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痴呆音樂治療

老年痴呆音樂治療

發布時間:2021-02-11 13:15:37

❶ 音樂治療的適應人群

根據美國音樂治療協會1999年對4000多名美國國家注冊的音樂治療師工作領域的統計顯示,結合版權Schmidt Peters, 2002年所著《音樂治療介紹》中對音樂治療的適應人群的綜述,先如今音樂治療主要應用在艾滋病、虐待與性虐待救助、監獄、腦部損傷、聽力障礙、語言障礙、學習障礙、智力缺陷、分娩、早產兒、外科手術、精神病、神經損傷、脊椎損傷、老年痴呆、腦中風後遺症、兒童心理治療、臨終關懷、青少年犯罪、戒毒/酒、哮喘、舞台表演緊張、家庭治療、正常人心理治療、視力損傷、外形損傷、溝通障礙或損傷、自閉症、情感障礙(兒童,青少年,成人)嚴重的多種殘疾的人群,還包括醫院治療者、接受身體康復項目者、老年人以及要達到身心健康的普通人群等等。

❷ 老年性痴呆適合聽什麼類型的音樂

音樂療法不僅可以提供感官刺激,而且在患者進餐或洗澡時聽音樂也是一種較好的放版松方式。音樂療法可以採用權多種方式,聽錄制好的音樂、玩音樂游戲、隨音樂跳舞、運動及唱歌等。

音樂治療的實踐發現,痴呆患者雖然記憶力受到嚴重的損壞,但對音樂的記憶力卻基本保持完好。音樂治療就是利用這一特點,播放患者年輕時代所喜愛的老歌,往往能夠引出對當時生活的很多豐富的回憶。而且學習新的歌曲也能夠刺激和改善患者的短時記憶力。痴呆症患者的語言功能逐漸喪失,但是研究者發現他們不但能夠唱出歌曲的旋律,而且還能較好地,甚至是清晰地唱出歌詞,因此患者可以通過演唱歌曲維持語言功能。另外,患者還可以通過音樂活動來保持較好的精神狀態、生理功能和運動功能,最大程度地維持較好的生命質量,延緩疾病惡化的進程。

❸ 為什麼說音樂讓老人不再痴呆

有一位82歲的多克先生,患了老年痴呆症,隨著病情發展,他越來越嚴重地把自己禁錮起來,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與人交談。可是,當他參加了一個當地歌唱小組的活動後,這一切都改變了。他的太太瓊說,唱歌發揮了作用,因為他逐漸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個性開始改變,也開始與人交談了。

音樂治療作為一種配合老年病治療和延緩衰老的形式,在發達國家開展得十分普遍。在美國西部的老人院里,音樂治療師最受歡迎。這些80~100多歲、全部坐在輪椅里的老人,每個都樂呵呵地握著特殊的樂器——只有一個單音的「音塊」,按治療師事先編排的曲調擊打著。治療師指向哪個老人,哪個老人就擊一下「音塊」。鍾琴般的美妙旋律,在老人的擊打中流出。老人們個個集中精力,等待著治療師點給自己的節奏,並搖晃著身體配合音樂的律動。一曲奏完,個個臉上現出愉快和滿足的表情。醫院的護士介紹說,這些老人平時失去了行動能力,一切只能被動地聽從別人,依賴別人,只有在音樂治療中才能主動地發揮自我,所以這是老人院最受歡迎的治療形式。

心理學研究顯示,音樂活動是極為有序的行為,有助於協調身心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時,音樂能超越意識直接作用於無意識,因而對老年痴呆症患者來說,音樂治療是一種既行之有效,又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

