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型農戶飼養生豬,有什麼能夠讓生豬長得快一點的辦法嗎
有什麼能夠讓生豬長得快一點的辦法嗎?第一、要及時檢查豬是不是生病了,如果生病了請立即聯系獸醫,不然豬不但不長肉,還會掉肉,檢查出問題,立馬醫治,這樣才能快速讓豬長肉。
俗語講:「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這就是遺傳學的很好總結。對豬來講,你養了什麼樣的品種,就決定了它的生長速度快慢。中國本土品種,在過去養上1年甚至以上者非常普遍,經改良後生長速度明顯提升。引進品種利用遺傳及雜交優勢,生長迅速。
❷ 現在普通百姓想養殖生豬,應該需要哪些流程
如果在東北應該挺容易的,別去城市裡,找個農村,就像我家那種小地方,養豬非常方便,而且還會得到政府的支持,因為是山區,需要大型的企業進入,養豬也算是促進地方經濟了,沒有什麼流程就可以養,而且地方還會扶持你,找地方審批還會給你場地。
想一想還是過去好,家家都養兩頭豬,到過年的時候一殺,大家聚在一起吃個殺豬菜啥的,那時候豬的糞便還能做有機化肥,在農村這都是好東西,現在就不行了,養豬也都企業化了,越是這樣越吃不出過去的味道。
每個地方的流程應該都不一樣,東北應該沒那麼嚴格,如果需要大批量養殖的或許可以選擇東北,特別是東北的小地方,養殖手續非常簡單,比較適合企業或者個人投資建養豬場。
❸ 生豬如何養殖
這個這個,你得去買本書,網路哪能問明白?
豬棚看你想建什麼樣的,有半開式大棚的,有全封閉磚混的,主要是建的時候注意留好糞污的排道和外面的化糞池,凈水道和污水道要分離,如果要建發酵床的話要提前留好發酵床的池子,大約1米左右。
豬病防治的話村防疫員和鄉的動物衛生監督所會定期給你注射疫苗,一般就是口蹄疫啊,藍耳病啊,豬瘟這類的,太多 了,你還是需要去買書看。
❹ 養殖生豬應具備什麼條件
(1)具備較高的經濟價值,生產性能強。
(2)來源相同,性狀及適應性相似。
(3)遺傳性穩定,繁殖性能好,具有一定的種用價值。
(4)有一定的結構和足夠的數量。
❺ 生豬,究竟該怎麼養
實現養豬、環保兩不誤,目前,我市正按照「集中、減量、提質、資源化、無害化」的思路,促進生豬養殖業向生態化、規模化、標准化方向發展,推進生豬養殖業轉型提升。有關人士指出,生豬養殖業的轉型升級,減量提質是重頭戲,轉產增收是根本出路,這就要科學養豬提升增收,通過走高端化、品牌化的養豬之路,實現生豬養殖減量不減收。
❻ 怎樣才能把豬養好
實行保護性飼養。夏秋季節在豬舍外栽植葫蘆、大瓜、窩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蔭降溫,冬季推廣塑料暖棚飼養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養成豬。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高密度養成豬,不僅建圈少,費用低,而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沒有活動場地吃飽則睡,愛長肉,增重快,減少飼養費用
3 育肥豬超90公斤後,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90公斤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公斤屠宰最適
4 品種要優。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品種。當前,要推廣多元雜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國PIC豬,五系配套,生長速度快,158天可達110公斤,瘦內率66%,料肉比2.8:1。
5 欄舍要簡。豬舍不要造得過於豪華,達到防寒保暖通風就行了
6 飼料要廉。飼料占養豬成本的70-75%。飼料配方要隨著市場價格、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要一成不變。如夏季天熱豬吃得少,飼料要配得營養好些。飼料營養要均衡,以滿足生長需要為宜
7 防疫要嚴。重視消 毒,既要防止外來的疫病,又要防止糞便的污染,傳播疾病,還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 出欄要適時。如二元豬休重達到70公斤、內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國PIC豬105公斤時,為出欄的適時體重。此外,生豬市場價格高時,體重相對越重越好;價格低時以體重輕些為好,減少飼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喂法」養豬,就是針對上述的缺點並結合豬的生育規律和特點而確定的新型養豬法,該辦法在小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為主,配用必要的飼料添加劑和少量青、綠飼料。從中豬到出欄期,適當減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飼料,其比例為:精飼料60%,青飼料25%,粗飼料15%。這種方式既縮短了豬的飼養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飼料資源,從而節約了精飼料用量,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10 飼養管理
