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的病人
老年痴呆是一類慢性、進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隱蔽,緩慢進展。目前,對老年痴呆無特效葯物,做好調護工作十分重要。其調護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重視病前調護,預防或減緩痴呆的發生。老年痴呆是緩慢發生的疾病,多數病人說不出明顯的發病日期,而且目前尚無特效葯物治療。因此應積極防治導致痴呆的各種危險因素,如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情緒抑鬱、環境污染等。老人在離退休後,應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廣交朋友,培養興趣,從事力所能及的腦力和體力活動,與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脫離家庭,不脫離社會。
(2)幫助料理病人的日常生活。
痴呆老人在衛生、飲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家屬督促或協助。安排病人合理而有規律的生活,要求他們按時起床和就寢,進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規律,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減少感染的機會。個人衛生包括皮膚、頭發、指甲、口腔等的衛生,要求早晚刷牙、洗臉,勤剪指甲,定期洗頭、洗澡,勤換內衣、被褥。給予衛生指導,採取措施制止不衛生行為,如隨地大小便、撿地上東西吃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被,居室常開窗換氣,被褥常曬太陽。長期卧床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預防褥瘡等護理。對病情較重的病人,要協助料理生活,照顧營養飲食、衣著冷暖和個人衛生。
白天盡量進行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活動,如養花、養魚、畫畫、散步、太極拳、編織等,另外,也可讀報、聽廣播、選擇性看一些文娛性電視(忌看恐怖、驚險及傷感的節目),使病人充分感受生活的樂趣,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病人往往有睡眠障礙,要為病人創造入睡條件,周圍環境要安靜,入睡前用溫水洗腳,不要進行刺激性談話或觀看刺激性電視等。不要給老人飲酒、吸煙、喝濃茶、咖啡,以免影響睡眠質量。對嚴重失眠者可給予葯物輔助入睡,夜間不要病人單獨居住,以免發生意外。
(3)加強病人的功能訓練。培養和訓練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必須強調,幫助病人料理個人生活,並不是什麼都去幫病人做,也不是看著病人自己去做就不管了,其含義是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其目的是為了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訓練生活自理能力,延緩智能衰退。人的大腦、軀體、四肢的功能都是用則進、不用則退。對輕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買菜做飯、收拾房間、清理個人衛生,鼓勵患者參加社會活動,安排一定時間看報、看電視,使患者與周圍環境有一定接觸,以分散病態思維,培養對生活的興趣,活躍情緒,減緩精神衰退。對中、重度痴呆老人,家屬要花一定時間幫助和訓練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如梳洗、進食、疊衣被、人廁,並要求其按時起床;家人或照顧者陪伴患者外出,認路、認家門;帶領患者幹些家務活,如擦桌子、掃地;晚飯後可讓患者看一會兒電視。堅持一段時間後,有些患者生活可以基本自理。注意,切不可圖省事,一切包辦,那樣反而會加速痴呆的發展。
家屬應多與病人交流,鼓勵病人廣交朋友和參加社會活動。加強思維、記憶、計算能力等訓練。有言語障礙者進行口語鍛煉和訓練。通過交談,病人的言語、思維等能力得到訓練。癱瘓的病人要加強肢體功能康復訓練,防止關節攣縮、肌肉強直。
鼓勵活動,保障睡眠。可根據病人平時愛好,鼓勵其多活動,但活動量不宜過大,外出活動時要有人伴隨,以防撞車、撞人、跌倒或與人爭執。每天應保證有6至8小時的睡眠,夏天盡量午睡。
(4) 飲食護理。一日三餐應定量、定時,盡量保持病人平時的飲食習慣,老年痴呆患者多數因缺乏食慾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響營養的攝入,對這些病人,要選擇營養豐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葷素搭配,食物溫度適中,無刺、無骨,易於消化。保證其吃飽吃好,對吞咽有困難者應給以緩慢進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嗆咳。對少數食慾亢進、暴飲暴食者,要適當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嘔吐、腹瀉。