那些沒有患上老年痴呆的朋友,要正確對待衰老,主動取得家庭和晚輩的理解和體諒,並安排盡量豐富的生活內容,積極參加音樂活動,諸如唱歌、演奏樂器、舞蹈活動等。

❹ 音樂為什麼有治療作用

莫扎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但他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卻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胎教音樂,甚至為了喚醒因中風陷入昏迷的以色列總理沙龍,醫生在他病房裡播放的也是莫扎特。近10年來,莫扎特的美妙樂曲不僅被人們一遍遍地聆聽,還被認為對從粉刺到老年痴呆症在內的許多疾病都有神奇的治療作用,甚至出現了所謂的「莫扎特效應」———認為聽莫扎特的音樂能夠提高人的智商,改善人體機能和空間感知能力。 「聽莫扎特能讓人變得更聰明」成不少人深信不疑的觀念,但也有專家對此表示懷疑。 本報綜合報道卡蒂亞·艾利亞德是一位生活在法國巴黎的藝術家,最近她陷入了困境,感到缺乏創造力,彷彿整個人都失去了感覺。連艾利亞德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她在抽象畫創作中無法使用藍色或者綠色。 從去年春天開始,艾利亞德進行了一項不同尋常的治療:連續3周,每天聽莫扎特的音樂2小時。艾利亞德戴特製的震動耳機收聽,有時還會去掉某些色彩比較黯淡的樂段。對於治療的效果,33歲的她說:「我和自己以及別人相處時更加平靜,做任何事情都更加自如。」藍色和綠色又回到了艾利亞德的畫布上。 聽莫扎特可治多動症 生活在倫敦的傑姬·欣德利也非常相信莫扎特的音樂,認為自己6歲的兒子勞倫斯從中獲益良多。欣德利說,勞倫斯從小就發育遲緩,並有多動症和語言障礙:當別人和他說話時,勞倫斯要一聲不吭地想上半小時才會作出回答。用莫扎特的音樂進行了幾個療程的治療後,欣德利說:「他現在很喜歡說話,對別人的問題也能立即作出回答。他取得了非常顯著的進步。」 美國著名臨床神經科學家丹尼爾·阿門所著的《大腦處方》一書中也提到,一項研究發現,聆聽莫扎特的音樂對治療兒童多動症有幫助。聽莫扎特音樂的那組兒童的「西他」腦電波(多動症患者的這種腦電波往往過多)明顯減少,同時變得更為專注,控制情緒的能力也大為提高,社交技巧也有較大改善。 一位芝加哥神經外科醫生曾對此做過研究,發現莫扎特的某些樂章能夠減輕某些癲癇病患者的發病程度並減緩發病頻率。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者還發現,某些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聽莫扎特的音樂10分鍾後,在智力測試中會有更好的表現。 葡萄也聽得懂莫扎特? 不少莫扎特音樂的神奇效果都是傳聞軼事性質的。據說,法國著名演員傑拉德·德帕迪約曾說,莫扎特的音樂幫助他克服了童年時的口吃。甚至有人認為莫扎特的音樂對種植葡萄也有神奇效果。義大利托斯卡納的一名葡萄園主卡羅·卡格納茲在過去5年裡都給自己的葡萄播放莫扎特的音樂。年輕時,卡格納茲還曾背著手風琴在葡萄成熟季節里給葡萄演奏莫扎特,他說:「晝夜不停地播放莫扎特音樂產生了戲劇性的效果,葡萄成熟得更快,而且還能驅走寄生蟲和鳥類。」 熱潮:著名的「莫扎特效應」 本報綜合報道目前為止流傳最廣、也最受爭議的是所謂的「莫扎特效應」———認為莫扎特的音樂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使孩子變得更聰明。支持這個觀點的科學依據首次出現在1993年的《自然》雜志上,有篇文章寫到,給大學生們播放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後,他們的空間推理能力有很大提高。比如,與聽放鬆指令和不聽音樂時相比,聽了音樂的大學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這種現象就是後來被廣泛傳播的「莫扎特效應」。 最受歡迎胎教音樂 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副教授弗蘭斯·勞舍爾本身也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此後,她用老鼠做過類似的試驗。研究者為還在子宮中的小老鼠播放同一首曲子,並讓它們在出生後兩個月內繼續聽這首曲子,然後將這些老鼠放置在迷宮中。