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梨園春現場直播時間
河南衛視每周日19:35。
《梨園春》是以豫劇為主、匯集全國各地不同戲曲劇種,以戲迷擂台賽方式呈現的一檔戲曲綜藝旗艦欄目。它已成為中國電視界戲曲欄目的第一品牌,同時也是中國電視戲曲類欄目最早引領者。由創始人周迪君於1994年在河南衛視推出,至今已有26年的歷史,是中國生命力最強的電視節目之一。
其評價:
2008年12月4日,中國廣電總局副局長胡占凡批示:戲曲類節目欄目是總局歷來積極支持的優秀文化傳統類型。《梨園春》堅持了十幾年,做成了品牌,實屬不易,其中一大特色就是它是真正的平民參與,不靠追星、捧星,是老百姓的平台。貴在堅持與創新。請趙景春、周紹成同志閱。
中國戲曲研究所的仲呈祥稱:在戲曲逐漸衰落的時刻,是《梨園春》延續了戲曲的生命。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裴艷玲:《梨園春》真正的魅力就是展現老百姓自己的藝術,這種形式喜聞樂見,也是其生命力持續長久的原因。
Ⅱ 梨園春是哪一年成立的
1994年,周迪君又策劃創辦了戲曲直播欄目《梨園春》,當時的《梨園春》以戲曲晚會的形式播出。1999年,《梨園春》改版,除戲迷擂台賽和名家名段欣賞外,還增設了戲曲小品或相聲、戲曲MTV等節目形式。
2004年《梨園春》繼續實踐改革步伐,在主題性大型晚會上下功夫,全年先後組織近20期特色鮮明的主題晚會,如中國電視戲曲蘭花獎大型頒獎晚會,文化中原,心向十月——河南四地市文化戲曲專場,慶祝嵩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地質公園稱號專題晚會等。
(2)老人家梨園春擴展閱讀
《梨園春》成為中國電視界戲曲欄目的第一品牌,同時也是中國電視戲曲類欄目最早引領者。由創始人周迪君於1994年在河南衛視推出,至今已有24年的歷史,是中國生命力最強的電視節目之一。
梨園春獲獎無數,囊括「星光獎」、「金鷹獎」、「蘭花獎」等國家級電視大獎,榮膺由美國《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評選的媒體行業的「中國標桿品牌」稱號。
1999年3全面改版後的欄目煥發出新的活力,在全國同類欄目普遍處於低潮的環境中,經過不斷論證和實踐,終於摸索出一條現代電視手段和河南傳統戲曲有機結合的道路,尤其是戲迷擂台賽的設置,充分調動起戲迷觀眾參與節目的積極性,也使欄目收視率不斷攀升。
Ⅲ 為什麼說《梨園春》沒留住范軍是損失
《梨園春》可以說是一檔火了很久的戲曲類綜藝節目了。來參加這檔節目的選手有的年齡很小,有的年齡很大,可以說是老少皆可參與的綜藝節目。觀眾的受眾一般是喜愛戲曲的中老年人,這就導致了這一檔節目的受眾群體非常穩定。所以說這個節目能夠擁有持續不斷的生命力。不過最近這檔節目發生了一件事,裡面的評委范軍離開了。不少熱衷於這檔節目的觀眾就紛紛感嘆沒有能夠留住范軍是一大損失,那麼到底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說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范軍的去留對於這檔節目來說是有一定影響的,目前來看應該是弊大於利。所以說沒能留住范軍是一個損失,不過也許他們節目組能夠找到一個更好的評委,這樣的話也能夠挽回損失。
Ⅳ 梨園春擂主張艷紅年齡家庭祥細情況
張艷紅是鄭州人,是鄭州金水區政協委員,河南衛視《梨園春》2000年年度金獎擂主。駐馬店市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河南衛視授予「愛心媽媽」稱號;曾榮登河南共青團委「河南好人榜」;被河南省教育廳授予「愛心慈善大使」稱號;被世界華人文化交流聯合會授予「愛心慈善明星」稱號;2014年被評為「時代楷模第十屆誠實守信愛心中國十大傑出人物」。多年來,她的慈善事跡轟動了整個河南省,被多家媒體報道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已經成為一面愛心旗幟。
Ⅳ 大家都看過梨園春吧,誰知道梨園的來歷和歷史嘛
梨園,中國唐代訓練樂工的機構。
《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可知為玄宗時宮廷所設。梨園的主要職責是訓練樂器演奏人員,與專司禮樂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樂的內外教坊鼎足而三。後世遂將戲曲界習稱為梨園界或梨園行,戲曲演員稱為梨園弟子。 梨園,原是唐代都城長安的一個地名,因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藝人,後來就與戲曲藝術聯系在一起,成為藝術組織和藝人的代名詞。 大明宮梨園
