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痴呆起夜次數多小便多可有好的葯物控制小便嗎
科學研究顯示
有一項健康的愛好不會老年痴呆(圍棋,國畫,古琴,攝影,寫作……)
其次,版有宗教信仰的人很權難老年痴呆
L-卡尼汀有助於延緩老年痴呆的症狀
每天服用維E可以緩解兩到三年
維C,鋅,硒,也對病情有所幫助
避免接觸任何含鋁的物質(除臭劑,殺蟲劑等等)
以下不花錢的信息供您參考
醫院治療和以下信息同時進行,不耽誤病情
128、 老年痴呆怎麼念經
問128:您好!我家人得了老年痴呆,請問該怎麼安排經文組合?
答128:
· 老年痴呆是屬於靈性孽障病的,一般醫院是沒辦法完全治好的,必須好好運用觀世音菩薩賜給我們的三大法寶「念經、放生、許願」;
· 每日基本功課如下: 《大BEI ZHOU》21遍、《心經》49遍、《禮佛大懺悔文》5遍;
· 這個病很大程度上和殺業有關,如果自己或家人殺過或者吃過太多活的東西,日常功課也要加上《往生咒》,每天21或者49遍。
· 佛教經典組合每周3張以上,一般這種病第一波先念49張,然後根據病情再7張7張的往上加,直到痊癒為止。
· 同時結合許願放生。
——玄學問答
2. 老年痴呆一定會發展到大小便失禁嗎
老年痴呆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代表衰老的疾病,而且老年痴呆後期大小便失禁很正常,前期老年痴呆的症狀還算是比較輕微的,以下稍微講解下有關老年痴呆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症狀。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重度老年痴呆的症狀是相當可怕的,通常來說,那麼重度老年痴呆患者一般僅存在一些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可能已經完全不能自理,像大小便失禁也恐怕已經成了常事。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3. 老年痴呆出現攻擊,在家隨地大小便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臨床表現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檢查
1.神經心理學測驗
簡易精神量表(MMSE):內容簡練,測定時間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臨床上測查本病智能損害程度最常見的量表。該量表總分值數與文化教育程度有關,若文盲≤17分;小學程度≤20分;中學程度≤22分;大學程度≤23分,則說明存在認知功能損害。應進一步進行詳細神經心理學測驗包括記憶力、執行功能、語言、運用和視空間能力等各項認知功能的評估。如AD評定量表認知部分(ADAS-cog)是一個包含11個項目的認知能力成套測驗,專門用於檢測AD嚴重程度的變化,但主要用於臨床試驗。
日常生活能力評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量表可用於評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損害程度。該量表內容有兩部分:一是軀體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脫衣、梳頭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電話、乘公共汽車、自己做飯等)。後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認知功能下降的影響。
行為和精神症狀(BPSD)的評估: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行為病理評定量表(BEHAVE-AD)、神經精神症狀問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問卷(CMAI)等,常需要根據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線評測,不僅發現症狀的有無,還能夠評價症狀頻率、嚴重程度、對照料者造成的負擔,重復評估還能監測治療效果。Cornell痴呆抑鬱量表(CSDD)側重評價痴呆的激越和抑鬱表現,15項老年抑鬱量表可用於AD抑鬱症狀評價。而CSDD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但與痴呆的嚴重程度無關。
2.血液學檢查
主要用於發現存在的伴隨疾病或並發症、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痴呆。包括血常規、血糖、血電解質包括血鈣、腎功能和肝功能、維生素B12、葉酸水平、甲狀腺素等指標。對於高危人群或提示有臨床症狀的人群應進行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體血清學檢查。
