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腦部退行性病變是什麼意思
腦部病變如腦卒中、腦外傷或退行性病變(老年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等,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運動、言語、認知功能及情感障礙等。
由此可知,老年痴呆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臟腑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外界感染造成的一種腦部退行性病變。只要注意加強精神與體質的鍛煉,消除不良因素的影響,是可以減少患病的機會。
二、誘發老年性痴呆的因素
有以下幾種:
年齡的增長。
免疫功能降低。
病毒感染。
過多使用鋁製品。
鈣離子含量過低。
喪偶。
文盲、低經濟水準。
缺乏體育及腦力鍛煉。
情緒憂郁。
獨居。
三、老年痴呆有何特點?
老年痴獃根據類型不同有其不同的特點。
阿滋海默氏痴呆:發病緩慢,常常無明顯的發病期,早期症狀多種多樣,以近事記憶力障礙為最常見的表現,一天前或剛剛發生的事情記不清,而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卻還能記清。隨著病情發展逐漸對往事也會遺忘,嚴重時出現完全性遺忘。
其次以猜疑為其最先出現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精神顯著衰退,有心胸狹隘、情緒遲鈍、愛鬧意見和易發怒、睡眠秩序顛倒的傾向。病情進一步發展時,計算能力減退,還有認知障礙即精細思考發生困難。逐漸發展到對日常生活和常識的理解、判斷也發生障礙,如褲子當衣服穿在脖子上,帽子當夜壺。此階段也可出現語言障礙,詞彙減少,言語單調,喃喃自語,或不能叫出物體名稱或完全失語。大多數患者還對時間、人物和地點的定向力發生障礙,不認家門,四處遊走等。在痴呆晚期還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的情況,如口、臉部不自主動作,如吸吮、噘嘴、厭食或貪食、大小便沾滿身上等。神經系統檢查可出現腱反射亢進。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別人照顧,病程維持在五~十年左右而死亡。
血管性痴呆:發病較迅速,病史中有反復多次的小中風發作,多見於六十歲左右,半數病人有高血壓病史。病情呈階梯樣進展,即每發作一次中風痴呆症狀加重一次,患者情緒易激動,記憶力減退,或有頭痛、頭沉、睡眠障礙、心悸、食慾不振等症狀,晚期可出現明顯痴呆、粗暴、定向力障礙。檢查時可見明顯神經系統徵候,如偏癱、肢體麻木、語言障礙等表現,以腦CT(計算機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可檢查出腦梗塞、腦出血病灶。
混合性痴呆:同時存在有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狀,有時鑒別很困難。
四、老年性痴呆有先兆嗎?
老年性痴呆呈緩慢進行性加重。有人將其病程發展比為電影的一卷膠片,即將本病的開始症狀設想為一種與正常狀況很難區別的輕症狀,直到事實上可以稱之為腦的死亡,也就是晚期精神荒廢狀態為止。許多調查表明,早期的輕度痴呆很難與老年人正常的神經系統功能減退區分開來,甚至很難與正常人相區分。
雖然大多數醫師認為老年性痴呆存在著某種先兆或首發症狀,但它們究竟有什麼表現目前仍無定論。
阿滋海默醫師和許多醫師認為本病的首發症狀常為嫉妒妄想,例如無端地懷疑自己家人等。還有人認為首先的症狀是特別健忘。這種健忘主要表現在近期記憶的健忘,同一內容無論向他述說幾遍,也會立即忘記,放置的東西也立即忘掉位置,而對過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則記憶較好,即所謂過去記憶保持較好。如過去曾經歷過的戰爭,參加過的某種政治運動,親人的失去等。但是,隨著疾病發展,遠期記憶也會喪失。
老年性痴呆首先的症狀不僅有上述兩種,還可能表現為老人突然對自己的身體或能力表示特別擔心,或性格發生某些改變等。但無論何種原因,都十分難與正常人相鑒別。
五、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警訊一:說話表達能力有問題
有可能會說不出一些基本簡單的單字,而且會用不適當的字來表達,造成想要表達的意思不明確不完整。
警訊二: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工作
依然可以做些平日的工作,比如說打掃房間,但是可能會忘記已經掃過了,而再掃一次。
警訊三:記憶力減退
可能會經常忘記事情或是剛講完的事馬上就忘記了。
警訊四:失去原有的活力
