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傳統體育養生主要有哪些內容

傳統體育養生主要有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2-04-25 17:13:35

Ⅰ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全部有哪些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全部有:

1953年10月 8日在天津召開了盛大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大會」,來自全國各民族的397名優秀選手,進行了483項次表演。32年來,體育工作者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行了研究、整理,繼承和發展了那些對增進身心健康有價值的項目。

一、賽馬

蒙古族、藏族、彝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水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喜愛賽馬。蒙古族每年都舉行 1次盛大的賽馬會。民間的「敖包」和廟會上,賽馬是重要內容之一。

賽馬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結婚禮俗的內容。結婚這天,男家親族騎馬迎接,女家親族騎馬相送,途中互相競賽,奪帽為戲。「姑娘追」是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古老的傳統賽馬習俗。未婚男女身著艷服,騎著駿馬來到草原,在規定的里程內互相追逐。

去程時小夥子追姑娘,回程時則由姑娘追小夥子,如姑娘追到小夥子,她有權鞭打他,假如姑娘對小夥子有情意,只把鞭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二、摔跤

蒙古族、彝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瑤族的摔跤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彝族在舉行婚禮時一定要摔跤。結婚那天,新郎邀請幾位好朋友,把新娘從別的山寨背回來。背親的小夥子必須會摔跤。這支隊伍到新娘家吃罷便宴,就與女方摔跤手進行摔跤對抗賽。

直到雙方約定的人數賽完,再由勝方出兩名摔跤手錶演 1場,方可結束。這種比賽不用裁判員,1對摔跤手只摔1次,不管那方都不能全勝,以表示親密友好。彝族人民每逢火把節,都要舉行摔跤比賽,兩人交鋒,敗者自動退場,勝者直到沒有人與他較量,方能稱為「大力士」,並獲獎品。

三、射箭

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鄂倫春族、苗族、傣族、黎族、景頗族、拉祜族、苦聰人、獨龍族、傈僳族、佤族等,都有射箭或射弩傳統。

每年正月初二,黎族村寨輪流舉行射箭比賽,用一條牛腿當獎品,掛在距離50米左右的大樹下,各村選出一名好射手,誰射中牛腿,就把牛腿拿到自己村,大家共同分享。優秀選手受到人們的敬佩和姑娘們的愛慕。

景頗族射箭是由姑娘把靶子高掛在樹上,小夥子爭先恐後地用箭射,靶子是一個布包,里邊藏著象徵吉祥和愛情的禮物。弩弓是狩獵工具,也是自衛的武器,弩都是自己製作的。

九、跳高

傣族、彝族、白族的跳高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傣族人民在豐收的打穀場上,常常在勞動之餘,舉行跳谷堆、跳草垛比賽。彝族人民在山野放牧時,喜愛比賽跳水牛。白族人民在傳統的大理三月節時,還舉行跳花盆比賽。

十、搶花炮

侗族人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花炮用鐵筒製成,裡面裝火葯和一個鐵環,環上纏有彩色的線繩。比賽場是直徑超過 100米的圓形場地。花炮放在場地中央。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分成甲、乙組,站在場地的邊緣,每組人數相等,一般10~30人。

比賽時,一個勇敢的青年在音樂伴奏下點燃花炮。隨著一聲巨響,彩色鐵環被拋向空中。當飛到一定高度後,開始慢慢下落。

這時,佇立在賽場邊緣的運動員們爭先恐後地向鐵環的落處跑去,在各自的同組組員掩護下搶奪鐵環,並突破對方的堵截,以沖刺的速度把鐵環送到大會主席台上。達到目的的組為勝。