結果,聽過莫扎特的小老鼠找到出口的速度比其他沒聽過莫扎特曲子的三組老鼠都要快。 此後十多年,勞舍爾的研究在學術界引發了一場風暴,不少學者對她的發現進行了修正或者抨擊。無論如何,勞舍爾的研究獲得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並導致了一場流行心理學熱潮。現在莫扎特曲子已經成了最受歡迎的胎教音樂。「莫扎特效應」也引起了政府官員的極大關注。1998年,美國喬治亞州政府開始向每位新生兒免費發放古典音樂CD,在科羅拉多州和佛羅里達州等地也有類似的計劃。 出版過兩本與「莫扎特效應」相關的暢銷書籍的美國教師唐·坎貝爾指出,有科學研究顯示,當一個人聽音樂時大腦的許多不同部分都處於活躍狀態,其中一些最活躍的部分與人們進行空間推理時的活躍部分是相交迭的。 作者稱成果遭曲解 不過,勞舍爾最近開始修正自己最初的結論,她認為聽莫扎特對大腦帶來的好處可能只不過與做某種令人享受的事情時所得到的一般性反應相當。 她對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曲解感到憤怒,她說:「從來沒有人說過聽莫扎特會讓人變得更聰明。」她解釋說,她的研究只表明試驗對象的空間推理能力得到暫時和有限的提高,而不是在智商上有根本提升。 巴黎醫生阿爾弗雷德·托馬提斯是利用莫扎特音樂進行治療的先驅,他用莫扎特的音樂治療各種兒童缺陷和包括抑鬱症在內的成人疾病。目前,波蘭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引入了托馬提斯的治療方法,主要幫助孩子克服一些學習上的困難。但此類治療方法只在少數幾個國家得到正式承認,傳統的音樂治療醫師對此也多有懷疑。 音樂療法 據說中國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患有抑鬱症,後來他向朋友學撫琴,久而久之,抑鬱症就自然好了。自上世紀40年代起,人們已逐漸將音樂作為一種醫療手段,音樂療法在臨床上可分為單純音樂療法、音樂電療法、音樂電針療法。 單純音樂療法是單純通過聽音樂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它是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讓其聽不同的音樂。可治療情緒不安、精神抑鬱症、神經衰弱、失眠、胃腸功能紊亂等。 音樂電療法是患者接受音樂治療的同時,還接受音樂電流治療,電流與音樂是同步的。臨床常用於神經痛、神經衰弱、頭痛、失眠、早期高血壓、扭挫傷等疾患的治療。 音樂電針療法是音樂療法與針刺療法相結合。在進行音樂電針治療時,病人一邊用耳聽音樂,一邊進行音樂電針治療。主要用於神經痛、肌肉萎縮等疾患及電針麻醉。(本報綜合報道) 奧秘:音樂重復的頻率與腦電波一致 為什麼爭論的焦點是莫扎特,而不是像巴赫、貝多芬或者肖邦這樣的古典音樂大師呢? 音樂治療師不信「莫扎特效應」 在正式的音樂療法界,「莫扎特效應」卻被看成是一種被過分炒作而形成的幾乎迷信的現象。注冊音樂治療師通常讓患自閉症的兒童或者其他病人自己作曲,以表達自我和與他人溝通。在英國,音樂治療師在1999年獲得政府的正式承認。音樂治療專家加里·安斯戴爾指出:「音樂療法的重點是主動的音樂創作,而不是被動地聽音樂。」安斯戴爾對「莫扎特效應」頗為不屑,他說:「實際情況要比這復雜得多,我們不能簡單地將之歸為莫扎特效應。」 實際上,許多音樂都被認為具有治療效果。不過,伊利諾斯大學專攻癲癇症的神經科專家約翰·休斯認為莫扎特的效果最好。休斯曾給自己的病人播放過與勞舍爾試驗中相同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他驚訝地發現,在36名病人中有29名的症狀得到了減輕。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樂做過試驗,但他發現只有莫扎特對他的病人具有持續、明顯的效果。 休斯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莫扎特音樂重復的頻率。休斯說:「他的音樂比較簡單,總是讓某一旋律多次重復出現,而且是以我們大腦喜歡的模式重復。」研究發現,莫扎特的音樂模式平均每20到30秒會重復一次,這與腦電波的時間長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活動時間相一致。這可能就是莫扎特音樂神奇效果的奧秘所在。

