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感謝老年大學老師的話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老師,父母是我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老師,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走進學校。從此,老師便走進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我們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個老師都是不同的,雖然老師是好的,但是也沒有一個老師是十全十美的。
他們不需要有漂亮的容貌,但一定要和藹的面對所有的學生;他們不需要有過多的話語,只要讓所有的同學感到大家庭的溫暖;他們不需要過多的贊美自己作為「父母」的好,而是以自己的每時每刻的做為駁得他人的尊敬;他們不需要任何回報,便無私的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傳遞給每一位學生……
他們應該是博學多才的人,可以在課堂上回答我們這些剛用眼睛去發現世界,剛用語言去述說世界,剛用文字去描繪世界………的幼稚兒童所提出的問題的人。把我們提出的問題回答得有理有據,讓我們明白得恍然大悟的人。
我們是一群無知的孩子,我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我們都有自己小小的夢想,也有那些「偉大」的理想,我們會把那些在大人的眼中非常幼稚的游戲重復的玩上萬次,也不會把那些在大人的眼中非常好玩的游戲玩一次。
我心中的好老師還要具有善於發現別人優點的眼睛,恰倒好處的發現、創造每一位學生的優點,讓學生去發現:「原來每一位老師都是那麼的平易近人。」然後以學生們對老師的信賴來鼓舞學生們朝自己真正的偉大理想而努力。我想一位好老師最應該具備的教學品質應該是有一顆熱愛教學,熱愛同學的心,這樣他們才會真正投身於他所熱愛的教學事業中,才能成為一位好老師。
我心中的好老師是我們值得尊敬的且讓人們感謝愛戴的。他們如海邊夜空中的燈塔,為徹夜未歸的漁夫照亮回家的道路;如人生道路中的指路人,為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中指明的方向……
B. 謝謝您,外婆作文六年級
在這十抄年裡,我有很多人要感謝。但有一個人,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她,就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位熱愛生活,充滿活力並且時尚的老太太,凡是認識她的人都稱她為「潮婆」。她學習英語,會上網聊天,在老年大學學習舞蹈,還組織了一個健身隊,帶領一幫老太太鍛煉身體。
外婆是一個非常能乾的人,她會做很多拿手菜,還會織毛衣。從小到大,她不知道為我織了多少件毛衣,不論是炎夏,還是寒冬,只要發現我的毛衣小了,就立刻開始工作。即使眼花了,脖子酸痛了,也從來不覺得辛苦。
那一個冬天的晚上,我突然發起高燒。外婆喂我吃過退燒葯後,整晚地抱著我,一會兒給我量體溫,一會兒喂我喝水,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我,一夜都沒有合眼。到了早上,我的燒終於退了,外婆的眼睛卻熬得紅通通的。
還記得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外婆把我送進校門,含著眼淚在外面看了很久,也不願離去。我知道她一定是怕我不適應,心疼我。
親愛的外婆,在你的呵護下我漸漸長大,而歲月的痕跡卻悄悄地爬上了您的額頭。我想對您說:「感謝您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感謝您對我付出的心血,我會越來越懂事,不惹您生氣,好好孝順您。」
謝謝你,我的外婆
C. 孝老感恩的故事
一、鄧小平贍養繼母 夏伯根是鄧小平同志的繼母。但鄧小平對夏伯根老人如同親生母親一樣地對待,一樣地敬重,一樣地關心照顧。和繼母所生的弟妹也相處得十分和睦。 鄧小平十分同情和體諒繼母出身貧寒的家世和一生的遭遇。夏伯根出身於嘉陵江上一個船工的家庭,是一個真正的貧苦人家,田無一壟,地無一分,她嫁給鄧小平的父親鄧紹昌後,生下第三個女兒鄧先群還不到一年,丈夫鄧紹昌便去世了。這對她來說是一個莫大的不幸。 夏伯根老人雖不懂政治,但一心認准了共產黨好。她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救過好幾名共產黨員的生命。 鄧小平對這樣一位正直、善良、勤勞、肯乾的繼母特別敬重和愛戴。15歲的鄧小平,當年順長江南下,走出重慶,走出四川。29年以後,鄧小平率領千軍萬馬前來解放大西南,又回到了四川,回到了重慶。四川解放後,鄧小平坐鎮重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書記,是中央下屬幾大行政區域之一的最高官員。這時的鄧小平已是45歲的中年人了。有了一個安穩的家庭後,鄧小平就准備承擔起贍養繼母的義務,讓夏伯根老人享受天倫之樂。 夏伯根老人聽說兒子回來了,興奮之極。她把大門一鎖,提著一個小包裹,坐上小船,就來到了重慶。她連家也不要了,田產和房產都不要了。從此,她和鄧小平一家住在了一起。 鄧小平調中央工作後,也把繼母一同帶到北京,使夏伯根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 夏伯根老人在跟隨鄧小平一家生活的這些年裡,鄧小平夫婦待她如親母,從不分你我,在飲食、衛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地照顧老人、安撫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夏伯根老人也同樣保持了勤儉持家的品德,盡可能幫助做一此輕便的家務活。