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痴呆症主訴

老年痴呆症主訴

發布時間:2021-02-24 17:17:33

❶ 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有哪些

一.症狀
1.患者起病隱襲,精神改變隱匿,早期不易被家人覺察,不清楚發病的確切日期,偶遇熱性疾病、感染、手術、輕度頭部外傷或服葯患者,因出現異常精神錯亂而引起注意,也有的患者可主訴頭暈、難於表述的頭痛、多變的軀體症狀或自主神經症狀等。
2.逐漸發生的記憶障礙(memoryimpairment)或遺忘是AD的重要特徵或首發症狀。
(1)近記憶障礙明顯:患者不能記憶當天發生的日常瑣事,記不得剛做過的事或講過的話,忘記少用的名詞、約會或貴重物件放於何處,易忘記不常用的名字,常重復發問,以前熟悉的名字易搞混,詞彙減少。遠事記憶可相對保留,早年不常用的詞也會失去記憶。Albert等檢查病人記憶重要政治事件日期和識別過去及當前重要人物的照片,發現記憶喪失在某種程度上包括整個生命期。
(2)Korsakoff遺忘狀態:表現為近事遺忘,對1~2min前講過的事情可完全不能記憶,易遺忘近期接觸過的人名、地點和數字,為填補記憶空白,病人常無意地編造情節或遠事近移,出現錯構和虛構,學習和記憶新知識困難,需數周或數月重復,才能記住自己的床位和醫生或護士的姓名。檢查時重復一系列數字或詞,即時記憶常可保持,短時和長時記憶不完整,但仍可進行某些長時間建立的模式。
3.認知障礙(cognitiveimpairment)是AD的特徵性表現,隨病情進展逐漸表現明顯。
(1)語言功能障礙:特點是命名不能和聽與理解障礙的流利性失語,口語由於找詞困難而漸漸停頓,使語言或書寫中斷或表現為口語空洞、缺乏實質詞、冗贅而喋喋不休;如果找不到所需的詞彙,則採用迂迴說法或留下未完成的句子,如同命名障礙;早期復述無困難,後期困難;早期保持語言理解力,漸漸顯出不理解和不能執行較復雜的指令,口語量減少,出現錯語症,交談能力減退,閱讀理解受損,朗讀可相對保留,最後出現完全性失語。檢查方法是讓受檢者在1min內說出盡可能多的蔬菜、車輛、工具和衣服名稱,AD患者常少於50個。
(2)視空間功能受損:可早期出現,表現為嚴重定向力障礙,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或不認家門,不會看街路地圖,不能區別左、右或泊車;在房間里找不到自己的床,辨別不清上衣和褲子以及衣服的上下和內外,穿外套時手伸不進袖子,鋪檯布時不能把檯布的角與桌子角對應;不能描述一地與另一地的方向關系,不能獨自去以前常去的熟悉場所;後期連最簡單的幾何圖形也不能描畫,不會使用常用物品或工具如筷子、湯匙等,仍可保留肌力與運動協調。系由於頂-枕葉功能障礙導致軀體與周圍環境空間關系障礙,以及一側視路內的刺激忽略。
(3)失認及失用:可出現視失認和面容失認,不能認識親人和熟人的面孔,也可出現自我認識受損,產生鏡子征,患者對著鏡子里自己的影子說話。可出現意向性失用,每天晨起仍可自行刷牙,但不能按指令做刷牙動作;以及觀念性失用,不能正確地完成連續復雜的運用動作,如叼紙煙、劃火柴和點煙等。
(4)計算力障礙:常弄錯物品的價格、算錯賬或付錯錢,不能平衡銀行賬戶,最後連最簡單的計算也不能完成。
4.精神障礙
(1)抑鬱心境、情感淡漠、焦慮不安、興奮、欣快和失控等,主動性減少,注意力渙散,白天自言自語或大聲說話,害怕單獨留在家中,少數病人出現不適當或頻繁發笑。
(2)部分病人出現思維和行為障礙等,如幻覺、錯覺、片段妄想、虛構、古怪行為、攻擊傾向及個性改變等,如懷疑自己年老虛弱的配偶有外遇,懷疑子女偷自己的錢物或物品,把不值錢的東西當作財寶藏匿,認為家人作密探而產生敵意,不合情理地改變意願,持續憂慮、緊張和激惹,拒絕老朋友來訪,言行失控,冒失的風險投資或色情行為等。
(3)貪食行為,或常忽略進食,多數病人失眠或夜間譫妄。
5.檢查可見早期患者仍保持通常儀表,遺忘、失語等症狀較輕時患者活動、行為及社會交往無明顯異常;嚴重時表現為不安、易激惹或少動,不注意衣著,不修邊幅,個人衛生不佳;後期仍保留習慣性自主活動,但不能執行指令動作。通常無錐體束征和感覺障礙,步態正常,視力、視野相對完整。如病程中出現偏癱或同向偏盲,應注意是否合並腦卒中、腫瘤或硬膜下血腫等,疾病晚期可見四肢僵直、錐體束征、小步態、平衡障礙及尿便失禁等,約5%的患者出現癲癇發作和帕金森綜合征,伴帕金森綜合征的患者往往不能站立和行走,整天卧床,生活完全依靠護理。
