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每天熱量供給約多少千卡
①熱量。維持身體基礎代謝和活動能力的能量即稱熱量。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總熱量控制在1900~2480千卡以下較為適宜(現在長壽研究提出的熱量攝入控制量比此值更低)。老年人食物熱量的計算是碳水化合物每克供給熱量為4千卡,脂肪每克供給熱量為9千卡,蛋白質每克供給熱量為4千卡。如某人每日吃的食物中包括450克碳水化合物,40克脂肪和80克蛋白質,則他從食物中獲得的熱量是(4×450)+(9×40)+(4×80)=2480千卡。老年人熱量的主要來源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經常吃一些以玉米、小米、麵粉、糯米、黃豆、綠豆、赤豆、蠶豆等做成的食品。
②蛋白質。蛋白質對老年人的營養非常重要。因為蛋白質能維持老年人機體的正常代謝,補償人體組織蛋白的消耗,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一般說,老年人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該與年輕人一樣,每公斤體重需要供給蛋白質1。0~1。5克,不應少於0。7克。供給老年人的蛋白質應以生物價值較高的優質蛋白質為主,優質蛋白質應占蛋白質總量的50%左右。
③脂肪。老年人對脂肪的攝入,一方面要考慮到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對脂肪的吸收較慢較差,從而血脂濃度較長時間地升高,導致血液的黏度增加,應該控制對脂肪的攝入量;而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保持營養素之間的適當比例,如果食物中脂肪含量過少,這也會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一般可根據脂肪供給熱量占總熱量的17%~20%,即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脂肪量不宜超過1克。因此,老年人宜吃含膽固醇低的食物。
這個時候就應當要選擇一些粗茶淡飯的,要是搭配好營養物質的食材都是可以很好的給老年人帶來健康的,不會輕易的傷害到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的,但是對於能量的攝入是相當關鍵的,因為如果自己沒有攝入足夠的能量的話就會讓自己的身體沒有辦法支撐基本的新陳代謝的。
⑵ 老年人每天攝取多少熱量較適
老年人由於身體組織萎縮,體力活動減少,基礎代謝降低,故每日所需要的熱量也相應減少。65歲的老人每天攝取總熱量控制在8000~10000千焦耳(1912~2390千卡)較適宜。
如果老年人從膳食中攝取的熱量過多,就容易轉變為脂肪貯存在體內,使身體發胖,體重增加,同時,加重心臟的負擔,容易患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
老年人熱量的主要來源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經常吃一些以玉米、小米、麵粉、糯米、黃豆、綠豆、赤豆、蠶豆等做成的食品。蛋白質和脂肪亦將提供部分熱量。
⑶ 老年人每日攝入熱量為多少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老年人每日攝入熱量為:50 ~ 60歲為11340 千焦(2700千卡),60歲以上為10080千焦(2400千卡),70歲以上為8820千焦(2100千卡)。
⑷ 人體每天熱量的攝入量是多少
掌握好每天熱量的攝入不僅有益健康,而且利於延年益壽。南美厄瓜多的比爾卡旺班和巴基斯坦的罕薩是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那裡的百歲以上老人每日平均熱量攝入分別為1200千卡和1600千卡。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教授阿魯思·魯伊認為,如果人類採取「低熱能」的飲食模式,則概率壽命能增加20%~30%,比用消除癌症和控制心血管疾病來延長壽命更為有效。假定人可活到80歲,如果從50歲起限制其熱量攝入,那麼,他就會再活60歲,而不是再活30歲。
熱能(通常指熱量)不是營養素,但是人要維持生命,保證體內各種功能的正常運轉,進而從事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能量,生物體需要的能量,稱為熱能。那麼,熱能由何而來呢?在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中有三種是供給人體熱量的,猶如各種燃料。它們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人們從食物中攝取了上述三種營養素後,它們在體內氧化釋放出熱量以供身體的需要。
肥胖症、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管病、膽結石症、糖尿病及痛風等,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而這些病與膳食攝入的總熱量有直接關系。因此,老年人應首先考慮適當減少膳食的總熱量,以消除隱患。
那麼老年人需要多少熱量呢?由於老年人的細胞代謝逐年降低,脂肪組織增加,肌肉活動減少,基礎代謝比成年人降低10%~15%,整個代謝速度減慢。因此需要的總熱量也應降低。有人建議25歲以後,每10年降低總熱量的5%。60~75歲,應降低總熱量20%~25%,需要熱量7140~8400千焦;75歲以上可減低總熱量30%左右,需要熱量6300~7560千焦。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老年人每天攝取的熱量寧可少些,也不要越過這個標准。
要把握熱量的攝入量,就要了解各種食物的熱量含量。營養學家給老年人推薦的食品有:米面及其製品、豆製品、雞蛋、牛奶、瘦肉、魚、禽,以及各種蔬菜水果等。以100克含熱量計,饅頭或大米含350千焦,雞蛋含170千焦、瘦豬肉含354千焦,牛肉含172千焦,帶魚、青魚、鯉魚分別含139千焦、100千焦和115千焦,豆腐含72千焦,牛羊奶含69千焦。一般蔬菜水果含熱量甚微可在一天的總熱量中酌情減少一點即可。
⑸ 75歲女性腦梗死卧床鼻飼病人每天需要的熱量和營養
老年鼻飼患者①熱能攝入平均每日1300-1350kcal左右.②營養素攝入:蛋白質:平均每日59.1±13.3g,碳水化物:占總熱能的52.5%±8.90%,脂肪:占總熱能的30.0%±8.96%.