Ⅱ 傳統體育養生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傳統體育養生的價值體現在個體性方面,很多運動都不只局限於外在的形式,還需要關注內在的功力,起到內外兼修的作用,能夠在精神方面對運動員起到心理鍛煉和素質道德鍛煉的目的。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對人的身體健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我國的傳統體育養生文化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其內容也十分豐富,而且注重內外兼修,對提升人們的身體健康有積極影響。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傳統體育養生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01
我國的傳統體育養生主要是從傳統養生學發展而來,其作為傳統養生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人的身體有較顯著的調節作用,能夠起到身心合一、預防疾病以及延年益壽的作用。傳統體育養生主要強調人身體的動靜結合,身心共同鍛煉,講究的是靜以養神、動以養人。人需要適當的運動,更需要關注身體和精神的協調性。而在西方的運動健身理念中則強調人的身體活動需要達到一定的負荷,要有一定的運動時間支撐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這兩者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
02
我國古代體育養生對現代健身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個體性方面。人在練習太極拳或武術的過程中,人的運動神經、血液、呼吸等每一個器官和系統都得到了鍛煉,因而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很多運動都不只局限於外在的形式,還需要關注內在的功力,起到內外兼修的作用,這是其他運動不能代替的。古代體育中的養生方式非常簡單,容易操作,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國的古代體育養生與現代體育相結合,能夠在精神方面對運動員起到心理鍛煉和素質道德鍛煉的目的。
03
當今社會發展節奏較快,人們壓力較大,只有身體和精神同時保持健康,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抵禦多種疾病,這也是我國傳統體育養生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國的傳統體育養生講究靜養之道、食養之道和居養之道,講求動靜結合、形神統一。研究發現,養生運動對心理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價值。以太極拳為案例,鍛煉者要比未鍛煉者在舒張壓、收縮壓及平均性動脈壓方面低很多。因此,我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對人的身體健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其中有許多可供借鑒的地方。
04
當前有一些省市已經將傳統體育養生項目列入教學內容之中,對學生進行養生知識的教育;同時完善現有的教學設備,提升師資力量,這對傳統體育項目尤其是養生項目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體育養生是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關注人的身體和心理之間的健康平衡,也關注人和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傳統體育養生所倡導的內容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可以使人們的心情更加舒暢,其在關注個體的內涵的同時,也關注個人修為的提升,能夠極大地增進人們之間和睦、友好的情感。

Ⅲ 傳統體育養生的內容有哪些

太極拳,達摩易筋經,健美操。

Ⅳ 傳統保健體育的傳統保健體育簡介

傳統保健體育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在生產,生活與疾病作斗爭中強身健體的經驗總結,是我國優秀文化中的瑰寶.它對預防疾病,強身益智,涵養道德,延年益壽,強盛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傳統保健體育依靠人體自身的能力,通過調養精神和形體,起到改善人的整個機體功能的作用,它既能養生又能治病,具有醫療和體育的雙重屬性.
大綱適用於本科一年級學生,結合中醫專業特點選擇教材,以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符合體育教學規律,加強素質教育和體育意識的培養,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自覺積極鍛煉的習慣,使之終身受益,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通過傳統保健體育課教學,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傳統保健體育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較熟練掌握導引養生基礎方法,武術基本功和長拳,太極拳的基礎套路.配合選用現代體育運動的一些訓練方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注重能力培養,使之有機結合,相得益彰.發展速度,力量,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培養機智,勇敢,頑強等意志品質,使學生成為具有完美的情操,強健的體魄和全面素質的社會主義新型大學生.
傳統保健體育作為校院的傳統體育項目,自80年開設課程以來,在85年,90年,92年,96年四次修訂了大綱.本大綱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文件的精神,本著健康第一的原則.在第二學期增加了傳統保健體育創新能力的考試,占總分值的20%,並提供能力考核菜單,也可由學生自行創造設計,根據完成動作的質量,動作的新穎性和難易程度進行評分,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體育意識,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編號
學 時
內 容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學年時數
所佔比例
時數
百分比
時數
百分比
時數
百分比
1
理論
6
14.3
4
9.5
10
11.9
2
基本功
5
11.9
5
11.9
10
11.9
3
基本動作
4
9.5
4
9.5
8
9.5
4
簡化太極拳
11
26.2
11
13.1
5
三路長拳
10
23.8
10
11.9
6
八段錦
4
9.5
4
4.8
7
練功十八法
5
11.9
5
5.9
8
能力
2
4.8
2
2.4
9
專項
2
4.8
2
4.8
4
4.8
10
體鍛
7
16.7
7
16.7
14
16.7
11
機動
3
7.1
3
7.1
6
7.1
總 計
42
100
42
100
84
100
教學進度表
第一學期
編號
內 容
教材時數
上課次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理論
6
5
1
1
1
2
1
2
基本功
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3
基本動作
4
8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4
簡化太極拳
11
10
1
1
1
1
1
1
1
1
1
2
5
八段錦
4
4
1
1
1
1
6
專項素質
2
4
0.5
0.5
0.5
0.5
7
體鍛素質
7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1.5
1.5
0.5
8
機動
3
2
1
2
第二學期
編號
內 容
教材時數
上課次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理論
4
4
1
1
1
1
2
基本功
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3
基本動作
4
8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4
初級三路長拳
10
10
1
1
1
1
1
1
1
1
1
1
5
練功十八法
5
5
1
1
1
1
1
6
能力
2
2
1
1
7
專項素質
2
4
0.5
0.5
0.5
0.5
8
體鍛素質
7
10
0.5
0.5
0.5
0.5
0.5
0.5
1.5
0.5
1.5
0.5
9
機動
3
2
1
2
教學日歷
(第一學期)
周次
教學內容

1.理論:介紹傳統保健體育發展概況,宣布本學期教學內容及考試方法等.
2.基本功:學習壓腿(正壓腿,側壓腿)仆步下壓.
3.基本動作:太極拳基本步,站樁式,手型,步型.
4.專項素質:太極拳前進步練習.
5.素質練習:實心球,沖刺跑.