AD的臨床分期:
第1期(病期1~3年):主要表現為學會新知識有障礙,遠期回憶能力有損害。視空間技能損害表現為圖形定向障礙,結構障礙。語言障礙表現為列述一類名詞能力差,命名不能。人格障礙表現為情感淡漠。偶有易激惹或悲傷。運動系統正常。EEG和CT檢查表現均正常。
第2期(病期2~10年):記憶力障礙表現為近及遠記憶力明顯損害。視空間技能損害表現為構圖差。空間定向障礙。語言障礙表現為流利型失語。計算力障礙表現為失算。運用能力障礙表現為意想運動性失用。人格障礙表現為漠不關心,淡漠。運動系統表現為不安,EEG表現為背景腦電圖為慢節律,CT表現為正常或腦室擴大和腦溝變寬。
第3期(病期8~12年):此期表現為智能嚴重衰退,運動功能障礙表現為四肢強直或屈曲姿勢,括約肌功能損害表現為尿、便失禁。EEG表現為彌散性慢波,CT表現為腦室擴大和腦溝變寬。
二.診斷
到目前為止,尚未找到對AD的臨床診斷有特異性的標志。長期以來認為AD的確診要靠病理診斷;且認為除了病理診斷,在生前做出正確診斷是不可能的。臨床誤診可達到27%~57%。在流行病學調查中,只能依據縱向觀察來提高臨床診斷的准確性。流行病學調查的A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有很大差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臨床診斷的標准和依據不同。有些學者企圖用腦活檢做出生前正確診斷。如計算海馬區神經原纖維纏結和老年斑數;如25個顯微鏡視野中各有1個以上時,與臨床診斷的符合率可達81%~88%。由於正常老年人也有一定數量的神經原纖維纏結和老年斑,且有同樣的分布,評價活檢的診斷價值應慎重。
目前臨床廣泛應用NINCDS-ADRDA診斷標准,由美國國立神經病語言障礙卒中研究所(NINCDS)和Alzheimer病及相關疾病協會(ADRDA)建立的NINCDS-ADRDA專題工作組(1984)推薦,內容如下。1.很可能的Alzheimer病(probableAlzheimer』sdisease)①臨床檢查確認痴呆,神經心理測試MMSE及Blessed痴呆量表支持;②必須有2種或2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③進行性加重的記憶力及其他智能障礙;④無意識障礙,可伴精神和行為異常;⑤發病年齡40~90歲,多發於65歲後;⑥排除其他可導致進行性記憶和認知功能障礙的腦部疾病。
2.可能的Alzheimer病(possibleAlzheimer』sdisease)①特殊認知功能障礙進行性加重,如語言(失語)、運動技能(失用)和知覺(失認);②日常生活能力減退和行為異常;③類似疾病家族史,並有神經病理證據;④實驗室檢查:腰穿常規檢查,EEG呈非特異性改變如慢活動增加,CT檢查顯示腦萎縮,必要時可復查。
3.排除導致痴呆的其他腦部疾病,Alzheimer病的臨床特點①疾病進展過程中可有穩定期;②合並症狀包括抑鬱、失眠、尿失禁、妄想、錯覺、幻覺、感情或行為失控、體重減輕等;③某些患者有神經系統體征,尤其疾病後期,如肌張力改變、肌陣攣或步態失調等;④疾病後期可能有抽搐發作;⑤CT檢查腦為正常范圍。
4.不支持可能的Alzheimer病的臨床特徵①突發卒中樣起病;②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征如偏癱、感覺缺失、視野缺損和共濟失調,尤其疾病早期發生;③病程早期出現抽搐發作和步態障礙。
5.可考慮為Alzheimer病的臨床症狀①病人有痴呆綜合征的表現,但缺乏足以引起痴呆的神經、精神或軀體疾病證據;②患者可伴軀體或腦部疾病,但不能導致痴呆;③患者表現為單一認知功能障礙,有進行性加重病程,缺乏明顯的病因。
6.確診的Alzheimer病(definiteAlzheimer』sdisease)①符合很可能的Alzheimer病的臨床診斷標准;②屍檢或腦活檢組織病理改變符合Alzheimer病的特徵表現。