史載,唐明皇選樂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子弟」。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斯為梨園發軔之始。 「梨園」的來歷,在清乾隆時的進士孫星衍與嘉慶九年(1804年)所撰寫的《吳郡老郎廟之記》中載;「……余往來京師,見有老郎廟(:指玄宗)之神。相傳唐玄宗時,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賜姓李氏,恩養宮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值梨樹,因名曰梨園。後代奉以為樂之祖師。……」現代人李尤白撰寫的《梨園考論》中,考證了梨園的來歷。唐中宗(705-710年)時,梨園只不過是皇家禁苑中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存的一個果木園。果木園中設有離宮別殿、酒亭球場等,是供帝後、皇戚、貴臣宴飲游樂的場所。後來經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導,梨園的性質起了變化,有一個單純的果木園圃,逐漸成為唐代的一座「梨園子弟」演習歌舞戲曲的梨園,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集音樂、舞蹈、戲曲的綜合性「藝術學院」。李隆基自己擔任了梨園的崔公(或稱崖公),相當於現在的校長(或院長)。崔公以下有編輯和樂營將(又稱魁伶)兩套人馬。李隆基為梨園搞過創作,還經常指令當時的翰林學士或有名的文人編撰節目,如詩人賀知章、李白等都曾為梨園編寫過上演的節目。
Ⅵ 為什麼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戲劇節目《梨園春》不火了
沒有幾個節目能持續的火很久吧,每個節目活不活都有它自己的原因,喜歡他的人可能越來越少了,現在人都比較年輕,追求時尚個性,前衛。雖然他也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喜歡的人也越來越少,收視率也越來越低。
Ⅶ 梨園春李慶太老人生活太苦了。他的聯系地址是哪裡
生於1924年,河南新鄉市高新區關堤鄉庄岩村農民,喪偶,家境貧寒,一生酷愛戲曲,其女兒、女婿均有病在家生活不能自理,86歲高齡的李慶太獨自承擔支撐家庭的重擔。2007年當地政府「溫暖工程」為他蓋起了一間小平房,使他的生活條件得到一些改善。
Ⅷ 河南豫劇贍養老人的曲目名字
你說的是張春玲的《丑嫂》吧
Ⅸ 梨園春的主持人是誰
姓名: 龐曉戈
生日:11月12日
星座:天蠍座
身高:1.60
體重:45公斤
性格:開朗、活潑
家庭狀況:父母、弟弟
家中排行:老大
籍貫:洛陽偃師
最喜歡的顏色:白、藍、灰
閱讀書類 :小說、散文
最喜歡的娛樂 :逛街、聊天
最喜歡的季節 :春、秋
最喜歡的節目:梨園春、實話實說、生活
最討厭 食 物 :蘿卜
最討厭 動 物 :蛇
個人理想 : 認認真真的工作,平平安安的生活
最喜歡的花:百合花
最開心的事:工作得到大家的認可
最討厭的人:虛情假意、口是心非的人
最愛做的事:旅遊、睡覺
夢中情人的標准:有責任心、有事業心、有愛心、善良
最早從事的職業:主持人
對自己的評價:
我時常覺得自己是那麼的平凡,是電視為我打開了一個不平凡的世界。我也時常覺得自己是那麼幸運,是梨園春為我提供了一個多彩的舞台。96年從鄭大新聞系畢業時,我還是一個說起河南地方戲來只知道"常香玉、馬金鳳、花木蘭、穆桂英"的門外漢。我深深的感謝曾經真誠幫助過我的老師、同事、朋友們,也打心眼裡感謝觀眾們對我初上舞台是 那份稚嫩、生疏的寬容。能夠通過梨園春的屏幕結識那麼多的相識的、不相識的朋友,能夠在那麼多充滿期待、鼓勵和信任的目光中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這對我來說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如今能和大家每周如期相會在梨園春的直播現場,已經是我覺得最開心和最有意義的事了。
電視是一門綜合藝術,凝聚了領導、導演、工作人員大量的幕後工作,而這些勞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要靠主持人在屏幕上來體現。所以,我總是擔心自己做的不好,辜負了大家的一片心血,也唯恐自己付出的對不起自己的道德。我現在時常在想:我離觀眾的期望到底還有多遠?
