曲」是
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
1、《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即古時的《聶政刺韓傀曲》,魏晉琴家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刑前仍從容不迫,索琴彈奏此曲,並慨然長嘆:「《廣陵散》於今絕矣!」
今所見《廣陵散》譜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譜》的《廣陵散》為最早,也較為完整,是今日經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3、《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1634)。
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譜。
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4、《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琴曲的樂譜最早見於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譜》。《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
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覺別具風情。
5、《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國琵琶大麴,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6、《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為古代中國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為琵琶曲中的大文套,由此曲改編的古箏曲名為《春江花月夜》,此曲最遲在十八世紀就流傳在江南一帶。作者佚名。
7、《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庄太音續譜》。
譜本有多種。《琴學初津》雲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下。
由於音樂形象准確、生動,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楊表正修訂曲譜,配製歌詞。清代琴家又略去歌詞,將曲調稍加改易,成為獨立的器樂曲。此曲優美清逸,以對答式的旋律,描寫漁夫與樵夫的對話。
8、《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據傳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胡笳十八拍》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題是「文姬歸漢」。
9、《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
《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10、《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是中國琵琶十大名曲之一,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表現的是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欣欣向榮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暢,節奏輕松明快。
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的古琴曲。
現存古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盪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