❷ 關於老年痴呆

通常判斷人的智力以及行為異常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判斷的,大腦的功能包括語言、記憶、視空間、情感、人格、認知等,如果這六大功能有2-3項受到了損害,那麼我們就認為這個人是有了痴呆。

通常判斷人的智力以及行為異常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判斷的,大腦的功能包括語言、記憶、視空間、情感、人格、認知等,如果這六大功能有2-3項受到了損害,那麼我們就認為這個人是有了痴呆。

可以概括為三大方面的功能,包括認知功能、精神行為、社會功能。實際上我還碰到過這樣的例子,有的病人突然變得非常節省,節省得有些過頭了,老是等著吃別人吃剩下的飯菜。而且在沒有住院以前他和他同樣患有痴呆的母親一起在附近撿垃圾,自從他們開始撿垃圾後胡同里都不需要清潔工了。家裡四間房有三間堆滿了垃圾,送到養老院後他們家的垃圾動用了兩大卡車來進行清運。總之老年痴呆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

在臨床見到最多的還是在記憶力方面的下降,一般認為老年人記憶力下降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有精神行為的改變,比如白天呼呼大睡,夜晚瞎鬧,或者動不動就發脾氣,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才會請大夫來看病。

造成這些認知、人格等障礙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老年痴呆具體包括了六十多種疾病,有很多疾病都可以進入痴呆這一期,比如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帕金森氏病引起的痴呆。這些痴呆的種類很多,引起痴呆的表現也不一樣,原因也各不相同。

最常見的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老年性痴呆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其次就是血管性痴呆。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老年性痴呆?

一般來說老年性痴呆是一個與年齡特別有關系的疾病,一般我們把老年性痴呆界定為60歲以上所患的疾病,當然60歲以前也有可能得老年性痴呆,我們稱之為早老性痴呆,這種情況很少。

怎樣辨別血管性痴呆?

如果是血管性痴呆應該有明顯的血管性痴呆的證據。血管性痴呆分很多種,一類是腦梗塞引起的,一類是腦缺血引起的,一類是腦出血引起的,一類是血流灌注不好引起的。必須有這方面的證據,可以通過很多方法進行檢查。

首先要看患者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有沒有腦血管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看片子的時候不僅要注意看腦子有沒有萎縮,還要注意看腦子裡面有沒有梗塞灶等。首先要有腦血管病的證據,然後是要有痴呆的證據,而且相互還應該有關聯,通過以上三點進行分析判斷就可以知道是否為血管性痴呆。

無法控制大小便也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現嗎?

很多痴呆患者會出現大小便控制不好或者大小便失禁,但是一般都出現在疾病晚期。有個別情況會在早期出現大小便失禁,比如有一種疾病叫做大腦正常壓力的腦積水,也就是腦壓雖然正常,但是腦子里有太多的水,患者首先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大小便

實際上很多人都是在老年痴呆很嚴重了以後才來就醫的,那麼這時候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一般老年痴呆或者血管性痴呆分為三個等級,也就是輕中重度。我們提倡老年痴呆早期治療,但是往往由於公眾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很多病人到醫院都已經是中晚期了。在這個時候治療是有辦法的,但是治療效果遠遠比不上早期治療的治療效果。中晚期治療首先是要對症治療,針對性干預治療肯定是可以減輕一些症狀的。

老年痴呆患者早期有哪些表現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老年痴呆在中晚期治療效果比較差,進一步說在早期治療效果也是有一定的問題的。因此我們有必要把老年痴呆的治療時機更往前提一提,比如在正常的老年人記憶力下降和老年痴呆之間有一個階段是值得重視的,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輕度的認知障礙或者輕度的血管性認知障礙。

首先這種認知障礙肯定是有記憶力下降,而且超過了正常老年人記憶力下降的幅度,速度也要快一些。再就是一些計算能力等有所下降。第三點是復雜活動能力會受到損害但是一般的生活沒有問題。第四點就是肯定不是老年痴呆的狀態。具備以上四點就是一種從正常衰老到老年痴呆的移型階段,這也是我們目前最為感興趣也是最需要我們做工作的階段。

