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臟養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什麼
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中醫認為「心在志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與七情中的「喜」關系密切。高興愉快的情緒對機體的精神狀態是一種良好的刺激,有益於心臟,也有益於人體身心健康。經研究證明,性格開朗,精神愉快,對人生充滿樂觀情緒的人多能健康長壽,其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也明顯降低;而情緒急躁,精神抑鬱,對人生充滿悲觀情緒的人則體弱多病,其心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時刻調整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總是處於樂觀愉快的好心情是心養生保健的最好方法。
要遠離噪音雜訊對聽覺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最為明顯,如果突然聽到強烈的聲音,心跳就會加快,跳的力量也會加強,自覺心慌心跳。如果長期生活或工作在雜訊的環境中,其心血管病和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會明顯升高,並出現情緒激動、急躁的情況,所以生活和工作環境應選擇在安靜之所在。如果所處的環境雜訊超過60分貝,應積極地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降低雜訊的強度,如應請有關部門解決雜訊源的問題,降低雜訊的強度;或安裝雙層玻璃窗以減少雜訊。居室內的音響、電視等容易產生雜訊電器,使用時要放低音量,以免影響自己和他人。
平時也可以多到空曠安靜的地方去活動或鍛煉,避免雜訊的干擾。
注意夏季養心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臟的養生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戒煙酒,不飲濃茶,保證睡眠充足,不要過勞或過逸,根據自己機體的狀況選用合適的運動來鍛煉身體,對心臟的養生保健有益。
2. 心臟有哪些養生保健方法
中醫認為心主要有二項功能,一是「心主血脈」,指心臟具有推動血液在經脈內運行,使血液運行到全身以滋養各個臟腑器官組織的生理功能,與西醫學對心臟的認識基本相同。二是「心主神志」,指心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有密切關系,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則精神飽滿,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反之,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輕則出現失眠多夢,神志不寧,反應遲鈍,健忘等症狀;重則出現精神失常,神昏譫語,甚至昏迷,不省人事。中醫還認為「心開竅於舌」,「舌為心之苗」,也就是說心與舌的關系密切,心臟的情況可以從舌的色澤及形體表現出來,如心的功能正常,舌紅潤柔軟,運動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如心臟氣血不足,則舌質淡白,舌體胖嫩;心有淤血,則舌質暗紫色,重者有淤斑;心火上炙,則舌尖紅或生瘡。所以,心的養生保健方法要以保證心臟的主血脈和主神志的功能正常為主要原則。
3. 心臟不好怎麼養生
每天吃木耳,每天吃半個紫色蔥頭,不要劇烈運動
4. 有什麼保養心臟的好方法
情緒、運動和飲食等均與心臟有關,可以從這些內容著手保護心臟。
(1)常懷感恩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生活中的美好心懷感念,有助於改善身心健康,此時心臟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的張力和平衡性更加穩定,可以減少心律失常情況的發生。
(2)睡足7小時:睡眠時長因人而異,一般來講,兒童為8~12小時;成年人7~8小時;老年人至少保證5~6小時。充足的睡眠有利於心臟獲得充分的休息。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睡前玩手機、喝濃茶、激烈運動等。
(3)冥想10分鍾:每天找個安靜的地方,冥想10分鍾左右,有助於緩解身心壓力,讓心臟放鬆。
(4)運動半小時:最有益心臟的方式是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太極等。
(5)喝夠5杯水:人在脫水狀態下,紅細胞比容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這都與心血管病高發有關。建議根據個人體質和季節的不同,區別飲水,比如冬天稍少,夏天多喝。心臟病人不能大口喝水,宜少量多次;腎功能不全者應適當少量飲水。
(6)享護心美食:不合理膳食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重要因素。守護心臟健康需要平衡膳食,多吃綠葉菜、豆類、魚類,以及粗纖維穀物。
5. 日常該怎樣保養心臟
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中醫認為「心在志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與七情中的「喜」關系密切。高興愉快的情緒對機體的精神狀態是一種良好的刺激,有益於心臟,也有益於人體身心健康。經研究證明,性格開朗,精神愉快,對人生充滿樂觀情緒的人多能健康長壽,其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也明顯降低;而情緒急躁,精神抑鬱,對人生充滿悲觀情緒的人則體弱多病,其心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時刻調整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總是處於樂觀愉快的好心情是心養生保健的最好方法。