1.基本功:復習壓腿.
2.基本動作:學習正踢腿,側踢腿.
3.簡化太極拳:學習1—3動
4.專項:太極拳基本前進步練習.
5.素質練習:立定跳遠,放鬆跑.

1.基本功:復習壓腿.
2.基本動作:學習外擺,里合腿.
3.簡化太極拳:學習4—5動.
4.專項素質:太極拳基本後退步練習.
5.素質練習:俯卧撐,腹肌.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太極拳側步走練習.
2.基本動作:太極拳側行步練習.
3.簡化太極拳:學習6—8動.
4.專項:復習前進步,後退步練習.
5.素質練習:實心球練習.

1.理論:觀看錄像簡化太極拳.
2.基本動作:復習太極拳行進間步型.
3.簡化太極拳:學習9—11動.
4.素質練習:立定跳遠,俯卧撐.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2.簡化太極拳:學習12—15動.
3.八段錦:學習1—4動.
4.素質練習:立卧撐,沖刺跑.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2.簡化太極拳:學習16—18動.
3.八段錦:學習5—8動.
4.素質練習:實心球.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2.簡化太極拳:學習19—22動.
3.素質測驗:100M.立定跳遠.

1.理論:體育基礎理論輔導.
2.基本功:復習壓腿.
3.基本動作:太極拳基本行進間步型練習.
4.八段錦:總復習.

1.基本動作:復習壓腿.
2.簡化太極拳:學習23—24動.
3.素質測驗:100M.立定跳遠.
十一
1.體理考試.
2.機動.
十二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2.簡化太極拳:總復習.
3.八段錦:考試.
4.素質練習:立定跳遠.
十三
1.基本功:壓腿復習.
2.基本動作:踢腿復習.
3.簡化太極拳:考試.
十四
1.理論:總結本學期上課情況.
2.機動.
(第二學期)
周次
教學內容

1.理論:介紹本學期上課目的,任務,教學內容,考核,能力等.
2.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3.基本動作:學習拳法,掌法,基本步型.
4.專項素質:學習彈腿,蹬腿.
5.素質練習:沖刺跑.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2.基本動作:學習大躍步前穿.
3.初級三路長拳:第一段 1—4動.
4.專項:復習上次課內容.
5.素質練習:立定跳遠.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2.基本動作:學習仆步穿掌.
3.初級三路長拳:第一段5—8動.
4.專項素質:步型組合練習.
5.素質練習:俯卧撐,沖刺跑.

1.理論:觀看教學錄像初級三路長拳.
2.基本功:壓腿練習.
3.基本動作:學習飛腿擊響.
4.初級三路長拳:第二段1—4動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2.初級三路長拳:第二段5—8動.
3.練功十八法:學習1—6動.
4.素質練習:實心球.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2.初級三路長拳:第三段1—4動.
3.練功十八法:學習7—12動.
4.素質練習:間歇跑.

1.基本動作:復習壓腿,學習二起腿.
2.初級三路長拳:第三段5—8動.
3.十八法:學習13—18動.
4.素質練習:立定跳遠.

1.基本動作:復習壓腿,踢腿等.
2.初級三路長拳:第四段1—4動.
3.素質測試:100M.實心球.

1.理論:傳統保健體育養生理論輔導,觀看錄像練功十八法.
2.基本功:復習壓腿.
3.初級三路長拳:第四段5—8動.
4.素質練習:放鬆跑.