怎樣體會記憶力下降速度是否正常呢?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肯定是會隨之下降的,但是正常的記憶力下降不會影響到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是不會影響到正常社會功能和生活,一個是還可以學習一些新的東西。但是輕度認知障礙就會稍微嚴重一些,比如我們曾經評定過有輕度認知障礙的小組和正常老化小組的記憶成績,發現輕度認知障礙組確實在記憶力方面要比正常老化組差一些。評定輕度認知障礙我們是根據國際通用標准,包括本人的記憶力障礙主訴,家人和其他人也認為確實有記憶力下降,再就是有2-3個精神科醫生一致認為患者存在記憶力下降。

全面評估後我們會進行一些追蹤工作,因為有一部分輕度認知障礙或者輕度血管性認知障礙的人的狀況是維持原地不動的,有一部分病人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有一些好轉,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病情會逐漸惡化轉變為老年痴呆。一開始我們的追蹤工作很重要,如果通過一年或者半年的隨訪發現病情的惡化程度不可遏制,這時候我們可以採取一系列措施尋找病因、糾正不良因素、給葯等,這些治療措施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我們所說的不良因素包括飲食、應該盡量避免患一些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的控制,避免腦外傷等。這些因素很多實際上在年輕的時候就應該注意預防和控制。

危險因素有沒有心理和情緒方面的?

我覺得保持良好的全身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良好的休息習慣,用腦習慣,防止慢性病發生都是很重要的。特別需要強調的還是早期治療的問題。

有沒有可能在中青年時期就開始注意預防的問題呢?

完全有可能。很多危險因素是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有關的,除了控制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控制情緒也很重要,我們發現抑鬱情緒也是患痴呆的一個先兆,應該盡量避免高強度的輻射、吸煙、大量飲酒等。另外葯物運用可以用一些抗氧化劑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E等,可以用一些清除自由基的葯物等,可以用一些非載體的抗炎葯等。非常關鍵一點就是55歲以後應該把記憶測查作為常規檢查的一部分。

未雨綢繆是很重要的,我們如果在源頭做工作或者在中游做工作都比在下游做工作更加有效。另外老年痴呆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遺傳性,家庭中如果有老年痴呆患者,其他成員在30歲以後就應該注意這方面的情況,比如出現健忘的表現後就要定期去醫院進行測查。一旦發現問題就可以進行早期預防。

預防老年痴呆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

有些飲食是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大腦營養的,比如一些深海魚類、清淡飲食等,不要吃很高的膽固醇、脂肪,多吃一些清淡的、維生素、纖維素以及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飲食方面除了必要的蛋白質供應,還要注意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❸ 怎樣區分老年抑鬱症和老年痴呆症

在老年人特有的精神障礙疾病中,除了老年痴呆症外,還有老年抑鬱症。據報道,約有7%~40%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可出現抑鬱症狀,尤其在疾病早期,臨床表現與抑鬱症很相似。抑鬱症的臨床表現有思維緩慢、行動遲緩、對周圍環境和生活不感興趣等,這些症狀與老年痴呆症的表現很容易混淆,甚至誤診。所以,對這類病人,尤其要注意鑒別「假痴呆真抑鬱」情況的存在,以免貽誤病情,貽誤治療,影響康復。 1.總體來說,老年抑鬱症起病較快,發展迅速;而老年痴呆症則起病緩慢發展也緩慢。 2.大部分老年抑鬱症患者常有情感淡漠,憂郁寡清基歡,無精打彩,興趣減少,對外周環境興趣下降,意志消沉,孤獨感,自覺悲觀和絕望,易產生消極自殺行為等表現。而老年痴呆症是大腦退行性病變,起病非常緩慢,患者往往在出現抑鬱症狀之前就有認知功能、記憶力和定向力障礙。認知損害呈進行性加重,而大多數病人在就醫時往往無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訴,呈無痛苦的表現。智力檢查,如記憶能力、答盯謹語言能力、判斷能力、計算能力和定向力都會相繼發生障礙。對問題的回答,往往則返含糊不清或答非所問。腦CT檢查可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腦萎縮或(和)腦梗塞的表現。 3.用了抗抑鬱葯物後,老年抑鬱症病人會很快改善症狀,恢復病前談笑風生、談吐自如的神態;而對於老年痴呆症患者來講,抗抑鬱葯物的治療效果就不是那麼迅速和明顯了。當然,有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可出現抑鬱症狀,頗像「老年抑鬱症」,到了病程的中、晚期,才露出老年痴呆症的「廬山真面目」。對此尤需警惕。