(5)注意安全護理。對中、重度痴呆患者要處處事事留意其安全。不要讓患者單獨外出,以免迷路、走失,衣袋中最好放一張寫有病人姓名、地址、聯系電話的卡片或布條,如萬一走失,便於尋找。行走時應有人扶持或關照,以防跌倒摔傷、骨折,對居住在高層樓房的痴呆老人,更應防止其不慎墜樓。洗澡時注意不要燙傷。進食時必須有人照看,以免嗆入氣管而窒息死亡,吃魚注意被魚刺卡住。,病人所服葯品要代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服下肚。睡床低,必要時可加柵。不要讓患者單獨承擔家務,以免發生煤氣中毒、火災等意外。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其看得見、找得到的地方。家裡的葯品、化學日用品、熱水瓶、電源、刀剪等危險品應放在安全、不容易碰撞的地方,防止病人自殺或者意外事故發生。最好時時處處不離人,隨時有人陪護。
(6)改善家庭環境。家庭設施應便於病人生活、活動和富有生活情趣。家庭和睦溫暖,使病人體會到家人對他的關心和支持,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7)注意預防和治療軀體疾病。痴呆老人反應遲鈍,不知冷暖及危險,很容易發生軀體疾病,患病後又不能主訴身體不適。所以對老年痴呆患者要密切觀察,注意其飲食、起居、二便變化,如發現有異常,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如未及時發現而致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因合並軀體疾病而死亡。
(8)注意心理調護。由於精神因素與老年性痴呆關系密切,所以,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首先,要注意尊重病人,對老年痴呆病人發生的一些精神症狀和性格變化,如猜疑、自私、幻覺、妄想,家人應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寬容,給予愛心。用誠懇的態度對待病人,耐心聽取病人的訴說,對於病人的嘮叨不要橫加阻擋或指責。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滿足應耐心解說,切忌使用傷害感情或損害病人自尊心的語言和行為,使之受到心理傷害,產生低落情緒,甚至發生攻擊性行為。更不能因為病人固執、摔打東西而對其進行人格侮辱,或採用關、鎖的方法來處理。鼓勵病人,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有針對性地掌握病人 的心理狀態,然後有計劃,有目的的與病人個別交談,解決其思想上的問題注意掌握一定的談話技巧,使其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以促進疾病的穩定與緩解。病情觀察與特別護理。老年痴呆病人早期除了具有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行動緩慢等一般精神衰老的表現以外,個性改變是最常見和最引人注目的症狀,如病人變得孤僻、自私、冷淡、情緒不穩、活動、減少睡眠障礙等。通過發現這些早期精神異常現象,可以及時進行醫治,以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對於意識障礙且處於興奮狀態者,要緦觀察其有無發燒、尿瀦留等異常,及時予以解除。對病人的某些反應,要給予一定的重視,不要都看成是胡言亂語而不予以理睬。對於有沖動、傷人、自傷、逃跑等病態行為,要提高警惕,注意防範,專人照管,尤其對有自殺或逃跑企圖的病人要嚴加防備,進行精神安慰,不要責備,以免增加對立情緒。家中剪刀、繩子、火柴、滅鼠葯等要收藏好,以免發生意外。對有嚴重特殊行為或病情不穩的病人,盡量避免其外出活動,必要時可住院治療。
②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患者
老年痴呆患者的一些機能和能力一旦失去了,往往是不可恢復的。照顧老年痴呆的親人,應該根據病情和症狀來決定。同時,也要衡量自己的經濟、時間和人員支配等。以下的一些建議會對您有所幫助:
(1)適量的體育鍛煉、充足的營養和良好的生活起居可以保持老年痴呆患者的健康。
(2)做好每天的計劃,而不是雜亂無章。
(3)給予足夠的精神支持。讓老年痴呆的親人感受到關愛和理解。特別是當他們完成了某件事情的時候,應該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肯定,讓他們獲得滿足感和尋回自信。
(4)選擇老年痴呆親人狀態最好的時候進行活動。
(5)嘗試建立一種生活的規律性。老年痴呆的親人往往記憶喪失和腦部功能退化,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也減弱。生活的規律性,有助於老年痴呆患者更好的生活。
(6)用簡單的語言和簡單的語言進行交流,可以讓老年痴呆的親人更容易理解。
(7)預防意外的發生。把一些可能會傷害老年痴呆親人的物品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或者隱藏起來,例如鑰匙、火柴和刀具等。同時,應該注意環境的用電用火安全,積極消除隱患。要記住,有些對自己安全的東西,並不意味著對老年痴呆的親人也是安全的。
(8)要盡量適應老年痴呆親人的思維和習慣。由於腦部功能的退化,老年痴呆親人的思維方式和邏輯能力會發生改變。這時候,應該盡量去理解對方,而不是漠視,更不能嘲笑。
