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人家腳閃筋

老人家腳閃筋

發布時間:2021-01-08 03:58:49

老年人腳趾老抽筋怎麼辦

按摩復「腳心」祛百病
按摩腳心制能增強血脈運行,調理臟腑,舒通經絡,增強新陳代謝,從而強身健體,祛除病邪。

人的腳掌密布許多血管,故科學家把腳掌稱為人的「第二心臟」,腳心的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按摩這個穴位,有滋陰補腎、頤養五臟六腑的作用。
經常按摩腳心,能活躍腎經內氣,

強壯身體,防止早衰,有利於健康長壽。老年人常按摩腳心,還能防止腿腳麻木,行動無力,腳心涼冷等現象。

按摩腳心時,還要多動腳趾。祖國醫學認為,大腳趾是肝、肺兩經的通路。多活動大腳趾,可舒肝健脾,增進食慾,對肝脾腫大也有輔助療效。第四趾屬膽經,按摩可防便秘、肋骨痛。常按摩腳心、腳趾,對神經衰弱、頑固性膝踝關節麻木痙攣、腎虛、腰酸腿軟、精神性陽痿、失眠、慢性支氣管炎、周期性偏頭痛及腎功能紊亂等都有一定的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

按摩手法要正確,否則達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熱水洗腳後坐在床邊,將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腳心歪向內側,按摩左腳心時用右手,按摩右腳心時用左手,轉圈按摩,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

老人家,總是腳抽筋,,,,,,

您好,老年人總是抽筋如果沒有其他症狀的話,考慮缺鈣的可能性大,可以適當服用一段時間的老年鈣片看看效果如何,希望可以幫到您。

❸ 老人家的腳踝出現有抽筋的情況是什麼導致的症狀

1、許多人在睡覺時的睡姿不正確,因為睡覺過程中長時間用腳背抵著床,很容易出現肌肉痙攣情況,導致腿部抽搐,甚至是引起抽筋。因此在睡覺過程中要保持正確良好的姿勢,選擇適合的姿勢不僅可以預防腿部抽搐,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2、長期熬夜工作,太過勞累會導致身體處於疲勞狀態。腿部如果太過疲勞,會使乳酸大量堆積,肌肉容易痙攣,晚上睡覺時便會容易抽筋。長期站立或者長時間走路之後一定要按摩腿部,促進血液循環的同時舒緩腿部疲勞,防止在睡覺時腿部抽搐。平時可以經常泡腳,保養好自己的雙腿,寒冷季節做好保暖工作也十分重要。
3、腿長時間暴露在外面,也會導致睡覺時腿部抽搐,特別是夏季。如果空調溫度較低,常常將腿伸到被子外面,在空調的寒冷刺激下,容易出現腿部抽筋症狀。冬天室內環境較低,被子外面的溫度刺激腿部之後,也會出現抽筋症狀。因此平時在睡覺時要注意保護好雙腿,不要在睡覺時將腿部裸露在外面。
4、老年人因為骨質疏鬆,骨骼中的鈣離子大量流失之後,也會出現睡覺時腿部抽搐的症狀。因為老年人身體各方面功能出現退化,骨質疏鬆症狀需要通過補鈣緩解。
以上就是導致人在睡覺時腿部抽搐的幾種原因,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十分重要。腿部是人運動的重要部位,如果經常出現抽搐,容易損傷其功能,因此對腿部的呵護十分重要。

❹ 老年人腳卷筋是什麼原因

什麼叫腳卷筋?抽筋吧!

❺ 老年人 腳抽筋

缺鈣和受涼都會抄引起這種症狀襲
一方面注意補鈣,喝牛奶會效果來得比較慢,可以喝點葡萄糖酸鈣口服液,更易吸收。症狀消失也要讓老人家平時注意補充鈣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海蝦,海魚,都很好。
白天在家或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注意保暖,老年人體質會比較弱一些,可以多加一些衣物,睡覺穿件厚一點的寬松舒適的睡褲

❻ 老年人腿就筋咋回事

人們習慣把腿抽筋和缺鈣聯系在一起,這是因為缺鈣確實會引起腿抽筋。但引起老人腿抽筋的原因很多,有相當一部分與腿部血液循環不良有關。

小腿抽筋,醫學上稱為「腓腸肌痙攣」。老年人腿痛抽筋,大都與動脈硬化腿部血供障礙有關。動脈硬化後,腿部血供減少,血流不暢,代謝產物不能被血液帶走,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而引起疼痛抽筋。這樣的老人在白天活動時,還會發生「間歇性跛行」的症狀。隨著動脈硬化及血管堵塞的加重,病人的症狀還會加重,發作的次數會明顯增多,發作的時間也會逐漸延長。