3.神經影像學檢查
結構影像學:用於排除其他潛在疾病和發現AD的特異性影像學表現。
頭CT(薄層掃描)和MRI(冠狀位)檢查,可顯示腦皮質萎縮明顯,特別是海馬及內側顳葉,支持AD的臨床診斷。與CT相比,MRI對檢測皮質下血管改變(例如關鍵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統萎縮、皮質基底節變性、朊蛋白病、額顳葉痴獃等)的改變更敏感。
功能性神經影像:如正電子掃描(PET)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可提高痴呆診斷可信度。
18F-脫氧核糖葡萄糖正電子掃描(18FDG-PET)可顯示顳頂和上顳/後顳區、後扣帶回皮質和楔前葉葡萄糖代謝降低,揭示AD的特異性異常改變。AD晚期可見額葉代謝減低。18FDG-PET對AD病理學診斷的靈敏度為93%,特異性為63%,已成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尤其適用於AD與其他痴呆的鑒別診斷。
澱粉樣蛋白PET成像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規應用。
4.腦電圖(EEG)
AD的EEG表現為α波減少、θ波增高、平均頻率降低的特徵。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於AD的鑒別診斷,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證據,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謝異常、暫時性癲癇性失憶或其他癲癇疾病。
5.腦脊液檢測
腦脊液細胞計數、蛋白質、葡萄糖和蛋白電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脫髓鞘疾病疑似者應進行檢測。快速進展的痴呆患者應行14-3-3蛋白檢查,有助於朊蛋白病的診斷。
腦脊液β澱粉樣蛋白、Tau蛋白檢測:AD患者的腦脊液中β澱粉樣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於Aβ42在腦內沉積,使得腦脊液中Aβ42含量減少),總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研究顯示,Aβ42診斷的靈敏度86%,特異性90%;總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1%,特異性90%;磷酸化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0%和特異性92%;Aβ42和總Tau蛋白聯合診斷AD與對照比較的靈敏度可達85%~94%,特異性為83%~100%。這些標記物可用於支持AD診斷,但鑒別AD與其他痴呆診斷時特異性低(39%~90%)。目前尚缺乏統一的檢測和樣本處理方法。
6.基因檢測
可為診斷提供參考。澱粉樣蛋白前體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變在家族性早發型AD中佔50%。載脂蛋白APOE4基因檢測可作為散發性AD的參考依據。
診斷
美國國立神經病語言障礙卒中研究所AD及相關疾病協會(NINCDS-ADRDA)規定的診斷標准。可能為AD的診斷標准:A加上一個或多個支持性特徵B、C、D或E。
核心診斷標准:
A.出現早期和顯著的情景記憶障礙,包括以下特徵
1.患者或知情者訴有超過6個月的緩慢進行性記憶減退。
2.測試發現有嚴重的情景記憶損害的客觀證據:主要為回憶受損,通過暗示或再認測試不能顯著改善或恢復正常。
3.在AD發病或AD進展時,情景記憶損害可與其他認知功能改變獨立或相關。
支持性特徵:
B.顳中回萎縮
使用視覺評分進行定性評定(參照特定人群的年齡常模),或對感興趣區進行定量體積測定(參照特定人群的年齡常模),磁共振顯示海馬、內嗅皮質、杏仁核體積縮小。
C.異常的腦脊液生物標記
β澱粉樣蛋白1-42(Aβ1-42)濃度降低,總Tau蛋白濃度升高,或磷酸化Tau蛋白濃度升高,或此三者的組合。
將來發現並經驗證的生物標記。
D.PET功能神經影像的特異性成像
雙側顳、頂葉葡萄糖代謝率減低。
其他經驗證的配體,包括匹茲堡復合物B或1-{6-[(2-18F-氟乙基)-甲氨基]-2-萘基}-亞乙基丙二氰(18F-FDDNP)。
E.直系親屬中有明確的AD相關的常染色體顯性突變。
排除標准:
病史:突然發病;早期出現下列症狀:步態障礙,癲癇發作,行為改變。
臨床表現:局灶性神經表現,包括輕偏癱,感覺缺失,視野缺損;早期錐體外系症狀。
其他內科疾病,嚴重到足以引起記憶和相關症狀:非AD痴呆、嚴重抑鬱、腦血管病、中毒和代謝異常,這些還需要特殊檢查。與感染性或血管性損傷相一致的顳中回MRI的FLAIR或T2信號異常。