1.基本功:復習壓腿,踢腿.
2.練功十八法:總復習.
3.素質測試: 100M.實心球.
十一
1..基本功:復習壓腿.
2.基本動作:全套基本功練習.
3.初級三路長拳:總復習.
4.專項素質:二起腿組合練習.
5.素質練習:實心球.
十二
1.基本功:復習壓腿.
2.基本動作:全套基本功練習.
3.練功十八法:考試.
4.能力:考試.
十三
1.初級三路長拳:考試.
2.能力:考試.
3.機動.
十四
1.理論:總結本學期上課情況.
2.機動.
五.主要教材內容
(一) 理論
傳統保健體育發展簡史.
傳統保健體育的特點,內容,分類,作用,健身,養生與中醫的聯系.
觀看練功十八法,八段錦,武術基本功的錄像.
武術與導引養生的特點及鍛煉方法.
武術簡易裁判法.
體育基礎理論知識.
教學要求
了解傳統保健體育概況,明確導引養生與武術的運動特點和鍛煉方法,掌握武術比賽簡易裁判法.
武術基本功
腿部練習:壓腿,劈腿,踢腿.
肩部練習:壓肩,單肩繞環,雙肩繞環.
腰部練習:前俯腰,甩腰,涮腰,下腰.
手型,手法練習:拳,掌,勾,沖拳,推掌,亮掌.
步型,步法練習:弓,馬,虛,仆,歇,擊步,墊步.
教學要求
提高肩,腿,腰部柔韌性,掌握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基本動作
跳躍動作:大躍步前穿,二起腿
肩部,腿部動作:彈腿,蹬腿,仆步掄拍,仆步穿掌,飛腿擊響
教學要求
掌握大躍步前穿,二起腿等動作技術,通過練習提高動作規格和手,眼,身法,步的緊密配合為練習套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功法
八段錦
動作名稱:
1)兩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開弓似射鵰
3)調理脾胃須單舉 4)五勞七傷往後瞧
5)攢拳怒目增氣力 6)雙手攀足固腎腰
7)搖頭擺尾去心火 8)背後七顛百病消
練功十八法
動作名稱:
1)頸項爭力 2)左右開弓 3)雙手伸展 4)開闊胸懷
5)展翅飛翔 6)鐵臂單舉 7)雙手托天 8)轉腰推掌
9)叉腰旋轉 10)展臂彎腰 11)弓步插掌 12)雙手攀足
13)左右轉膝 14)仆步轉體 15)俯蹲伸腿 16)扶膝托掌
17)胸前抱膝 18)雄關漫步
武術
簡化太極拳(二十四式)
動作名稱:
1)起勢 2)左右野馬分鬃 3)白鶴亮翅 4)左右摟膝拗步
5)手揮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攬雀尾 8)右攬雀尾
9)單鞭 10)雲手 11)單鞭 12)高探馬
13)右瞪腿 14)雙峰貫耳 15)轉身左瞪腿 16)左下勢獨立
17)右下勢獨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針 20)閃通臂
21)轉身搬攔捶 22)如封似閉 23)十字手 24)收勢
初級長拳第三路
動作名稱:
預備動作
(1)虛步亮拳 (2)並步對拳
第一段
(1)弓步沖拳 (2)彈腿沖拳 (3)馬步沖拳 (4)弓步沖拳
(5)彈腿沖拳 (6)大躍步前穿 (7)弓步擊掌 (8)馬步架掌
第二段
(1)虛步栽拳 (2)提膝穿掌 (3)仆步穿掌 (4)虛步挑掌
(5)馬步擊掌 (6)叉步雙擺掌 (7)弓步擊掌 (8)轉身踢腿馬步盤肘
第三段
(1)歇步掄箍拳 (2)仆步亮掌 (3)弓步劈拳 (4)換跳步弓步沖拳
(5)馬步沖拳 (6)弓步下沖拳 (7)叉步亮掌側踹腿 (8)虛步挑拳
第四段
(1)弓步頂肘 (2)轉身左拍腳 (3)右拍腳 (4)騰空飛腳
(5)歇步下沖拳 (6)仆步掄劈拳 (7)提膝挑掌 (8)提膝劈掌
(9)弓步沖拳
結束動作
(1)虛步亮掌 (2)並步對拳 (3)還原
教學要求
在武術動作規格和勁力上,使學生得到嚴格的訓練,熟練掌握長拳,太極拳動作方向路線,准確的勢式步型,演練時要求體現各套路的運動特點,具有武術風格.
六.考試項目和評分標准
第一學期
內容
簡化太極拳
八段錦
理論
體質
早操,課外活動
態度,競賽,協會
合計
分值
30
10
20
20
10
10
100
第二學期
內容
初級三路長拳
練功十八法
能力
體質
早操,課外活動
態度,競賽,協會
合計
分值
30
10
20
20
10
10
100
七.評分標准
第一學期
序號
內容
分值
評分標准
1
太極拳
30
30分
姿勢正確,路線清楚,連貫圓活,套路熟練.
26分
套路熟練,姿勢尚正確,欠連貫圓活.
22分
套路熟練,姿勢尚正確,欠連貫圓活,有停頓.
18分
套路不夠熟練,有停頓,方法上有錯誤.
不評分
經提示一次仍不能完成套路.
2
八段錦
10
10分
動作準確,方法清楚,連貫圓活,松靜自然.
8分
動作尚准確,欠連貫圓活,不夠自然.
6分
動作較差,有停頓,較拘僵.
不評分
動作有2~3節遺忘,經提示一次仍不能完成.
4
理論
20
按試捲成績理論
5
體質測試
20
參照(體質標准)
6
早操,課外活動
10
根據出勤率加減分
7
態度,競賽,協會
10
根據不同形式加分
合計
100
第二學期
序號
內容
分值
評分標准
1
初級三路長拳
30
30分
動作熟練,方法正確,勁力順達,節奏分明.
26分
動作熟練,方法正確,勁稍差,節奏不清.
22分
動作欠熟練,方法有1~2小錯誤,勁力尚可.
18分
套路不夠熟練,有1~2小遺忘,方法有1~2動錯誤,勁力差.
不評分
整套動作遺忘三次以上,方法上有嚴重錯誤等.
2
練功十八法
10
10分
動作準確,方法清楚,連貫圓活,松靜自然.
8分
動作尚准確,欠連貫圓活,不夠自然.
6分
動作較差,有停頓,較拘僵.
不評分
動作有2~3節遺忘,經提示一次仍不能完成.
3
能力
20
理論
根據所寫內容及演講表達能力而定.
編操
6~8節內容豐富,示範清楚,講解精練,口令響亮.
編太極拳
二分鍾以上動作規范步型正確,方法清楚.
組織比賽
條理清楚,思路敏捷,編排組織合乎規則.
講解員
講解口齒清晰,思維敏捷,內容豐富,切合實際.
製作網頁
以傳統保健體育內容為主
運動處方
以傳統保健體育內容為主
5
體質測試
20
參照(體質標准)
6
早操,課外活動
10
根據出勤率加減分
7
態度,競賽,協會
10
根據不同形式加分
合計
100
創新能力考核評分表
內容得分等級
優秀
良好
一般
較差
完成質量
9~10
7~8
5~6
4
創新難度
5
4
3
2
傳統保健的特點和功能
一、傳統保健體育的功能特點
(一)既能養生,又能治病
(二)強調整體性,以內因為主
(三)內外合一,形神兼備
(四)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二、傳統保健體育的功能
(一)培補元氣
(二)平衡陰陽
(三)疏通經絡
(四)調和氣血
(五)調理臟腑
三、傳統保健體育的意義
(一)有利於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二)有利於強身健體,增進身心健康
(三)有利於涵養道德,有利於育人
(四)有利於自我鍛煉,有利於終身體育