變得非常得被動,需要有人鞭策才肯參加日常活動。
警訊五:東西擺放錯誤
經常會把東西放錯位置,例如把牙膏放在廚房。
警訊六:失去時間、空間及地點的概念
經常搞不清楚年月日,也有可能在家附近迷失,或不清楚身在何處,找不到回家的路。
警訊七:判斷力及警覺性降低
可能完全失去或忘記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例如說要照顧小孩,或是穿著不適當的衣服。
警訊八:個性改變
個性上產生非常大的改變,原本溫和者突然變成火爆脾氣。
警訊九:行為產生極大改變
短時間內情緒變化大,可能沒有理由的從平靜的心情變成傷心。
警訊十:抽象性的思考產生問題
無法處理一些較復雜的事情,例如算帳等。
六、照顧失智症者十大原則
原則一:提供熟悉的環境,家中擺設盡量不要隨意移動。
原則二:患者外出時,要讓其攜帶有家中聯絡方式的卡片。
原則三:照顧患者要有愛心及耐心。
原則四:和經驗相同的家庭交換心得。
原則五:幫助患者訂定一個固定日常作息表。
原則六:給於患者日常生活訓練及提醒其對時間的觀念。
原則七:盡量鼓勵患者發揮為退化之生活功能。
原則八:照顧患者應多吸取失智症的信息並與醫療機構保持聯系。
原則九:隨時注意患者的安全。
原則十:照顧患者的人應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准備。
隨著年齡的增加,腦細胞可能因為傷害、疾病或是自然退化而逐漸減損,直到引起認知及行為功能的障礙,無法應付社會工作或是自身生活需要時,就是失智症的開端了。
❷ 老年痴呆的前兆是什麼
老年人發生老年痴呆是由很多種原因導致,包括大腦退行性病變、腦血管性病變、感染、外傷、腫瘤、營養代謝障礙等,其中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性痴呆最為多見。
以上就是老年性痴呆的一些前兆症狀,如果家裡有老人的可以參考一下,畢竟老年性痴呆在前期階段一般容易被忽視,常常被認為是老年人年老的特徵而不被人發現。當家人意識到自己的老人有可能是患有老年性痴呆,一定要給予重視,一般前期階段會持續一到三年,之後病情會加重,家人應該提前做好各種必要的准備,如為老人提供較為固定的生活環境,佩戴標志、正確對待老人的一些不良情緒等,防止意外發生。
❸ 老年痴呆分為哪幾個階段
老年痴呆有3個階段。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回判斷能力下降,病答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
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
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❹ 阿爾茨海默病(AD,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經細胞
(1)B處興奮時,Na+內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C處突觸發生的信號轉換是電信號→化學信號.
(2)由於病變個體中Aβ的沉積使突觸小體中線粒體損傷,提供的能量減少,所以神經遞質的合成和釋放量減少,導致興奮在神經細胞之間的傳遞速率減慢,病人表現出記憶障礙.
(3)當興奮在神經纖維之間傳遞時,存在於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的神經遞質--乙醯膽鹼,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於突觸後膜,與相應受體結合後,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作用後會立即被乙醯膽鹼酯酶催化水解,從而提高神經調節的准確性.
(4)由於AD病人的神經細胞外β澱粉樣蛋白(Aβ)沉積,所以向患者體內注射抗Aβ的抗體,使抗Aβ的抗體與Aβ特異性結合,減少Aβ的沉積.可用單克隆抗體方法大量制備抗Aβ的抗體.
故答案為:
(1)負電信號→化學信號
(2)減少減慢
(3)突觸後膜提高神經調節的准確性
(4)抗Aβ的抗體與Aβ特異性結合,減少Aβ的沉積單克隆抗體(或基因工程)
❺ 老年痴呆症,腦退化症,阿茲海默症,三個症的關系是
老年痴呆症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dementia即痴呆,老年人的痴呆有多種原因造成,可能是alzheimer『s
disease(阿爾茲海默內症)、血管性痴呆容(由於中風、腦內血液供應變化等原因引起的)甚至是其他一些情緒、葯物副反應、肝腎疾病等等情況。腦退化症,指的是腦功能退行性疾病,是從功能角度說的,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等都是。阿爾茲海默症,是由Dr.