確診AD的標准:
如果有以下表現,即可確診AD:既有臨床又有組織病理(腦活檢或屍檢)的證據,與NIA-Reagan要求的AD屍檢確診標准一致。兩方面的標准必須同時滿足。
既有臨床又有遺傳學(1號、14號或21號染色體的突變)的AD診斷證據;兩方面的標准必須同時滿足。
治療
1.對症治療目的是控制伴發的精神病理症狀
(1)抗焦慮葯 如有焦慮、激越、失眠症狀,可考慮用短效苯二氮卓類葯,如阿普唑侖、奧沙西泮(去甲羥安定)、勞拉西泮(羅拉)和三唑侖(海樂神)。劑量應小且不宜長期應用。警惕過度鎮靜、嗜睡、言語不清、共濟失調和步態不穩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動有時比服安眠葯更有效。同時應及時處理其他可誘發或加劇病人焦慮和失眠的軀體病,如感染、外傷、尿瀦留、便秘等。
(2)抗抑鬱葯 AD病人中約20%~50%有抑鬱症狀。抑鬱症狀較輕且歷時短暫者,應先予勸導、心理治療、社會支持、環境改善即可緩解。必要時可加用抗抑鬱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較輕,也可選用多塞平(多慮平)和馬普替林。近年來我國引進了一些新型抗抑鬱葯,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帕羅西汀(賽樂特)、氟西汀(優克,百優解),口服;舍曲林(左洛復),口服。這類葯的抗膽鹼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環類輕。但氟西汀半衰期長,老年人宜慎用。
(3)抗精神病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為紊亂、激越、攻擊性和幻覺與妄想。但應使用小劑量,並及時停葯,以防發生毒副反應。可考慮小劑量奮乃靜口服。硫利達嗪的體位低血壓和錐體外系副作用較氯丙嗪輕,對老年病人常見的焦慮、激越有幫助,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葯之一,但易引起心電圖改變,宜監測ECG。氟哌啶醇對鎮靜和直立性低血壓作用較輕,缺點是容易引起錐體外系反應。
近年臨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葯如利培酮、奧氮平等,療效較好。心血管及錐體外系副作用較少,適合老年病人。
2.益智葯或改善認知功能的葯
目的在於改善認知功能,延緩疾病進展。這類葯物的研製和開發方興未艾,新葯層出不窮,對認知功能和行為都有一定改善,認知功能評分也有所提高。按益智葯的葯理作用可分為作用於神經遞質的葯物、腦血管擴張劑、促腦代謝葯等類,各類之間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1)作用於神經遞質的葯物 膽鹼能系統阻滯能引起記憶、學習的減退,與正常老年的健忘症相似。如果加強中樞膽鹼能活動,則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學習記憶能力。因此,膽鹼能系統改變與AD的認知功能損害程度密切相關,即所謂的膽鹼能假說。擬膽鹼治療目的是促進和維持殘存的膽鹼能神經元的功能。這類葯主要用於AD的治療。
(2)腦代謝賦活葯物 此類葯物的作用較多而復雜,主要是擴張腦血管,增加腦皮質細胞對氧、葡萄糖、氨基酸和磷脂的利用,促進腦細胞的恢復,改善功能腦細胞,從而達到提高記憶力目的。
預後
由於發病因素涉及很多方面,絕不能單純的葯物治療。臨床細致科學的護理對患者行為矯正、記憶恢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長期卧床者,要注意大小便,定時翻身擦背,防止壓瘡發生。對興奮不安患者,應有家屬陪護,以免發生意外。注意患者的飲食起居,不能進食或進食困難者給予協助或鼻飼。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記憶力的訓練。
4. 老年痴呆最初的症狀
老年痴呆的患者症狀因人而異,大多數老年人會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內日常生活能力進容行性減退,並有各種神經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老年痴呆的並發症:1、行為方面的並發症包括不友善,激動,迷路與不合作;2、精神方面的並發症包括抑鬱,焦慮與偏執狂反應等;3、注意繼發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指導建議:建議患者可以採取物理加中醫的治療方法,通過把傳統中醫學與現代西方腦細胞科技完美結合,治療方針制定康復效果最佳的治療方案。詳細查明患者發病誘因和精確的腦受損部位,為患者制定一對一的詳細的診療方案。該療法具有見效快、安全性高、愈後效果好等特點,避免了手術造成的肢體創傷,避免了西葯對患者身體的副作用,是一種綠色療法,治療有效率高治療期利用益智康腦丸促進大腦分泌更多化學物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5. 我家老人患老年痴呆,白天基本不尿尿,一晚上會尿濕3·4次,尋自動吸尿器,謝謝