Ⅳ 體育的養生法有哪些

主要有武功(武術氣
功)、棋類、拔河、摔跤、騎術、射術等運動。
傳統體育養生就是通過傳統體育的鍛煉來達到養生的功效。

Ⅵ 中國傳統養生體育有哪些保健功效以及太極拳練習時各部位有哪些要求

太極拳是在傳統養生法「導引術」和「吐納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獨特健身運動。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又具有氣功內行功調心的鍛煉方法。從而也就形成了太極拳要意識、呼吸和動作密切結合,「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始而意動,繼而內動,再之外動」;並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發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

太極拳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之所以具有養生保健功能,其奧秘在於「一動無不動」的身體活動,能給各組織器官一定強度和量的刺激,激發和促進身體在生理、生化和形態結構上發生一系列適應性變化,使體質朝著增強的方向上轉化和發展。對於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來說,能推遲身體各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上的退行性變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療疾、延緩衰老的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由經絡貫通上下,溝通內外,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太極拳獨特的習練方式可有利於通經活絡。首先,我們知道,突然、強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會使人體氣機紊亂和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太極拳卻強調全身心的放鬆,可削弱、轉移和克服內傷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於經絡的疏通。其次,太極拳全身性的輕慢鬆柔的適當運動,會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經絡傳導速度和強度,有利於脈氣在遍上全身上下、內外循環無端的經絡系統中運行,有助於經絡暢通透達,使氣血充盈灌注全身,濡養各臟腑組織器官,營陰陽,維持和保護機體功能,加大抗禦病邪和自我修復能力。第三,太極拳運動中,腰部的旋轉,四肢的屈伸所構成的纏繞運動會對全身300多個穴位產生不同的牽拉、擰擠和壓摩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按摩,能起到類似針刺的作用,活躍經絡,激發經氣,疏通經絡和調整虛實,加強維持並聯系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處於協調有序狀態。