❹ 老人病歷

大便失禁!
具體去醫院看下!
乘早看病 別拖噢。。

❺ 老年痴呆症做推前司法鑒定,准備鑒定無民事行為人,需要准備什麼病人的病歷資料需要說明病人哪幾方面的

病例! 就是日常的生病情況,去了之後他們鑒定機構有鑒定方法的。出了鑒定書後可以去法院確認老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❻ 怎樣鑒別老年痴呆與假性痴呆

老年痴呆症,一般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大腦器質性病變或代謝持續損害而出現感知、記憶、判斷能力等嚴重衰退的一種病變。
臨床表現以記憶力喪失和智能減退比較突出。
記憶力的喪失,以瞬間記憶和近期記憶障礙特別顯著;
分析判斷能力衰退的主要表現,是理解力減退,思維遲緩,聯想困難,甚至對周圍事物完全不能判定;情緒不穩定,或者難以控制,或者焦慮不安,精神抑鬱,注意力不能集中,由偶爾遺忘漸漸發展至經常遺忘;
隨著病情的深入發展,定向力亦發生障礙,外出迷路,不知返家,嚴重時連親人都不認識,自己的歲數亦會忘得一干二凈。
人格與行為的改變很常見,如進行一些無效勞動與無目的性勞動,晃得幼稚笨拙,墨守成規,固執偏激。晚期常伴有失語、失認、失用等神經系統症狀及帕金森氏綜合症、癲癇樣發作等其他神經系統症狀。
假性痴呆,其臨床表象雖與老年痴呆相似,但沒有老年痴呆的大腦損害,而是一種功能性疾病,如癔病性痴呆、偽裝痴呆,其中以老年期抑鬱假性痴呆最容易造成誤診。因為老年期抑鬱病人的精神抑鬱,其思維與行動亦顯得遲緩,對周圍環境和事物不感興趣,並常表現為記憶力與智力水平下降,這就便人自然想到痴呆的可能,但實際不是腦器質性痴呆,這就必須要注意鑒別。
鑒別的目的,是由於老年期抑鬱所表現的假性痴呆,是可逆的和可以治的。能夠鑒別,可以防止把假性痴呆誤診為痴呆,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其鑒別要點:
1、假性痴呆,過去有情感障礙病史;
2、假性痴呆起病相對急,發病前沒有智力減退的證據;
3、假性痴呆患者常有腦子遲鈍、記憶力減退和主訴,並常為此而苦惱;
4、進行精神狀況檢查時,假性痴呆病人常回答:「不知道」,而老年痴呆病人的回答卻往往含糊不清或答非所問。
另外,還可用CT、EEG、MRI等檢查和抗抑鬱葯物治療以幫助鑒別。CT、EEG和MRI檢查,老年抑鬱症病人多在正常范圍。抗抑鬱葯物治療,抑鬱病人症狀能得到緩解。

❼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護理老年痴呆病人並非易事,體現在照顧的方方面面。且越是晚期病情嚴重的患者,護理越重要。

首先要增強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為老人設置方便合理的生活環境;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動,盡量維持患者的獨立性。

其次是延緩老人的病情惡化及功能衰退。關愛惟士在實踐中驗證了5種感官刺激療法對於延緩痴呆症症患者認知下降的有效性,即通過刺激人的五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增強患者對於外界的感知,提高注意力,維持現有的認知水平。

除了科學細致的基本生活起居照護,還要應對患者異常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舉止。病情的發展會影響患者情緒,而患者的認知能力退化也與心理狀態有關。好的護理應該是盡量減少病人和外界的沖突,幫助患者減輕恐懼感、緩解焦慮、給老人安全感,樹立快樂自信的生活態度,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同時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給予其充分的尊重,保護患者的隱私,讓其感到活得有尊嚴。科學合理的護理工作會讓患者的晚年生活更有意義。

推薦了解一下關愛惟士公司的服務,他們是英國政府采購的老人服務專業機構,所以服務和人員素質都很不錯,在北京也是獨一無二的居家服務外企。在老年痴呆症方面,關愛惟士提供非葯物認知干預,痴呆病人在使用葯物的同時也提倡加入非葯物的理療。