要遠離噪音雜訊對聽覺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最為明顯,如果突然聽到強烈的聲音,心跳就會加快,跳的力量也會加強,自覺心慌心跳。如果長期生活或工作在雜訊的環境中,其心血管病和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會明顯升高,並出現情緒激動、急躁的情況,所以生活和工作環境應選擇在安靜之所在。如果所處的環境雜訊超過60分貝,應積極地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降低雜訊的強度,如應請有關部門解決雜訊源的問題,降低雜訊的強度;或安裝雙層玻璃窗以減少雜訊。居室內的音響、電視等容易產生雜訊電器,使用時要放低音量,以免影響自己和他人。平時也可以多到空曠安靜的地方去活動或鍛煉,避免雜訊的干擾。
注意夏季養心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臟的養生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戒煙酒,不飲濃茶,保證睡眠充足,不要過勞或過逸,根據自己機體的狀況選用合適的運動來鍛煉身體,對心臟的養生保健有益。
6. 心臟病人怎樣養生
(1)不宜過度勞累:因過度勞累或超量運動,會使心臟功能負擔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舊病復發。
(2)不宜精神激動:人在發怒或大喜時,腎上腺素會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突然增加心臟負擔。
(3)不宜大量飲水:一次喝過多的水,會迅速增加血容量,使胃腔脹滿擠壓膈肌上升,胸腔容積縮小,影響心臟跳動。
(4)不宜飲食過飽:飲食過飽容易引起腹部膨脹,膈肌上升,限制心臟跳動;消化食物需要全身血液較多地集中到胃腸,使冠狀動脈血液減少。
(5)不宜連續吸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刺激中樞神經,連續吸煙會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心肌需氧量增加。
(6)不宜飲酒無度:若飲酒過多,酒中的乙醇(酒精)對神經、消化、循環等系統均有破壞作用。因此,飲酒能使中樞興奮,心跳加快,容易引起心臟病發作。
(7)不宜嗜食辛辣:辣椒、胡椒、生薑、蔥、蒜等刺激性食物,均能興奮神經,促使心跳加快。
(8)不宜菜餚過咸:食鹽有增加血容量的作用,血容量多了,心臟負擔必然會加重。因此,心臟病人不宜吃多鹽飲食。
(9)不宜受寒:受到寒冷刺激,體內去甲腎上腺素會突然增加,心率加快,易導致心臟病復發。
(10)不宜玩驚險游樂項目:驚險游樂項目,運動速度非常快,起伏大,能使心血管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痙攣,使自主神經控制和心臟傳導系統失調,輕者會加重病人失眠、頭痛、心律失常、心絞痛等症狀,重者會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甚至會導致心臟性猝死。因此心臟病人不要玩驚險游樂項目。
(11)不宜吃螃蟹:金秋時節,正是螃蟹上市之時,此時蟹大體肥,肉質細嫩豐滿,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蟹香飄逸,令人垂涎。然而,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人,卻是不宜吃螃蟹的。據測定,每100克河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而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則高達460毫克。因此,患有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的人,應不吃或少吃蟹黃,蟹肉也以少吃為宜。如果常吃螃蟹,勢必會加重病情,非但無益,反而有害身體健康。
(12)不宜吃蛋黃:蛋黃中含有很高的膽固醇,據測定,其膽固醇的含量比肥豬肉要高16倍,比豬肝要高4倍,比肥牛肉高7.5倍。心血管病人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本來就高,再食用含膽固醇多的蛋黃,就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更高,這樣,就使多餘的膽固醇有可能在動脈血管中沉澱下來,造成動脈粥樣硬化,使血液流通受阻,危及人體生命。因此,心血管病人是不宜多吃蛋黃的。
(13)不宜吃菜籽油:菜籽油是我國南方群眾常用的食用油,用它煎、炸、熘、炒菜餚都可以。但是,菜籽油中含有一種芥酸,而且有時還含量很高,可高達10%左右。芥酸是有毒的,尤其對心臟毒性最大,食用芥酸會導致心肌硬化,從而引起心肌梗死等心臟病發作。已有心臟病的人,食用後往往能加重病情。因此,患有心臟病的人最好不要食用菜籽油,少量食用時,最好將菜籽油與其他油混合使用,這樣可以使其毒性減少。
(14)不宜多睡眠:有些患心臟病的老年人認為,休息越多越能長壽,因而總願躺在床上睡覺。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和做法。美國心臟病專家對40~80歲的男女做了80萬份調查,兩年後他們再分析這些人所填的調查表,並與他們的現狀進行比較,發現每晚睡眠10小時的人比睡眠7小時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比例高2倍,因腦卒中而死亡的比例則高出35倍,這說明睡得太多並不好。這是因為,睡眠時血液循環慢,會增加循環血凝塊的危險。
另外,專家還指出,睡眠時間太長,也可能是動脈硬化的徵兆。因此,老年人不要睡眠太多,以防不測。
7. 如何護理心臟
有心臟病的人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
無心臟病的人,平時要加強身體鍛煉,如跑步、游泳、打球、騎自行車、登山等,運動要有一定的強度,使自己有一顆強健的心臟,減少心、肺及血管病變的發生率,飲食上注意,低鈉,低脂,多蔬菜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