❺ 音樂治療對躁狂症效果如何

建議:躁狂症躁狂症是躁狂抑鬱症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高漲、思維奔逸、以及言語動作增多為典型症狀。躁狂症用化學、物理等治療手段外還可考慮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在國外被應用在很多方面,如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躁狂症等)、老年病(如老年痴呆症)、兒童病(如兒童痴呆症、生理和智力的殘疾和發展障礙、學習障礙等等)戒毒、婦科分娩及外科手術的減痛、體育及藝術表演人員的臨場緊張狀態、和正常人的心理治療等。 因為,音樂能影響人的情緒。輕松、歡快的音樂使大腦及整個神經功能得到改善,節奏明快能使精神煥發,消除疲勞;旋律優美能安定情緒,增加註意力,增強患者生活情趣,有利於心身健康的恢復。音樂治療可影響人的生理功能,節奏鮮明的音樂具有興奮作用,使人精神振奮;節奏緩慢、優雅的音樂具有鎮痛、降壓、鎮靜及調節情緒的作用。因此,音樂能改善人的心理功能及生理活動,故用音樂治療疾病,稱之為音樂治療。 在心理治療界對音樂治療的原理雖然解釋不同,但對其治療作用的肯定卻達成了共識。音樂心理治療瑞典學派的創始人Pontwick仔細研究了心理共鳴理論,認為音樂通過音響的和聲系統反映了某些原始形式的精神生活,和緩而平穩的音樂使人安慰,而宏亮、歡快的音樂則使人激動、振奮。另有人研究音樂與情緒的關系證明,徐緩的大調憂郁、悲切、苦悶、傷感、凄涼使人感到憂傷,快速的小調內含激情、焦慮不安、驚慌、不寧、兇狠、危急,易使人憤怒,快速的大調則歡騰、愉快、喜悅、富有朝氣,能使人感到愉快。研究表明正確的音樂既能消除病人的不良體驗,也能擴大其能享受到的感覺和體驗的領域,還能使聽音樂過程中出現的思維結構得以提高。因而大多數病人可依據這些不難理解的原則進行音樂心理治療。

❻ 音樂治療師的工作范圍

從這個發展領域來看復,世界各地的制音樂治療主要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逐步興起的。
美國有6000多名音樂治療師工作在以下領域: 監獄 艾滋病 語言遲滯 性虐待與性虐待救助 產科 精神病 神經損傷 音樂家舞台緊張 視覺障礙 家庭治療 戒毒/戒酒 帕金森 學校 早產兒 性犯罪者 老年痴呆症 生理殘疾 腦部損傷 青少年犯罪 腦卒中後遺症 哮喘 RETT症 外科手術 正常成人心理治療 燒傷 臨終關懷 學習障礙 創傷後緊張綜合症 脊椎損傷 語言障礙 聽力障礙 兒童心理治療

❼ 聽音樂對老年痴呆有幫助嗎

應該是有的吧,這個每個人反應不同,觀察反應,最好能夠讓患者有興趣,集中注意力,不見得非費用音樂,也可以是其他的形式,慢慢試,這個病不能著急,帶病堅持,保證生活質量

❽ 老年人聆聽歌曲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老年人聆聽歌曲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經常聽歌對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是很有好處的:

  1. 音樂可以讓身體放輕松,好的音樂可以紓解壓力,避免因自律神經緊張失調而導致慢性疾病的產生。 

  2. 音樂可以敲開封閉的心靈,紓解憂郁苦悶的心情,甚至音樂還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靈治療。

  3. 音樂可以刺激腦部,活化腦細胞,適當的音樂刺激對腦部的活動有很大的幫助,甚至達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4. 音樂可以提升創造力、企劃力以及刺激右腦,尤其是古典樂曲,對右腦的訓練與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5. 音樂可以幫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經傳導速率、增強記憶力與注意力,讓人的身心都得到適度的發展、解放。 

