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臨邑老年公寓

臨邑老年公寓

發布時間:2020-11-28 01:14:44

A. 臨邑澳泰紡織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臨邑澳泰紡織有限公司是山東如意集團全資子公司。山東如意集團是國家大型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520家重點企業,全國紡織產業突出貢獻企業,全國紡織十佳經濟效益支柱企業,全國紡織最具競爭力十強企業。集團涵蓋毛紡、棉紡、服裝、印染、兔毛紡紗、針織、化纖、牛仔面料、房地產、教育等產業。集團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標准體系和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認證。企業擁有進出口自主權、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如意」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產品獲「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稱號。
臨邑澳泰紡織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9月,坐落於德州市臨邑縣恆源經濟開發區內,佔地100餘畝,總投資兩億元人民幣。公司擁有代表當今世界最先進水平的美國西點公司球經、分經機;美國莫里森機械公司的24束束狀染色設備;比利時必佳樂噴氣織機、劍桿織機;美國莫里森予縮設備等200餘套高檔牛仔布的生產設備。
公司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產品設計開發能力。主要生產純綿、彈力、混紡及各種花式的輕、中、重型高檔牛仔服裝面料,五大系列,千餘品種。公司年產高檔牛仔服裝面料1500餘萬米,年銷售收入兩億元,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 ,占生產總量的98%以上,產品主要銷往香港、美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等國家或地區。
公司奉行「德載品質、競顯卓越」的企業精神;以「從嚴求實、至誠至善」為企業理念;以「無私奉獻、追求卓越」為企業作風;以「科技領先、精品戰略」為經營理念;以「世界化視野、國際化如意」為企業目標定位;以「奉獻精品文化、創造如意人生」為企業口號。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抓管理、搶市場、增效益,嚴格按照國際標准組織生產,建立並運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技術創新、市場開拓和售後服務體系。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高檔牛仔服裝面料生產基地之一。
公司擬招聘籍貫在山東及山東附近省份的大學畢業生來我公司工作,主要專業有國際貿易6名、染整工程5名、環境工程2名、機電10名。德州籍貫優先錄用。公司有職工食堂、大學生公寓及相關文化娛樂設施。德州交通便利,京福高速、104國道穿境而過。我們真誠歡迎相關專業學子來我公司參與創業和發展,同時我們也會為你們提供實現人生價值的發展空間。有意向者請通過電話、信箱與我們聯系。
法定代表人:馬海濤
成立日期:2003-09-16
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
所屬地區:山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71400754463677M
經營狀態:在營(開業)企業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英文名:Linyi Aotai Textile Co.,Ltd.
人員規模:100-500人
企業地址:臨邑縣永興大街98號
經營范圍:工業用特種紡織品、針織面料、色織布、高檔織物面料的印染及後整理加工、服裝製作,銷售本公司自產產品

B. 臨邑縣博文高中在什麼地方

德州臨邑縣目前只有一所有高中部的中學,臨邑第一中學。
臨邑第一中學,位於臨邑縣恆源南路,佔地面積 500餘畝,建築面積近 5 萬平方米。學校硬體設施齊全,教學環境優美,擁有教學樓、辦公樓、圖書實驗樓、教職工宿舍樓、學生公寓、學生餐廳和高標準的體育場。
臨邑一中以常規管理規范化、教育評價科學化、素質教育經常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校園建設園林化的辦學目標,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教育質量優秀單位」、「山東省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十佳優美校園」、「山東省體育鍛煉達標先進單位」。

C. 齊魯(安替)葯業臨邑基地到底怎麼樣,對員工待遇如何,五險之類的全么,是不口頭承諾,請詳細介紹下

我是齊魯安替抄一車間的員工襲吧,就不說啥職位了,一說大家都認識。個人認為待遇不行,在臨邑本地招的員工,保險工資都很低,工資現在在1100-1500左右區間吧,從外地(濟南招來的)都是五險一金,因為他們都是本科生原工資1800-2000扣完保險在1500-1700左右,公司有一座公寓,宿舍非常緊張,如果你來的話,一定要爭取宿舍,本地員工家距廠30里之內的都沒有宿舍。還有對待臨時工和合同工待遇相差很大,人性化管理沒有。四班倒上班,一上12小時。基本就是這樣了 本地員工是3險沒有一金。因為臨邑沒有一金這項業務。。。。。。暈

