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人家有糖尿病有什麼症狀

老人家有糖尿病有什麼症狀

發布時間:2021-01-26 20:01:12

⑴ 糖尿病是一種老年人中很常見的疾病,得了糖尿病都有哪些症狀


糖尿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它主要是由於生活習慣以及遺傳性的一些因素而導致的,目前我國糖尿病群體非常龐大,因此做好糖尿病的提前防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身患糖尿病,因而沒有提前引起重視,導致延誤了病情,那麼糖尿病主要有哪些症狀呢

糖尿病有常見五個症狀1、飲水量顯著增多

糖尿病早期經常表現有口渴的症狀,病人經常會不由自主的多喝水,同時在尿液中能測到尿糖的排放,特別是對於一些身患叫嚴重糖尿病的病人來說,表現更為明顯一些。

因此大家如果在平時經常感到口乾口渴,同時喝水量與往常相比有顯著增多的話,應當懷疑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糖尿病並非一種不可治療的疾病,結合胰島素干預治療等手段,經過一段時間合理的身體鍛煉和飲食控制,大部分糖尿病人都能夠將血糖維持在一個較好的水平。但大家對於糖尿病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有很多並發症都是由於糖尿病而導致的,因此對於糖尿病全程有效的控制是非常關鍵的。

⑵ 老年糖尿病有哪些特點

在臨床工作中,常會遇到放任型緊張型兩種傾向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1.老年糖尿病絕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流行病學資料表明,
2型糖尿病患病率隨增齡而上升。國外報告,65歲以上人群的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減低(IGT,即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毫摩爾/升)的患病率為10%~20%。
2.老年糖尿病多數起病緩慢多無症狀,往往由於常規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血糖或尿糖時發現。
3.部分老年糖尿病以並發症為首發表現如高血糖高滲狀態,心、腦血管意外以及視力改變等。
4.少數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其他表現如體溫低、多汗、神經性惡病質、肌肉萎縮和認知功能減退等。老年糖尿病治療的注意事項
1.老年糖尿病的治療原則與一般成人糖尿病相似,但應考慮到老年人的特點。
2.老年糖尿病多數病情較輕。因此,如單純飲食和運動治療血糖控制達不到目標者,在選擇口服降糖葯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老年人隨年齡增長多器官功能減退,伴腎、心、肺、肝功能不全者,忌用二甲雙胍。
(2)有心功能不全者避免使用噻唑烷二酮類葯物。
(3)避免首先選用作用強且作用持續時間長的磺脲類降糖葯
,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4)可選擇α-糖苷酶抑制劑,或小劑量、作用溫和、半衰期短的胰島素促分泌劑,根據血糖變化調整劑量。
因為老年人對低血糖耐受性差,後果嚴重,因此在治療中重點是避免低血糖的發生,而非強化治療控制血糖。血糖控制目標應遵循個體化原則,可略寬於一般人。特別是對年齡大於80歲的高齡老人。

⑶ 老年人糖尿病症狀有哪些

糖尿病已抄是老年人 的多發病、常見病,同時糖尿病及其並發症已成為繼痛症、心血 管及腦血管疾病之後的主要死亡原因,已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問 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Ⅱ型糖尿病: Ⅱ 型糖尿病為非胰島素依賴型,這類病人體內胰島素相對缺乏,多在中老年期發病,病情較穩定,很少發生酮症酸中毒;I型糖尿 病為胰島素依賴型,這類病人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必須補充胰 島素才能控制病情,多於青少年時期發病,病情不穩定,易發酮 症酸中毒代孕價格。 表現不典型的: 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少是糖尿病的典型臨床表現。但是老年糖尿病人常無典型的三多症狀陽痿。其原 因有二:一是因為老年人口渴中樞不如年輕人敏感,不容易出現 口渴多飲;二是因為老年人常伴有腎動脈硬化、腎臟老化、腎小 球濾過率減低,而使老年人腎糖閾較年輕人高,血糖輕度增高時 不出現明顯的多飲、多尿症狀。 以上就是對於老年人糖尿病症狀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除此這外專家還提醒廣大老年患者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特別注意。