❽ 老年抑鬱和老年痴呆怎樣區分

在老年人特有的精神障礙疾病中,除了老年痴呆症外,還有老年抑鬱症。據報道,約有7%~40%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可出現抑鬱症狀,尤其在疾病早期,臨床表現與抑鬱症很相似。抑鬱症的臨床表現有思維緩慢、行動遲緩、對周圍環境和生活不感興趣等,這些症狀與老年痴呆症的表現很容易混淆,甚至誤診。所以,對這類病人,尤其要注意鑒別「假痴呆真抑鬱」情況的存在,以免貽誤病情,貽誤治療,影響康復。
那麼,

如何區別老年抑鬱症和老年痴呆症呢?我請教了醫學心理學博士張大生。張博士建議參考以下三方面進行區別:

1.總體來說,老年抑鬱症起病較快,發展迅速;而老年痴呆症則起病緩慢發展也緩慢。

2.大部分老年抑鬱症患者常有情感淡漠,憂郁寡歡,無精打彩,興趣減少,對外周環境興趣下降,意志消沉,孤獨感,自覺悲觀和絕望,易產生消極自殺行為等表現。而老年痴呆症是大腦退行性病變,起病非常緩慢,患者往往在出現抑鬱症狀之前就有認知功能、記憶力和定向力障礙。認知損害呈進行性加重,而大多數病人在就醫時往往無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訴,呈無痛苦的表現。智力檢查,如記憶能力、語言能力、判斷能力、計算能力和定向力都會相繼發生障礙。對問題的回答,往往含糊不清或答非所問。腦CT檢查可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腦萎縮或(和)腦梗塞的表現。

3.用了抗抑鬱葯物後,老年抑鬱症病人會很快改善症狀,恢復病前談笑風生、談吐自如的神態;而對於老年痴呆症患者來講,抗抑鬱葯物的治療效果就不是那麼迅速和明顯了。當然,有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可出現抑鬱症狀,頗像「老年抑鬱症」,到了病程的中、晚期,才露出老年痴呆症的「廬山真面目」。對此尤需警惕。

即使如此,兩者的鑒別在部分病人仍相當困難,需到專科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便明確診斷。

❾ 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狀

你好,阿爾茨海默病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患者起病隱襲,精神改變隱匿,早期不易被家人覺察,不清楚發病的確切日期,偶遇熱性疾病、感染、手術、輕度頭部外傷或服葯患者,因出現異常精神錯亂而引起注意,也有的患者可主訴頭暈、難於表述的頭痛、多變的軀體症狀或自主神經症狀等。
第一逐漸發生的記憶障礙(memory impairment)或遺忘 是AD的重要特徵或首發症狀。阿爾茨海默病
(1)近記憶障礙明顯:患者不能記憶當天發生的日常瑣事,記不得剛做過的事或講過的話,忘記少用的名詞、約會或貴重物件放於何處,易忘記不常用的名字,常重復發問,以前熟悉的名字易搞混,詞彙減少。(2)Korsakoff遺忘狀態:表現為近事遺忘,對1~2min前講過的事情可完全不能記憶,易遺忘近期接觸過的人名、地點和數字,為填補記憶空白,病人常無意地編造情節或遠事近移,出現錯構和虛構,學習和記憶新知識困難,需數周或數月重復,才能記住自己的床位和醫生或護士的姓名。
第二認知障礙
認知障礙(cognitive impairment) 是AD的特徵性表現,隨病情進展逐漸表現明顯。
(1)語言功能障礙:特點是命名不能和聽與理解障礙的流利性失語,口語由於找詞困難而漸漸停頓,使語言或書寫中斷或表現為口語空洞、缺乏實質詞、冗贅而喋喋不休;如果找不到所需的詞彙,則採用迂迴說法或留下未完成的句子,如同命名障礙;早期復述無困難,後期困難;早期保持語言理解力,漸漸顯出不理解和不能執行較復雜的指令,口語量減少,出現錯語症,交談能力減退,閱讀理解受損,朗讀可相對保留,最後出現完全性失語。(2)視空間功能受損:可早期出現,表現為嚴重定向力障礙,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或不認家門,不會看街路地圖,不能區別左、右或泊車;在房間里找不到自己的床,辨別不清上衣和褲子以及衣服的上下和內外。(3)失認及失用:可出現視失認和面容失認,不能認識親人和熟人的面孔,也可出現自我認識受損,產生鏡子征,患者對著鏡子里自己的影子說話。可出現意向性失用,每天晨起仍可自行刷牙,但不能按指令做刷牙動作;以及觀念性失用,不能正確地完成連續復雜的運用動作,如叼紙煙、劃火柴和點煙等。(4)計算力障礙:常弄錯物品的價格、算錯賬或付錯錢,不能平衡銀行賬戶,最後連最簡單的計算也不能完成。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❿ 如何照顧老年痴呆的病人