沒有自動的吸尿器這種類型的東西……除了醫院的導尿管…
唯一辦法就是用成人用的紙尿褲
6. 尿液檢測老年痴呆早期靠譜大概多久能出結果
一些老年人其實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意識是會逐漸的減弱,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有可能會出現老年痴呆或者是其他的症狀,並且會有很多的人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也會有語言上面的障礙,所以千萬不要對老年人有任何其他的看法,每一個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都會出現很多不知道的情況的。
其實老年人出現老年痴呆在之前是有一定的症狀表現出來的,如果老年人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症狀不是特別的了解,那麼在出現了一些症狀之後也不會立馬就去醫院進行檢查,而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其實針對於自己的父母關心是不夠的,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也會慢慢的導致父母的情緒會遭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說其實父母的很多疾病都是因為子女沒有及時的進行關心所導致的。
一旦出現老年痴呆的話一方面是需要患者自己多努力來治療自己的這個疾病,但是一方面也是需要家人來給老人一些關心和幫助,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一定要多注意關心自己的家人,不要覺得家人的健康不重要;還有就是在出現老年痴呆的時候,其實怎麼樣來調理自己的這個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可能針對於患者自己來講想要跨出那一步是非常難的,就看患者自己和家人有沒有付出努力。
7. 老年痴呆尿量大嗎
經常通風使用成人尿不濕洗東西時可以用白醋中和一下平時要多洗漱勤換衣物多吃清淡食物多曬被褥.適量噴灑香水或者空氣清新劑
8. 關於老年痴呆
通常判斷人的智力以及行為異常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判斷的,大腦的功能包括語言、記憶、視空間、情感、人格、認知等,如果這六大功能有2-3項受到了損害,那麼我們就認為這個人是有了痴呆。
通常判斷人的智力以及行為異常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判斷的,大腦的功能包括語言、記憶、視空間、情感、人格、認知等,如果這六大功能有2-3項受到了損害,那麼我們就認為這個人是有了痴呆。
可以概括為三大方面的功能,包括認知功能、精神行為、社會功能。實際上我還碰到過這樣的例子,有的病人突然變得非常節省,節省得有些過頭了,老是等著吃別人吃剩下的飯菜。而且在沒有住院以前他和他同樣患有痴呆的母親一起在附近撿垃圾,自從他們開始撿垃圾後胡同里都不需要清潔工了。家裡四間房有三間堆滿了垃圾,送到養老院後他們家的垃圾動用了兩大卡車來進行清運。總之老年痴呆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
在臨床見到最多的還是在記憶力方面的下降,一般認為老年人記憶力下降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有精神行為的改變,比如白天呼呼大睡,夜晚瞎鬧,或者動不動就發脾氣,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才會請大夫來看病。
造成這些認知、人格等障礙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老年痴呆具體包括了六十多種疾病,有很多疾病都可以進入痴呆這一期,比如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帕金森氏病引起的痴呆。這些痴呆的種類很多,引起痴呆的表現也不一樣,原因也各不相同。
最常見的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老年性痴呆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其次就是血管性痴呆。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老年性痴呆?