(8)老年痴呆音樂治療擴展閱讀: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粗略的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音樂、現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具有抽象性,音樂從歷史發展上可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

東方以中國漢族音樂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

❾ 老年痴呆書名叫什麼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回以記憶障礙、失答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書 怎麼與老年痴呆患者溝通
老年痴呆症生活史
健康生活完全指南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早期信號及預防
老年痴呆症病人家人最關心的330個問題
名醫會診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綜合照護手冊
老年痴呆症的音樂治療
老年痴呆症全人照顧手冊
我患有老年痴呆症

❿ 我有輕微焦慮症,可以用什麼樣的音樂治療

音樂可以治病?!是的,國外已有許多臨床數據可以證明。經常受到音樂熏陶,對增強神精系統、調節大腦皮質有益,可促使人體分泌有益健康的生化物質,加強腸胃蠕動,增強消化機能,還能讓血壓和心律維持正常。 當外界一定頻率的振動作用於人體後,有關部位即會產生共振現象,醫師和音樂治療師即利用音樂的節奏變化,針對不同病患,精挑不同節奏的樂曲。
悲觀者----可聽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海頓清唱劇《創世紀》,或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等....
是心情沮喪或壓力過大----可聽艾爾加《威風凜凜》、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失眠患者----可聽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莫扎特《搖籃曲》,或德布西《鋼琴協奏曲》等....
憂郁者----可聽莫扎特《第四十號交響曲》、蓋希文《藍色狂想曲》 ....
為消除疲勞----可聽韓德爾《水上音樂》組曲、德布西管弦樂組曲《海》....
高血壓患者----聽到巴哈《小提琴協奏曲》,可使血壓下降十至十五毫米汞柱....
據研究,常聽莫扎特作品會讓人變聰明,容易專心;聽巴哈曲子可
增強分析能力;常聽爵士樂則會讓人有較佳創造力,增強數理能力。
雖然音樂治療這個處方可以自己來,但聽音樂心情是否獲得共鳴,也
是療效的關鍵....

聽聽輕松點曲子如 亨德爾 / 巴赫 的音樂對調節緊張有好處...

我也在聽

還有莫扎特-----
莫扎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但他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卻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胎教音樂,甚至為了喚醒因中風陷入昏迷的以色列總理沙龍,醫生在他病房裡播放的也是莫扎特。近10年來,莫扎特的美妙樂曲不僅被人們一遍遍地聆聽,還被認為對從粉刺到老年痴呆症在內的許多疾病都有神奇的治療作用,甚至出現了所謂的「莫扎特效應」——認為聽莫扎特的音樂能夠提高人的智商,改善人體機能和空間感知能力。http://health.sohu.com/20060205/n241616621.shtml

閱讀全文

與老年痴呆音樂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贛州養老保險要交多少錢一年 瀏覽:624
中老年人上台階膝蓋疼怎麼辦 瀏覽:820
四川縣城退休工資 瀏覽:698
廣州個人養老保險 瀏覽:677
養老退休後是怎麼領取的 瀏覽:408
康樂福老年公寓 瀏覽:710
老年人左腎區痛 瀏覽:271
德國歐萊雅50歲至70歲適用面霜 瀏覽:496
80歲肺部腫瘤反復發燒 瀏覽:627
富士康尿檢體檢標準是什麼 瀏覽:85
幼兒園講解重陽節 瀏覽:885
重陽節介紹英文五十字 瀏覽:339
天鎮養老金怎麼交 瀏覽:511
爺爺有點老年痴呆 瀏覽:636
天津市父母住院護理假多少天 瀏覽:891
寧德哪裡的養生會所多 瀏覽:271
孝敬父母有感 瀏覽:66
一歲半寶寶淋巴細胞80 瀏覽:3
莆田退休金一個月多少 瀏覽:458
呼蘭區交養老統籌返錢是怎麼回事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