由於老年人鈣質吸收能力減弱以及鈣質流失,會出現骨質疏鬆,補鈣是很有必要的。但因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循環不好而引發抽筋,補鈣是無效的,必須用葯對症治療。同時還需積極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以上就是老人小腿抽筋是怎麼回事的相關介紹,在此提醒容易腿抽筋的老年人,平時堅持服葯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休息,注意腿部保暖問題,睡眠時要蓋好被子,使腿部處於溫暖環境中。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和運動,每日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合理營養,減少脂肪和多餘熱量的攝入,適當地吃些豆類、魚類、骨頭湯等高鈣食物以及蔬菜水果等,才能有效解除腿抽筋的問題。

❼ 老年人腳抽筋是怎麼回事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而腳抽筋卻是一般人最常有的經驗。
有研究報告指出45歲以上的人每七人就有一人曾經有腳抽筋的經驗。而65歲以上老年人,有高達一半的人有過腳抽筋的不舒服經驗。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多。多數的腳抽筋發生於晚上,而患有周邊血管病變及關節炎患者,較易有腳抽筋現象。百分之七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當中曾經有腳抽筋的現象,其中以16到18歲這個年齡層最容易發生。
造成腳抽筋的主要原因有:

1.局部循環不良,周邊血管病變或腳部靜脈曲張。
2.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3.情緒過度緊張。
4.
5.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
6.某些慢性疾病、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
7.
8.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神經根病變或周邊神經病變。
9.某些降血壓及降血脂等葯物也可能會引起腳抽筋。
10.不知名的原因。
如何減少腳抽筋的機會:

1.注意鈣質的補充:青春期的階段,鈣質會相對較缺乏,較容易引起抽筋。
2.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
3.睡覺時注意兩小腿的保暖。可以穿上多些衣服使手腳有暖意。
4.足板過度下垂(往足底方向垂)有可能會誘發小腿的抽筋。睡覺時避免讓足板過度下垂。
5.文獻上有報告指出維他命E可減少發作次數,但目前尚未有定論。
小腿正抽筋時,可把痙攣的小腿肌肉拉直、揉搓,並且把往下抽筋的腳板往上扳。並在抽筋過後注意小腿肌肉的保暖。

民俗療法中建議以指頭用力壓人中穴位的方法,亦可嘗試。

腳抽筋痛起來雖然非常痛,痛得人半夜醒來,唯一可以慶幸的是不會有生命危險。

================
隆冬時節,不少中老年人往往睡到半夜,容易出現腳抽筋的情況。到底什麼原因會導致腳抽筋的發生?抽筋的原因很復雜,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動脈硬化。年齡增大、動脈硬化,血液的供應相應出現障礙,一旦氣候轉變,天氣變冷,這種障礙就會更加突出,於是手腳就會出現抽筋的現象。這就是中老年人半夜腳抽筋的主要原因。

二.血脂高。因為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血液的流動減慢,這樣就更容易出現半夜腳抽筋。

三.缺鈣。缺鈣也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比較多見。一旦身體缺鈣,不但中老年人,即使是年青人也會抽筋;不僅晚上,白天也容易出現抽筋的現象。

四.心臟病。尤其心功能不全的人會使手腳抽筋加重。因為全身的肌肉營養要依靠心臟搏出血液供應,心臟功能不全,血液的供應當然會比較差一些

❽ 老年人腿筋疼是因為什麼

出現這些症狀不知道是否做過腰椎間盤CT,如果沒有建議查一個腰椎間盤CT,有專可能是椎間盤屬突出引起的神經壓迫,根據結果對症治療,葯物理療,手術治療等等,另外查一下血鈣,是否有低鈣現象。髖關節X光片也應作檢查。