老年痴呆是一類慢性、進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隱蔽,緩慢進展。目前,對老年痴呆無特效葯物,做好調護工作十分重要。其調護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重視病前調護,預防或減緩痴呆的發生。老年痴呆是緩慢發生的疾病,多數病人說不出明顯的發病日期,而且目前尚無特效葯物治療。因此應積極防治導致痴呆的各種危險因素,如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情緒抑鬱、環境污染等。老人在離退休後,應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廣交朋友,培養興趣,從事力所能及的腦力和體力活動,與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脫離家庭,不脫離社會。

(2)幫助料理病人的日常生活。

痴呆老人在衛生、飲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家屬督促或協助。安排病人合理而有規律的生活,要求他們按時起床和就寢,進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規律,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減少感染的機會。個人衛生包括皮膚、頭發、指甲、口腔等的衛生,要求早晚刷牙、洗臉,勤剪指甲,定期洗頭、洗澡,勤換內衣、被褥。給予衛生指導,採取措施制止不衛生行為,如隨地大小便、撿地上東西吃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被,居室常開窗換氣,被褥常曬太陽。長期卧床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預防褥瘡等護理。對病情較重的病人,要協助料理生活,照顧營養飲食、衣著冷暖和個人衛生。

白天盡量進行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活動,如養花、養魚、畫畫、散步、太極拳、編織等,另外,也可讀報、聽廣播、選擇性看一些文娛性電視(忌看恐怖、驚險及傷感的節目),使病人充分感受生活的樂趣,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病人往往有睡眠障礙,要為病人創造入睡條件,周圍環境要安靜,入睡前用溫水洗腳,不要進行刺激性談話或觀看刺激性電視等。不要給老人飲酒、吸煙、喝濃茶、咖啡,以免影響睡眠質量。對嚴重失眠者可給予葯物輔助入睡,夜間不要病人單獨居住,以免發生意外。

(3)加強病人的功能訓練。培養和訓練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必須強調,幫助病人料理個人生活,並不是什麼都去幫病人做,也不是看著病人自己去做就不管了,其含義是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其目的是為了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訓練生活自理能力,延緩智能衰退。人的大腦、軀體、四肢的功能都是用則進、不用則退。對輕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買菜做飯、收拾房間、清理個人衛生,鼓勵患者參加社會活動,安排一定時間看報、看電視,使患者與周圍環境有一定接觸,以分散病態思維,培養對生活的興趣,活躍情緒,減緩精神衰退。對中、重度痴呆老人,家屬要花一定時間幫助和訓練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如梳洗、進食、疊衣被、人廁,並要求其按時起床;家人或照顧者陪伴患者外出,認路、認家門;帶領患者幹些家務活,如擦桌子、掃地;晚飯後可讓患者看一會兒電視。堅持一段時間後,有些患者生活可以基本自理。注意,切不可圖省事,一切包辦,那樣反而會加速痴呆的發展。

家屬應多與病人交流,鼓勵病人廣交朋友和參加社會活動。加強思維、記憶、計算能力等訓練。有言語障礙者進行口語鍛煉和訓練。通過交談,病人的言語、思維等能力得到訓練。癱瘓的病人要加強肢體功能康復訓練,防止關節攣縮、肌肉強直。

鼓勵活動,保障睡眠。可根據病人平時愛好,鼓勵其多活動,但活動量不宜過大,外出活動時要有人伴隨,以防撞車、撞人、跌倒或與人爭執。每天應保證有6至8小時的睡眠,夏天盡量午睡。

(4) 飲食護理。一日三餐應定量、定時,盡量保持病人平時的飲食習慣,老年痴呆患者多數因缺乏食慾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響營養的攝入,對這些病人,要選擇營養豐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葷素搭配,食物溫度適中,無刺、無骨,易於消化。保證其吃飽吃好,對吞咽有困難者應給以緩慢進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嗆咳。對少數食慾亢進、暴飲暴食者,要適當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嘔吐、腹瀉。

