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慶市長壽區高層直供水和二次供水的分界樓層通常是幾樓水
7樓 所有的應該是一樣的
❷ 樓層與壽命相關!在中國哪幾層是「長壽層」
其實說到樓層這點事,這些年來真的是眾說紛紜,但是也不是很有根據,一切都是憑借著網友們居住的經驗一些調查出的結果,有的是根據建築原理得出的結論。
相信關於樓層與壽命相關的說法大家也聽說過不少,但是這是真是假?是否有根有據?(如何選樓層參考:選樓層很「頭痛」? 哪幾層絕不能買?)
在中國,傳統的選房一般都是「金三銀四」,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中國傳統的【金三銀四】也是從多實用性上考慮的,其中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因為它是中間層,頂層曬,一層臟,二層採光不如三層,三層是最好的。蚊子飛不到、爬樓也容易。
第二,供水上,一般在給水方面是1~6層是市政給水。 6層以上是經過變頻泵加壓後的二次給水,水壓都比較好的情況下,12層容易遭水災或者堵廁所返臟水,34層則好一些,56層水壓不足。
那麼關於「長壽層」到底有怎樣的說法?在中國哪幾層是「長壽層」?
城區:4~5層
城郊:11層以上
雖然說不是說住在4~5層的人個個活過百歲,但是4~5層從理論上氣溫、採光、空氣污染、噪音污染都比較小客觀環境好一些,因此可以稱為「長壽層」,為什麼這么說呢?
8~11層
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也是噪音收集層
住得越高越長壽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前提是需要設定特定的環境。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其實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
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眼下很多小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
所以在城區內,8層以上,如果不加防護,應該不屬於長壽層之列。當然在遠離城區、且周圍的樹木茂盛的條件下,住得相對高一些也看得更遠~
6~20層
根據環境不同,噪音比較大
關於噪音污染,成都市環保專家李明說,拿一棟20層的樓盤來打個比方,如果樓盤的四周各個方向都是公路,住在15~20層的話,甚至連幾公里外馬路上發出的噪音都會被接收到。
另外,如果樓盤四周的噪音源只有前方一條公路的話,那麼中間樓層住在6~15層的住戶就沒那麼幸運了,噪音會比較容易直接進入住房,高層相對離噪音遠,6層以下則比較安靜,因為公路兩邊的樹木或者隔音屏會幫低層住戶擋掉一部分噪音。
1到3樓
陰冷潮濕傷健康,有架空層相對好。俗話說,「高處不勝寒」,低層住房的室內溫度相比高層住房有1到3度的溫差。霉雨季節,相對高層房屋1到3樓的室內溫度顯得陰寒。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醫生王霞介紹:大多低層的房屋彩光不佳陰冷潮濕是關節炎的溫床,還容易起霉導致一些皮膚癬病、引發心血管病。
總結: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1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❸ 大樓樓層的命名方法(m層的含義)
你好!
m層就是以底層為標準的此外層,即第二層。
打字不易,採納哦!
❹ 為什麼一樓被稱為「黃金樓層
這個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不斷的進步,我們的城市也出現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我們的房子也是越蓋越高了。這么多層樓,估計讓很多有選擇困難症的朋友犯了難。那麼我們到底該選擇哪一樓層呢?為什麼這層樓被稱為「黃金樓層」?聽師傅一分析,懊悔家裡選錯了!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概念:
低層:1——3層的建築為低層建築
多層:4——6層的建築為多層建築
小高層:7—11層的建築為小高層建築
高層:12—30層的建築為高層建築
超高層:高度100m以上的建築為超高層建築
那個師傅告訴我,一般買房的人都喜歡忽略頂層樓和底層樓,如此一來,就造成中間樓價很高,從中間到上下兩邊依次減少!不過他給我說,真正的好樓層可能就是被他們忽略的樓層,如果他去買房,他肯定會選一樓層,聽他說完原因,表示很後悔!
一、價格上的優勢
一樓的房子價格比其他樓層更低廉,常常有購買促銷的優惠活動。這對於那些著急買房,手頭資金又十分緊張的朋友而言,絕對是個好選擇。這樣就能用更少的金錢購買到相同的小區樓房。省下來的這一筆金錢,可以用於房子的裝修、傢具的購買等。
二、出行優勢
一樓進進出出很便捷,尤其適合家裡有老人家和小孩,出行不需要電梯,就算碰上電梯故障、停電等情況也能後順順利利的回到家裡。很多朋友可能都經歷過這一情況,就是碰上早上晚上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來等電梯才能輪的到,但是如果住在一樓,就不用考慮這個事了!