D. 臨邑縣有萬泰小區的樓房多少錢一平

萬泰秀水灣11#樓小公寓准現房正在預約,5千抵1萬,另送10張糧票(最高可抵5千元),三期高層正在清盤,價格在3800-4000元/平之間,主推戶型面積為86-130㎡,現在建設到19層左右。

E. 臨邑一中怎麼樣

我就是臨邑一中畢業的,對一中再了解不過了,臨邑一中已經連續四年高考成績奪得德州市縣級高中桂冠,所以我對那些盲目貶低一中的人表示強烈不滿,一中近些年的成績都是可以查詢的,並無任何誇大成分

F. 臨邑師范的歷史沿革

二、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六個關系,建設和諧人文校園。
1、正確處理改革與穩定的關系:積極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副校級幹部、中層幹部、教研室主任等崗位,全部實行競爭上崗;內聘了30位同志的高級講師職務,實行動態管理。推進分配製度改革,逐步提高崗位津貼、課時津貼、班主任津貼。新餐廳啟用後,改變10多年對外承包機制,成立膳食科,實行統包結合的經營機制,確立並遵循了「高素質、優服務、重衛生、保安全、零利潤、讓利學生」的宗旨,受到學生的歡迎。《山東工人報》、《山東教育導報》等相繼做了報道。學校連續被評為市級平安校園建設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文明單位。
2、正確處理 硬體與軟體的關系: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建起了1.2萬平方米的學生餐廳和學生公寓。軍學共建,嚴格養成訓練,公寓里床上被子疊得象豆腐塊,餐廳里打飯排隊象一條線,受到省檢查團和市委田玉茂書記的高度評價。校產管理、財務管理年年被評為全市第一名,市教育局多次在該校召開現場會。
3、正確處理 幹部與群眾的關系:設立校長信箱,公開校長電子郵箱,實行幹部輪流值班、帶班制度,及時處理師生信件。投資40萬元,為所有學生宿舍安裝了冷暖兩用空調,而至今所有校長們的辦公室還未安裝空調。加強幹部政治理論、管理理論、教育理論的學習,定期交流輪換工作崗位,嚴格自律,強化監督。在今年市直屬學校副校級幹部競聘演講答辯中,該校徐治華等4名選手,表現出色,被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主要領導及專家評委譽為「臨邑師范人才濟濟,一個重一個」。
4、正確處理 法治與人文的關系:依法治校,健全制度,如封閉管理制度、一日常規制度、檢查和獎罰制度、評先樹優制度等。開展校園文化展評,創辦《溫馨家園》校園文化報。實施貧困生助學工程,每年投入10萬元、救助學生60多人次。學校被評為省依法治校先進單位、省普法教育先進單位,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5、正確處理 兩代師表的關系:確立「走進學生、關愛學生、賞識學生、幫助學生、成功學生」的育人理念,唐秀華、崔玉芹、王延彬老師指導晨曦文學社學生參加全國作文大賽,31人獲一、二、三等獎。在全國化學研究性學習研討會上,王建國老師輔導的學生實驗作品「充氫氣」獲一等獎。在李文水等老師們的關心、指導下,鄭之天同學參加省第六屆殘運會,取得了跳遠第三、200米第四、100米第五的好成績,華夏日報、鳳凰電視台「愛心之旅」采訪團作了采訪報道。
6、正確處理規模和效益的關系:師范招生「立足德州,鞏固商河、濟陽,面向全省,輻射全國」,連續4年超額完成省教育廳下達的240人招生計劃,先後從臨沂、濟南、萊蕪、泰安、青島、濱州、河北、東北招生680人,使大專在校生數翻了一番。同時,突出專業特色,制定並實施了《學生十項基本功考核辦法》,加強基本功訓練,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小學教師,學生畢業時不僅擁有畢業證,而且要有普通話、計算機、英語、十項基本功等合格證書。學生專升本率和就業率位居全市首位,多次受到德州學院的表揚。
2002年利用師范的部分閑置資源,招聘教師,創辦了民辦初級中學——洛北中學,適度發展,現有20個班,實行封閉式、小班額、寄宿制、配餐制、低收費,質量效益雙豐收,05、06年中考成績均為臨邑縣第一名,被民政部評為全國民辦非企業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
三、突出重點,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全力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
1、名師戰略:投入50萬元,支持中青年教師進修學習,15人取得碩士學位,32人取得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繼韓軍之後,徐治華、唐秀華又相繼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孫玉萍獲全國說課一等獎,劉俊秀、張翠萍老師獲省優質課一等獎,孫衛老師獲省優秀科研論文一等獎。
2、 科研興校戰略:李安峰老師主持的國家級科研課題——《微型化學實驗與創新教育的研究》已於2005年成功結題;李天銀主持的國家級課題——《中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異同比較研究》於今年通過鑒定。目前,仍有1個國家級、4個省級課題正在進行中。一個學習型、科研型、創新型校園逐步形成。
3、 品牌戰略:自05年開始培植和打造藝術教育品牌,初見成效。在全國師范院校師生書法大賽中,該校獲團體一等獎,是唯一獲得全國書法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的學校,周吉東老師獲園丁一等獎,20多名學生獲得一、二、三等獎。劉金術老師幾年來在國家、省級報刊上發表美術作品110多篇。今年5月學校成立藝術團,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多次巡迴演出,學生自編自演的小品《圓夢》,使縣委書記和許多縣鄉領導、觀眾感動得流淚。信紅霞老師表演的一勾勾劇目《王小趕腳》被中央電視台播放。在9月「八榮八恥」大型歌詠比賽中,該校榮獲全市二等獎、市教育系統一等獎、臨邑縣特等獎,受到市委領導和專家的贊賞。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涌現出了在山東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名師。其中,有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曾憲梓獎勵基金一等獎、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拔尖人才、省教學能手韓軍老師;有曾憲梓獎勵基金三等獎、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師德標兵、省教學能手徐治華老師;還有5人獲市級教學能手稱號,8人獲市優秀教師稱號,7人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三年來有400多篇論文在各級報刊發表或獲獎,如今一支師德高尚、教學能力強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已初步形成。