⑷ 家裡的老人有糖尿病應該注意什麼

控制血糖(高了低了都不行,要注意監測,美國糖尿病人一年都測三四百次專血糖)合理飲食(控制飯屬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適當鍛煉,防治糖尿病的並發症(視網膜、腎、心血管及周圍神經病變,這些並發症很可怕的)最關鍵就是要能控制住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現並發症,這些並發症很多時候都不可逆轉,到時候就不好辦了,所以這時候就不要怕麻煩,多了解些醫學常識,從日常生活做起。
一句話,最關鍵是控制血糖,高血糖的毒性可以損害全身的血管和神經,只有控制住血糖才能防止並發症進一步進展,還有就是控制血壓,糾正脂代謝紊亂,這樣可以保護心臟和腎臟功能,抗血小板治療(如阿司匹林),改善微循環等。控制體重、戒煙,定期檢查腎功能和視力。控制血糖要注意防止低血糖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⑸ 如何知道老年人有糖尿病

主要症狀:多尿、多飲、消瘦。以及相應的並發症,如多見的白內障、瘙癢症等。
去醫院驗個血糖基本就可以知道有沒有問題了。

⑹ 老年人糖尿病都有哪些症狀

初步發生時可發現口渴多飲,多食善飢或食慾減退,進而感覺頭昏頭痛,容易疲倦,嗜眠,全身無力感,體溫不隱,面色萎黃,頻尿或夜間多尿,尿味異常,尿液表面呈油狀,體重突然減輕,血糖高,尿糖高等症狀.

⑺ 中老年人糖尿病有哪些症狀

1.一般糖尿病人的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體重減少。但中老年人患了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狀常不明顯,起病多數較緩慢,病情也較穩定,即呈穩定性糖尿病。

2.尿糖變化不典型。尿糖來自血糖,正常血糖濃度為80~120mg,如果升高超過180mg時,尿里就會出現糖。但中老年人由於一般都有腎動脈硬化,尿糖等症狀不明顯,有的甚至完全沒有尿糖,給診斷造成很大困難。因此,判斷中老年人糖尿病,不能單憑有沒有「三多一少」的症狀,更不能單憑有沒有糖尿來決定,必須經常做血糖常規檢驗,並注意全身症狀有沒有改變。這是老年糖尿病值得重視的一點。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等粥樣硬化,在中老年人中本來就比較多見,而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則出現得更早更嚴重些。可以說糖尿病的危害,主要不在於病的本身,而在於其並發病。據臨床觀察,約有70%的糖尿病人死於心血管並發症。近年來很注意糖尿病人的微血管病變,就是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在腎小球中最突出,眼睛視網膜病變也是微血管病的突出表現。其他還有老年性白內障等並發症,都會影響視力。

3.中老年人患糖尿病比較容易控制,相當一部分病人只要合理調節飲食就可以了,只有少數比較嚴重的老年糖尿病人需用降糖葯,20%的病人需用胰島素。

老年糖尿病人的治療,主要是控制血糖、血脂和體重,使之保持在正常水平,以防止發生並發症。

⑻ 老年人得糖尿病要注意什麼細節

有人認為老年人的壽命又不長了,不需要治療了,甚至於血糖很高也不採取積極措施。這是不對的。這樣不但會使慢性並發症(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加速發展,而且還可以引起嚴重的急性並發症(高滲性昏迷、酮症酸中毒),招致死亡。

由於人類壽命的不斷延長,糖尿病得以有效控制者可以長壽,有的可以活到85歲以上。而60歲進人老年期得病者也可以因控制較差而發生嚴重並發症早亡。因此,糖尿病的治療不應受年齡限制,應與中青年一樣積極治療,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且使其長期保持下去。

