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立秋養生進補為先,哪些禁忌要注意,盲目進補會傷害身體
立秋在我們國家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之一,很多人都有在立秋後給身體進補的概念。因為在炎熱的夏天,我們的身體其實消耗了很多,所以需要進補。同樣也是為了能在秋天過後的冬天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
第二就是不分身體狀況的去進補。要看身體到底是體虛還是真的生病了,兩種症狀要吃不同的東西來補身體。一旦弄反了,那就很有可能適得其反,沒有補好身體反而把身體搞壞了。
第三就是不要進補太多。不管是進補還是什麼其它東西,都要講究適量。一個東西再好,人體也只能吸收一部分的能量,吃得太多了就會對人體造成負擔。這些負擔很有可能就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所以進補一定要適宜。
在愛惜身體的同時也要注意很多東西,任何事情都不要盲目地去做,進補也是一樣,這是對自己的身體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② 立秋養生有很多講究,立秋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在清代潘榮陛中《帝京歲時紀勝》中,記錄了從前北京城裡,人們在立秋的前-一天,有著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的習慣。這其實是為了預防秋後的「余暑瘧痢之疾」。其中提到的蒸茄脯,可謂是如今的立秋「寵兒」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含量也很豐富。蓮藕具有通便止瀉、健脾開胃,而且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開胃健中。
如可多吃芝麻、蜂蜜、百合、乳製品等食物。適當多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等食物。立秋飲食還應適當增酸減辛,如增加酸味食物的攝入,多吃梨、柚子、葡萄等水果,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的入侵。少吃刺激性較強、辛辣、燥熱的食物,如辣椒、蔥等。
③ 立秋以後,健康養生方面應注意些什麼
在我國農歷24個節氣中,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立秋以後,天氣氣溫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並為越冬做准備。
立秋注意防暑進補
秋季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候仍較高,據中醫「燥則潤之」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濕度小,皮膚容易乾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立秋之後也是大補的季節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補胃的蓮子、山葯、扁豆等。秋季出現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氣候,應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更要注意的是立秋之後的天氣,忽冷忽熱,注意穿衣,以防感冒。立秋之後也是各種疾病發作的季節,要提前最好准備。
④ 立秋後,養生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首先在起居方面,做到早睡早起,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緩緩做深呼吸,吐故納新。同時因天氣逐漸涼爽,可以適當增加戶外鍛煉,如走步、慢跑、太極拳、各種體操等。秋季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候仍較高,據中醫「燥則潤之」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
如今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即使在夏季有了降溫措施,也不再「苦夏」。到了秋季,不然不需要再「貼秋膘」,相反,由於高溫天很多人運動少,體重反而增加了,立秋以後,天氣逐步涼爽,早晚溫差變大,現在我們吃的肉多是喂飼料的,裡面含許多激素等不利健康的有毒物質,對人體有害。多吃青菜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別是許多長壽老人,他們一生不食肉。因此,要長壽,多吃青菜少吃肉。
⑤ 立秋到了,在健康養生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立秋將至該注意的養生要點
1、要少吃西瓜
即將進入立秋節氣了,就要慢慢減少寒涼食物的攝入,不然很容易損傷腸胃,引起腹瀉,比如說西瓜。尤其是放入冰箱中冰鎮的西瓜,其本身性寒,經過冰鎮之後,西瓜中的寒氣也就會更多,吃了以後身體內的寒氣自然也會變多。所以說,千萬千萬要記得要少吃冰鎮西瓜。
2、要少吃辛辣食物
因為氣候逐漸變得乾燥起來,如果此時再吃辛辣類的食物,不利於滋養肺臟。所以說,平日里要適當減少辣椒、燒烤、生薑等食物的攝入,管住自己的嘴巴。相反,應該多吃蓮藕、銀耳、馬蹄等能夠養陰潤燥的食物。
3、要少吹風
雖然說天氣依舊還很熱,但是即將進入立秋之後,溫差會變大。所以說,不要貪涼,少吹風。而且最好是避免皮膚直接被風吹,以免皮膚被刺激而變得敏感。其中,提醒平日里有吹空調的男女,不要再整夜吹空調了,以免受風著涼。
⑥ 立秋養生攻略:除了飲食要講究,還要注意什麼
立秋養生四訣當心「秋老虎」 立秋後仍要防暑」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緯度、海拔高度不同,實際上是不可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涼爽的秋季的。尤其是南方地區,盛夏余熱未消,秋陽施虐,炎熱的氣候往往要延續到9月的中下旬,故民間有「秋老虎」之說。立秋之後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以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引起「熱傷風」。出門時隨身備好藿香正氣、仁丹等防暑葯品。老年人在立秋時節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所以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另外,入秋後人體抗病能力減弱,如果不注意會容易發生腹瀉,嬰幼兒等腹瀉的易感人群要特別注意防範。立秋時節最易貼秋膘 怕胖別貪食立秋之後,人的脾胃功能逐漸恢復,比起夏季來食慾明顯好轉,所以立秋後也是貼秋膘的好時候。但這也是體重增加最快的時候,所以肥胖者、要控制體重的人這時要注意節制飲食、適量運動,以免體重增長過快。穿衣要「春捂秋凍」 起居宜「早卧早起」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此時,公眾在起居和衣著上應該有所講究,起居宜「早卧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凍」。之所以要做到早卧早起。是因為「早卧」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多。而「秋凍」不是遇冷不穿,而是適當增衣讓自己感到涼而不寒。