(9)作為一個照顧者,要注意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只有自己處於良好的狀態,才能更好的照顧別人。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③ 面對老年痴呆病人,怎樣排解心裡壓力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後天腦部功能衰退疾病,是因大腦神經病變引致,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等認知能力都會受影響,且會有情緒、行為及人格等方面的變化。隨著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老年痴呆作為老年人的常見病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絕大多數老年痴呆患者在家裡接受家庭照顧。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顧者主要包括配偶、子女,子女的配偶、孫子女和其他親屬等。相對其他疾病而言,老年痴呆照顧者壓力更大,心理消耗更為嚴重。這是由於疾病的特徵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表現出的狀況也不盡相同。早期患者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下降。中期患者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容易動怒,猜疑,日夜顛倒,四處遊走,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協助。晚期患者則會無法認出家人,大小便失禁,完全喪失自我照顧能力。
面對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親人,朝夕相處負責照看患者的家屬們,在多種壓力下,生活、情緒都會受到影響,並因此不得不面臨生理、心理及社會健康的問題。這些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生活狀況直接決定著痴呆患者的生活質量。家庭照顧者可說是一類隱形的病患,值得社會注意及關懷。
四大壓力累垮家庭照顧者
對照顧者們的壓力做了這樣的分析。
首先是來自生理上的壓力。照顧老年痴呆患者的工作繁重瑣碎, 常會影響照顧者的身體健康。國外研究發現,長期的照料工作將導致照顧者的健康退化。此外,老年痴呆症還不同於其他疾病,以最常見的阿爾茨海默症為例,其患者起居常日夜顛倒,行為異常,有時還會猜忌、攻擊家人。照顧者往往日復一日拖著疲累之軀,長期操勞。
第二是心理方面的負擔。許多研究顯示,長期照顧痴呆老人會對照顧者的心理方面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美國專家曾經對痴呆病人家庭照顧者的調查顯示,76%的照顧者出現焦慮,42%出現抑鬱症狀。
老年痴呆患者由於認知功能的異常,照顧者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變得十分困難,照顧者得不到患者的情感支持,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在相關的調查中,曾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屬這樣告訴醫生:「我覺得這和其他病不一樣,那些病人能夠理解你是為他好。這個是就跟你反著干,反而覺得你要害她。」「我丈夫不能說話,你說兩個人之間沒有交流是什麼感覺?我哭,我和他講話,什麼心裡話都和他講了,他也沒有反應。」
第三是人際關系與社交壓力。照顧者終因身心受到影響而社交生活縮小、交友機會減少、娛樂活動缺乏,此時更無法滿足個人或人際需求或培養興趣愛好。照顧痴呆症患者是一條漫長而坎坷的路,其社交圈的退縮幾乎是一種必然。照顧者因角色變換而致家庭生活改變,長期的家庭照顧壓力還可能影響到照顧者的家庭關系,造成緊張的家庭問題。研究還發現,長期的照顧還會使照顧者出現焦躁、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其與他人的和睦相處等。
第四則是經濟方面的壓力。長期照顧,對於經濟一般的家庭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尤其是病人在醫療和照顧費用方面的開支必不可少,如果沒有積蓄,對照顧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病患的住院醫療費用、保姆費,全家生活費用等都可能成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對於農村或者城市裡沒有醫療保障的家庭,更是苦不堪言。
專家建議
照顧者先要照顧好自己
面臨多方面的壓力,家有需要照顧的老年痴呆患者,家屬們該如何讓自己不成為疾病的隱形受害者?醫生提醒說,照顧者應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病患。比如照顧者必須要有心理准備及對本身健康准備,包括對痴呆症症狀的認識及護理技能的培養,懂得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處理痴呆症的行為異常問題,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尋找可運用的協助資源(如親戚,朋友,社區資源)等。