在德州市委、市府和市教委的正確領導下,臨師抓住機遇,迎難而上,辦學條件不斷改善。1998年起,僅用兩年時間,學校克服重重困難,先後籌資千萬元,建起了圖書樓、辦公樓、藝術樓、全面綠化美化了校園,並按省規范化學校標准購置了音、體、美器械和電教、圖書、實驗器材。2000年6月通過省教委驗收,成為德州市第一個「省級規范化師范學校」。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G. 關於臨邑的作文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 www.dzvtc.cn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是2005年11月1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魯政字〔2005〕238號》文批准成立的專科層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德州市唯一的國辦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隸屬德州市人民政府。德州職業技術學院以德州市技術學院為基礎,與德州廣播電視大學、德州經濟學校、德州財貿經濟學校、德州科技貿易學校整合組建而成,是融高等職業學歷教育和高級技工教育為一體,培養經濟社會急需的高學歷、高技能的「雙高」人才的新型高職院校。學院位於德州市新城區大學東路,總規劃佔地面積1192畝、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總預算投資4.4億元。
整合組建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的五所學校,都是該市職業教育的強校、名校,曾經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德州市技術學院的前身是德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德州技工學校,始建於1958年,是山東省首批建立的九所市地技工學校之一,也是該市最早的職業技術學校。佔地近百畝,固定資產4000多萬元。開設大專、高級和中級技工三個層次20多個專業,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高、中級專業技術人才。建校近半個世紀、尤其是黨的十四大以來,該校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把提高教學質量和密切校企聯系作為學校發展的兩條「生命線」,在全國同類學校中率先聯合企業建立了改革發展咨詢理事會,建立了牢固的校企聯系,闖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改革發展之路,學校得到了長足發展。1998年初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重點技工學校;1999年底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命名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2001年5月經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晉升為高級技工學校,升格為副地級事業單位;2004年7月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德州市技術學院。多年來,該校培養的畢業生以理論知識扎實、操作技能熟練而著稱,深受企業的歡迎和好評,很多人成為我市各行各業的領導和骨幹,曾被譽為我市機械製造業的「黃埔軍校」。畢業生當年就業率已連續十年保持在98%以上,招生人數年年保持全省同類學校領先,多次被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全省技工學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先後為社會輸送了數以萬計的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
德州廣播電視大學成立於1978年,依託中央電大、省電大,以舉辦普通、成人高等專科學歷教育為主,兼辦成人本、專科學歷網路教育、開放教育、函授教育以及各類崗位證書培訓考核和繼續教育,自1986年開始招生以來,全省各科類專業已經累計招生近10萬多人。
德州經濟學校始建於1988年,設置「三.二」連讀大專專業和中專專業13個。學校依託企業,逐步探索出立足中職,面向市場,產學結合、服務行業、校企聯合的特色辦學之路,為德州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很多適用專業技術人才,近幾年招生人數年年保持在1500人以上。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德州財貿經濟學校始建於1977年,前身為德州供銷學校,曾隸屬省供銷社,開設財經理工類專業15個,是一所集普通中專、職業中專、成人中專、普通高中、本專科函授及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學校,1999年晉升為部重點中專學校,2002年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德州科技貿易學校始建於1977年,前身為山東省德州糧食學校,曾隸屬省糧食廳。設有「三.二」連讀大專專業和中專專業16個。該校是「十五」規劃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示範點、全國公共英語考核點、山東省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級培訓考核點、德州市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基地。