太極拳是非常講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養生術,太極拳的動靜結合,動中求靜,以靜御動和雖動猶靜,使太極拳更符合運動適度的健身原則;同時太極拳獨特的心靜用意,使心更易入靜,可有效阻斷過分亢進和熾烈地七情對氣血的干擾和逆亂影響,護衛「元神」正常發揮其調控人體身心健康的功能。

太極拳是一門源遠流長、內容深邃的科學,包含著豐富而獨特的習練方法。太極拳不僅繼承了中國古老的傳統養生之道,而又以現代科學為依據,得到了發展,從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獲得了更大的養生保健功效,具有葯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這種特殊功效並非伸手可取,必須要在習練中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動作規范,即指身體姿勢要符合一定的運動標准,這也是各個式子,不管動作怎樣千變萬化,所共同遵循的動作要求。只有身體姿勢和動作的規范,才有利於「意動身隨」;有利於肢體放長,更靈活地表現出端正、疏鬆、圓潤和輕靈等特點,有利於「以靜御動」、「動中求靜」和「精神內守」,從而使練拳出現只有意動而不覺形動的虛靈境界,使鍛煉進入更高層次,做到由內發於外,且能由外斂於內,功妙地進行內外交修,達到心身合一。要做到動作規范,首先要做到身體的自然與放鬆,同時精神也應放鬆,「神疏」方能「體靜」。

太極拳運動採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勻、細、緩、長,但初練者不要刻意追求這些,只要採用通順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腹式順呼吸也是達到腹式逆呼吸的必由之路,腹式逆呼吸會加大軀體神經系統對呼吸的調控,從而對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內臟機能產生更加良好的影響。但初練者不能因此而盲目採用這種呼吸方法,否則不僅會顧此失彼影響運動習練甚至出現憋氣等現象。實際上,只要隨著動作的熟練,腹式順呼吸越發越協調,達到腹式逆呼吸只是瓜熟蒂落的事情。太極拳哲理取法自然,不可違背。所以初練者務必遵循呼吸要暢利的原則,切忌急於求成。 太極拳良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只有經過長期的鍛煉才能發揮出來,首先,太極拳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鍛煉效果的出現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具有身體不練則退的規律。另外,身體的康復和體質的改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俗話說「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絲」,就是這個道理。太極拳具有健身療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見影」之效。

第二,太極拳養生保健功效是「練身、練氣、練意」綜合鍛煉的結果,能掌握太極拳真諦,本身就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正是體現了練拳的不可間斷性。 第三,實踐證明,太極拳養生保健功效的獲取,貴在堅持習練。每位立志習練太極拳進行養生保健者,都應從中悟出持之以恆的道理。

所謂「功到必成」,是一個戰勝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打太極拳養成習慣的產生興趣的過程。隨著這種轉變,一種身心健康的充實感、愉悅感、幸福感會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會不期而至,人生樂趣會得到更大享受,對太極拳健身、療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感受。反過來,又會強化練拳的信心和興趣,最終會使太極拳成為習練者走向健康途中的良師益友

Ⅶ 傳統的養生功法,都有哪一些鍛煉方法

養生,原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活動。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好我們自身的五臟六腑,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那麼,傳統的養生功法都有哪一些鍛煉方法呢?

傳統的養生功法是我國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來的,是人類養生智慧結晶,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氣功

氣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養生功法。以集中意念、調節呼吸、柔和運動等方式,誘發人體潛力,促進各系統的機能,增強體質。經過長期的練習,運氣後可得大力,能碎磚破石,承受重壓重擊,或顯輕功,能懸體紙條而紙不斷,人登氣球而球不破,人踩雞蛋而蛋不破等。

太極拳

2020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將「太極拳」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Ⅷ 詳述體育養生六原則

傳統的運動保健,除具有系統的理論外,還有切實可行的原則和方法,主要是:

1.強調動靜結合

不能因為強調動而忘了靜,要動靜兼修,動靜適宜。運動時,一切順乎自然,進行自然調息、調心,神態從容,摒棄雜念,神形兼顧,內外俱練,動於外而靜於內,動主練而靜主養神。這樣,在鍛煉過程中內練精神、外練形體,使內外合諧,體現出「由動入靜」、「靜中有動」、「以靜制動」、「動靜結合」的整體思想。