落到具體操作的層面則是,照顧者要仔細觀察自己,是否常容易感到疲累,頭痛或常感冒等免疫力降低症狀;是否缺乏生活動力,也失去興趣;是否本身常感無助、無力;是否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否對外界世界、親友越來越陌生;是否注意力無法集中;是否有生活無望,甚至輕生的念頭等等。盡可能多安排休息,多和他人接觸,多參加人際互動,多尋求資源的幫助,學習壓力管理和比較積極的生活態度。發現自身的問題,及時求助專業人士協助。
社會應提供資源和幫助
在工作中,醫生對這類人群做了大量調研,包括香港等比較發達的地區的情況。他指出,家庭照顧者提供的照護大多是免費服務,為政府節省了大量的開支。政府也有責任幫助他們,緩解照顧帶來的各種壓力、維護家庭照顧者的健康水平。如建立為家庭照顧者服務的機構和組織,提供咨詢、教育、協助等各方面的服務。政府應該在政策方面鼓勵發展社區服務,拓寬社區服務的需求,比如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提供暫緩照顧、日間護理服務等。此外,定期對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狀況、需求情況進行評估,針對其健康水平和護理需求為其提供相關服務也很重要。比如,使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模式,在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建立照顧者互助小組,緩解心理壓力,傳授照顧知識,互助互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別人也就是關愛我們的未來,誰也不能保證不得老年痴呆。」
④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症患者
[編輯本段]護理
老年性痴呆患者有的在家裡,也有的在醫院和老年福利院接受治療和護理。那麼,怎樣護理才科學呢?
1、首先要預防老年人卧床不起。對老年性痴呆患者,家人往往很容易產生過度的保護傾向,這是造成病人卧床不起的最大原因。患者一旦卧床不起,可出現許多並發症,這將會加重痴呆症狀,加快縮短其壽命,因此對早期痴呆病人應該讓他們在家人看護和指導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家人還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絕對不能疏遠病人,要幫助患者排除心理障礙及行為障礙,幫助病人恢復記憶。這對早期患者的防治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2、要注意飲食和營養。老年痴呆症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飲食障礙和吞咽障礙。再則,老年人本身腎功能及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基礎代謝減少和身體活動減少等原因,使體內對營養素的利用、吸收容易產生障礙,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甚至出現貧血。因此對痴呆症患者的飲食要考慮量和質的平衡,要選用容易消化、容易吞咽的食物,對蛋白質、脂肪的攝入不必加以限制。低營養狀態,會進一步促使疾病的發展。
要保持日常衛生習慣。對早期痴呆症患者要盡可能幫助其保持日常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起居、穿衣、刷牙、洗臉等,即使做得不規范,也要盡可能讓他自己去做。因為這也是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所不可忽視的環節。對卧床不起患者,必須給予護理,清潔口腔,要定時給患者洗澡、洗頭,要勤換衣服。在痴呆患者中時常出現大小便失禁,一旦出現大小便失禁,即病情已到了相當嚴重的時期。但排便、排尿要及時處理,清洗干凈,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以防感染。
3、要預防感染。痴呆患者肺炎的發病率很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據國外調查資料報道,痴呆症患者的死亡原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因並發肺炎而死亡。一旦並發,病程進展迅速,尤其是卧床不起患者,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如呼吸系統機能下降,機體感染防禦能力下降,以及意識障礙,營養不良、大小便失禁、生褥瘡時,這就很容易並發肺炎。所以要盡可能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一旦並發感染應及時治療。