(5)注意安全護理。對中、重度痴呆患者要處處事事留意其安全。不要讓患者單獨外出,以免迷路、走失,衣袋中最好放一張寫有病人姓名、地址、聯系電話的卡片或布條,如萬一走失,便於尋找。行走時應有人扶持或關照,以防跌倒摔傷、骨折,對居住在高層樓房的痴呆老人,更應防止其不慎墜樓。洗澡時注意不要燙傷。進食時必須有人照看,以免嗆入氣管而窒息死亡,吃魚注意被魚刺卡住。,病人所服葯品要代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服下肚。睡床低,必要時可加柵。不要讓患者單獨承擔家務,以免發生煤氣中毒、火災等意外。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其看得見、找得到的地方。家裡的葯品、化學日用品、熱水瓶、電源、刀剪等危險品應放在安全、不容易碰撞的地方,防止病人自殺或者意外事故發生。最好時時處處不離人,隨時有人陪護。

(6)改善家庭環境。家庭設施應便於病人生活、活動和富有生活情趣。家庭和睦溫暖,使病人體會到家人對他的關心和支持,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7)注意預防和治療軀體疾病。痴呆老人反應遲鈍,不知冷暖及危險,很容易發生軀體疾病,患病後又不能主訴身體不適。所以對老年痴呆患者要密切觀察,注意其飲食、起居、二便變化,如發現有異常,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如未及時發現而致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因合並軀體疾病而死亡。

(8)注意心理調護。由於精神因素與老年性痴呆關系密切,所以,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首先,要注意尊重病人,對老年痴呆病人發生的一些精神症狀和性格變化,如猜疑、自私、幻覺、妄想,家人應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寬容,給予愛心。用誠懇的態度對待病人,耐心聽取病人的訴說,對於病人的嘮叨不要橫加阻擋或指責。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滿足應耐心解說,切忌使用傷害感情或損害病人自尊心的語言和行為,使之受到心理傷害,產生低落情緒,甚至發生攻擊性行為。更不能因為病人固執、摔打東西而對其進行人格侮辱,或採用關、鎖的方法來處理。鼓勵病人,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有針對性地掌握病人 的心理狀態,然後有計劃,有目的的與病人個別交談,解決其思想上的問題注意掌握一定的談話技巧,使其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以促進疾病的穩定與緩解。病情觀察與特別護理。老年痴呆病人早期除了具有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行動緩慢等一般精神衰老的表現以外,個性改變是最常見和最引人注目的症狀,如病人變得孤僻、自私、冷淡、情緒不穩、活動、減少睡眠障礙等。通過發現這些早期精神異常現象,可以及時進行醫治,以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對於意識障礙且處於興奮狀態者,要緦觀察其有無發燒、尿瀦留等異常,及時予以解除。對病人的某些反應,要給予一定的重視,不要都看成是胡言亂語而不予以理睬。對於有沖動、傷人、自傷、逃跑等病態行為,要提高警惕,注意防範,專人照管,尤其對有自殺或逃跑企圖的病人要嚴加防備,進行精神安慰,不要責備,以免增加對立情緒。家中剪刀、繩子、火柴、滅鼠葯等要收藏好,以免發生意外。對有嚴重特殊行為或病情不穩的病人,盡量避免其外出活動,必要時可住院治療。

閱讀全文

與老年痴呆症主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軍校體檢在哪裡通知 瀏覽:658
孝敬父母金怎麼寫 瀏覽:895
南通市老年大學藝術節 瀏覽:539
中老年人牙松動吃飯困難怎麼辦 瀏覽:119
江中猴姑米稀老人家 瀏覽:588
吉林市電視台女主持人退休年齡 瀏覽:135
17歲孩子偷刷父母銀行卡怎麼辦 瀏覽:553
和父母沒有過不去的坎怎麼形容 瀏覽:594
長壽花花期後應放在什麼位置 瀏覽:558
營口養老保險個人交多少 瀏覽:63
老年人喝什麼降尿酸 瀏覽:344
佛山養老金每月多少錢 瀏覽:775
人胡思亂想老了會得老年痴呆症嘛 瀏覽:992
蔡甸僑亞養老院 瀏覽:1
蘇州哪裡可以做研究生復試體檢 瀏覽:138
女婿申請岳父母探親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750
招商銀行長壽支行 瀏覽:102
肉蓯蓉長壽 瀏覽:66
勤勞孝順的海南女人 瀏覽:607
電業退休工資為什麼那麼高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