2.提倡持之以恆

人貴有志,學貴有恆,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效,沒有恆心是不行的。古人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就說明,鍛煉身體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經常而不間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達到鍛煉目的的。運動養生不僅是身體的鍛煉,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鍛煉。如果因為工作忙,難以按原計劃時間堅持,每天擠出10分鍾,8分鍾進行短時間的鍛煉也可以。若因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到野外或操場鍛煉,在院內、室內、樓道內做做原地跑、原地跳、廣播操、太極拳也可以。無論如何不能高興時練的累死累活,興奮過去多少天都不練。

3.運動適度,不宜過量

若運動後食慾減退,頭昏頭痛,自覺勞累汗多,精神倦怠,說明運動量過大,超過了機體耐受的限度,會使身體因過勞而受損。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告誡人們:「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有。」那麼,運動量怎樣掌握才算合適呢?一般來說,以每次鍛煉後感覺不到過度疲勞為適宜;也有人以脈搏及心跳頻率作為運動量的指標,若運動量大,心率及脈率就快。對於正常成年人的運動量,以每分鍾心率增加至140次為宜;而對於老年人的運動量,以每分鍾增加至120次為宜。

4.舒適自然,循序漸進

為健康而進行的鍛煉,應當是輕松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充滿樂趣和豐富多彩的,人們才願意堅持實行。即「運動應當在順乎自然和圓形平面的方式下進行。」這是美國運動生理學家莫爾豪斯的結論。在健身方面,疲勞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輕輕鬆鬆地漸次增加活動量,「不能一口吃個胖子」。正確的鍛煉方法是運動量由小到大,動作由簡單到復雜。比如跑步,剛開始練跑時要跑得慢些、距離短些,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再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離。

5.運動時間,因時制宜

一般來說,早晨運動較好,因為早晨的空氣較新鮮,而室內的氧氣經過一夜的睡眠後,大部分被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增多,到室外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運動鍛煉,即可把積聚在身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出來,吸進更多的氧氣,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為一天的工作打好基礎。此外,午睡前後或晚上睡覺前也可進行運動,以消除一天的緊張,輕松地進入夢鄉,但運動不要太激烈,以免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影響睡眠。總之,許多健身運動,隨時都可以做,多少做些,都是有益的。但稍微劇烈的運動,不要在吃飯前後進行,因為在飯前呈現飢餓狀態,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易發生低血糖症;飯後劇烈運動,大部分血液到肌肉里去,胃腸的血液相對減少,不僅影響消化,還可引起胃下垂、慢性胃腸炎等疾病。

6.運動項目,因人制宜

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肌肉力量減退,神經系統反應較慢,協調能力差,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鬆、全身能得到活動的運動,像步行、太極拳、慢跑等。而對於年輕力壯、身體又好的人,可選擇運動量大的鍛煉項目,如長跑、打籃球、踢足球等。此外,每個人工作性質不同,所選擇的運動項目亦應有差別,如售貨員、理發員、廚師要長時間站立,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在運動時不要多跑多跳,應仰卧抬腿;經常伏案工作者,要選擇一些擴胸、伸腰、仰頭的運動項目,又由於用眼較多,還應開展望遠活動。總之,體育項目的選擇,既要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又要適合身體條件,對腦力勞動者來說,宜少參加一些使精神緊張的活動

中醫養生學是 從實踐經驗中總給出來 的科學,是 歷代勞動人民智慧 的結晶,它經歷五千年億萬次實踐,由實踐上升為理論,歸納出方法,又回到實踐中去驗證,比如此循環往復不斷豐富與發展,進而形成 一門獨立 的學科. 從內容上來看,中醫養生學涉及到現代科學中預防醫學.心理醫學.行為科學.醫學健康.天文氣象學.地理醫學.社會醫學等多學科領域,實際上它是 多學科領域 的綜合,是 當代生命科學中 的實用學科.

