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在營養方面應注意什麼
(1)少吃多餐。老年人進餐應定時、定量、八分飽。防止飢一頓飽一頓的暴飲暴食。高齡老人可少吃多餐,防止肥胖症。
(2)軟食為主。有些老年人牙齒松動或脫落,消化功能減退,故應以易咀嚼消化食物為主,如牛奶、豆漿、稠稀飯、餛飩等。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干硬食品,如油餅、火燒等。
(3)多素菜,少油膩。新鮮蔬菜中含有老年人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油膩食物不僅不易消化,而且含脂肪高。為防止老年人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最好不食油膩食物。
(4)多淡食,勿過咸。老年人吃菜不要咸,以免加重腎臟負擔,也防止高血壓等症。
(5)飲食盡量多樣化。老年人不應偏食,否則將會因某種營養缺乏而導致患病。
(6)飲食要熱。老年人胃口多喜暖怕涼,故應食熱食,不可過多食冷涼物。
(7)適量飲茶。切勿吸煙。適當飲茶能增強血管彈性和滲透性,還能防止高血壓。但茶不宜濃,以防失眠。老年人應忌煙,老年往往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就更需忌煙。
Ⅱ 70多歲老年人應該補充什麼營養
但還是可以調理的,眼睛看不清,看看是甘油三酯高還是膽固醇偏高,說明她缺乏類胡蘿卜素,高血壓要去做個檢查看來老人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年紀大了,自然影響整個體質,手腳不好使是正常的
Ⅲ 老年人應該怎樣補充營養
。老年人應該補充很多的營養。比如說鈣比如說鋅比如說鐵。這些營養對於。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老年人的身體非常的薄弱,你吃鈣的話會增加他們骨頭的硬度,這樣會很利於他們生活。我建議你多多給老人補充一些這樣的營養
Ⅳ 老年人需要補充哪些營養
當人步入老年期後,生理機能開始衰退,如代謝減慢,腺體分泌減少,咀嚼、消化、吸收等能力降低,肌肉活動能力減弱,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等,從而易導致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與內分泌失調症、骨骼與關節疾病、便秘和肌肉萎縮等一些老年性疾病的發生。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種種改變,促使老年人的營養和飲食要求也發生了改變。必須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行。
老年期的營養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各種功能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退化。
由於老年人的生理變化特點,對於營養素的需求與成年期大不相同,因此必須供給符合老年人生理狀況的各種營養素。根據老年人的體質特點,在飲食方面應遵循的原則是:減少熱量供應、少吃糖和鹽、多吃高蛋白質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補鈣等。
熱能
通常老年人的基礎代謝率要比青壯年低10%~15%,再加上老年人體力活動減少,所以能量消耗也少,因而熱量供應也要適當降低。65歲以上者總熱能供給應控制在1900~2400千卡。所以,老年人要保持身體健康結實,就不要攝入過多的熱能,以免其轉化成脂肪存於體內,過於肥胖者易患動脈硬化和糖尿病等疾病,這會影響人的壽命。
蛋白質
老年人要保持生命活力,延緩衰老,蛋白質的供給必須充足,尤其應注意食物的用量和消化吸收率。蛋白質營養狀況良好,還可以增強老年人抵禦疾病的能力。老年人應多吃一點動物性食品,如肉、蛋、乳及豆製品,其蛋白質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並且數量充足、比例合適、易於消化、適於老年人食用。按照我國飲食情況,老年人蛋白質的需求量一般為每千克體重 1 克,占飲食總熱量的 12%~14%,如果食用量過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主要來源,大米、麵粉、雜糧中的澱粉和食糖是常見的碳水化合物。老年人的飲食中不宜含過多的蔗糖,因為它會促使血脂含量增高,對老年人健康不利,而且蔗糖除供給熱量外,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若吃得過多,還會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平衡。果糖對老年人最為適宜,因此,老年人應適當攝入含果糖較多的各種水果和蜂蜜。
脂肪
對老年人來說,攝入脂肪過多或過少都無益處,多則不易消化,對心血管、肝臟不利;少則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飲食分配。老年人每日脂肪攝入量應限制在總能量的20%~25%。應盡量給予含膽固醇較少而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食物,多給予植物油和飽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魚、禽等。盡量減少食用含膽固醇高的蛋黃、動物腦、肝臟和魚等食物。
水分
老年人應給予適量水分,一般每日飲水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為佳。為了給老年人補充水分,可適當的增加湯羹等食品,這些食品既助消化,又可補充水分。對於有大量飲水習慣的老年人,應適當減少飲水量,以免飲入過多水分,增加心、腎的負擔。
微量元素