但要注意,對老年糖尿病人進行有效的控制時常有低血糖反應。低血糖對老年人危害較大,因此對老年糖尿病的治療既要做到較好的控制血糖,又要防止低血糖反應。我們的經驗是採取寬松治療方案,即將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2mmol/L以下為標准。對較長時間飲食療法後,空腹血糖在8mmol/L以上,餐後2小時血糖未降至12mmol/L以下,且加強體育療法亦未能達到治療效果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降糖葯,具體治療措施如下:

1.飲食療法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老年糖尿病人中約有30%的患者只需要單純的飲食療法即可控制。飲食療法的原則是:

(1)既要飲食控制,又要營養充足,以保持理想體重。老年糖尿病人每天總熱量卡可按每公斤體重30卡左右估計。蛋白質每公斤體重1.0—1.5克,需要高蛋白者可高一些。碳水化合物每天200—300克(主食4-6兩)。脂肪要適量控制含飽和脂肪酸的攝人。

(2)肥胖者每日總熱量卡要低一些,以利於逐漸減少體重,達到理想體重後糖耐量往往會顯著改善。降低總熱卡逐漸減少體重可按下述公式:總熱量卡—250卡+30分鍾活動=逐漸降體重。
(3)老年人的飲食習慣難以改變,飲食治療應按病情、生活習慣、體力消耗及經濟條件個別制定。應使病人能充分理解飲食控制的重要性並能主動配合自己掌握。

(4)對伴有高脂血症者,根據血脂情況掌握,如膽固醇增高者應予低膽固醇飲食;對高甘油二脂者,應以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為主。

(5)對應用降糖葯物者,飲食要適應於葯物治療,特別是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每天至少分成四餐吃,即睡前加餐一次。

2.運動療法

運動可以降低血糖,能改善心血管狀況,降低血壓、血脂,又能改善心理狀態。但運動療法不能操之過急,應以輕度活動開始,根據耐受能力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不要超過心肺及關節的耐受能力。

3.口服葯物療法

目前口服降糖葯有兩類:

一類為磺脲類降糖葯,這類葯物主要作用是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還可增加肝糖原的儲備和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而使血糖下降。第一代磺脲類代表葯物為D860,此類葯物幾乎完全由腎臟排出,老年人不適用,特別是有腎功能不全的老人禁用;近年來第二代磺脲類葯物已相繼問世,如優降糖、達美康、美吡噠、克糖利、糖腎平等。此類葯物的特點有:

①作用強,劑量小,副作用低。

②兼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變學及有一定防止微血管病變等作用。

③糖腎平95%由膽道排出,應用於老年人特別是伴有腎功能不全者最適用。但優降糖50%由腎臟排出,且易引起低血糖反應,老年患者應用時應密切觀察。

另一類為雙胍類降糖葯:這類葯物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腸道回收葡萄糖和促進葡萄糖在組織中分解而起到降糖作用,常有消化道反應,其代表葯物為降糖靈、降糖片、二甲雙胍等。由於此類葯物副作用明顯,有些國家已不生產。但根據國內經驗,合理地應用療效還是不錯的,副作用也可減少,尤其是降糖片的副作用弱於降糖靈,作用也比降糖靈弱。

4.胰島素療法

(1)應用胰島素的指征:老年糖尿病95%以上為非胰島素依賴性的Ⅱ型糖尿病,一般說來不需要胰島素治療,但是臨床約有20%的老年糖尿病人飲食療法及口服降糖葯物不能控制,而需要用胰島素治療。老年糖尿病人應用胰島素指征如下:

①胰島素依賴性的1型糖尿病人。

②酮症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的糖尿病人。

③口服降糖葯物失效的Ⅱ型糖尿病人。

④合並感染、創傷、大手術、腦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應激情況時,即使原來口服降糖葯有良好效果,也要暫時使用胰島素治療。