如果做一個好的電視工作者和做好每一期節目是我的夢想的話,那麼與夢共舞,我不敢止步
Ⅹ 梨園春劉鳳彩追悼會
劉鳳彩同志追悼會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河南戲迷交流群的朋友們:
在這個殘冬將盡、擬友同悲的日子裡,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一齊來到這里,送別我們的一位摯友、一
位朝夕相處的群主、一位英年早逝的戲曲界的精英劉鳳彩同志。
此時此刻,親人掩面,朋友傷懷,群友哽咽。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河南戲迷交流群的全體群友向劉鳳彩同
志的親屬致以親切的慰問!
我們無法相信,我們也不能相信這一沉重的事實。戲群里她那活潑生動的唱腔,舞台上她哪颯爽的英姿,
無一不浮現在我們眼前,曾經如此鮮活的她,怎麼說走就走了呢?老天真是不長眼啊!!!
往事依稀,淚眼朦朧。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們對他的思念。
劉鳳彩同志生於1970年5月6日,
曾受閻立品大師的弟子親傳,對閆派戲有獨到之處,被稱為小立品。在呱呱視頻社區九州戲苑聊友中一直
得到認可和好評。03年獲得河南省首屆戲迷票友大賽金獎。04年獲得滑縣電視台冠軍。09年獲得河南省戲
迷票友大賽金獎。11年獲得邯鄲市電視台晉冀魯豫梨園風冠軍,
在濮陽市中原油田醫院,擔任後勤工作期間,查出膽管癌,骨轉移,出於對戲曲的熱愛,住院毅然參加梨
園春比賽,最終以年終總霸賽銀獎佳績回饋了社會
對工作:他充滿激情,工作勤懇,任勞任怨,大公無私。
對同事:他不存欺心,平易近人,謙虛謹慎,和藹可親。
對群友:他充滿愛心,教戲如生,愛友如親,德藝雙馨。
對夫女:他飽含深情,寸草春暉,舔犢情深,相敬如賓。
對父母:他傾注孝心,仁義慈孝,善解堂意,常懷感恩。
樹欲寧兮,風不止,子欲養兮,親不待。長生百年豈足,哀哉天降不幸,竟然撒手長去,留下滿目凄清,
劉鳳彩同志走了,帶著對美好人生的無限眷戀,永遠地走了。從此,兒女失去了一個慈愛的母親,丈夫失
一個溫情的妻子,父母失去了一個孝順的女兒,網友失去了一個敬愛的老師,我們失去了一個好夥伴,戲
曲界失去了一位,德才兼備,閻派藝術的傳承人。
高風傳鄉里,閻韻啟後人。他音容雖逝,但德澤永存。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作丹心照汗青。劉鳳彩同志46個年輪的人生之路是所有相知、相識人永遠的遺憾、永
遠的傷痛。但是他對戲曲事業的忠誠、對工作的敬業、對老人的孝敬、對家庭的負責、對女兒的關愛、對
朋友的坦誠,則永遠銘記在親朋好友的心中。
青山永在,英名長留,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樣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人。
事業未捷身先逝,常使英雄淚沾襟,此時此刻,
河南戲迷交流群的群友為你為你送行來了,
戲曲愛好者的朋友為你送行來了,
你的親人和朋友為你送行來了
長歌當哭,逝者逝亦,生者善之。劉鳳彩同志,你就安心的去吧,要相信,你的兒女一定更堅強,親友一
定更和諧。
天堂路遠,願麗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