鄧小平夫婦上班後,家和孩子就全交給她照看,解放後出生的鄧榕和鄧質方都是由她帶大的。她為鄧小平夫婦分擔了不少家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鄧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裡,夏伯根老人同鄧小平夫婦相依為命,熬過了艱難的歲月。他們三人的年齡加在一起在200歲以上。卓琳的身體不好,鄧小平為了照顧卓琳的身體,又不肯讓年事已高的繼母再承擔過重的家務,便獨身挑起了家務勞動的重擔,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臟活鄧小平都親自干。夏伯根老人也總是盡量多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以減輕兒子的負擔。她趁鄧小平夫婦去工廠勞動的時候,總是先把飯做好等著他們回來吃,不時幫助洗洗衣服,還為家裡養了一些雞。夏伯根老人能夠高壽,與鄧小平夫婦對她幾十年如一日的愛戴、敬重、關心、照顧是分不開的。 2、講個故事說「孝順」 話說一個冬日,一名大學畢業生應聘於一家公司。公司老總出乎意外地問:「你替父母洗過澡擦身嗎?」「從來沒有過。」青年很老實地回答。「那麼,你替父母捶過背嗎?」青年想了想,「有過,那是我在讀小學的時候。」交談中,老總覺得這個青年純真,於是對他說:「明天這個時候,請你再來一次。不過來之前,希望你一定要為長輩做做生活護理。」青年一口應承。 該青年家境貧寒。他出生不久父親便去世,母親靠打工掙錢養家。他漸漸長大,讀書成績優異,考進一所名牌大學。母親拚命掙錢供他上學。 青年想,母親出門在外,腳一定很累,決心替母親洗洗腳。聽兒子說要替自己洗腳,母親感到詫異,但還是把腳伸進了溫水盆里。青年握著母親的雙腳,這才發現母親長滿老繭的雙腳已變得有些僵硬,他不由得摟著母親潸然淚下。在讀書時,他心安理得地花著母親送上的錢,現在他才深知,那些錢是母親的血汗錢。 第二天,青年如約去那家公司,對老總說:「現在我才真切地知道母親為我受了多大的苦,我以後要照顧好母親,再不讓她受苦了。」老總欣慰地點了點頭,說:「你來上班吧。」 這個故事讓人感動,也給人教益。世人常說為人要孝順,可為什麼要孝順呢?有些人未必懂得其真諦。這名青年在老總的啟迪下體驗到了母愛的深切,也懂得了母親艱辛勞作和養育自己的不易。一個人要理解人生,要立身處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理解父母養育自己的似海恩情。在兒女成長中,長輩的那份辛勞與期待,實可謂感天動地。兒女深切體驗到了「可憐天下父母心」,才會真正珍惜「父母心」。 3、白發的期盼 我國60歲以上老人已經有一億二千六百萬。這個龐大的數字中,老年人獨居和身邊沒有成年子女的「空巢」家庭佔四分之一,而且這個比例還有上升的趨勢,因此有多少老人的生活是孤獨、寂寥的。一個人悶在家裡、缺少有人陪同聊天、甚至經常孤獨流淚地打發時間等現象是十分嚴重的。 那麼,老年人想要什麼呢?他們不缺吃,不缺穿,不愁沒錢化。他們所缺的真是「精神贍養」,也就是指子女用很好的表達方式去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從而保持老年人持續的一種完好的精神狀態。 老年人所謂的精神需求無非就是關心關心,經常去看一看、聊一聊,交流交流各自的工作和生活,逢年過節常回家看看,也正是「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就是圖個天倫之樂。有人形容說,孩子像風箏,親情是拴住風箏的線,線的終端握在父母的手中,因此對於老年人來說,親情上的精神需求是別的東西所無法替代的。 慶幸的是黨和政府越來越對老年人關懷和重視,也有很多老年人在努力地尋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比如扭秧歌、練書法、上老年大學等等,他們的精神會更加充實和愉快。 4、有人說:「父母對兒女的恩情,是天下最深厚、最久遠、最牢固、最無私的。」這話一點不錯,做子女的從生命的孕育到長大成人,不知要傾注父母多少心血! 「孝親敬長」指的是孝敬親人和長輩,是子女感激父母生育、養育、教育之恩的最好的行為。孝敬父母,尊重長輩,知恩圖報,這是每個做子女的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和道德規范。 「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能夠很好地孝敬長輩,那麼他肯定是一個優秀的人。 在創導「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推崇孝敬道德,提倡孝敬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孝敬道德和愛人之心進一步提升,落實到每個人的心田,使整個社會都能形成互尊互愛、相互敬重的新風尚,讓社會充滿著愛。
D. 我是老年大學的學生,在學習智能手機的過程中,對老師的耐心細致非常的感謝,怎樣寫
我就是石家莊一所民辦老年大學智能手機課的老師。
其實不用專門用過多的修飾用語去描寫出來。只需要您平時對我們的一個微笑並輕輕的說一句「謝謝老師您教的課,對我還是有幫助的」,我們就會心裡暖暖的很滿足
E. 是老年大學的聲樂班的老師給我們代來了快樂,我是班長想說幾句感謝我們這位漂亮敬業又開朗有愛心老師的話
生活的美麗從不因為年華的流逝而削減,美麗的老師,是您帶給我們這段美好的回憶,讓我們在以後的日子裡,只要提起唱歌,都有這樣一段快樂的心情。華麗的辭藻我們沒有,但我們這顆年輕的心,深深的記住了您!親愛的老師,謝謝您!希望您永遠美麗,永遠幸福!
