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哪些姓徐的大人物
三國:曹魏大將徐晃、謀士徐庶;唐朝:徐敬業;五代:徐鉉;明朝:開國大將徐達、旅行家徐霞客、科學家徐光啟、徐渭;清朝:徐錫麟;近現代:大畫家徐悲鴻、徐向前元帥、徐海東大將。
⑵ 歷史上姓徐的有那些名人
中國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偃王 徐福 徐渭 徐光啟 徐霞客 徐敬業
徐建寅 徐達 徐淑 徐天德 徐大春 徐安真
徐陵 徐稚 徐訪
中國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繼畲 徐世昌 徐潤 徐樹錚 徐悲鴻 徐志摩
徐邦道 徐慶璋 徐壽 徐建寅 徐錫麟 徐用儀
徐廣縉 徐壽朋 徐桐 徐國泰 徐宗漢 徐培添
徐仁鑄 徐進炲 徐勤 徐紹楨 徐致靖 徐延旭
徐有壬 徐希顏 徐耀 徐靜仁 徐振鵬
徐驤
中國現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特立 徐向前 徐海東
http://predflag.51.net/mingren.htm
太多了
http://..com/question/7025187.html
-----------------
另
徐 和:(生卒年待考),著名漢後期黃巾起義首領。
徐 堅:(生卒年待考),字元固,湖州人。著名唐朝文學家。
徐樹錚:(公元1880~1925年),字又錚,江蘇蕭縣人(今浙江杭州蕭山),北洋皖系政客,曾在段祺瑞內閣擔任陸軍次長,徐錫麟:(公元1873~1907年),字伯蓀,別號光漢子,山陰東浦人(今浙江紹興)。著名民主革命先驅。
徐 潤:(公元1838~1911年),又名以璋,字潤立,號雨之,別號愚齋。拱北北嶺村人(今廣東珠海)。著名清朝時買辦。
徐 干:(公元170~217年),字偉長,北海郡人(今山東昌樂)。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徐 渭:(生卒年待考),山陰人,傑出的文學家,書畫家,自稱書法天下第一,長於行草。
徐 鉉:(公元916~991年),字鼎臣,揚州廣陵人(今江蘇揚州)。著名五代末宋初文學家。
徐 鍇:(公元920~974年),字楚金,徐鉉之弟,著名五代末宋初文字學家,文字訓詁學家。世稱「小徐」。
徐圓朗:(生卒年待考),山東兗州人。徐圓朗在隋朝末期亡命為群盜
徐霞客:(公元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著名明朝地理學家、旅行家、游記文學家。
徐 達:(公元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鳳陽臨淮人(今安徽鳳陽)。著名明朝開國將領。
徐光啟:(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松江人(今上海)。著名明末政治家、科學家。
徐 淑:(生卒年待考),隴西人,東漢著名女詩人。
徐 稚:(公元97~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縣北瀝徐村人(今江西南昌),最終沒有做官,時稱「徐州高士」。
徐安真:(生卒年待考),中唐時期重臣。
徐世績:(公元594~669年):字懋功,後獲賜李姓,又避李世民諱,改名李績,離狐人(今山東東明東北部)。
徐世昌:(公元1855~1939年),字卜五,號菊人,又號濤齋,著名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洋政府總統。
徐致靖:(公元1826~1918年),字子靜,江蘇宜興人。著名清朝末年維新變法領導者之一。
徐至展:(生卒年待考),物理學家。江蘇常州人。著名激光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光憲:(公元1920~今),浙江紹興人。著名量子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悲鴻:江蘇省宜興人,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尤擅畫馬。
徐特立:(公元1877~1963年),原名懋恂,湖南長沙人。著名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
徐向前:(公元1901~1990年),原名徐象謙,字子敬。山西五台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
徐海東:(公元1900~1970年),湖北黃陂徐家橋村人(今湖北大悟)。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大將。
徐立清:(公元1910~1983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斌洲:(公元1912~1996年),湖北黃安人(今湖北紅安)。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 明:(公元1916~1985年),原名徐銳,黑龍江阿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
徐 信:(公元1921~今),原名徐連晨,河北靈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徐 斌:(公元1920~2002年),四川達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介藩:(公元1901~1983年),原名徐齊邦,安徽固鎮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文禮:(公元1920~1977年),雲南宣威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文烈:(公元1909~1976年),又名何坤,雲南宣威板橋鎮大堡村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立行:(公元1911~1985年),原名俞獻誠,上海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光友:(公元1917~2003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光華:(公元1913~今),江西贛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體山:(公元1914~1968年),安徽霍丘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其孝:(公元1914~1997年),湖北麻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其海:(公元1913~1984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明德:(公元1916~今),湖南新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徐國夫:(公元1914~2004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國賢:(公元1916~2000年),江西蓮花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國珍:(公元1912~1993年),甘肅天水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紹華:(公元1910~1978年),原名徐光,湖北黃安人(今湖北紅安)。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德操:(公元1913~1974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永清:(公元1938~今),原名徐觀榮,浙江建德人。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上將。