一.獨特 的理論體系 【關注焦點:內科疾病的肝臟表現雙下肢浮腫、腹水、黃疸】

中醫養生學以其博大精深 的理論與豐富多彩 的方法而聞名於世. 它 的形成與發展與數千年光輝燦爛 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因此具有獨特 的東方色彩與民族風格. 自古以來,東方人.西方人對養生健康,都進行長期 的很多 的實踐與探討. 但由於各自 的文化背景不同,其養生 的觀點也有差異. 中醫養生學是 [在]中華民族文化為主體背景下發生發展起來 的,故此有它自身特點,現略述其概要. 【健康導讀:脊膜瘤骨瘤樣變1例報告】

二.與諧適度 的宗旨 【擴展閱讀:幹細胞治療心肌梗死的研究進展】

中醫養生理論,都是 以"天人相應"."形神合 一" 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社會 的關系. 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 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 的協調 一致. 並用陰陽形氣學說.臟腑經絡理論來闡述人體生老病死 的規律. 尤其把精.氣.神作為人體之三寶,作為養生健康 的核心,進而確定指導養生實踐 的種種原則,提出養生之道必須"法於陰陽,與於術數"."起居有常". 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 的規律,使生命過程 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 的移易與四時氣候 的改變而進行調整.

養生健康必須整體協調,寓養生於日常生活之中,貫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間,事事處處都有講究. 其中 一個突出特點,就是 與諧適度. 使體內陰陽平衡,守其中正,保其沖與,則可健康長壽. 例比如,情緒健康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與適度. 又比如,節制飲食.節欲保精.睡眠適度....

第一章.第二節 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
...而不倦等,都體現這種思想. 晉代養生家葛洪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 的觀點,不傷 的關鍵即[在]於遵循自然及生命過程 的變化規律,掌握適度,注意調節.

人類健康長壽並非靠 一朝 一夕. 一功 一法 的攝養就能實現 的,而是 要針對人體 的各個方面,採取多種調養方法,持之以恆地進行審因施養,才能達到目 的. 因此,中醫養生學 一方面強調從自然環境到衣食住行,從生活愛好到精神衛生,從葯餌強身到運動健康等,進行較為全面 的.綜合 的防病健康. 另 一方面又十分重視按照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反對千篇 一律. 一個模式,而是 針對各自 的不同特點有 的放矢,體現中醫養生 的動態整體平衡與審因施養 的思想. 歷代養生家都主張養生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全面配合. 例比如,因年齡而異,注意分階段養生;順乎自然變化,四時養生;重視環境與健康長壽 的關系,注意環境養生等. 又比如傳統健身術 的運用原則,提倡根據各自 的需要,可分別選用動功.靜功或者動靜結合之功,又可配合導引.按摩等法. 這樣,不但可補偏救弊.導氣歸經,有益壽延年之效,又有開發潛能與智慧之功,從而收到最佳攝生健康效果. 【關注焦點:內科疾病的肝臟表現雙下肢浮腫、腹水、黃疸】

三.綜合.辨證 的調攝 【健康導讀:脊膜瘤骨瘤樣變1例報告】

四.適應范圍廣泛

養生健康實可與平均每個人 的 一生相始終. 人生自妊娠於母體之始,直至耄耋老年,平均每個年齡階段都存[在]著養生 的內容. 人[在]未病之時,患病之際,病癒之後,都有養生 的必要. 不僅比如此,對不同體質.不同性別.不同地區 的人也都有相應 的養生措施. 因此,養生學 的適應范圍是 很廣泛 的. 它應引起人們 的高度重視,進行全面普及,提高養生健康 的自覺性,把養生健康活動看作是 人生活動 的 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Ⅸ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功法有哪些

五 和 八 以及易筋經,可以說是導引術類,而太極拳等是武術養身類,事實上傳統武術都有其養身的法門,傳統武術的養身功能是眾所周知的,進因為其練「氣」等功法。內丹功為道家武術養身功法,武術養身太多了,比較經典的就是上面的了,哦對了還有 6字訣

閱讀全文

與傳統體育養生主要有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 瀏覽:449
上海銀行養老金提前領取 瀏覽:205
鎮江楓葉紅老年公寓 瀏覽:751
江蘇省勞模退休工資增加百分之五嗎 瀏覽:797
長壽火車站打車多少錢 瀏覽:23
父母真的煩怎麼辦 瀏覽:932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退休後可拿多少錢 瀏覽:61
池州秋浦敬老院電話 瀏覽:177
我老人家不懂得配合怎麼辦 瀏覽:17
吃面養生總是反胃怎麼回事 瀏覽:16
2019社保養老金漲多少 瀏覽:4
福州退休金補貼 瀏覽:158
貴州最長壽老兵去哪裡了 瀏覽:620
長壽路到康王南路 瀏覽:46
廣州社保個人退休年審 瀏覽:184
將養老保險轉回戶口所在地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49
2017感動中國人物孝敬父母的 瀏覽:948
石家莊養老院有哪些服務 瀏覽:112
父母干預了我的生活是什麼意思 瀏覽:68
誠鄉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