⑤飲食療法不能控制,又不宜應用口服降糖葯的Ⅱ型糖尿病人。

(2)應用胰島素的方法:正常人每日分泌24—48個單位胰島素,故胰島素的應用劑量要低於此標准為宜,因為糖尿病人的胰島素分泌只是相對或絕對不足。在嚴格飲食控制的條件下,一般尿糖(+)加用胰島素4單位,血糖每高於正常50mg/dL(2.98mmol/L)增加胰島素2-3個單位。如飲食控制的不好或未控制飲食,則胰島素劑量應根據情況增加,短效與長效胰島素之比為2:1,每日三次劑量分配為: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當血糖尿糖接近正常時,胰島素劑量應偏小(按上述標准減去1/2-1/3),這樣會安全些。若餐後血糖高,選用短效胰島素每日3次或中效胰島素每日1-2次;若空腹血糖也高,可在早或晚加用長效胰島素。注射時間一般在餐前15-30分鍾,老年患者應注意夜間低血糖症。

(3)病情監測及控制標准:應用胰島素時的病情監測項目主要有尿酮體、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糖尿病「三多」症狀及低血糖症。

應用胰島素時的病情控制標准,目前國內尚無統一規定。1994年亞太地區規定的標準是空腹血糖<7.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及消除糖尿病症狀。應當注意的是對老年糖尿病的控制標准松一些為宜,我們多年來臨床經驗認為老年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標准,以空腹血糖<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2mmol/L為宜。因為老年人不像年輕人那樣能耐受低血糖。

(4)影響胰島素作用的因素:

①飲食。當胰島素B細胞功能極差時,即基本上已無胰島素分泌,一旦飲食有了變化,血糖也隨之明顯變化。進食多,血糖就高;進食少,則發生低血糖。所以病人應做到定時、定量進餐。如發生飲食變化時,胰島素(也包括口服降糖葯)用量,用時應靈活掌握,既要做到控制高血糖,又要避免發生低血糖。

②活動。活動應定時、定量,根據胰島素作用時間和進餐情況選擇活動量和時間。如個別病人餐後1—2小時的血糖高,稍加胰島素又在3—4小時發生低血糖。此時可在胰島素不變的情況下,餐後1—2小時進行一定時間的活動,即可使血糖正常。

③老年糖尿病人絕大多數為非胰島素依賴型,大多自身有一定的胰島素分泌能力,此時如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葯劑量稍大,則易發生低血糖。另外,因為老年人常有腎功能減退,胰島素從腎臟排出和分解減少,胰島素作用增強易發生低血糖。

5.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的治療

血糖高於27.8mmol/L,常超過33.3mmol/L(600mg/dL),血漿滲透壓≥320mosm/L,血鈉>145mmol/L,進行性意識障礙伴嚴重脫水,酮體陰性或弱陽性,即可診斷。

(1)迅速補液:當血鈉>145mmol/L,血漿滲透壓≥320mosm/L(血漿滲透壓估計公式:2(Na+K)+血糖mmol/L)時,輸人生理鹽水,補液量可先按體重10%—15%估汁,前4小時補人總量的1/2,其餘在24小時輸完,在總液體中應有400—800ml血漿,低分子右旋糖酐亦可,有利於維持血壓及防止腦水腫。

(2)小劑量胰島素:短效胰島素4—6u/h靜點,當血糖降至14mmol/L時,可用葡萄糖或葡萄糖鹽水(胰島素與葡萄糖比例為1u:4g),在治療過程中每2-4小時測血糖1次。如用大劑量胰島素,使血糖及血漿滲透壓下降過快,則可使水迅速向細胞內轉移,而導致腦水腫、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低血糖等。

(3)當患者4—6小時少尿或無尿時,應考慮到發生了腎功能不全,可給速尿。

(4)積極治療誘發疾病、伴發疾病及並發症,特別是感染以及電解質紊亂、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腦血管意外等。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療

(1)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關鍵。因為胰島素不僅能增加葡萄糖利用,還能抑制游離脂肪的釋放,抑制游離脂肪酸在肝內轉變成酮體,所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應首選胰島素治療。關於胰島素的應用方法,近年來的研究證實,治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小劑量普通短效胰島素4—6u/h肌注或靜脈點滴具有與大劑量同樣的效果,而且可以減少低血糖、低血壓、腦水腫、腎功能衰竭等並發症的發生。如果胰島素人液體治療6小時,血糖水平仍不下降,則應考慮可能有胰島素抵抗,可將每小時胰島素劑量加倍,直到血糖降至13-14mmol/L,然後改用5%葡萄糖鹽水或5%葡萄糖液加胰島素治療之。