一般來說老年性痴呆是一個與年齡特別有關系的疾病,一般我們把老年性痴呆界定為60歲以上所患的疾病,當然60歲以前也有可能得老年性痴呆,我們稱之為早老性痴呆,這種情況很少。
怎樣辨別血管性痴呆?
如果是血管性痴呆應該有明顯的血管性痴呆的證據。血管性痴呆分很多種,一類是腦梗塞引起的,一類是腦缺血引起的,一類是腦出血引起的,一類是血流灌注不好引起的。必須有這方面的證據,可以通過很多方法進行檢查。
首先要看患者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有沒有腦血管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看片子的時候不僅要注意看腦子有沒有萎縮,還要注意看腦子裡面有沒有梗塞灶等。首先要有腦血管病的證據,然後是要有痴呆的證據,而且相互還應該有關聯,通過以上三點進行分析判斷就可以知道是否為血管性痴呆。
無法控制大小便也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現嗎?
很多痴呆患者會出現大小便控制不好或者大小便失禁,但是一般都出現在疾病晚期。有個別情況會在早期出現大小便失禁,比如有一種疾病叫做大腦正常壓力的腦積水,也就是腦壓雖然正常,但是腦子里有太多的水,患者首先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大小便
實際上很多人都是在老年痴呆很嚴重了以後才來就醫的,那麼這時候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一般老年痴呆或者血管性痴呆分為三個等級,也就是輕中重度。我們提倡老年痴呆早期治療,但是往往由於公眾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很多病人到醫院都已經是中晚期了。在這個時候治療是有辦法的,但是治療效果遠遠比不上早期治療的治療效果。中晚期治療首先是要對症治療,針對性干預治療肯定是可以減輕一些症狀的。
老年痴呆患者早期有哪些表現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老年痴呆在中晚期治療效果比較差,進一步說在早期治療效果也是有一定的問題的。因此我們有必要把老年痴呆的治療時機更往前提一提,比如在正常的老年人記憶力下降和老年痴呆之間有一個階段是值得重視的,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輕度的認知障礙或者輕度的血管性認知障礙。
首先這種認知障礙肯定是有記憶力下降,而且超過了正常老年人記憶力下降的幅度,速度也要快一些。再就是一些計算能力等有所下降。第三點是復雜活動能力會受到損害但是一般的生活沒有問題。第四點就是肯定不是老年痴呆的狀態。具備以上四點就是一種從正常衰老到老年痴呆的移型階段,這也是我們目前最為感興趣也是最需要我們做工作的階段。
怎樣體會記憶力下降速度是否正常呢?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肯定是會隨之下降的,但是正常的記憶力下降不會影響到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是不會影響到正常社會功能和生活,一個是還可以學習一些新的東西。但是輕度認知障礙就會稍微嚴重一些,比如我們曾經評定過有輕度認知障礙的小組和正常老化小組的記憶成績,發現輕度認知障礙組確實在記憶力方面要比正常老化組差一些。評定輕度認知障礙我們是根據國際通用標准,包括本人的記憶力障礙主訴,家人和其他人也認為確實有記憶力下降,再就是有2-3個精神科醫生一致認為患者存在記憶力下降。
全面評估後我們會進行一些追蹤工作,因為有一部分輕度認知障礙或者輕度血管性認知障礙的人的狀況是維持原地不動的,有一部分病人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有一些好轉,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病情會逐漸惡化轉變為老年痴呆。一開始我們的追蹤工作很重要,如果通過一年或者半年的隨訪發現病情的惡化程度不可遏制,這時候我們可以採取一系列措施尋找病因、糾正不良因素、給葯等,這些治療措施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我們所說的不良因素包括飲食、應該盡量避免患一些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的控制,避免腦外傷等。這些因素很多實際上在年輕的時候就應該注意預防和控制。
危險因素有沒有心理和情緒方面的?