飲食宜「少辛多酸」 營養要均衡1多吃酸性食物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如蘋果、橘子、山楂、獼猴桃等,可收斂肺氣。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2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材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3多吃魚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不妨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4暫時不要吃太多的高蛋白食品,如肉類經過一個夏天炎熱的天氣,立秋之後,很多「苦夏」或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不過此時人的腸胃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再多增加肉食。5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繫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 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 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立秋吃什麼水果立秋到來之際,人們容易產生秋燥。此時正是潤燥生津的最佳時期,立秋節氣,很多水果是讓您擺脫秋燥的最佳食物哦!柑桔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常食用,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干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甘蔗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鎮咳、治噎止嘔,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道醫常把其作清涼生津劑,用於治療口乾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高燒煩渴等症。大棗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調營衛、滋脾土、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臟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葯。柿子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虛熱肺痿、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症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乾唇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症。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煩渴不休者,可作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久瀉久痢等。立秋養生食品食物抗歲月侵襲的魔力,要遠比那些瓶瓶罐罐里價值不菲的化妝品和保健品來得更省事、更有效。1大豆大豆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好的食品,其中含有的維生素E可以延緩皮膚衰老、防止色素沉著,此外大豆里的卵磷脂還可以延緩女性的衰老、推遲更年期的來臨。2海帶海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可以調節血液的酸鹼度,防止皮膚過多分泌油脂。3西紅柿西紅柿有助於美白、防曬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最新研究證明,西紅柿還有助於展平新皺紋,使皮膚細嫩光滑,並且預防黑眼圈,可謂是一舉多得。4藕藕既可當水果,又可作佳餚,生啖熟食兩相宜。藕不論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葯用價值。道醫認為,生藕性寒,甘涼入胃,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適用於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婦女產後忌食生冷,惟獨不忌藕,就是因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間有「新采嫩藕勝太醫」之說。熟藕,其色由白變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而用藕加工製成的藕粉,既富營養,又易於消化,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之功效,實為老幼體虛者理想的營養佳品。5胡蘿卜從小就聽說胡蘿卜又叫小人參,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能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還有助於保持皮膚彈性,對健康也有著非常大的幫助。6蜂蜜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維生素及糖類,對於皮膚是絕佳的保養品,此外秋天多食用蜂蜜還可潤肺去燥,從內養外。7蘋果健康最有利的水果。此外,在眾多的水果和蔬菜中美國人排出了對健康最有利的水果。其中蘋果排名第一,因為蘋果富含纖維物質,可補充人體足夠的纖維質,降低心臟病發病率,還可以減肥。許多美國人把蘋果作為瘦身必備,每周節食一天,這一天只吃蘋果,號稱「蘋果日」。8牛奶牛奶自古就是美容聖品,可以改善皮膚細胞活性,有延緩皮膚衰老、增強皮膚張力、消除小皺紋,對於皮膚的保養有著非常大的好處。9燕窩燕窩為一種珍貴的補品,其味甘,性平。人脾、胃、肺、腎、j心經。可補肺養陰,用於補養和治療肺陰虛的咳嗽、盜汗、咯血等症,又可養胃止嘔,治療胃氣虛所致的干嘔、反胃,還可補氣止汗,治療氣虛自汗、尿多等症。燕窩是補虛療損之上品,秋季服用最佳,老幼皆可常食。立秋養生食譜蛤蜊百合製作原料:百合100克,鮮蛤蜊肉200克,蔥、姜、料酒、醋等。製作方法:蛤蜊用溫水洗凈晾乾(干品需浸泡),加料,加料酒/醋和後取出.與百合入油鍋中爆炒,再下姜、蔥、高湯煮食。適宜人群:適用於陰虛潮熱,心煩失眠,乾咳,鼻出血者。這道菜餚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的功效。荷葉乳鴿製作原料:乳鴿、鮮荷葉、料酒、醋等。製作方法:乳鴿加料酒和醋腌一會,洗凈荷葉包好如何,蒸食。適宜人群:汗、咳嗽、咯血及其他虛損者。禁忌:脘腹冷痛和泄瀉、脘腹脹滿者忌食用。冰糖鴨蛋羹製作原料:鴨蛋2隻,冰糖適量。製作方法:先將冰糖用溫水溶化,然後將鴨蛋打入裝冰糖水的碗內,調勻,再隔水蒸15分鍾左右,即可。適宜人群:適用於肺熱咳嗽、久嗽、咽炎、咽干痛、口渴、干嘔、大便干結者。禁忌:脾胃虛寒、泄瀉者忌食用。山楂粳米粥製作原料:鮮山楂30克,粳米60克。製作方法:鮮山楂洗凈切開後放在砂鍋里,加清水煎爛後濾取湯汁,再將粳米與湯汁一起放在砂鍋里,燒開後用小火慢慢煮成粥即可。這道粥具有開胃護胃的功效,可以暖胃,護胃。立秋食用,不僅開胃還可以保護胃,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