(2)補充液體:由於高血糖、高酮體所引起的高滲透性利尿失水,及水攝人量少,加之嘔吐、腹瀉等所致的脫水,應靜脈補給生理鹽水、消化道補水,當血糖降至13—14mmol/L時,可用5%葡萄糖液靜脈輸人,至於補液多少及補液速度應根據患者的脫水程度、心臟情況及年齡而定。在補液同時應注意糾正電解質平衡。

(3)抗感染: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常在感染等應激情況下誘發,因此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

7.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治療

此並發症比較少見,但當老年Ⅱ型糖尿病人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病、腎臟疾病或肺疾患者,由於心排血量降低、血壓下降、組織缺氧狀態下,出現呼吸深快、意識模糊、昏迷、血pH<7.35,血乳酸>5mmol/L、尿酮體陰性時,即可診斷。

(1)除去誘發因素:立即停用雙胍類降糖葯糾正器官功能,改善缺氧,積極抗感染。

(2)糾正酸中毒:輸人5%碳酸氫鈉250-500ml,輸人量視血pH情況而定。同時應補充生理鹽水糾正脫水。

(3)胰島素治療:血糖>17mmol/L,每2—4小時靜點4-6u胰島素;血糖<11mmol/L,在靜脈滴人胰島素同時輸人5%葡萄糖液,防止低血糖。

(4)糾正電解質紊亂:特別在應用胰島素情況下,注意補鉀。

(5)血壓下降時,給升壓葯,宜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對微循環和腎血流量影響小的葯物。

⑼ 糖尿病有哪些表現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徵、由遺傳與環境兩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而導致的一種慢性、全身性的代謝性疾病。由於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以及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引起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異常,從而繼發水、電解質、酸鹼代謝的全面紊亂出現「三多一少」症狀。如果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好會引起急、慢性多種並發症的發生,危害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多食:由於血糖不能進人細胞,不能為細胞所利用,就會刺激大腦的飢餓中樞興奮而飢餓多食,使進食後沒有吃飽的感覺,於是進食次數和進食量都明顯的增多。在II型糖尿病的早期,由於高胰島素血症的關系,使血糖利用加快,而出現餐前的明顯飢餓感,甚至出現低血糖,這往往是II型糖尿病的首發症狀。

⑽ 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有什麼表現

發生於老年人的低血糖往往以神經缺糖症狀作為突出表現,如嗜睡、意識障礙、偏癱、癲癇樣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腦卒中」。健悅坊糖尿病人的「第三生活空間」:無症狀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當中也比較多見。

閱讀全文

與老人家有糖尿病有什麼症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歲生日訂幾層蛋糕好 瀏覽:869
女孩養老保險什麼時候交好 瀏覽:195
強制執行退休金規定出台 瀏覽:663
跳廣場舞可以預防老年痴呆 瀏覽:822
2018年昆明補發養老金 瀏覽:582
桂林養老金2020年每月增加多少 瀏覽:767
做入職體檢最後什麼時候去 瀏覽:878
退休人員公司補貼社保怎麼寫合同 瀏覽:902
大學普通體檢項目有哪些 瀏覽:179
衛龍體檢什麼 瀏覽:552
榮成養老公寓怎麼樣 瀏覽:742
靈活就業人員15年社保退休工資表 瀏覽:380
駕駛人體檢審核要多久 瀏覽:156
老婆不會孝敬老人 瀏覽:620
開封哪裡看老年痴呆 瀏覽:114
臨朐縣社保局退休人員 瀏覽:261
軍隊養老保險和地方有什麼區別 瀏覽:284
敬老院哭了 瀏覽:253
老人喝白醋有什麼危害 瀏覽:982
佛孝順父母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