我覺得保持良好的全身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良好的休息習慣,用腦習慣,防止慢性病發生都是很重要的。特別需要強調的還是早期治療的問題。
有沒有可能在中青年時期就開始注意預防的問題呢?
完全有可能。很多危險因素是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有關的,除了控制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控制情緒也很重要,我們發現抑鬱情緒也是患痴呆的一個先兆,應該盡量避免高強度的輻射、吸煙、大量飲酒等。另外葯物運用可以用一些抗氧化劑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E等,可以用一些清除自由基的葯物等,可以用一些非載體的抗炎葯等。非常關鍵一點就是55歲以後應該把記憶測查作為常規檢查的一部分。
未雨綢繆是很重要的,我們如果在源頭做工作或者在中游做工作都比在下游做工作更加有效。另外老年痴呆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遺傳性,家庭中如果有老年痴呆患者,其他成員在30歲以後就應該注意這方面的情況,比如出現健忘的表現後就要定期去醫院進行測查。一旦發現問題就可以進行早期預防。
預防老年痴呆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
有些飲食是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大腦營養的,比如一些深海魚類、清淡飲食等,不要吃很高的膽固醇、脂肪,多吃一些清淡的、維生素、纖維素以及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飲食方面除了必要的蛋白質供應,還要注意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9. 老年痴呆症早期有哪些症狀,越詳細越好,有知道的嗎
你好,老年痴呆症臨床上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現一般是忘性大,通常也能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所以經常不被病人和家屬注意。此時老人突出的症狀是記憶(尤其是近期記憶)障礙,病人總愛忘記剛發生過的事情,而對以前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卻記得頗清楚。家屬有時還會誤認為病人記憶力不錯。具體表現舉例如下:1、隨做隨忘,丟三落四。做菜時已放過鹽了,卻不知道放過沒有;明明鎖了門出去,半路上卻又覺得門沒鎖;上街去買菜,忘了拿籃子或錢;本來去接孫子另帶買瓶醋,孫子接回來了醋卻沒有買。2、詞不達意,嘮里嘮叨。本來想表達一種意思,說出來卻是另外一種意思,對一件事總是反復不停地說。3、忘記熟人的名字。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卻叫不出對方的名字。4、多疑猜忌。自己東西找不到了,總懷疑被別人偷了。5、情感冷漠。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甚至對過去很感興趣的事情也覺得索然寡味。6、計算力下降。上街買菜,挺簡單的賬算起來很費力,甚至根本不會算了。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則遠記憶和近記憶都明顯受損,如忘記用了多年的電話號碼,記不住自己哪年結婚。有些老人表現出明顯的性格和行為改變,如以前脾氣溫和、為人寬厚,現在變得脾氣暴躁、心胸狹小;以前脾氣很壞,現在卻特別聽話。多數病人表現為對周圍的事情不感興趣,缺乏熱情,不能完成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有些病人表現為不安,如無目的地在室內走來走去,或半夜起床到處亂摸,開門關門搬東西等。有些病人走得稍遠一點就有可能迷路,有的甚至在很熟悉的環境中迷路。到晚期,病人不認識周圍環境,不知年月和季節,算10以內的加減法都有困難,日常生活需要照顧,最多隻能記起自己或配偶等一兩個人的名字。第一期:遺忘期。此期表現為特別健忘,並在記憶障礙的同時,漸漸出現計算能力、認識能力和定向力障礙,活動范圍減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幫助。此期是本病持續最長的一期。第二期:精神錯亂期。此期痴呆持續加重,病情急轉直下,認識功能進一步減退,伴有失認、失語和失用,思維情感障礙及個性人格改變明顯,行為明顯異常,部分患者可出現少動、假面具臉和肌張增高,也可見偏癱癇發作,日常生活已難自理,需他人幫助。第三期:痴呆期:患者嚴重痴呆,處於完全緘默,完全卧床,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狀態。常伴有惡病質、肌強直和大小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