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雖然原五校都曾經輝煌,但面對社會對技術「藍領」的求賢若渴,面對黨中央、國務院重視和發展職業技能培訓的黃金機遇,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決定實行五校合一、強強聯合,整合組建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要全力打造魯西北職業教育的「航空母艦」。這是德州市委、市政府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解決該市經濟社會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問題而採取的重大決策。整合組建不是簡單的量的累加,而是質的飛越。使我市職業教育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共享,優勢得到更加有效的發揮,以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職業教育結構更加完善。建成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填補了我市國辦高等職業院校的空白,使我市職業教育形成了高、中、初相互配套銜接的完善結構。既解決了該市急需的高級技能人才的培養問題,還可滿足德州人民群眾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該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加快建設小康德州,具有重大意義。
——職業教育特色更加突出。學院建立後,將技工教育培養技術工人的教學方法移植到高等職業教育中,重點加大實習實驗教學設施的投入,增加實習實訓課程比重,讓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實際操作技能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術技能、生產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學生畢業前,統一進行職業技能鑒定,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既有高等學歷證書,又有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雙高」人才,成為經濟社會急需的實用型高技能人才。
——師資力量更加雄厚。學院建立後共有教職工810人,專任教師421人。專任教師中,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25人,大學本科學歷的318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54人,中級職稱的171人。其中「雙師型」教師佔26%。全部教師按新設置專業統一調整,師資力量大為增強。同時,學院正在實施「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和「技師培訓工程」,加大力度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一支高水平「雙師型」的師資隊伍迅速形成。
——教學設施更加先進。學院新建了高標准教學樓、實習樓、實驗樓、圖書信息樓、學術交流中心、綜合實習工廠,裝備機械原理、數控模擬、金工力學、電子電工、電氣自動化等實驗室、實習室100多個。新建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互動式閉路電教系統、校園計算機網路等現代化教學設施,還擁有機械加工中心、數控機床等先進的實訓設備,實驗實習課題開出率可達100%,充分滿足教學需要。
——校企聯系更加緊密,畢業生就業渠道更加廣闊。多年來,五校都以為社會、為企業服務為宗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為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抓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德州市技術學院早在1998年就把校企聯系作為學院發展的生命線,建立了改革發展咨詢理事會,聘請企業的負責人為學校改革發展咨詢理事會的名譽理事長。學校和企業在人力資源調查預測、專業課程設置調整、技能人才的開發與培訓、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新產品的開發等多方面開展合作。使畢業生當年就業率連續十年達98%以上。學院建立後實力大增,又將這種形式擴大到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十幾個省市近百家知名企業,進一步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渠道,畢業生就業前景更加光明。
新建的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實行多種形式辦學。一是高中職並舉,以高職帶中職,以中職促高職,在開辦高職大專班、高級技工班的同時,繼續辦好中專班、中級技工班;二是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教育相結合,繼續開展遠程教育、函授、成人教育;三是學制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相結合,繼續為企業和社會培訓急需人才,為縣辦中職學校培訓師資。同時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就業服務、勞務中介、中外合作辦學、校企聯合辦學等等。
新建的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設置高職部、電大普通班、高級技工部和中級部。高職部開設機械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會計電算化、市場開發與營銷、食品貯運與營銷、餐飲管理與服務11個專業;電大普通班開設法律事務、會計電算化、英語教育、語文教育、通訊工程、計算機科學教育6個專業;高級技工部開設數控機床加工、數控機床維修、機床設備維修、電氣維修、機電一體化、化工工藝、硅酸鹽工程7個專業。學生修完規定課程並考試合格,可獲得相應的高等學歷證書和國家高級職業資格等級證書,成為國家急需的高學歷、高技能的「雙高」人才。中級部開設車削加工、鉗工、焊接、汽車修理與駕駛、維修電工、電子、機電一體化、電梯安裝與維修、紡部運轉、會計電算化、服裝設計、商品經營、工民建、微機14個專業。經考試合格,獲得相應的中等學歷證書和國家中級職業資格等級證書,成為應用型技能人才。

