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骨折病人喝什麼湯好
骨頭湯油膩,主要成分是磷和鈣,骨折的人喝了,只會使骨質內無機物成分增高,有機物與無機物比例失調,阻礙骨頭的癒合,影響日後骨關節功能的恢復。此外,油膩的食物吃後不易消化,反而會讓食慾減退,妨礙病人補充其他營養品。
骨折半月以後,由於淤腫大部分已消失,這時候在飲食上就可以進行高營養補充了,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以適當地喝點骨頭湯,吃老母雞、蹄筋等,以補充較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A、維生素D及鈣。最新研究指出,骨折患者還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因為這些元素有的是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蛋白的原料。
因此,在骨折後,適當吃點動物肝臟、海產品、蛋黃、豆類、綠葉蔬菜、葵花子等,有利於骨頭生長。
然而,骨折後長期卧床的病人不適合吃肉類、豆類等高蛋白食品,因為它們會在體內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導致鈣的流失,還會增加腎臟負擔。老年人骨折後,雖然要補鈣,但切忌過量,以防產生泌尿系統結石;攝入鈣量過多時要多喝水,以促進鈣的排出。
Ⅱ 骨折的人要注意什麼,喝什麼湯好
骨折後早期(1-2周):
不宜喝骨頭湯
飲食原則:以清淡為主,宜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飲食,不應喝骨頭湯等油膩食物。此期為炎症消退期,受傷部位會出現瘀血腫脹、疼痛、體溫偏高的現象。骨折癒合以消腫散瘀為主,應食蔬菜、水果、牛奶、米粥、麵食等,忌食酸辣、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穩定後,調和營養的食物,如雞蛋、魚類、動物肝臟、胡蘿卜、瘦肉、豆製品等含鈣高的食物,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促進骨折癒合。
骨折後中期(2-4周):
補充維生素
飲食原則:此期為骨痂形成期,瘀腫大部分吸收,治療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多補充高營養、高蛋白、高熱量飲食,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適當添加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捲心菜、胡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纖維骨痂生長。同時可多曬太陽,以利鈣質的吸收。不能戶外曬太陽應補充維生素D或牛奶、酸奶。
骨折後期(5周以上):
解除飲食禁忌
飲食原則:此期為骨痂成熟期,骨折部瘀腫基本消除,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應以滋補為主,除正常飲食外,食譜上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以飲酒活血為理由而大量飲酒,酒精能損傷骨骼組織的新陳代謝,使其喪失生長發育和修復損傷的能力,酒精還能影響葯物對骨骼的修復作用。
骨折病人飲食禁忌
忌盲目補充鈣質 很多人認為,骨折病人應大量補鈣。事實上,骨折手術兩周內,不宜急於補鈣。因為骨折發生後,骨折的斷端會釋放出大量的鈣質。同時,由於骨折部位很容易導致全身或局部骨骼廢用性脫鈣。
忌吃不易消化食物 骨折病人容易便秘。由於必須靜養,本身活動少,胃腸蠕動少,如果吃不容易消化食物,更會減緩胃腸蠕動,加重便秘。
忌過量吃白糖 骨折病人吃太多白糖會導致體內維生素B1含量的減少,而維生素B1不足,會影響病人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從而影響骨折病人的恢復
Ⅲ 家有骨折病人.煲什麼湯喝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
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
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
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
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
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
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
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
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
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
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
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
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
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
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
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
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
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
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
療程。
Ⅳ 骨折病人喝什麼湯最營養最有效
骨折時期多喝水、多食用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等。應忌食酸辣、油膩、燥熱、骨頭湯、肥雞、的等太過滋補的食物。
拓展資料:
1、別盲目補鈣,鈣是人體骨骼的重要原料,但長期卧床的骨折病人並不十分缺鈣,如果補鈣過多,反而可能會引起血鈣增高。
2、注意喝水,骨折病人因為行動不方便,為了少上廁所,往往會很少喝水,這樣容易導致尿液瀦留、大便乾燥等問題,對身體健康不利。因此,即使行動不方便也要注意喝水。
3、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骨折病人因為活動受限,再加上情緒影響,一般胃口都不會太好,腸胃功能也會因此受影響,因此飲食上應注意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難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Ⅳ 骨折病人應喝什麼湯