徐惠滋:(公元1932~今),山東蓬萊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徐世平:(公元1925~今),江蘇沭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中將。
徐自強:(公元1938~今),浙江諸暨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芳春:(公元1927~今),山東淄博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春陽:(公元1925~今),原名徐錫驪,山西晉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鍾祥:(公元1927~1990年),河北博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根初:(公元1943~今),上海南匯區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水香:(公元1938~2001年),湖北通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
徐莉莉:(公元1952~今),女,山東濟南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徐永昌:(公元1887~1959年),字次辰,山西崞縣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徐源泉:(公元?~今),湖北黃崗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
徐培根:(公元?~今),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
徐煥升:(公元?~今),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空軍上將。
徐一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甘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試驗基地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必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東海艦隊某基地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共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福建基地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同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後勤部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執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指揮學院副院長。1990年晉升。
徐阿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某試驗基地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宏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廣州基地政治部主任,上海基地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忠貴:(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青島基地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國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青島基地政治部主任。1992年晉升。
徐壽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某基地政治部主任。1990年晉升。
徐聽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建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寧波基地政治部主任。1990年晉升。
徐洪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東海艦隊副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彥鵬:(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潛艇基地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敬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湛江基地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培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湛江基地司令部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 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指揮學院訓練部部長。1990年晉升。
徐水香:(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北京軍區空軍副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文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成都軍區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心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俊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濟南軍區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銀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理工大學副校長兼氣象學院院長。2000年晉升。
徐傳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第七航空軍政治部主任。1990年晉升。
徐金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沈陽軍區空軍裝備部部長。1990年晉升。
徐 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國防科技大學教授。1990年晉升。
徐克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國防科工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1990年晉升。
