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保持飢餓是不是對身體有好處是否利於排毒
可以,但是不利於排毒。
如果一個人感到餓意後,只要一個小時後不進食,之後身體就會出現一種叫「長壽基因」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強大的修復功能,對身體益處頗多。在後續的跟蹤中,適度飢餓的那組人,比餐餐飽食的人,平均壽命和健康指數都要高出很多。
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癱瘓、老年痴呆等疾病,都與飲食無節制有密切關系。在《黃帝內經》的「上古天真論」中,告誡世人要獲得健康長壽,必須做到「食飲有節」;在「內經」全書中已有詳細的說明,五味過度損五臟,易耗散維持生命的元氣。道家的養生之法中,經常提到的一點,就是「辟穀」。
但由此可見的是,少吃一點,吃到七分飽就可以了,確實是身體健康的前提之一。
(1)人體飢餓會分泌什麼促進長壽擴展閱讀
適當用好飢餓療法,可以讓身體的器官得到休息。病從口入,很多時候,疾病的發生不是因為吃得不夠,反倒是因為吃得太多。少吃點葷菜煙酒,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才能保持全身經絡通暢,氣血活絡,組織器官功能旺盛。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從而實現長壽。
顧名思義,吃多了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就是人們常說的「禍從口入」。每個人都想自己健康長壽,就需要遵循古訓,做到「食飲有節」,五味清淡可養五臟,幸福就從口入了。
❷ 為何飢餓可以延長壽命,促進幹細胞再生
本文中介紹的研究工作處於基礎研究或初期臨床階段。控制體重有益健康,但請不要在閱讀本文後擅自絕食。
撰文 咖喱雞
在成年動物的多種組織和器官中,都存在能夠分化形成特定種類體細胞的組織特異性幹細胞。小腸上皮的持續更新、破損皮膚的癒合,都是幹細胞的功勞。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或是某些疾病的到來,組織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可能受到損害。
當人或動物停止進食進入飢餓狀態,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來應對能量和營養物質的缺乏,尤其是經歷長時間飢餓(飢餓狀態持續超過24小時)後,身體將進入一種與正常狀態差異較大的代謝模式。在這種狀態下,動物體內的多種器官會經歷質量和體積的減小,組織內幹細胞分化形成體細胞的活動也會減弱,然而與此同時,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式分裂活動則會加強,當飲食恢復正常,這些活躍的組織幹細胞會迅速進行增殖和分化,產生更多的幹細胞和體細胞,來逆轉飢餓過程中器官的容量衰退。
節食可以減輕化療副作用的猜想由來已久。飢餓狀態下,包括幹細胞在內的正常細胞會進入應激狀態,這種狀態能夠幫助它們應對化療帶來的生存壓力,並在化療結束後迅速恢復,使化療造成的正常細胞損傷盡量減小;但是癌細胞常常喪失了在飢餓狀態下產生應激反應的能力,也就比正常細胞更容易被化學療法徹底清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