======================================================================

臨邑師范 臨邑師范學校創建於1949年8月,隸屬德州市教育局,2000年學校被評為省級規范化師范學校、省級花園式單位,2005年加掛德州學院臨邑專科部校牌,坐落於臨邑縣城廣場西鄰,佔地100畝,建築面積460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500萬元。現有教職工139人,其中高級講師61人。1999年停招三年制中師班,開始招收五年制三二連讀小學教育大專班。現有教學班50個,在校生2500人,其中大專1300人,幼師200人,初中1000人。
幾年來,在市委、市府、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校教職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艱苦奮斗,開創了學校蓬勃發展、政通人和的新局面。
一、轉變觀念,實現四個解放,確立新的辦學思路。
四個解放:從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適應市場經濟,面向社會需求,不找領導找市場,調整辦學格局;從左的右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來,不唯書、不唯上、不唯 經驗,從實際出發,堅定不移地走自身的特色之路;從封閉的辦學模式中解放出來,既遵循教育規律,又遵循經濟、社會規律,開放辦學,服務社區,實現雙贏;從中師辦學傳統和模式中解放出來,既繼承和發揚,又大膽創新,不斷探索三二連讀大專班的辦學規律。
辦學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為動力,以就業為導向,以教學為中心,加強德育,強化管理,建設高素質隊伍,大幅度提高就業率和升學率,努力創建以大專為主體,大專、中專、中學三位一體的現代化特色名校。
二、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六個關系,建設和諧人文校園。
1、正確處理改革與穩定的關系:積極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副校級幹部、中層幹部、教研室主任等崗位,全部實行競爭上崗;內聘了30位同志的高級講師職務,實行動態管理。推進分配製度改革,逐步提高崗位津貼、課時津貼、班主任津貼。新餐廳啟用後,改變10多年對外承包機制,成立膳食科,實行統包結合的經營機制,確立並遵循了「高素質、優服務、重衛生、保安全、零利潤、讓利學生」的宗旨,受到學生的歡迎。《山東工人報》、《山東教育導報》等相繼做了報道。學校連續被評為市級平安校園建設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文明單位。
2、正確處理 硬體與軟體的關系: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建起了1.2萬平方米的學生餐廳和學生公寓。軍學共建,嚴格養成訓練,公寓里床上被子疊得象豆腐塊,餐廳里打飯排隊象一條線,受到省檢查團和市委田玉茂書記的高度評價。校產管理、財務管理年年被評為全市第一名,市教育局多次在該校召開現場會。
3、正確處理 幹部與群眾的關系:設立校長信箱,公開校長電子郵箱,實行幹部輪流值班、帶班制度,及時處理師生信件。投資40萬元,為所有學生宿舍安裝了冷暖兩用空調,而至今所有校長們的辦公室還未安裝空調。加強幹部政治理論、管理理論、教育理論的學習,定期交流輪換工作崗位,嚴格自律,強化監督。在今年市直屬學校副校級幹部競聘演講答辯中,該校徐治華等4名選手,表現出色,被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主要領導及專家評委譽為「臨邑師范人才濟濟,一個重一個」。
4、正確處理 法治與人文的關系:依法治校,健全制度,如封閉管理制度、一日常規制度、檢查和獎罰制度、評先樹優制度等。開展校園文化展評,創辦《溫馨家園》校園文化報。實施貧困生助學工程,每年投入10萬元、救助學生60多人次。學校被評為省依法治校先進單位、省普法教育先進單位,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5、正確處理 兩代師表的關系:確立「走進學生、關愛學生、賞識學生、幫助學生、成功學生」的育人理念,唐秀華、崔玉芹、王延彬老師指導晨曦文學社學生參加全國作文大賽,31人獲一、二、三等獎。在全國化學研究性學習研討會上,王建國老師輔導的學生實驗作品「充氫氣」獲一等獎。在李文水等老師們的關心、指導下,鄭之天同學參加省第六屆殘運會,取得了跳遠第三、200米第四、100米第五的好成績,華夏日報、鳳凰電視台「愛心之旅」采訪團作了采訪報道。