1.哺乳仔豬
①保溫防壓。哺乳仔豬適宜溫度:l-7日齡為32℃-28℃, 8-35日齡為28℃-24℃,舍內溫度控制在18℃-22℃,相對濕度 50%-70%,保持空氣新鮮。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並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40厘米處掛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同時做好仔豬護理工作,並在分娩欄內安裝護仔欄。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頭。仔豬生後1小時內要人工輔助吃足初乳。生後2-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乳頭,把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後排乳頭。
③補鐵與過仔並窩。仔豬生後2-3日齡內,肌肉注射鐵制劑,每頭劑量100-150毫克鐵。泌乳母豬每頭哺仔10-12頭,對窩產超過12頭或不足7頭的仔豬按先產的仔豬往後產的母豬過仔的原則,把過哺的仔豬過給產期相差不超過3天、產仔少的母豬代哺。仔豬過哺前必須吃足初乳。對產仔過少的母豬,可按過仔的原則,將兩窩仔豬合並1窩,由一頭體質好。乳量充足的母豬哺育。仔豬並窩前必須吃足初乳。
④開食與補料。仔豬生後5日齡訓練飲水,7日齡訓練開食,至2O日齡應全部開食。一仔豬開食後,補喂全價配合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5-6次。
⑤去勢與斷奶。仔豬生後25日齡去勢,35日齡斷奶。
⑥衛生與消毒。每天清掃圈舍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劑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豬生後2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
❼ 央視3套如何正確飼養豬
養 育肥豬的飼喂要定時、定量、定次數,不宜隨意變動。養成固定的條件反射,有利於飼料的充分消化和利用。
2、喂量。豬群以日喂三次為好,25公斤以下的可日喂四次。喂量是豬的體重×0.04。小豬要適當偏多點,大豬可適當減少。在實踐中總結出掌握豬只喂量的辦法是8個字:即「吃飽吃了,不舔飼槽」。既讓豬吃飽又不剩料,而吃飽的標志是不舔飼槽,剩點料渣為不舔飼槽的標志。
3、投料方式。應將每個圈欄所需的飼料從飼槽的一端均勻地撒到另一端。這樣有利於每頭豬有均等的飼料。更有利於膽小搶不上槽的豬從兩端切入吃到飼料,防止個別豬只瘦弱掉膘。
4、喂飼前清理飼槽。喂前務必清除飼槽里的糞尿,決不能帶糞撒料。豬群吃飽後將剩料清掃干凈,防止污染浪費飼料。
5、育肥豬喂料形式很多,主要是稀料、濕拌料和乾料。喂過稀的料會減弱咀嚼功能,沖淡消化液,同時也影響豬只採食量,影響增重。容易出現「草包肚」,降低出|肉率;濕拌料是用1倍~1.2倍水將拌料拌濕,以手握飼料滲出水為宜,有利於食物的吞咽,能較快完成飼喂工作;生乾料可以延長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時間,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於提高育肥豬的出|肉率,深受生豬市場的歡迎。
6、適時換料。育肥豬的飼料分小豬料,30公斤以前飼喂;中豬料為30公斤~60公斤飼喂,大豬料為60公斤到出欄階段飼喂。按時換料不僅能適應肥豬不同階段的需要,而且還能降低飼料成本。
保持豬群均勻生長
豬群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往往在一些圈欄內出現相對瘦弱或患的豬只,對此要及時把各圈中瘦弱、搶不上槽的豬,集中調到一個圈裡加強飼養和管理。豬要歸入豬欄內專心。這樣使豬只迅速復壯,避免形成僵豬或造成死亡,按期出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