徐宗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1990年晉升。
徐濱士:(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裝甲工程學院教授。1990年晉升。
徐國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湖南省武警總隊政治委員。1996年晉升。
徐貴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武警後勤部政治委員,武警副政治委員。
徐田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武警總隊政治委員。2001年晉升。
徐兆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江蘇省武警總隊總隊長,陝西省總隊總隊長。
徐德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重慶市武警總隊政治委員。1998年晉升。
徐鍾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川鄂邊區綏靖公署高參。
徐庭瑤:(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裝甲兵司令官。
徐景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十二集團軍副總司令。
徐會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五戰區政治部主任。
徐 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整編第七十六師師長。
徐啟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十兵團司令官。
徐祖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徐紹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防部高參。
徐築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總統府「侍衛長。
徐博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三軍大學戰爭學院院長。
徐樹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二十軍副軍長兼政治部主任。
徐遠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軍事統計調查局西南站處長。
徐經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陝南行署主任。
徐振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山東省保安第六旅旅長。
徐日政:(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整編第八十四師一六一旅旅長。
徐亞雄:(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七十三軍十五師副師長。
徐稚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陝西省保安司令部參議。
徐中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國防部青年救國團滬浦義勇總隊總隊長。
徐積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二○五旅旅長。
徐以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南京中央訓練團團員。
徐建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國防部青年救中國國民革命軍浙皖邊區縱隊副司令。
徐繼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一二三軍三三四師師長。
徐其昌:(生卒年待考),著名陸中國國民革命軍軍少將,第六十一軍六十六師師長。
徐台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海軍少將,台灣省海軍陸戰隊副司令官。
徐旭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空軍少將,台灣省空軍總部政治作戰部副主任。
徐材霖:(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後備役司令部動員處處長。
徐炳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後勤署副署長。
徐榴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三軍參謀總長禮賓接待室主任。
徐 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行政院國家安全局」處長。
徐雲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國防部」部員。
⑶ 姓徐的有哪些名人
徐錚(愛情呼叫轉移 主演)
徐路(在 情深深雨蒙蒙 里演可雲的那個)
徐志摩 詩人
徐霞客 地質學家
徐達 明朝大將
徐武亭 哲學家
徐懷鈺 徐靜蕾 徐若瑄 藝人
徐向前 軍事家
徐特立 政治家
徐悲鴻 畫家
徐熙媛、徐熙娣 藝人
徐嘉良 歌手
徐肖冰 攝影師
徐克 導演
徐帆 演員
徐婕兒 歌手
徐偃王
周穆王時徐國之子爵諸侯,以仁義治國,因得朱弓矢,以為天瑞,遂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從之者三十六國,穆王令楚伐之,偃王愛民不戰,遂為楚敗。
徐福
秦時方士,字君房。生卒年不詳。始皇聞東海祖洲有不死之葯,遣福乘樓船,載童男女各三千人往求之,去而不返。或作「徐市」。
徐敬業
唐徐績之孫,有勇名,屢從績征伐,襲英國公爵,坐事貶柳州司馬。後與駱賓王等共討武後,兵敗,為其部下所殺
徐 淑:東漢著名女詩人,甘肅臨洮人。
徐 擀:漢末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山東濰坊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中論》
等。
徐光啟:明代傑出科學家,上海徐家匯人。
徐 渭:明代傑出文學家、書畫家
徐錦江:香港演員
徐庶 三國著名謀臣
徐會春 國民黨少將師長 抗日將領 (國民黨九千將領)有他的名
徐筐迪上海市長
徐昭佩 南朝貴妃 就是「徐娘半老」這個成語起源的那個
徐晃 三國名將
徐少強 香港藝人
徐寧 水滸金槍手
⑷ 說出歷史上姓徐的名人,越多越好
1、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
⑸ 徐氏家譜字輩大全
徐氏家普分開,各個地方都不一樣。我是貴州思南的,周邊徐氏字輩都不一樣。
⑹ 徐姓名人有哪些
三國曹魏大將--徐晃
隋唐瓦崗寨大將--徐茂公
唐朝反武則天的--徐敬業
明初第一名將--徐達
明代內閣首輔--徐階
明朝才子--徐渭
明代旅遊家--徐霞客
明末科學家--徐光啟
民國詩人--徐志摩
民國畫家--徐悲鴻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馬功勞,因此在 論功行賞時,伯益的兒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國。因若木首封徐國,其後代便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