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減退,自身合成代謝減少,分解代謝增加,同時又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使鼻飼內容及用量受到限制。結論臨床醫生和營養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計算後確定每日熱能和營養素供給量以及各類食物的合理搭配,並在治療過程中予以調整.
鼻飼流汁只是在病人胃腸功能尚可情況下少量使用.用量一般是每次100毫升至150毫升,每日6~8次,或每次200~250毫升,每日5~6次。能量密度不宜過高,在1千卡/毫升較庫合適。當然,具體的能量密度宜視病人病情決定.能量密度不宜大於2千卡/毫升(鼻飼).如果胃腸功能有點問題(如有惡心、嘔吐、消化異常等),還是採用「全營養靜脈液」,進行靜脈營養支持為佳!
病人的營養素總體來講還是比較齊全的,除了常規的能量營養液外,還有配製的各種果汁,蔬菜汁,果泥,菜肉泥,水蒸蛋,營養湯,米湯,勻漿及家屬自備的純酸牛奶,營養米粉及各類保健品.
常用的營養液是百普素,一般採用經胃管滴入。開始可以給予500ml/天,500ml/4-6小時滴入,然後逐漸增加用量,每天最多可以給予2000ml。我們平時減量也是採用逐日遞減的方法,直至患者腸道功能恢復可以自主進食流質就可以停用。這是我們的長期臨床經驗摸索的方法,如果營養液溫度較低,可以在輸液器外面防止熱水瓶加溫,在使用鼻飼整蛋白制劑前一天,通常建議先用5%GS
or5%GNS
500ml試餐,可以大概了解病人胃腸功能耐受情況,然後在行鼻飼喂養,如無特殊情況,可以1000ml/d,分5~6次給投,在隨後的2~3天內增加到1500ml/d,分5~6次。如果是重病人,則建議採用持續重力滴注,選擇腸內制劑時,務必要注意其溶解度,我們醫院通常使用進口制劑(雅培、紐迪西亞、雀巢或華瑞的產品),不太會發生堵管。當然這些廠家的某些含膳食纖維的產品可能會引起堵管,需要引起注意.
以上是身體狀況尚可的前提下的用量,如果有特殊情況的.比如有肝腎功能以及心血管機能欠佳的狀況需要及時調整.
⑹ 七十歲老人一天應吸收多少熱量
一個正常人一天攝取總熱量應為2000卡路里,運動的人可適當增加。下表為各種成專分的每日攝取量及所佔屬的熱量比例:(其中每克脂肪含熱量9卡路里;每克碳水化合物含熱量4卡路里;每克蛋白質含熱量4卡路里)
脂肪低於65克585卡路里低於30%
碳水化合物300克 1200卡路里 60%
蛋白質47克188卡路里9.4%
其他27卡路里 2.6%
控制脂肪攝入量
脂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脂肪分為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的問題在於它會刺激身體增加膽固醇的製造量;而不飽和脂肪恰恰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較肥的牛肉、豬肉、全脂乳製品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玉米油、葵花油、花生油、橄欖油及菜油中含的則是不飽和脂肪。專家建議的每日脂肪攝取量是65克,相當於煙盒大小的一塊肉。
補充適量的維生素
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補充身體能量必不可少的東西。如你每日食用6-11份的碳水化合物(每一份相當於一片麵包),那麼你至少要食用3-5份蔬菜(每一份當於一盆生菜)和2-4份水果(每一份相當於一隻中等大小的蘋果)。
⑺ 老人每天正常熱量是多少
我們每個人每天要維持生命的延續,必須攝取足夠的熱量。正常情況下每天每公斤體重必須吃進30至35大卡的熱量。每個人的體重和每天的運動量,決定了每天的熱量攝入。一個50公斤的人,每天吃進1500大卡至2000大卡,來維持自己的體重現狀。如果每天攝入的熱量多於30至35大卡,就會發胖,相反每天攝入的熱量少於30至35大卡,就會變瘦。
六十歲以上老人,要根據自身體質、體重和每天的運動量,來確定每天消耗多少熱量。
營養學專家給了我們一個計算公式,可以計算我們每餐要吃多少卡路里,每日需要多少卡路里。按照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計算一日所需的卡路里,以下便是計算方式:
男:[66+ 1.38 x 體重(kg)+ 5 x 高度(cm)- 6.8 x 年齡]x 活動量
女:[65.5+ 9.6 x 體重(kg)+ l.9 x 高度(cm)- 4.7 x 年齡]x 活動量
一般人的活動量由1.1- 1.3不等,活動量高數值便愈高,甚至有可能高出1.3的數值,若平日只坐在辦公室工作的女性,活動量約1.1,運動量高的人約為1.3。
例如:身高3900px,體重46kg的18歲女性,每日所需的卡路里為1580Kca|。
公式:[665+ 9.6 x 46 + 1.9 x 156 - 4.7 x 18] x 1.2 = 1580Kca|