6、正確處理規模和效益的關系:師范招生「立足德州,鞏固商河、濟陽,面向全省,輻射全國」,連續4年超額完成省教育廳下達的240人招生計劃,先後從臨沂、濟南、萊蕪、泰安、青島、濱州、河北、東北招生680人,使大專在校生數翻了一番。同時,突出專業特色,制定並實施了《學生十項基本功考核辦法》,加強基本功訓練,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小學教師,學生畢業時不僅擁有畢業證,而且要有普通話、計算機、英語、十項基本功等合格證書。學生專升本率和就業率位居全市首位,多次受到德州學院的表揚。
2002年利用師范的部分閑置資源,招聘教師,創辦了民辦初級中學——洛北中學,適度發展,現有20個班,實行封閉式、小班額、寄宿制、配餐制、低收費,質量效益雙豐收,05、06年中考成績均為臨邑縣第一名,被民政部評為全國民辦非企業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
三、突出重點,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全力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
1、名師戰略:投入50萬元,支持中青年教師進修學習,15人取得碩士學位,32人取得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繼韓軍之後,徐治華、唐秀華又相繼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孫玉萍獲全國說課一等獎,劉俊秀、張翠萍老師獲省優質課一等獎,孫衛老師獲省優秀科研論文一等獎。
2、 科研興校戰略:李安峰老師主持的國家級科研課題——《微型化學實驗與創新教育的研究》已於2005年成功結題;李天銀主持的國家級課題——《中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異同比較研究》於今年通過鑒定。目前,仍有1個國家級、4個省級課題正在進行中。一個學習型、科研型、創新型校園逐步形成。
3、 品牌戰略:自05年開始培植和打造藝術教育品牌,初見成效。在全國師范院校師生書法大賽中,該校獲團體一等獎,是唯一獲得全國書法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的學校,周吉東老師獲園丁一等獎,20多名學生獲得一、二、三等獎。劉金術老師幾年來在國家、省級報刊上發表美術作品110多篇。今年5月學校成立藝術團,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多次巡迴演出,學生自編自演的小品《圓夢》,使縣委書記和許多縣鄉領導、觀眾感動得流淚。信紅霞老師表演的一勾勾劇目《王小趕腳》被中央電視台播放。在9月「八榮八恥」大型歌詠比賽中,該校榮獲全市二等獎、市教育系統一等獎、臨邑縣特等獎,受到市委領導和專家的贊賞。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涌現出了在山東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名師。其中,有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曾憲梓獎勵基金一等獎、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拔尖人才、省教學能手韓軍老師;有曾憲梓獎勵基金三等獎、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師德標兵、省教學能手徐治華老師;還有5人獲市級教學能手稱號,8人獲市優秀教師稱號,7人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三年來有400多篇論文在各級報刊發表或獲獎,如今一支師德高尚、教學能力強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已初步形成。
在德州市委、市府和市教委的正確領導下,臨師抓住機遇,迎難而上,辦學條件不斷改善。1998年起,僅用兩年時間,學校克服重重困難,先後籌資千萬元,建起了圖書樓、辦公樓、藝術樓、全面綠化美化了校園,並按省規范化學校標准購置了音、體、美器械和電教、圖書、實驗器材。2000年6月通過省教委驗收,成為德州市第一個「省級規范化師范學校」。