徐偃王:若木之後的三十二代是徐偃王,由於他愛護百姓,施行仁政,結果不僅徐國,連周圍三十幾個諸侯國都非常擁戴他。適逢當時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於遊玩打獵,徐偃王起了代周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車適時趕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見,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犧牲 ,於是棄國出走於彭城(今江蘇徐州)一帶的山中,由於他深得民心,跟他進山的百姓數以 萬計。周天子獲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為感觸,於是便讓偃王之子繼續治理徐國。
徐福:秦朝方士,相傳他因到東海為秦始皇采長生不死葯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為日本人的祖先。
徐淑: 隴西(郡治今甘肅臨洮南)人,東漢著名女詩人。
徐幹(171-217) 字偉長,北海(今山東濰坊市)人,又善辭賦,能詩,後人輯有《徐偉長集》。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學,潛心典籍。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幹閉門自守,窮處陋巷,不隨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數年後,因病辭職,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後又授以上艾長,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論》,曹丕稱贊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與吳質書》)其情詩《室思》也寫的一往情深。 又善辭賦,能詩,後人輯有《徐偉長集》。
徐樨:漢朝人。江西南昌名士,台灣的徐氏家族,多以徐樨為太上始祖。
徐庶:潁川(今河南禹州)人,三國時名臣,曾走馬薦諸葛,因其母為曹操 所挾執,入曹營後,一言不發。
徐榮:漢中郎將。初隨董卓,長沙太守孫堅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榮、李蒙四齣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及堅移屯梁東,又為榮所敗,復收散卒進屯陽人。後曹公軍進至滎陽汴水,遇榮,與戰,公兵敗。後卓誅,榮侍漢。永漢三年,卓余黨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司徒王允聞之,乃遣卓故將榮、胡軫擊之於新豐。榮戰死,軫以眾降。
徐盛:漢朝末期一直到三國時代的吳國武將,兒子為徐楷。避亂於吳依靠孫權,為別部司馬,領兵從討,數有功,遷建武將軍,領廬江太守。破劉備,進遷安東將軍封羌湖侯。
徐晃:三國時期曹魏將領。
徐志摩`徐悲鴻`徐向前`徐光啟丶徐向前`徐浪`徐光啟丶徐晃
⑺ 姓徐的名人
1、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馬功勞,因此在 論功行賞時,伯益的兒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國。因若木首封徐國,其後代便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
2、徐偃王:若木之後的三十二代是徐偃王,由於他愛護百姓,施行仁政,結果不僅徐國,連周圍三十幾個諸侯國都非常擁戴他。適逢當時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於遊玩打獵,徐偃王起了代周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車適時趕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見,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犧牲 ,於是棄國出走於彭城(今江蘇徐州)一帶的山中,由於他深得民心,跟他進山的百姓數以 萬計。周天子獲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為感觸,於是便讓偃王之子繼續治理徐國。
3、徐福:秦朝方士,相傳他因到東海為秦始皇采長生不死葯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為日本人的祖先。
4、徐淑: 隴西(郡治今甘肅臨洮南)人,東漢著名女詩人。
5、徐幹(171-217) 字偉長,北海(今山東濰坊市)人,又善辭賦,能詩,後人輯有《徐偉長集》。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學,潛心典籍。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幹閉門自守,窮處陋巷,不隨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數年後,因病辭職,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後又授以上艾長,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論》,曹丕稱贊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與吳質書》)其情詩《室思》也寫的一往情深。 又善辭賦,能詩,後人輯有《徐偉長集》。
6、徐樨:漢朝人。江西南昌名士,台灣的徐氏家族,多以徐樨為太上始祖。
7、徐庶:潁川(今河南禹州)人,三國時名臣,曾走馬薦諸葛,因其母為曹操 所挾執,入曹營後,一言不發。
8、徐榮:漢中郎將。初隨董卓,長沙太守孫堅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榮、李蒙四齣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及堅移屯梁東,又為榮所敗,復收散卒進屯陽人。後曹公軍進至滎陽汴水,遇榮,與戰,公兵敗。後卓誅,榮侍漢。永漢三年,卓余黨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司徒王允聞之,乃遣卓故將榮、胡軫擊之於新豐。榮戰死,軫以眾降。
9、徐盛:漢朝末期一直到三國時代的吳國武將,兒子為徐楷。避亂於吳依靠孫權,為別部司馬,領兵從討,數有功,遷建武將軍,領廬江太守。破劉備,進遷安東將軍封羌湖侯。
10、徐晃:三國時期曹魏將領。
隋唐瓦崗寨大將--徐茂公(可以看《隋唐英雄傳》);
唐朝反武則天的--徐敬業(徐茂公的孫子);
明初第一名將--徐達(很熟悉吧);
明代內閣首輔--徐階(幹掉嚴嵩的那位大哥,張居正的老師);
明朝才子--徐渭(可以看《明朝那些事兒》);
明代旅遊家--徐霞客(很多地方都有他的足跡)
明末科學家--徐光啟(翻譯了《幾何原理》,喜歡種糧食);
民國詩人--徐志摩(輕輕的走了那位);
民國畫家--徐悲鴻(很會畫馬,很經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徐向前(很熟悉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徐海東(打仗很有一套);
現在那位名人--徐靜蕾(應該知道的);
⑻ 中國古代姓徐的名人有那些
有:徐浩、徐庶、徐壽輝、徐賁、徐霞客、徐乾等。
1、徐浩
徐浩(~783), 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唐代書法家。