多補充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奶類、蝦皮、海帶中含鈣豐富;魚、肉、蛋、奶、豆類中磷含量較高;動物肝臟、蛋黃、魚及水產品中鐵含量較多,可根據情況選用;海帶、紫菜中鉀、磺、鐵的含量較多,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有益。經常選用淡菜、海帶、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則可增加必需的微量元素鋅、硒、銅等的攝入量,有助於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維生素
老年人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這對維持老年人健康、增強抵抗力、促進食慾與延緩衰老有重要作用。多吃新鮮的有色葉菜或水果,每天可食物部分粗糧;此外,魚、豆類和瘦肉能供給優質蛋白及維生素b2 等。但是,根據我國人民的飲食結構和特點,有些維生素的攝入量較難達到標准,如維生素a 、維生素b2 等,可以考慮除飲食外,補充一定數量的維生素制劑。但要注意,補充維生素時,對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 、維生素d 、維生素e ,用量不能過大,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Ⅳ 老年人補充營養吃什麼好
只要能吃什麼都是營養品。像我外婆90幾了,現在什麼都吃。肉啊,魚呀。包子,饅頭啊,什麼都不忌口,一樣呢?所以說什麼都吃不用那麼講究,能吃就是有營養。
Ⅵ 老年人對飲食營養有哪些要求
由於老年人的生理變化,其營養、吸收功能以及機體代謝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因而對飲食營養也就有特殊的需要,但營養平衡仍是老年人飲食營養的關鍵。營養膳食平衡對老年人來說,一定要結合自身機體的內在環境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平衡關系,並在長期生活中產生良性反應,即建立起適合老年人生理特點的良好飲食習慣。
老年人營養平衡總的原則是熱能不高;蛋白質質量好,數量充足而不多;動物脂肪少;糖類少;維生素與礦物質充足。可以歸納為三低(低熱量、低脂肪、低糖)、一高(高蛋白)、兩充足(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要有適量食物纖維,這樣才能維持機體營養平衡。老年人每天所需熱量,以維持機體的熱能平衡為宜。老年人生活安定,體力消耗少,基礎代謝下降,能量支出減少,所以,對老年人就要控制能量,使能量攝入與支出保持平衡。一般認為60歲以上老年人每日熱能需要量,男性為1600~2000千卡,女性1400~1700千卡。根據營養學家的測定,老年人膳食中,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平衡比例,一般為5:1.5:1.2較好,即所佔比重:蛋白質為13%,脂肪為19%,碳水化合物為68%。在一日熱量分配中,早餐應占總熱量的30%,午餐應佔40%,晚餐應佔30%比較適宜。如果營養不足,熱量過低,可導致消瘦,降低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如果膳食熱量供給高於機體熱能消耗,就會出現體重增加,身體肥胖,易患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痛風、膽結石、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等。
老年人應補充足量的優質蛋白。老年人體內的蛋白質常處於消耗大於合成,體內蛋白質的代謝以分解為主,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利用差,因此,要求供給的蛋白質應能維持氮平衡及滿足機體修補組織的消耗。一般老年人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l~1.l克蛋白質,約60~80克,即能滿足需要。但由於老年人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有所提高,因此,要求有一部分生理價值較高的優質蛋白,主要從動物蛋白質(肉、魚、蛋、奶)和豆類中攝取,並注意食物多品種搭配,以提高蛋白質互補作用。
由於老年人對脂肪的代謝減退,且活動量少,因此應減少脂肪的攝取量,脂肪能量占總能量的20%~25%為宜,一般攝入30~40克脂肪即可滿足,而且宜吃含不飽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少吃動物油,動物油雖也是維持機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物質之一,但過多的食用,對老年人健康不利。植物油中,如橄欖油、花生油、菜籽油,其單價不飽和脂肪酸、多價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含量接近,長期食用對膽固醇與動脈粥樣硬化無明顯影響。植物油中玉米油、米糠油、大豆油、芝麻油、向日葵籽油等含較多的多價不飽和脂肪酸,不少研究成果表明,這些植物油可增加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影響膽固醇在體內重新分布,有降血膽固醇、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所以,老年人最好食用上述植物油。老年人所需的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應保持適當比例,一般以1.25:1為宜。老年人要適當控制含膽固醇高食物的攝入,一般每日膽固醇攝取量宜為300毫克。老年人應低糖。糖類是人體主要供熱營養素。膳食中宜採用多糖類,如日常主食中的大米、麵粉、豆類、薯類等食物中都含有糖,少用單糖,防止因糖攝入量超過平衡點。老年人每天主食控制在300~350克,基本上就可滿足機體的需要。不宜過多吃糖類及甜食,這不僅是因為老年人糖耐量差,而且由於老年人胰腺功能減退,糖類過多會增加胰腺負擔,誘發糖尿病。另外,因為糖使肝臟合成脂類的作用增強,易引起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特別是蔗糖、果糖在機體內比葡萄糖更容易變成脂肪。因此,吃糖過多,不僅容易肥胖,還會使動脈硬化。