❾ 老年人腳抽筋怎麼辦

抽筋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抽筋的學名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把人痛醒,有好長時間不能止痛,且影響睡眠。
引起抽筋的常見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①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如冬季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
②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均可引起肌肉痙攣。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積;睡眠休息過多過長,血液循環減慢,使二氧化碳堆積等。
③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鬆,都會使血鈣水平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而常發生痙攣。
④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卧,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卧,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抽筋發作時該怎麼辦呢?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下列不同的對策,可以很快解除痙攣而止痛。當發生抽筋時,只要據「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並堅持l~2分鍾以上,即可收效。具體來說,如果是小腿後面的肌肉抽筋,可一方面扳腳使腳板翹起,一方面盡量伸直膝關節;當小腿前面的肌肉抽筋時,可壓住腳板並用力扳屈腳趾。
預防抽筋,平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驅寒保暖。
②注意睡眠姿勢。
⑧走路或運動時間不可過長。
④適當參加體育鍛煉⑼
⑤必要時補充一些維生素E。
⑥適當補鈣,含乳酸和氨基酸的奶製品、瘦肉等食品,能促進鈣鹽溶解,幫助吸收。
人們常見的腿抽筋其實是小腿肌肉痙攣,表現為小腿肌肉如腓腸肌突然變得很硬,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鍾之久。
一腿抽筋常見的原因
①寒冷刺激。如冬天在寒冷的環境中鍛煉.准備活動不充分;夏天游泳水溫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覺沒蓋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會痙攣得讓人疼醒。

肌肉連續收縮過快。劇烈運動時.全身處於緊張狀態,腿部肌肉收縮過快.放鬆的時間太短,局部代謝產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縮與放鬆難以協調,從而引起小腿肌肉痙攣。
③出汗過多。運動時間長.運動量大,出汗多,又沒有及時補充鹽分.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大量丟失.代謝廢物堆積.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環不好,也容易發生痙攣。
④疲勞過度。當長途旅行、山、登高時,小腿肌肉最容易發生疲勞。因為每一次登高.都是一隻腳支持全身重量,這條腿的肌肉提起腳所需的力量將是人體重的六倍,當它疲勞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痙攣。

缺鈣。在肌肉收縮過程中.鈣離子起著重要作用。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很容易缺鈣,因此就常發生腿部抽筋。
二、抽筋的預防
①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可吃鈣片,也可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皮、牛奶、豆製品等。
②要加強體育鍛煉,鍛煉時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讓身體都活動開,這時下肢的血液循環順暢,再參加各種激烈運動或比賽,就能避免腿抽筋。
③要注意保暖,不讓局部肌肉受寒

❿ 老人家不小心扭到了,腳的筋怎麼辦

可能是崴腳了。
崴腳,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醫學上稱做「足踝扭傷」。這種外傷是外力使足踝部超過其最大活動范圍,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被拉扯撕裂,出現疼痛、腫脹和跛行的一種損傷。

首先,傷後要避免繼續負重或行走,切忌由同伴在傷痛局部手法按揉。
可以用綳帶或寬膠布將患側足踝背伸90後輕度外翻位包紮固定,限制行走,並送醫院處理。
第二、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傷後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此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傷後,應施行局部冷敷,並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迴流,不至於使血液瘀積於血管損傷處。
冷敷方法:將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部,每3分鍾左右更換一次,也可以用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鍾。夏季則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4~5分鍾左右,不宜太長。
第三、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此時熱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有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
熱敷方法:將熱水或熱醋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處,5~10分鍾後毛巾已無熱感時進行更換。每天進行1~2次,每次熱敷約30分鍾即可。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閱讀全文

與老人家腳閃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講孝敬父母的三字經 瀏覽:291
古人最孝順 瀏覽:370
洗牙體檢一般多久 瀏覽:687
蛟河城鄉社會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705
給父母贍養費打款時要注意什麼 瀏覽:454
70歲老人吃完就睡覺 瀏覽:515
2017上海退休金計算 瀏覽:923
為什麼我總愛埋怨父母 瀏覽:260
商業養老保險多少錢 瀏覽:789
職工養老保險是有醫療保險嗎 瀏覽:236
怎麼讓60歲的父母不再種地 瀏覽:861
若一次孝敬父母的事 瀏覽:896
養老保險指紋在手機上怎麼操作 瀏覽:612
村幹部的養老保險有什麼用 瀏覽:641
孩子小時候孝順長大後還會孝順嗎 瀏覽:485
今年四十八歲入養老保險怎麼入 瀏覽:757
退休工人社保加工資問題 瀏覽:786
70周歲叫 瀏覽:596
體檢查肝功腎功血脂血糖有什麼用 瀏覽:699
五華縣農民養老保險多少錢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