F. 求歌頌老年大學的抒情詩歌,朗誦時間在2-3分鍾最好
再別康橋抄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鄉愁
餘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G. 想幫媽媽報名參加武漢市江漢區的老年大學。請問具體的地址和報名方式,最好告知報名電話!非常感謝!
我網上幫查了下,地址好像:武漢市漢口天津路28號
郵編:430017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就沒找到,您可以再查查,希望對你有幫助。
H. 請問崑山老年大學要怎樣報名外地戶口的 可不可已報名呢謝謝!
到校辦出報名即可,外地戶口的也可,只需到當地公安部門網上調檔核實即可!
I. 求助各位高手幫我寫下以「愛崗敬業感恩奉獻」為主題的演講稿
愛崗敬業,責任高於一切
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愛崗敬業,責任高於一切!」
愛默生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於最高的位置。責任,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只有那些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榮譽。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或者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會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其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尊重,甚至也失去了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譽和尊嚴。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並勇敢地扛起它,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對於社會都將是問心無愧的。人可以不偉大,人也可以清貧,但我們不可以沒有責任。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肩上的責任,扛著它,就是扛著自己生命的信念。
那麼責任到底是什麼?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飾演不同的角色。無論一個人擔任何種職務, 做什麼樣的工作,他都對他人負有責任,這是社會法則,這是道德法則,這還是心靈法則。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又都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從某種程度上說,對角色飾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對責任的完成。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 責任是永恆的職業精神,如果能力像金子一樣珍貴,那麼勇於負責的精神更為可貴;無論一個民族、一個組織、還是一個人。 一個民族不負責任,就會沒有希望,最終沒落; 一個組織不負責任,就會作繭自縛,失去客戶,最終倒閉; 一個人不負責任,就會被人輕視,失去信任,碌碌無為。 對於民族而言,只有每個人都承擔責任,做民族的脊樑,這個民族才能真正崛起! 對於組織而言,只有每個人的責任匯聚為整個團隊的價值,這個組織才能持續發展、持續進步、才會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對於個體而言,只有他選擇責任、承擔責任、堅守責任,這個人才能真正增強內控力,成為強者!
同志們,雖然我們高速收費站的工作不是轟轟烈烈,雖然我們高速收費站的工作無法安逸舒適,雖然我們高速收費站的工作不能養尊處優,但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可以完成人生價值的工作!值得我們用心,用愛,用責任認真完成的工作!
責任讓人堅強,責任讓人勇敢,責任也讓人知道關懷和理解。無論我們在高速公路上所做的是何等的工作,只要能認真地、勇敢地擔負起責任,我們所做的就是有價值的,我們就會獲得尊重和敬意。有的責任擔當起來很難,有的卻很容易,無論難還是易,不在於工作的類別,而在於做事的人。只要我們想去把工作做好,我們願意把工作做好,我們就一定會做得很好。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相依為命的,所有人共同努力,鄭重地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才會有生活的寧靜和美好。任何一個人懈怠了自己的責任,都會給別人帶來不便和麻煩,甚至是生命的威脅。我們的家庭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家庭充滿愛。我們的社會需要責任, 因為責任能夠讓社會平安、和諧地發展。我們的企業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企業更有凝聚力、戰鬥力和競爭力,同志們,讓我們用青春的心擔起自己的責任,為高速公路的騰飛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吧!
愛崗敬業,責任高於一切!
呵呵,和樓上的是一個職業 ,自己再改改潤潤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