老年人還要攝入充足的維生素。一般來講,老年人最易缺乏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C。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維生素B6含量愈來愈少,維生素C貯藏量比青年人也少,尤以吸煙、嗜酒者更易缺乏維生素C。因此老年人要有意識地補充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老年人還要保證有足夠無機鹽的攝入。老年人最易缺乏的無機鹽類主要是鈣和鐵。進入老年後,由於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減弱,飲食量逐漸減少,腸吸收鈣的能力下降,加上老年人肝、腎功能衰退或發生病變,戶外陽光照射少,機體合成維生素D的功能低下,因而老年人容易缺鈣。根據我國營養學會修訂的推薦量,老年人每日對鈣的攝入量應為800毫克,更年期及更年期以後的婦女每天應攝入1200~1500毫克,65歲以上婦女每天為1500毫克。補鈣主要靠食物,含鈣較為豐富的食物主要以牛奶和乳製品含鈣量高,質量好,吸收率高,其次是各種豆製品和新鮮蔬菜,特別是綠色蔬菜鈣的含量較高,還有小蝦皮、帶魚、骨頭湯等。另外,老年人常出現缺鐵性貧血,主要是老年人造血功能衰退,血紅蛋白含量降低,以及從膳食中攝入的鐵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所以,老年人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及增加維生素和適量動物性食物的攝取,以利鐵的吸收。
老年人還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攝取。微量元素缺乏對老年人健康影響較大。目前認為老年人味覺下降、嗅覺減退和視力不足均與缺鋅有關;銅元素缺乏容易導致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貧血;硒的缺乏可導致癌症,有致癌作用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容易在缺鉬的土壤里生長的農作物中聚積;鉻攝入量不足,就會導致糖耐量降低,血糖異常升高,人體內含鉻量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老年人易缺鉻,應注意補充。
老年人還應補充適量的食物纖維。因為老年人胃腸功能減弱,分泌液減少,最易發生便秘。如果膳食中保持適量的食物纖維,可刺激腸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利於糞便排出,預防老年性便秘。此外還可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的發生,但也不宜攝取過多。
Ⅶ 老年人補充營養吃什麼
老年人補充營養可以吃一些補品之類的,另外也可以通過平時飲食來補充,比如些蛋類奶製品,另外肉都是可以補充營養的,要適當按比例食用。
Ⅷ 老年人營養需要有哪些特點
老年期營養需要
(一)熱能
由於基礎代謝下降、體力活動減少和體內脂肪組織比例增加,老年人的熱能需要量相對減少。60歲以後,應較青年時期減少20%,70歲後減少30%,RNI:60歲~組輕體力勞動,男7.94MJ/d,女7.53 MJ/d。
(二)蛋白質
老年人由於分解代謝大於合成代謝,故易出現負氮平衡。因此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量足質優。蛋白質應占總熱能的12~14%為宜,RNI:70歲~組,男75g/d,女65g/d。
(三)脂肪
老年人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差,故脂肪的攝入不宜過多,一般脂肪供熱占總熱能的20%為宜,以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為主。
(四)碳水化物
由於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島素分泌量減少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低,易發生血糖升高。因此老年人不宜食用含蔗糖高的食品,以防止血糖升高進而血脂升高。也不宜多食用水果、蜂蜜等含果糖高的食品。應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以利於增強腸蠕動,防止便秘。
(五)礦物質
1. 鈣鈣的充足對老年人十分重要。因為老年人對鈣的吸收能力下降,體力活動減少又降低了骨骼鈣的沉積,故老年人易發生鈣的負平衡,骨質疏鬆較多見。鈣的AI:50歲以上為1000mg/d;
2. 鐵因為老年人對鐵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減退,HB含量減少,因此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我國AI;50歲以上組15mg/d。注意選擇含血紅素鐵高的食物。
3. 硒硒為抗氧化劑,老年人應注意膳食補充。
此外,微量元素鋅、銅、鉻也同樣重要。
(六)維生素
為調節體內代謝和增強抗病能力,各種維生素的攝入量都應達到我國的推薦攝入量。
VE為抗氧化的重要維生素,當缺乏VE時,體內細胞可出現一種棕色的色素顆粒,成為褐色素,是細胞某些成分被氧化分解後的沉積物,隨著衰老過程在體內堆積,成為老年斑。補充VE可減少細胞內脂褐素的形成。老年人的AI為14mg/d。
充足的VC可防止老年血管硬化,使膽固醇代謝易於排出體外,增強抵抗力,因此應充分保證供應。老年人每日RNI為100mg。
tips:在選擇上注意兩點:1、看品牌,選擇大品牌,質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是否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售後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