1.骨頭湯油膩,主要成分是磷和鈣,骨折的人喝了,只會使骨質內無機物成分增高,有機物與無機物比例失調,阻礙骨頭的癒合,影響日後骨關節功能的恢復。此外,油膩的食物吃後不易消化,反而會讓食慾減退,妨礙病人補充其他營養品。
2.骨折半月以後,由於淤腫大部分已消失,這時候在飲食上就可以進行高營養補充了,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以適當地喝點骨頭湯,吃老母雞、蹄筋等,以補充較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A、維生素D及鈣。最新研究指出,骨折患者還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因為這些元素有的是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蛋白的原料。
3.因此,在骨折後,適當吃點動物肝臟、海產品、蛋黃、豆類、綠葉蔬菜、葵花子等,有利於骨頭生長。
4.然而,骨折後長期卧床的病人不適合吃肉類、豆類等高蛋白食品,因為它們會在體內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導致鈣的流失,還會增加腎臟負擔。老年人骨折後,雖然要補鈣,但切忌過量,以防產生泌尿系統結石;攝入鈣量過多時要多喝水,以促進鈣的排出。
Ⅵ 老年人骨折喝骨頭湯好不好,吃什麼好
老人骨折喝骨頭湯好。不管男女老少骨折喝骨頭湯都好,有利於骨頭的癒合。吃動物的什麼部位補人體的什麼部位是有科學道理的,人和哺乳動物的構造大體相似,人的各個部位和對應動物的各個部位里的無機元素有機物質都相應高或相應低,這就是吃哪補哪的科學依據。比如吃肉皮美容,是因為肉皮里含大量膠原蛋白,膠原蛋白能固水,人體皮膚也含大量膠原蛋白,也需要大量膠原蛋白來固水,有光澤,這就是吃皮補皮。動物肝臟含有人體肝臟需要的大量物質,這就是吃肝補肝,肝臟還含有大量的鐵,所以又補血,肝臟里還含有大量眼睛所需要的營養,所以又明目。骨折需要大量的骨質來癒合傷口,動物骨頭里含有大量的鈣和磷,骨質的生成需要大量的鈣和磷,所以,骨折喝骨頭湯是大有裨益的。
Ⅶ 老人人骨折後,應該多吃些什麼
為了促進骨折癒合 ,骨折病人的飲食可以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 ,根據病情的發展 ,配以不同的食物 ,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 1— 2周 ) :受傷部位瘀血腫脹 ,經絡不通 ,氣血阻滯 ,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 ,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 ,「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 ,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原則上以清淡為主 ,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忌食酸辣、燥熱、油膩 ,尤不可過早食用肥膩滋補之品 ,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 ,否則瘀血積滯 ,難以消散 ,會拖延病程 ,使骨痂生長遲緩 ,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 ,食療可用三七 10克 ,當歸10克 ,肉鴿 1隻 ,共燉熟爛 ,湯肉並進 ,每日 1次 ,連續 7— 10天。 中期( 2- 4周 ) :瘀腫大部分吸收 ,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補充高營養 ,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 ,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 ,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 A、 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 10克 ,骨碎補 15克 ,續斷 10克 ,新鮮豬排或牛排骨 250克 ,燉煮 1小時以上 ,湯肉共進,連用 2周。 後期( 5周以上 ) :受傷 5周以後 ,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 ,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 ,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 ,通過補益肝腎、氣血 ,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 ,以及舒筋活絡 ,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 ,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 ,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燉水魚等 ,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 10克 ,骨碎補 15克 ,續斷 10克 ,苡米 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 ,再加入另 2味同煮粥進食。每日 1次 , 7天為 1療程 ,每 1療程後間隔 3— 5天 ,共用 3— 4個療程。
滿意請採納
Ⅷ 骨折的人 頓什麼湯給他喝最好啊
骨折後喝骨頭湯有講究 據記者了解,很多骨折患者的家屬在患者骨折後會迫不及待地給其進補,特別是喝濃濃的骨頭湯。醫生近日指出這是飲食上的誤區。 日前,佛山市中醫院骨傷科李祖榮副主任醫師向記者介紹:人在發生骨折時,受傷部位因氣滯血淤而腫脹,此時治療宜活血化淤,行氣消散,飲食上以清淡為主,不能過早進食肥膩滋補之品,否則不但容易增加胃腸道負擔,且影響日後骨折部位的關節功能恢復。在骨折早期,患者應避免進食油膩和辛辣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纖維食物。 患者骨折兩周後進入骨折的中後期,此時淤腫已大部分被吸收,骨痂開始生長,飲食上可逐漸由清淡轉為適當富於高營養,並積極攝入維生素和鈣、鉀、鋅等微量元素。此時,患者的食譜可以增加骨頭湯、豬肝、牛奶、豆腐、蝦仁等富含鈣、蛋白質的食物。 李祖榮為中後期骨折患者推薦了食療方「豬骨當歸枸杞湯」即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枸杞10克、生薑3片與新鮮豬排骨250克共煮兩小時以上,喝湯吃肉。(童思娜 禤影妍)
Ⅸ 老年人骨折應該喝什麼湯,聽說不能喝骨頭湯
呵呵,個人推薦喝番茄湯,清淡點,根據老年人口味調節,還能補充維生素C。當然,這個只是我個人愛好。老年人骨折後千萬不能挑食,要在胃腸道能力范圍內加強營養,多吃蔬菜水果、早期補充高熱量、易消化食品,待到機體應激反應期過去之後,胃腸道功能恢復時候可以逐漸添加蛋白質類食品(千萬別買保健品類蛋白質啊)。骨頭湯就提供些鈣和磷吧,也沒必要可以去喝的,能保證營養均衡攝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