三、環境上的優勢
一樓更靠近綠化帶,所以空氣自然會更加清新。一樓的房子周圍也附著大大小小的花園,花園中的花花草草不僅是讓人賞心悅目,更能營造出美麗的居住環境。雖然說花園屬於小區的公共區域,但是一樓更靠近花園,這在無形當中就讓花園成為了一樓的一部分,一樓的住戶也能體驗到家門口就是花園的美好感覺。
可能美中不足的是,就是夏天蚊蟲比較多,如果我們在窗戶上裝好窗紗,那麼問題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❺ 買房選樓層新觀點:8樓以上居民更長壽
買房時的如何選擇樓層選擇真可謂讓購房者頭疼。太低有噪音,太高有污染,不高不低的中間樓層沒准就是傳說中的「揚灰層」……。而近日,研究人員又在樓層與人類壽命長短之間找到聯系,采出現了一種新的說法,認為住得越高壽命越長。
高層還是低層?
近日,研究人員對歐洲地區的150萬人進行了調查研究,這些人都居住在4層以上的建築里。研究表明,對於那些住在8樓以上的人來說,他們提早死亡的幾率要比住在低層的人低22%,其中,死於肺部疾病的幾率低40%,死於嚴重心臟病的幾率低35%。
研究人員認為,一個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住在高層的居民更可能使用樓梯上下,從而鍛煉了身體,並因此遠離心臟疾病。研究人員也警告稱,對於居住在低層的人來說,空氣污染和交通噪音也是影響健康的關鍵因素。另一種可能是那些居住在高層的人們也許更富有,也更可能關心自己的健康。但研究人員強調,這一發現來自於對世界最富有國家居民的研究,對於那些貧困國家和地區來說,可能並不適用。
這一觀點又一次讓在樓層選擇上糾結的購房者們不知所措,高層對人們健康總是利大於弊?這似乎和大家觀念里低層「接地氣」觀點有出入。來自西班牙的研究就表明,在鄉村地區,居住在摩天大樓里其實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那些居住在低矮建築中的人們似乎更健康。此外,住得越高,自殺幾率也越高。數據顯示,住在低層的人們跳樓自殺的幾率要低60%。
「揚灰層」是不是逗你玩?
從2013年起,樓房的所謂「揚灰層」概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認為9-11層的灰塵密度較大,空氣質量最差。不過通過建築專家和大氣運動專家的解釋,所謂揚灰層的說法,並沒有一個權威出處,認為「提出揚灰層說法估計就是個炒作」。
此外,並沒有什麼理由可以支撐說,高樓層的空氣質量就一定比低樓層好。雖然,一般來說,在空氣中沒有污染源的情況下,樓層越高,空氣質量會相對好一點,而低樓層會比較受路邊揚塵和汽車尾氣的影響。但在污染物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高樓層的空氣質量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以霾、沙塵暴的天氣為例,因為風力大,把粉塵吹向空中,或者冷空氣南下將北方的顆粒物帶到南方,那麼空氣中灰塵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粉塵會有一個下降的過程,在這個下降的過程中,高樓層反而受污染會比較嚴重。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6-2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❻ 樓層會影響壽命深圳人快看你在長壽層嗎!
對於很多人來說
買房是一輩子的大事
現在高層住宅越來越多
選擇樓層也是件非常頭疼的事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1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❼ 為什麼一樓被稱為「黃金樓層」
不用爬樓。
現在想起來自己高中宿舍住在五樓心裡仍然有陰影。
每天上一上午的課,吃完飯好不容易回宿舍躺會兒還要爬五樓。
爬一樓的時候覺得自己感覺良好,和同學說說笑笑,朕還能爬他個三五樓。
爬到二樓的時候覺得還沒什麼,和閨蜜倆人互相開著玩笑整個氣氛都很和諧。
爬到第三樓的時候腿有些沉,心率開始加快,覺得這應該就是五樓了,不能再多了!
爬到四樓的時候整個體力透支,腰腿酸軟,只想來個葛優躺。望著正中間標著四的牌號,往上一瞅那兩層樓梯,誰懂我內心此刻的絕望?
五樓,真的是雙腳並用扶著欄桿喘著粗氣往上爬,每抬起自己的腿一次都覺得那比拉屎還要累,必須用胳膊拄著腿才能有點兒動力,冬天天氣乾燥心率加快吸進去的都是冷空氣,高三生的體力真是弱的一批。
回到宿舍,書包一扔直接仰面躺到床上,突然想到嬛嬛對象躺在床上,雙眼望天,別扶我,我想靜靜。
朕真的已經是個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