要預防褥瘡。所謂褥瘡是指由於局部循環障礙而使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預防褥瘡的發生,首先要對卧床不起患者,進行全身和局部管理。全身管理包括,原發病的治療,全身狀態的改善,保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預防感染等。局部管理:對卧床不起患者2—3小時變換一次體位,注意觀察皮膚、保持皮膚清潔,不能使用酒精、清毒劑清洗,用溫水洗比較好。局部可以用棉墊、枕頭、泡沫軟墊枕於臀部、肋部等好發部位。
⑤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護理老年痴呆病人並非易事,體現在照顧的方方面面。且越是晚期病情嚴重的患者,護理越重要。
首先要增強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為老人設置方便合理的生活環境;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動,盡量維持患者的獨立性。
其次是延緩老人的病情惡化及功能衰退。關愛惟士在實踐中驗證了5種感官刺激療法對於延緩痴呆症症患者認知下降的有效性,即通過刺激人的五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增強患者對於外界的感知,提高注意力,維持現有的認知水平。
除了科學細致的基本生活起居照護,還要應對患者異常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舉止。病情的發展會影響患者情緒,而患者的認知能力退化也與心理狀態有關。好的護理應該是盡量減少病人和外界的沖突,幫助患者減輕恐懼感、緩解焦慮、給老人安全感,樹立快樂自信的生活態度,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同時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給予其充分的尊重,保護患者的隱私,讓其感到活得有尊嚴。科學合理的護理工作會讓患者的晚年生活更有意義。
推薦了解一下關愛惟士公司的服務,他們是英國政府采購的老人服務專業機構,所以服務和人員素質都很不錯,在北京也是獨一無二的居家服務外企。在老年痴呆症方面,關愛惟士提供非葯物認知干預,痴呆病人在使用葯物的同時也提倡加入非葯物的理療。
⑥ 母親患老年痴呆,家裡沒有照顧能力,該怎麼辦
你在這里問這個能怎麼樣看你自己有多少孝心
⑦ 一人得老年痴呆全家人崩潰,照顧老年痴呆症有什麼技巧
一人得老年痴呆全家人崩潰!照顧老年痴呆症有什麼技巧?
我國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在65歲以上人群中的發病率是5%,每增加10歲,發病率就增加5%,也就是說,85歲的人群中每2-3個就有一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讓數百萬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與心理負擔。
沒有一個保姆能忍受這種病
記住家裡的新人、出門後找不到回家的路,做飯總是忘了關煤氣,剛吃了飯又說自己肚子餓,還時常懷疑家人要害自己,懷疑老伴出軌、家人偷走了自己的銀行卡,半夜吵鬧不睡覺、上廁所不解褲子......這便是一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日常。
家住北京西三旗的宋阿姨,老伴在2013年診斷得了老年痴呆症。從那年開始,老伴脾氣越來越差,甚至對她出口就罵、抬手就打。隨後,老伴大小便失禁,甚至有時候突然就會大哭大笑……在最難熬的時候,宋阿姨也曾經將老伴兒送去住院。但那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年將近10萬塊錢的住院醫療費已讓自己和孩子都很有壓力。
在「老年痴呆吧」里,很多患者家屬面臨的問題和宋阿姨如出一轍。網友霹靂說:「老年痴呆這個病需要非常有耐心,我上班只能請保姆,保姆也是干三四個月就得換,因為沒有一個保姆能受得了長時間的這種『折磨』,母親患病4年,到現在尿褲子和拉屎拉褲子都屬於非常正常的了,晚上不吃葯就一夜不睡,一會兒就哭哭啼啼的,一會兒就哈哈大笑的……說實話這種病折磨的是家人的身心,我談的女朋友往往跟我接觸一段時間就會分手,因為沒有一個人能接受母親的這種病!」
2040年痴呆患者將超過2200萬
中國「老年痴呆症」患者佔世界同類人群的1/4。更令人擔心的是,痴呆還有了年輕化的趨勢,發病年齡已由原來公認的65歲逐步提前到了55歲,整整早了10年。據相關機構預測,我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數量將在2040年達成2200萬。
老年痴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居第4位的老年人死因,是威脅老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隨著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痴呆症將給社會及家庭醫療帶來沉重負擔。
老年痴呆症早期持續1~3年,中期大約持續2年,大部分病人進入晚期後在1~2年內死於各種並發症。患者確診老年性痴呆後至死亡的病程大約為3~7年。但是,對於患者及家屬來說還有個診斷時間的問題,由於受目前老年性痴呆診斷手段及患者及家屬疾病意識的限制,許多患者確診老年性痴呆時,已經進入了疾病中期,甚至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3.3年。
照顧老年痴呆症有什麼技巧?