====================================================

1.職業學校一定都有分配,不過能分到心怡的工作,確實是要看運氣的。
2.專業方面建議細看該校校網。
3.若分數自信的話,建議還是讀師范。

最後希望你能上你喜歡的學校 讀你喜歡的專業!!

職業學校都有職業分配
追問:
大哥你好像搞錯了 是德州科技職業學院 不是德州職業技術學院
回答:
哦,也差不多了,你也可以打電話問一下,或者自己去問問

H. 德州臨邑縣有多少高中

德州臨邑抄縣目前只有一所有襲高中部的中學,臨邑第一中學。
臨邑第一中學,位於臨邑縣恆源南路,佔地面積 500餘畝,建築面積近 5 萬平方米。學校硬體設施齊全,教學環境優美,擁有教學樓、辦公樓、圖書實驗樓、教職工宿舍樓、學生公寓、學生餐廳和高標準的體育場。
臨邑一中以常規管理規范化、教育評價科學化、素質教育經常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校園建設園林化的辦學目標,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教育質量優秀單位」、「山東省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十佳優美校園」、「山東省體育鍛煉達標先進單位」。

閱讀全文

與臨邑老年公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報告上的血清蛋白是什麼 瀏覽:747
怎麼誇對方捐助養老院修建 瀏覽:948
老人在哪裡發視頻 瀏覽:899
成語長壽 瀏覽:263
寫孝敬父母的故事作文 瀏覽:311
養老金怎麼一直不更新時間 瀏覽:916
老人一般做什麼體檢 瀏覽:679
9養老金 瀏覽:411
鐵西區老年活動中心電話 瀏覽:286
世界上最長壽狗是多少歲 瀏覽:453
50歲熟女要搞我 瀏覽:407
失去兒女的老人怎麼稱呼 瀏覽:667
用計算基數怎麼算養老金 瀏覽:391
80歲老人倒睫毛如何治療 瀏覽:565
報考軍校體檢表在哪裡領 瀏覽:421
教師中的工人退休年齡是多少錢 瀏覽:301
50歲用日本牌子護膚品 瀏覽:126
老師60歲生日策劃 瀏覽:14
在廣州20年工齡退休後有多少工資 瀏覽:343
鎮江養老保險補繳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