少舉明經,肅宗時,授中書舍人,四方詔令,多由徐浩所書。後進國子祭酒,歷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封會稽郡公。著有《論書》(又稱《法書論》)1篇。徐浩擅長八分、行、草書,尤精於楷書。
2、徐庶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贊。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3、徐壽輝
徐壽輝(1320年—1360年),一名真一,又作真逸,又名徐貞元,蘄州羅田縣(今湖北黃岡市羅田縣)人,紅巾軍天完政權領袖。
賣布出身。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與鄒普勝等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利用白蓮教聚眾起義,也以紅巾軍為號。十月,攻佔蘄水(今浠水),他被擁立為帝,國號天完(一說大宋)。
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貧」等口號發動群眾先後攻佔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眾至百萬。
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軍打敗,蘄水失陷,退入黃海梅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將陳友諒殺死於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後明玉珍追尊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4、徐霞客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5、徐幹
徐幹(170年-217年),字偉長,山東壽光人,漢末文學家、詩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辭賦、政論著稱。代表作:《中論》《答劉楨》《玄猿賦》。
著作有《中論》,對歷代統治者和文學者影響深遠。
徐幹一生,以「清玄體道」著稱。在創作方面,則以詩、賦、散文見長。詩歌今存3篇,都是五言詩。今存徐幹作品,沒有《公宴》、《斗雞》之類酬應之作,這也是他有別於其他建安作家之處。徐幹詩歌成就不高,鍾嶸《詩品》把他列入下品。
雖鍾嶸貶抑過甚,而從干今存之詩看,較王粲、劉楨亦稍遜。干詩大部散佚,今存10首(見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上),而以《室思》6首和《答劉楨》較為出色。
《室思》設為思婦之詞,共六章,寫一位婦女對遠行不歸的丈夫的懷念:「端坐而無為,彷彿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以至「展轉不能寐」,幻想乘鴻鸞之羽飛到丈夫身邊,與之相會。
有時又擔心丈夫「重新而忘故」,在外另有新歡。全詩情致繾綣,心理刻畫細膩,十分委婉動人。《答劉楨》則語言渾朴,感情真摯,亦為佳作。
⑼ 姓徐的祖宗是誰
徐姓
一、姓氏源流
徐姓源出有三:
1、出自贏姓,是顓頊帝玄孫伯益之子若木之後裔。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時被封於徐,建立徐國。周穆王時至32世孫徐君偃,頗得百姓擁護,國力日益強大。當時周穆王喜歡巡遊四方,以致國政無人管理,徐君偃就產生了代周為天子的想法,自稱徐偃王,率各國聯軍向周進攻,穆王得知,乘造父駕的車,一日千里回到周都,派出大軍前去鎮壓。徐君偃不忍讓生靈塗炭,於是主動收兵,棄國出走,躲到彭城(今徐州)一帶的深山中。周穆王打敗徐偃王後,因見他在當地深得人心,便封他的子孫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公元前512年,徐國被吳國所滅,徐子的後代便以國為姓,稱徐氏。
2、傳說,周公長子伯禽,受封於魯國,分到了「殷民六族」,即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上古時代,就已有徐氏。
3、改姓為徐。五代時,李升改姓徐,其後代亦稱徐氏。
二、遷徙分布
遠古時期若木被封的徐國,位於今安徽鳳陽縣北部一帶,這是徐姓的最早發源地。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國滅亡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大家族了。其後他們紛紛向北方遷徙。東漢以前已有徐氏再遷播到今天的甘肅省境內。也就是說,在漢朝的時候,徐姓已經遷播於北方的廣大地區。徐姓大舉南遷始於魏晉時,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又有了進一步的繁衍。宋末,徐姓人再由江西石城縣遷福建汀州等縣。元時,徐姓主要繁衍於廣東的豐順、海豐、梅縣、博隆及潮州的南坑。總之,徐姓在秦漢的時候主要分布在我國黃河下游地區,尤為山東繁衍得最為旺盛。從魏晉至唐代,徐姓主要繁衍於淮河及長江下游大部分地區,宋以後,便分布於廣大江南地區了。
三、歷史名人
徐 淑:東漢著名女詩人,甘肅臨洮人。
徐 擀:漢末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山東濰坊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中論》
等。
徐 達:明代名將,安徽鳳陽人。隨朱元璋打天下,佐朱元璋建立明朝,被封魏國
公,死後追封為中山王。
徐光啟:明代傑出科學家,上海徐家匯人。研究范圍廣泛,以農學、天文學、數學較
為突出。著有《農政全書》,主譯《崇禎歷書》,譯著《幾何原本》等。
徐 渭:明代傑出文學家、書畫家,字文長,浙江紹興人。自稱書法天下第一, 長於
行草。擅長水墨花竹、山水、人物。著有《徐文長全集》、《南詞續錄》
等。
徐霞客:明代傑出的旅行家和游記文學家,江蘇人。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其觀察所
記,按日記載,死後編輯而成《徐霞客游記 》。
徐悲鴻:近代傑出畫家、美術教育家,浙江宜興人。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
尤以畫馬馳譽中外。
徐志摩:浙江海寧人,新月派詩人,主編有《詩刊》、《新月》等文學刊物,是新月
派詩風的代表。
⑽ 姓徐的歷史名人有哪些啊
徐 淑:東漢著名女詩人,甘肅臨洮人。
徐 擀:漢末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山東濰回坊人。答「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中論》
等。
徐 達:明代名將,安徽鳳陽人。隨朱元璋打天下,佐朱元璋建立明朝,被封魏國
公,死後追封為中山王。
徐光啟:明代傑出科學家,上海徐家匯人。研究范圍廣泛,以農學、天文學、數學較
為突出。著有《農政全書》,主譯《崇禎歷書》,譯著《幾何原本》等。
徐 渭:明代傑出文學家、書畫家,字文長,浙江紹興人。自稱書法天下第一, 長於
行草。擅長水墨花竹、山水、人物。著有《徐文長全集》、《南詞續錄》
等。
徐霞客:明代傑出的旅行家和游記文學家,江蘇人。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其觀察所
記,按日記載,死後編輯而成《徐霞客游記 》。
徐悲鴻:近代傑出畫家、美術教育家,浙江宜興人。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
尤以畫馬馳譽中外。
徐志摩:浙江海寧人,新月派詩人,主編有《詩刊》、《新月》等文學刊物,是新月
派詩風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