1、溝通技巧
首先要確定患者視覺、聽覺是否正常,例如眼鏡度數是否合適,助聽器的功能是否正常。交流時要面對面交談,直接稱呼患者的名字。講話要慢、吐字要清,語言要簡短達意,給患者一些反應時間,不要打斷患者講話。詢問痴呆患者問題時,應該是一些以「是」或「否」作為回答的問題而避免思考性的問題,如「你想出去走走嗎?」而不是「你想做些什麼?」注意體會患者所表述的詞語及肢體語言。保持耐心及和藹的態度。
2、日常生活照料
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將家中的環境作適當改變,室內光線要充足,防止摔倒。痴呆患者外出要有人陪伴,在其身上攜帶聯系卡,寫上姓名、地址、電話、病情和聯系人等。盡可能避免搬家。把患者要穿著的衣服按順序排列。避免有太多鈕扣的衣服,以拉鏈取代鈕扣,以彈性褲腰帶取代皮帶。不要選擇系帶的鞋子。在季節轉換時,要及時為其增減衣物。刀、剪等銳利的東西及葯品、殺蟲劑等要妥善保存,以免患者誤拿。火爐或電熱器的開關旋鈕要加裝保護裝置。
3、適度活動
諸如閱讀之類的智力活動對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社會性活動和體力活動。
4、進食與服葯
飲食均衡,定時進食,進食時要有人陪伴,督促其細嚼慢咽。痴呆老人服葯時必須有人在旁陪伴,安排其按時服葯,以免遺忘或錯服。對伴有抑鬱症、幻覺和自殺傾向的痴呆患者,家人一定要把葯品妥善存放好。
5、心理疏導
對於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疏導目標應著眼於幫助患者適應目前的生活,並使其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照料者需關注老人的情緒與個性變化,幫助老人多回憶一些以往有趣的事及有助於他們感受到生命意義的活動。對情緒悲觀的患者,應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
6、營養調理與改善
現代科學已經發現,一些特殊的植物營養可以幫助我們預防老年痴呆,提高大腦的活性,例如西伯利亞冷杉精華。西伯利亞冷杉精華這種生物制劑由聚戊烯醇、鐵–麥芽酚、氨基醋酸、磷脂醯絲氨酸、酚酸、 維生素E乙酸鹽等有效成分組成。研究證實,西伯利亞冷杉聚戊烯醇能提高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認知能力、改善腦症狀程度和酶活性的影響,對於腦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⑧ 老年痴呆症家屬如何緩解壓力
面臨抄多方面的壓力,家有需要照顧的老年痴呆患者,家屬們該如何讓自己不成為疾病的隱形受害者?醫生提醒說,照顧者應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病患。比如照顧者必須要有心理准備及對本身健康准備,包括對痴呆症症狀的認識及護理技能的培養,懂得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處理痴呆症的行為異常問題,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尋找可運用的協助資源(如親戚,朋友,社區資源)等。
⑨ 子女應該如何照顧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
說句實話,對不幸患上老年痴呆的老人,家裡是根本沒辦法照顧的哦
一:需要專人24小時護理 (對於現在的家庭結構,以及社會競爭壓力,和子女的身體情況 都很難做到)
二:如果不開展一些康復訓練,比如(經顱磁刺激、各種作業治療等等)老人會衰退的非常厲害,
但要完成這些,只能選擇專業的康復機構去哦,有不少老人,程度不太深的患者 是能夠被喚醒記憶的,
我原來看過一篇實例,有一家機構,專門在所有的地方,養上很多動物,包括鳥,貓這些,讓動物來喚醒了不少老人,重新激活了部份腦細胞的。 如果你有興趣 ,也可以再咨詢我。據我所知,成都溫江這邊,也有類似的機構,你查下親睦家 裡面都有照顧了很多老年患者的,或者你也可以發私信問我哈,
⑩ 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如何照顧最好
首先要有充分的耐心,這個時候老人應該是一會兒明白一會兒糊塗的,所版以你要理解知曉權這一點。也要預防老人不小心出去了,所以要給老人隨身攜帶聯系方式,以防找不到老人的情況下有好心人可以打電話聯繫到你。老人一輩子不容易,老人到了老年就像小孩子一樣,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也要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