Alois
Alzheimer於1906在他的一個病人的腦中發現了老年斑和神經纖維纏結,且他的病人有記憶喪失、語言障礙和不可預測的行為等表現。這種病有特殊的病理特徵:腦內有老年斑和神經纖維纏結,腦室擴大和腦萎縮。
滿意請採納
❻ 老年痴呆症是怎麼一回事
所謂的老年痴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其特徵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並伴有β-澱粉樣蛋白 (β-amyloid,β-AP) 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 NFT) ,大量記憶性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老年斑 (senileplaque,SP) 的形成。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或逆轉疾病進展的治療葯物。也是四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它三種為亨廷頓氏病、盧伽雷氏症、帕金森氏病)。
老齡化趨勢讓老年性痴呆患者數量增多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了活力。但是請不要忘記: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進入老齡社會。同時伴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四五十歲就痴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歲的女兒陪同80歲老母親看病,竟然雙雙被診為老年痴呆;47歲婦女丟三落四,同樣是老年痴呆惹的禍……這些都在顯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齡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血管性因素在發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事實上,老年痴呆在中年就開始有症狀和反應,如果不提早發現和治療,等發展嚴重了就無法治癒了。 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專家說,早期的痴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歲時就無法治療了。
最初徵兆從失憶開始
盡管最常見的老年性痴呆還沒有找到原因,但是所有的痴呆都是有徵兆可循的,而最初的徵兆就是失憶。人入中年,看看你最近是不是特別愛忘事?如果只是偶爾忘了但事後能慢慢回憶起來,這都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經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記還會忘,事後還想不起來,甚至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最好到醫院做個檢查。
伴隨著「失憶」,還有一些很明顯的徵兆,你不妨給自己做個下面的自我測試。 一旦感覺不對,千萬別不當事,或怕別人笑話,早期徵兆是可以治好的,別等到確診了再治。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9672.htm
❼ 阿爾茨海默病(縮寫為AD,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
A、向患者體內注射抗Aβ的抗體,抗Aβ的抗體能與β澱粉樣蛋白結合,減少Aβ的沉積,從而減回少損傷周圍的神經答細胞的細胞膜和線粒體膜,因而減緩病情發展速度,A正確;
B、由於Aβ的沉積會損傷周圍的神經細胞的細胞膜和線粒體膜,導致神經細胞受損,所以即使向患者體內注射興奮型神經遞質,也不能使神經細胞興奮,所以不可能明顯改善其病情,B錯誤;
C、AD病人的Aβ沉積在組織液中,會改變神經細胞的內環境,並損傷周圍的神經細胞的細胞膜和線粒體膜,導致神經細胞受損,C正確;
D、AD病人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和突觸部位興奮的傳遞都要通過神經細胞進行,而Aβ的沉積使神經細胞受損,所以興奮的傳導和傳遞均受到影響,D正確.
故選:B.
❽ 老年痴呆是什麼業障引起的
老年痴呆醫學稱為阿爾茲海默病,是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發生退化的一回種慢性疾病答。屬於異質性疾病,致病原因有多種,主要分為家族遺傳、腦部遭受過重創或是身體以及精神出現其他疾病導致的。
1.家族遺傳:與老年痴呆有關的基因為顯性基因並處於常染色體,因此多表現為家族遺傳,同時對於家族中容易出現先天愚型類疾病的家族患有老年痴呆病症的概率要更大。
2.腦部遭受過外傷等重創:當腦部遭受到外部的重創導致認知或是意識障礙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的概率更高。
3.身體或是精神方面出現其他疾病:當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時,可能會促進老年痴呆疾病的發生;當患有抑鬱症等精神疾病時也會促進該疾病的發生。此外,服用一些抗焦慮、抗抑鬱疾病的葯物可能會導致老年痴呆的出現。
❾ 什麼是老年痴呆
通常所說來的老年痴呆一般是指阿源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在中國也稱為老年痴呆症,它是一種發生在老年期或者老年前期的慢性進行性的痴呆。其實這個定義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阿爾茨海默病只佔老年期痴呆的50%-70%,就是還有些病人不是屬於老年痴呆。因為阿爾茨海默病目前來說沒有很好的辦法進行治療,所以大家就認為老年痴呆是沒辦法治癒的。現在因為大家幾乎把所有的老年痴呆病人都歸結為這種阿爾茨海默病,所以這個病的稱呼對於病人進一步的尋找病因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是不太有利的。用老年期痴呆這個名詞,可能會要更好一些。老年期痴呆是由於神經退行性病變,比如腦血管病、感染、外傷、腫瘤以及營養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導致的一組癥候群。對於一般的醫生來說,痴呆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診斷,痴呆是一個臨床綜合征,是有許多疾病引起的一個症狀,最重要是要找出痴呆的病因,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不同的治療。另外需要強調的是痴呆不同於老年人的輕度健忘,不是隨著年老出現的正常衰老現象,更不是衰老的一種必然結果,痴呆是一種疾病,需要重視這種疾病一些病因的尋找。
❿ 老年痴呆醫學術語是
所謂的老年痴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其特徵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並伴有β-澱粉樣蛋白 (β-amyloid,β-AP) 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 NFT) ,大量記憶性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老年斑 (senileplaque,SP) 的形成。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或逆轉疾病進展的治療葯物。也是四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它三種為亨廷頓氏病、盧伽雷氏症、帕金森氏病)。
老齡化趨勢讓老年性痴呆患者數量增多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了活力。但是請不要忘記: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進入老齡社會。同時伴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四五十歲就痴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歲的女兒陪同80歲老母親看病,竟然雙雙被診為老年痴呆;47歲婦女丟三落四,同樣是老年痴呆惹的禍……這些都在顯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齡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血管性因素在發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事實上,老年痴呆在中年就開始有症狀和反應,如果不提早發現和治療,等發展嚴重了就無法治癒了。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專家說,早期的痴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歲時就無法治療了。
最初徵兆從失憶開始
盡管最常見的老年性痴呆還沒有找到原因,但是所有的痴呆都是有徵兆可循的,而最初的徵兆就是失憶。人入中年,看看你最近是不是特別愛忘事?如果只是偶爾忘了但事後能慢慢回憶起來,這都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經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記還會忘,事後還想不起來,甚至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最好到醫院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