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煮粥 真正的養生粥怎麼做
食材
主料紅棗10枚紅豆50g黑米90g糯米80g花生25g 輔料冰糖適量
步驟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11.准備原料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22.大米、黑米洗凈泡發1小時。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33.紅豆、花生洗凈,泡發1小時。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44.紅棗洗凈備用。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55.將大米,黑米放入電壓力鍋中。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66.放入紅豆,花生米。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77.再加入紅棗。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88.加入適量的清水。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99.放入適量的冰糖。
紅棗花生黑米粥的做法步驟1010.加蓋,調到煮粥檔30分鍾後,就可食用了。
小貼士
黑米、花生,紅豆較難煮熟,凈泡的時間可以長些。
❷ 煲粥怎麼煲
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熬起粥來節省時間;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熬出的粥酥,口感好;開水下鍋,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火候,先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熬煮約 30 分鍾;攪拌,讓米粒顆顆飽,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 20 分鍾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鍾,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放油,粥改文火後約 10 分鍾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入口也別樣鮮滑。底料分煮,最後再放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 分鍾,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
❸ 煮粥怎麼煮~
食材准備:大米半杯
配料准備:山葯150克、南瓜200克
步驟——
1、准備半杯米、一截山葯、半個南瓜,如圖。
❹ 如何做各種養生粥
一、蘋果小米粥
主料:蘋果1個,小米100g。
輔料:水1000ml 。
步驟
1.所有材料准備好。
2.小米沖洗2遍。
3.蘋果去皮去核後切小丁。
4.高壓鍋中先放入水,再放入小米。
5.然後放入蘋果丁。
6.加蓋放到爐子上大火燒開,上汽後轉小火煮20分鍾。
二、紅棗當歸粥
主料:紅棗20粒,當歸6g,粳米80g,糯米20g。
輔料:冰糖20g 。
步驟
1.准備好所有的食材。
2.粳米和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20分鍾。
3.紅棗洗凈用清水浸泡。
4.當歸放入煮茶包中密封。
5.所有食材放入電壓鍋內膽
6.加入熱水和當歸包。
7.再放入冰糖。
8.內膽放入電壓鍋中。
9.加蓋按下營養飯-煮粥健。
10.滴聲提示後開蓋取出當歸包。
11.粥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❺ 營養粥怎麼煲
15種營養粥的做法及功效
1、小麥紅棗粥
原料:
小麥100克,大棗10枚,糯米100克,飴糖(麥芽糖)100克。
做法:
小麥、大棗、糯米加水煮2小時,放入飴糖即可。
功用:
緩急止通,止汗養心。
2、栗子粟米粥
原料:
板栗300克,小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板栗去殼及細皮,切小丁與小米一同加水煮4小時,加入紅糖即可。
功用:
功用益氣,養心安神。
3、荸薺鴨梨粥
原料:
荸薺200克,鴨梨2個,糯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荸薺、鴨梨去皮剁細。糯米加水煮2小時後,放入荸薺、鴨梨煮10分鍾,加糖即可。
功用:
清心潤肺,生津止咳。
4、三米聯營粥
原料:
糯米、小米、苡米仁各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上述三米一同加入水煮爛,放入冰糖即可。
功用:
健脾養胃,補心得濕。
5、止瀉固澀粥
原料:
糯米100克,炒扁豆50克,炒山葯20克,炒苡仁100克,芡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
上述各物一同如鍋中,加水煮3~4小時,放入紅糖即可。
功用:
健脾燥濕,止瀉澀腸。
6、一池碧波粥
原料:
青毛豆300克,糯米100克,豆漿1000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
青毛豆用攪拌機搗成細泥,與糯米、豆漿一同煮2小時,放鹽、味精即可。
功用:
清熱生津,瀉火解毒。
7、紅豆南瓜粥
原料:
小米100克,南瓜300克,赤小豆30克,鹽、味精適量。
做法:
小米與赤豆加水煮2小時,放入南瓜(去皮剁小丁),再煮1小時,加鹽、味精即可。
功用:
降糖溫中,安神定志。
8、冰心奶蛋粥
原料:
糯米100克,雞蛋2個,奶粉2匙,冰糖適量。
做法:
糯米加水煮爛,放入冰糖後,打入雞蛋,加入奶粉拌勻,煮開即可。
功用:
補氣生津,和胃抗皺。
9、年年有「魚」粥
原料:
糯米100克,生魚片100克,蔥、姜未、鹽、胡椒粉、味精適量。
做法:
將糯米加水煮一個小時,放入生魚片、姜、蔥未再煮2小時,撒上鹽、
胡椒、味精即可。
功用:
養氣補血,安神益智。
10、紅棗桂圓粥
原料:
糯米(紫)100克,大棗20枚,桂圓肉50克。
做法:
上述各物入鍋中,加水煮4小時即可。
功用:
養血補血,安神益智。
11、雪花燕窩粥
原料:
銀耳20克,燕窩2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
上述食品一同入鍋中,加水燉3小時,放冰糖即可。
功用:
養陰生津,防老抗衰。
12、百年合好粥
原料:
百合(鮮)200克,糯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糯米與洗凈的百合一同入鍋中,加水煮爛,放入冰糖即可。
功用:
生津潤肺,止咳止血。
13、花泥雪奶粥
原料:
花生米100克,糯米100克,奶粉2匙,冰糖適量。
做法:
花生米用開水燙一下去細皮,搗細成泥,與糯米一同煮2小時後,加奶粉及冰糖即可。
功用:
滋陰養液,益氣駐顏。
14、懷舊小米粥
原料:
小米100克,糯米50克,紅薯200克。
做法:紅薯去皮切小丁,與小米、糯米一同入鍋中,加水煮3小時即可。
功用:
通便伸濕,安神、催眠。
15、麥片苡仁粥
原料:
麥片50克,苡仁100克,糯米100克,蜂蜜適量。
做法:
麥片、苡仁、糯米一同加水煮4小時,放入蜂蜜即可。
功用:
防癌輕身,滌痰去脂。
❻ 關於怎麼煮粥
1、米要先泡水:淘凈米後再浸泡30分鍾,米粒吸收水分,才會熬出又軟又稠的粥。
2、熬一鍋高湯:為什麼外面的粥總比自己做的多一點鮮味?最大的秘訣就是先熬一鍋高湯。高湯的做法:豬骨1千克,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除血水撈出洗凈。另起鍋放入30杯清水煮沸,再放入豬骨,轉小火燜煮1小時關火。
3、水要加得適量:大米與水的比例分別為:全粥=大米1杯+水8杯 稠粥=大米1杯+水10杯 稀粥=大米1杯+水13杯
4、冷水下米煮粥好:使米充分吸收水分,粥才會比較香軟。
5、煮一碗好吃的粥底:煮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碗晶瑩飽滿稠稀適度的粥底,才能襯托入粥食材的美味。粥底做法:大米2杯洗凈,加入6杯清水浸泡30分鍾,撈出瀝凈水分放入鍋中,加入16杯高湯煮沸,小火熬煮約1小時至米粒軟料粘稠即可。
6、掌握煮粥的火候:要先用旺火煮沸後,要趕緊轉為小火,注意不要讓粥汁溢出,再慢慢蓋上蓋留縫,用小火煮。
7、不斷攪拌才粘稠:旺火煮的時候要不斷的攪動,小火煮的時候減少翻攪。
8、哪些材料可以熬粥底:豬骨熬出的高湯,很適合搭配肉類入粥。雞湯可以適合作海鮮粥,用柴魚、海帶及蘿卜等根莖類熬成的高湯適合作栗子粥等日式風味的粥。
9、如何加料煮粥:要注意加入材料的順序,慢熟的先放。如米和葯材要先放,蔬菜水果最後放。海鮮類一定要先氽湯,肉類則拌澱粉後再入粥煮,就可以讓粥看起來清不混濁。
10、白飯煮粥:1碗米加4碗水,不可攪拌過度。胃寒的人建議用白飯放入沸水中煮粥,對健康有益。
11、善用沙鍋保溫特性:用沙鍋前要先用小火熱鍋,等沙鍋全熱後再轉中火逐漸加溫,烹飪中加水也只能加溫水。
12、電飯鍋煮粥:米:水=1:6
第一招:
浸泡:
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1:熬起粥來節省時間;2、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第二招:
開水下鍋:
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裡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為什麼?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第三招:
火候:
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鍾。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第四招:
攪拌:
原來我們煮粥之所間或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為什麼還要攪呢?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鍾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鍾,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
第五招:
點油:
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後約10分鍾時點入少許沙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最後一招:
底、料分煮:
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里,百年老粥店可不這樣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後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 10分鍾。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及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
先說說煮的方法:所謂煮,就是指先用旺火將米和水煮到滾開,再改小火將粥慢慢熬成濃稠。這期間講究,粥不離火、火不離粥,而且有些要求高的粥,必須用小火一直煨到爛熟,米粒呈半泥狀。煮粥的方法比較適合家庭使用。
再來說說燜的方法:燜是指煮粥時,用旺火加熱至沸騰後,倒入有蓋的沙鍋或其它容器內,蓋緊蓋,上蒸鍋,繼續用高溫蒸汽燜約兩個小時。用這種方法燜出來的粥,香味更加純正、濃稠香綿。燜的方法,是專業料理店採用的方法。家庭里也可以試用,只是過程比煮的方法稍顯復雜。
此外,各種花色粥的製作,還有以煮好的滾粥沖入各種配料佐料,調拌均勻即成的方法,如生魚片粥。也可以先將配料先料理好,再加入高湯和其它材料一起熬煮成粥。
煮粥時,切記一定要一次加入足量的水,因為熬粥講究一氣呵成,才能達到水乳交融、柔膩如一體的效果。
煮粥的米,既可以先用清水浸泡5~6個小時,然後下鍋;也可以淘洗干凈後直接下鍋。先浸後煮,可以縮短熬粥的時間,但美中不足的是,提前浸泡容易導致營養成分的流失。
如果粥的配方里有不能直接食用的材料,就需要提前,將這個材料熬煮成汁,過濾掉沉澱和渣子後,再加入米熬煮成粥。有些治療慢性疾病的食療粥,可以先將中葯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粥里,與米一起來煮,這樣熬出的粥,食用方便還利於吸收。如果熬粥的配料形體較大,應該先進行改刀處理,以方便每口食用為標准切成合適的大小,再下到粥里熬煮,能使粥渾然一體、香稠味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